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述宾式“V+VP”结构研究

现代汉语述宾式“V+VP”结构研究

论文摘要

在语言研究中,动词及其相关结构是句法-语义分析的关键,但从宾语的性质出发,关于动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V+NP”结构上。本文着眼于现代汉语述宾式“V+VP”结构,分别从结构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作深入分析,以期有些新的挖掘。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述宾式“V+VP”结构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及其相关说明。绪论部分的导入有利于我们对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第二、三章是从“V+VP”结构内部入手进行分析。其中第二章是对结构中动词V的范围及语义类型进行考察。依据词语之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所形成的语法功能,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基础,确定了动宾动词的范围,并从语义的角度对V进行分类,将动宾动词的语义类型分为六种。第三章是对“V+VP”结构中宾语VP的性质判定作了相关探讨。在对词类“典型理论”运用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凸显说”,并对动词集合中的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语义、句法、语用等作了细致描写,最后建立一个关联标记模式。第四、五章是从“V+VP”结构外部入手进行分析。其中第四章是对V和VP的选择机制作了研究,具体从音节选择和语义搭配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在音节上,单音节动词能与单音节宾语、双音节宾语组配,双音节动词则大量与双音节宾语组配。在语义上,V和VP的动性选择存在反比关系。第五章从历时的角度梳理了“V+VP”结构的发展脉络,并从双音化的运作、“有界-无界”的界限特征等方面着重探讨了“V+VP”结构的衍生条件及动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构拟出“V+VP”组合形成的“三步曲”。第六章是结语部分。这是对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论文的研究价值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希望能对现代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1 “V+VP”结构中V 的范围及语义类型
  • 1.3.2 “V+VP”结构中VP 的性质考察
  • 1.3.3 “V+VP”结构中V 与VP 的选择机制
  • 1.3.4 “V+VP”结构的历史发展及衍生动因
  • 1.4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1.5 关于语料和附录的说明
  • 第二章 “V+VP”结构中 V 的范围及语义类型分析
  • 2.1 动宾动词范围的确定
  • 2.1.1 词类划分的相关理论问题
  • 2.1.2 动宾动词的界定
  • 2.1.3 相关问题的说明
  • 2.1.4 确定范围
  • 2.2 动宾动词的语义类型
  • 2.2.1 问题的提出
  • 2.2.2 语义特征的分类与提取
  • 2.2.3 V 的语义类型分析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V+VP”结构中 VP 的性质考察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相关理论问题
  • 3.2.1 功能凸显说
  • 3.2.2 词类的“典型理论”
  • 3.3 典型动词与非典型动词的语义、句法、功能研究
  • 3.3.1 典型动词与非典型动词的语义特征
  • 3.3.2 典型动词与非典型动词的句法表现
  • 3.3.3 典型动词与非典型动词的表述功能
  • 3.4 关联标记模式的建立
  • 3.5 小结
  • 第四章 “V+VP”结构中 V 与 VP 的选择机制
  • 4.1 V 与VP 的音节限制
  • 4.1.1 “V+VP”结构中对 VP 的音节考察
  • 4.1.2 单、双音节组合类型
  • 4.1.3 不同音节的V与VP的音节选择限制
  • 4.2 V 与VP 的语义搭配限制
  • 4.2.1 动宾动词的小类划分
  • 4.2.2 Va 与 VPa、Vb 与 VPb 的动性关系考察
  • 4.2.3 Vc 与VPc 的动性关系考察
  • 4.2.4 结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V+VP”结构的历时发展及衍生动因
  • 5.1 “V+VP”结构的产生及发展
  • 5.1.1 甲骨文时期
  • 5.1.2 先秦及两汉时期
  • 5.1.3 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清时期
  • 5.2 “V+VP”结构的衍生动因
  • 5.2.1 双音化的运作机制
  • 5.2.2 有界-无界的对立特征
  • 5.2.3 转喻的认知模式及规律
  • 5.3 “V+VP”意象模式图形成的“三步曲”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言语-体势联动与直接引语结构“VP道”[J]. 世界汉语教学 2020(04)
    • [2].基于Grice适量准则的почти VP意义——兼看隐含义的“可取消性”[J]. 林区教学 2017(01)
    • [3].现代汉语中“不要+VP”结构探析[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4].试论固始方言“很vp”结构[J]. 青年文学家 2020(17)
    • [5].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中的“VP没有”特殊问句[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1)
    • [6].试析语用构式“有+你(S)+Vp+的”[J].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2)
    • [7].湖北英山方言的“VP冇”和“VP不”[J]. 中国方言学报 2016(00)
    • [8].“差点儿没+VP”之“没”的羡余性再探[J]. 人文丛刊 2015(00)
    • [9].“VP”语音提示的运用前景[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2)
    • [10].从“VP的”的转指谈“VP的VP”的结构和语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3)
    • [11].“让我VP”祈使句研究[J]. 语言研究集刊 2016(01)
    • [12].VP方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疗效分析[J]. 江西医药 2013(07)
    • [13].情态动词的隐性否定功能——以“能+不+VP”构式为例[J]. 汉语学习 2013(05)
    • [14].从“去”语义指向角度看“去+VP”和“VP+去”[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5].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VP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4)
    • [16].“有+VP”_2结构的主观性及语用功能[J]. 学术交流 2017(03)
    • [17].“(去_1)+VP+去_2”结构中的“去_2”在河北方言中的特殊读音形式及语法性质[J]. 语文研究 2013(04)
    • [18].基于VP的某全挂车牵引架助力机构优化设计[J]. 专用汽车 2012(02)
    • [19].基于VP的虚拟试验系统仿真设计[J]. 宇航计测技术 2012(04)
    • [20].造成自动站VP报缺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1)
    • [21].VP前“给”的语义功能[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22].1株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特性、VP基因特征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7)
    • [23].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12)
    • [24].“差点儿(没)+VP”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25].试论《祖堂集》中“V得VP”结构的句法性质[J]. 汉语史学报 2010(00)
    • [26].VP的有界性与连动式的事件结构[J]. 现代外语 2013(02)
    • [27].冰冻血浆联合VP方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观察[J]. 临床误诊误治 2010(05)
    • [28].vP壳理论与使役结构[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 [29].“不/没+VP”的时间意义[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7)
    • [30].基于VP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参数优化[J]. 控制工程 2016(02)

    标签:;  ;  ;  ;  ;  

    现代汉语述宾式“V+VP”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