论文摘要
农民群体是中国最庞大的群体,准确理解这个群体的行为十分重要。要理解农民的行为,首先应该对农民的行为取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本文即从农民视角出发,以农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行为为载体,探讨当今中国农民的行为取向。本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本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对本文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理论作简单梳理。第三部分为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及农民的选择,介绍重庆市和相关区县的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各行为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作用及农户的选择,研究农民关于土地流转模式的评价标准及其考虑。第四部分为农民养老保障与土地流转,梳理新中国农民养老保障发展历程,分析重庆市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探讨农民在土地流转模式选择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及其必要性。第五部分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对农民的农业收入、非农产业收入、土地流转收益三者作比较分析,探讨农民在土地流转模式选择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及其必要性。第六部分为结语。当前,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入股等模式。农户总体上偏向于选择转包和出租,但转包几乎不能带来经济收益,出租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不如入股。另一方面,政府和学者却强调土地流转本身给农户带来的收益,似乎认为这就是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主要动力,也是农民在选择土地流转模式时的重点考虑对象。实际上,农民评价土地流转模式的主要标准并不是其本身所能带来的收益,而是以下三条:即流转模式是否会导致农民丧失在村集体的土地承包权;流转模式所要求的流转期限的长短;流转模式能否让农民轻松方便地外出从事非农产业。之所以如此,主要源于农民的两点考虑,一是稳定的养老保障问题;二是向非农产业进行劳动力转移以促进增收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农民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集体养老和社会养老作用不大;而现在,包括家庭养老在内,各种养老模式都存在问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不高,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依然突出。因此,农民在选择土地流转模式时,会首先考虑能否持续拥有稳定的土地承包权,除非他们拥有可以预期的、稳定的、较高水平的养老保障。同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缓慢,所占比例越来越低,而非农收入增长较快,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相对于非农收入,土地流转收益同样很低,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因此,农民在选择土地流转模式时,会主要考虑怎样有利于向非农产业进行劳动力转移,而不是土地流转本身的收益。显然,农民关于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既是长远考虑与当前考虑相结合的结果,也是各种收益相比较的结果,完全是理性取向的;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他们正在追求稳定的、高水平保障下的收入最大化,他们是理性的小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农民可持续收益的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综述——“家庭农场”视角下[J]. 知识经济 2014(24)
- [2].贵州水库移民安置土地流转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12)
- [3].浅谈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创新[J]. 企业导报 2012(03)
- [4].创新土地流转模式[J]. 农村经营管理 2010(07)
- [5].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试析山东模式[J]. 商场现代化 2010(15)
- [6].农地大规模流转模式探析[J]. 农村工作通讯 2010(14)
- [7].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和优化——基于产权激励视角[J]. 经济体制改革 2017(06)
- [8].浅析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创新[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22)
- [9].政府主导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界定标准探索[J]. 农业经济 2017(07)
- [10].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J]. 前沿 2016(06)
- [11].制度变迁下的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构建[J]. 新疆农垦经济 2012(12)
- [12].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研究——试析重庆模式[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0)
- [13].农村土地“溜溜田”式分散经营状况下的新土地流转模式初探[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6)
- [14].新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博弈分析[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4(01)
- [15].基于复杂网络的空中进攻作战信息流转模式统计特性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4(04)
- [16].辽宁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J]. 中国市场 2014(37)
- [17].三种流转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比较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9(12)
- [18].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J]. 经济师 2017(06)
- [19].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13)
- [20].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基于重庆21个村(社区)的调研[J]. 商业时代 2011(18)
- [21].农村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分析——基于益阳、杨凌、太谷土地流转模式[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7)
- [22].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研究[J]. 经济纵横 2012(08)
- [23].新型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股份制[J]. 经济师 2011(10)
- [24].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06)
- [25].保障农民权益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绩效评价[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9)
- [26].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1)
- [27].基于多元价值目标的体系作战信息流转模式探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5(03)
- [28].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J]. 山西农经 2015(02)
- [29].土地流转模式:向“土地”要效益[J]. 共产党员 2016(03)
- [30].对太和土地流转模式的思考[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