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动词论文-车睿雯,曾琴

复合动词论文-车睿雯,曾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动词,中译日,必要性,日语教育

复合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车睿雯,曾琴[1](2019)在《日语复合动词分类教学的必要性研究——基于中译日复合动词使用情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探析日语专业学生对"V-V复合动词"的使用情况,对笔者所在大学的48名日语专业大叁学生进行了中译日短句翻译测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一、学生们对两种复合动词的使用意识有一定的差别,语法性复合动词的使用意识较高。二、学生们对两种复合动词的掌握情况不同,语法性复合动词的错误率稍低于词汇性复合动词。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后发现,两种复合动词的出错原因存在差别,词汇性复合动词的错误多与动词自他性相关,或由于对词义的理解错误。由于学生对两种复合动词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日语教育中,对复合动词进行分类与针对性讲解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张楠[2](2019)在《汉日结果复合动词事态类型的对比考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结果复合动词"形式,表示由活动事态与结果事态构成的复合事态。结果复合动词所表达的事态类型在汉日两语间可见共性:第一,汉日均存在表示"完结事态"和"达成事态"的结果复合动词。其中,汉语的词汇型结果复合动词与日语中后项为及物动词的词汇型结果复合动词均表示"完结事态";汉日两语中的句法型结果复合动词与日语中后项为非宾格动词的词汇型结果复合动词都表示"达成事态"。第二,汉日结果复合动词的事态类型均与右侧的后项动词保持一致。日语结果复合动词为右核心结构,其事态类型由后项动词决定;而汉语结果复合动词的事态类型看似由后项动词决定,实则取决于前项与后项之间的功能性低位体范畴。(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马晓菲[3](2019)在《日语复合动词前项“ひき~”的意义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此前的复合动词研究,对前项动词的分析较少,对后项动词的关注相对较多。这是由于传统观点认为复合动词的语义核心在后项动词上而造成的。根据文献调查得知复合动词前项"ひき~"具有相当高的生产性。因此,为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合动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前项[ひき~]进行意义分类。通过分析得出复合动词前项"ひき~"的意义可以分为五个类型。(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0期)

祝丽丽[4](2019)在《英汉复合动词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英汉复合动词的内部结构及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从时空观角度探讨差异的成因,揭示英汉语言的本质差异。研究发现:一、从构型看,英语复合动词大都是向心构式,汉语复合动词向心构式和离心构式数量则难分伯仲;二、内部句法结构种类方面,汉语复合动词多于英语复合动词;叁、同一句法结构所蕴含的语义关系,汉语复合动词比英语复合动词丰富。产生以上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冯阳[5](2019)在《有关日语词汇性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制约条件的考察——以“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为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存在大量由两个动词组合而成的复合动词。对于词汇型复合动词的前后两项动词的制约条件,分别有"他动性调和原则"和"主语一致的原则",但仍然存在两条原则无法说明的问题。该文以"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为对象,按照实现动作结果的具体手段是事物性的还是动作性的,将组合成该类复合动词的单纯动词分成叁类,并以此论述制约其成为前项动词还是后项动词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张楠[6](2019)在《基于KY语料库的日语复合动词误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动词在日语词汇中所占比重大,是日语学习的重点。然而,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复合动词结构复杂,不易理解,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误用。本文主要考察KY语料库中的复合动词误用例,并将误用例细分为"错用""过用"和"避用"叁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复合动词过程中,(1)由于没能掌握复合动词构词规则,常发生构词错误等结构上错用;(2)对复合动词的意思理解不充分,过大理解其语义范畴,造成复合动词在语义上的过用;(3)对复合动词与单纯动词的区别不明,在复合动词的使用场景,以"副词+单纯动词"等语言形式回避其使用。(本文来源于《日语教育与日本学》期刊2019年01期)

杨晓敏[7](2019)在《复合动词前项「押し-」的语义“虚”“实”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往研究对复合动词前项「押し-」的描述不足,本文借助核心图式理论重新梳理了「押す」的主要语义,并探讨了「押し-」语义中的"虚"和"实",指出:当后项为表致使变化的有对他动词时,「押し-」保留[+对他][+施力][+致使变化],为实义;当后项为表致使变化的有对他动词、但复合动词整体语义抽象化时,「押し-」呈现为[+对他][+施抽象力][+致使变化],实义大于虚义;当后项为无对他动词、不表作用的他动词或自动词时,「押し-」语义虚化;最后,本论文重新审视了「押し+表主体移动的自动词」,认为此时「押し-」继承「押す」作为自动词使用时的语义图式,并呼吁学界对此类复合动词构成要素进行重新定位。(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楠[8](2019)在《从语法化看日语复合动词后项动词的“体”与“情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一形式的后项动词在不同复合动词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这种多义性来自后项动词的语法化过程。本文以此类后项动词为对象,将其语法化过程分为叁个阶段,考察后项动词在各阶段中的语义及语法特征:在第一阶段中,后项动词多保留原义,表示动作本身或指明前项动作的方向;在第二阶段中,后项动词失去原义,表示前项动作的"开始""继续"或"完成",具有"体"的语法特征;在第叁阶段中,后项动词失去原义,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评价,具有"情态"的语法特征。通过语法化过程的考察,可以更加明确"词汇型复合动词"与"句法型复合动词"之间存在的连续性。(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安涛[9](2019)在《关于日语复合动词“~にむ”及相应中文表达的对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复合动词在日语动词中所占比例很高,而且表现力丰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口语、学术文章等方方面面,但由于其语义、用法多样且复杂,并非轻易能掌握并正确运用。本论文选取与前项动词结合数量最多的复合动词“~こむ”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新的研究视点出发,考察“~こむ”的语义特征。另外,由于从第二外语习得的角度分析考察复合动词“~こむ”对应中文表达的先行研究不多,而且大多都只涉及到与“~进·入”“深·沉+V”等表达的对照分析,与实际情况尚有出入,因此,本论文运用汉语语法研究的“语义指向分析”,在分析考察日语复合动词“~こむ”的基础上,将其相应的中文表达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本论文由序论、本论和终论叁部分构成。序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动机、先行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构成。正文由叁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意义指向理论,参考先行研究,提出了判断意义指向的叁个基准,即“替换表达”“辞典释义”“固定搭配”。第二章则根据叁个基准,将复合动词分成四类,“主体指向”、“客体指向”、“动作指向”和“多项指向”,通过参考词典的释义和分析语料库的例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不同语义指向的复合动词中后项动词的意义特征。第叁章,从意义指向的视角出发,针对不同的语义指向类型,比较详细地考察了各自对应的中文表达。终论则总结了本论文的内容,并指出今后的研究课题。以下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首先,指向主体·客体的复合动词“~こむ”,经常同“に·へ”等格助词搭配使用,表示内部移动的语义。前项动词本身是否含有内部移动的意思,决定了后项动词“こむ”的语义具体是内部移动还是深部移动。这种指向的复合动词“~こむ”一般多被翻译成动补结构“~进”,表示内部移动,同时还会看到“~こむ”与“~在·下·上·到”等的对应情况。基于此现象,本文分析总结了复合动词“~こむ”和“~进”的异同点,另外还指出,日语复合动词“~こむ”翻译成“~进”时,有时只能表达部分的含义,因此需要添加副词等来补充、或直接忽略某些语感。其次,动作指向的复合动词“~こむ”,失去了内部移动的含义,一般形容前项动词所描写的行为或状态发展到较高的程度,经常会和“すつかり·とても·~ほど”等表示较高程度的副词搭配使用。对应的中文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叁种,以“深·沉+V”为代表的汉语复合动词,副词表达,“V到~”“V过~”等助词连用的动补结构。其中,汉语的副词表达不仅数量丰富,种类多样,还可修饰程度、时间、频率、方式等不同内容,与日语复合动词“~こむ”的对应度高,而且除程度高之外,动作·状态的持续、动作的重复等微弱的语感也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副词来正确表达。最后便是多项指向。指向不同,会导致语义的不同,因此多项指向的复合动词一般是多义的。而与其对应的中文表达,则要根据其具体的指向性,确定对应中文表达的类型,从而根据前项动词和上下文去选择合适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6-03)

金锦花[10](2019)在《英韩复合动词组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词性的词,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新词。根据词性分为复合名词,复合形容词和复合动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韩复合动词,试图回答以下叁个问题。1)英韩复合动词的结构特征是什么?2)英韩复合动词在复合过程中前后项有哪些变化?3)这些变化在形态,语类及语义上有哪些特征?本论文研究发现:第一,英韩复合动词有五种相同的内部结构,即“对象-动作”,“手段-动作”,“程度-动作”,“地点-动作”,以及“方向-动作”。结构特征上,韩国语中,前项和后项均具有动作特征,而英语复合动词只有后项具有动作特征,前项具有对象,材料,工具,时间,地点,来源,方式,形象,数量,程度,方向等特征。第二,英韩复合动词在复合过程中均有语类的变化,且变化都发生在复合动词的前项,例如从动词到副词,或是从形容词到副词。这种语类变化只发生在结构为“手段-动作”的英韩复合动词,而结构为“地位-动作”的韩国语复合动词也发生此变化。第叁,韩国语复合动词不仅在复合过程中有语类的变化,还发生形态上的变化,且也发生在复合动词的前项。例如,省略与附加格助词。副词与动词复合时,副词的副词格助词-(?)省略后再与动词复合;动词与动词复合时,前项的词尾-(?)脱落,然后附加格助词-(?)/-(?)/-(?)。第四,英韩复合动词在复合过程中,词义都发生变化,或前项词义发生变化(A++B=C),或后项词义发生变化(A+B+=C),或前后项都发生变化(A++B+=C)。其中A++B=C和A+B+=C都发生在英韩复合动词,而A++B+=C只发生在英语复合动词中。另外,有的韩国语复合动词在复合过程中,前后项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而复合后词义发生变化,如A+B=C+和A+B=A/B。(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23)

复合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结果复合动词"形式,表示由活动事态与结果事态构成的复合事态。结果复合动词所表达的事态类型在汉日两语间可见共性:第一,汉日均存在表示"完结事态"和"达成事态"的结果复合动词。其中,汉语的词汇型结果复合动词与日语中后项为及物动词的词汇型结果复合动词均表示"完结事态";汉日两语中的句法型结果复合动词与日语中后项为非宾格动词的词汇型结果复合动词都表示"达成事态"。第二,汉日结果复合动词的事态类型均与右侧的后项动词保持一致。日语结果复合动词为右核心结构,其事态类型由后项动词决定;而汉语结果复合动词的事态类型看似由后项动词决定,实则取决于前项与后项之间的功能性低位体范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车睿雯,曾琴.日语复合动词分类教学的必要性研究——基于中译日复合动词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2].张楠.汉日结果复合动词事态类型的对比考察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

[3].马晓菲.日语复合动词前项“ひき~”的意义分类[J].青年文学家.2019

[4].祝丽丽.英汉复合动词对比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5].冯阳.有关日语词汇性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制约条件的考察——以“他他——手段型复合动词”为对象[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6].张楠.基于KY语料库的日语复合动词误用分析[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9

[7].杨晓敏.复合动词前项「押し-」的语义“虚”“实”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9

[8].张楠.从语法化看日语复合动词后项动词的“体”与“情态”性[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9

[9].张安涛.关于日语复合动词“~にむ”及相应中文表达的对照分析[D].南京大学.2019

[10].金锦花.英韩复合动词组合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9

标签:;  ;  ;  ;  

复合动词论文-车睿雯,曾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