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地衣是由共生真菌(mycobiont)及光合共生物(photobiont),即藻类或蓝细菌高度结合而成的稳定共生复合体,对大气污染十分敏感,是监测大气污染的灵敏指示植物,因此对环境的变化要比维管植物更为敏感,其种类组成、数量变化常常是植物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变化的前奏或指示。然而,自上世纪以来,由于森林砍伐和工业污染带来的环境恶化,大量的菌物种类正处于灭绝危险之中。因此,研究雷公山地区的地衣区系组成,对雷公山地区的自然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保护稀有和濒危的地衣物种提供资料。本论文对馆藏于山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SDNU)的1200余份采自雷公山的标本从形态学、解剖学、化学及地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化学研究利用显色反应法(CT)、薄层层析法(TLC)和微量结晶检验法(MCT)。根据形态-化学-地理相结合的地衣物种概念,本论文首次对雷公山地衣标本进行了分类和鉴定,报道了中国雷公山地衣合计20科40属145种,其中包括新种1个:Herpothallon weii;中国新纪录属1个:Herpothallon;中国新记录种8个:细线裂隙衣(Fissurina elaiocarpa)、龟裂茶渍(Lecanora concilianda)、禾白茶渍(L.stramineoalbida)、多皱茶渍(L. subrugosa)、沟槽茶渍(L. sulcata)、厚猫耳衣(Leptogiumplatynum)、粉芽假网衣(Porpidia soredizodes)、隐盘黑拟文衣(Phaeographina celata);另有贵州新纪录属22个:Anaptychia、Bacidia、Bryoria、Caloplaca、Cetreli、Diorygma、Fissurina、Hemithecium、Herpothallon、Heterodermia、Hypotrachyna、Myelochora、Ochrolechia、Parmotrema、Phaeographis、Porina、Porpidia、Pseudocyphellaria、Punctelia、Sticta、Thecaria、Verrucaria;新纪录种105个。本论文通过对雷公山地区地衣在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基物上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得出,根据生长基质,雷公山地衣共有4种类型,依次为石生地衣(18属44种)、土生地衣(12属24种)、树生地衣(33属108种)、藓生地衣(5属11种)。其垂直分布特征为:在6001400m之间,由于人为活动频繁、自然植被带被破坏等原因,地衣种类较少,共15属54种;在14001800m之间,地衣种类最丰富,有些种类仅分布于该垂直带,共30属95种;在18002100m之间,共23属76种;在2100m以上,地衣种类最为稀少,共11属45种。在参考和综合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将雷公山地区中较为明确的115种地衣划分为8个地理成分,其中东亚成分又分为3个分布型,其中:泛热带成分占28.6%,东亚成分占16.1%,环北极成分占14.3%,东亚北美成分占10.7%,温带成分占3.6%。雷公山地衣区系是以泛热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为次,同时与北美区系成分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雷公山地区的区系特征为具备北方、温带、亚热带、热带多种成分,有较明显的东亚性质与过渡性质,并与热带亚热带区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地衣区系特征的初步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3)
- [2].山西林区地衣种类及区系地理成分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19(04)
- [3].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地衣区系的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11)
- [4].新疆地衣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生物学杂志 2011(04)
- [5].新疆南山小渠子林场叶状地衣区系生态特征的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2)
- [6].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团队[J]. 菌物研究 2018(01)
- [7].新疆巴里坤山岩面生地衣多样性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8)
- [8].哈熊沟森林公园岩面生地衣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3)
- [9].阿尔泰山温泉沟森林公园地衣区系的比较研究[J]. 生态科学 2016(01)
- [10].新疆博格达山岩面生地衣物种多样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11)
- [11].新疆石人沟山区岩面生地衣群落分布格局的环境解释[J]. 广西植物 2018(11)
- [12].新疆额尔齐斯河大峡谷与不同地区地衣区系的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5)
- [13].《生态科学》2016年第35卷总目次[J]. 生态科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