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拥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且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区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遗传资源是一个重要课题。专利保护为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的一个有力工具,但是,遗传资源是否具有可专利性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解决遗传资源的可专利性问题,本文首先根据遗传资源的定义对遗传资源相关发明创造进行了列举,然后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对当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与遗传资源有关的专利立法和判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各种遗传资源相关发明创造的可专利性,包括遗传资源相关发明创造是发明还是发现,其是否违反公共秩序或道德,其是否符合专利法授予专利权所必需的“三性”,即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遗传资源概念辨析,主要介绍了当前主要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关对遗传资源的定义,概括了遗传资源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并介绍了遗传资源的价值和我国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为下文的论述作铺垫。第二章是资源专利保护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主要分析了遗传资源各种保护方式的局限和利用专利制度保护遗传资源的可行性,并在对遗传资源简单分类的基础上列举了与遗传资源相关的发明主题,作为下文的专利性分析的基础。第三章是遗传资源相关发明创造与专利法不授权主题,包括遗传资源相关发明创造是发明还是发现,和遗传资源相关发明创造是否违反公共秩序或道德。首先论述了发明和发现的区别,介绍了世界各国专利法中发明和发现的含义的变迁,并重点分析了基因和DNA/RNA序列发明、微生物发明和动植物个体发明是发明还是发现;然后介绍了美国、欧洲和其他国家专利法中有关公共秩序或道德的具体规定,并重点分析了基因和DNA/RNA序列发明、转基因动植物和人类繁殖材料和克隆人发明是否违反公共秩序或道德。第四章是遗传资源发明的三性分析,分别介绍了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标准,并重点分析了基因和DNA/RNA序列发明、微生物发明和基因动植物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最后是结论,对本文所试图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即天然存在的遗传资源属于发现,不是专利保护的客体。而遗传资源相关发明创造除人类繁殖材料和克隆人发明因严重违反公共秩序或道德而应排除在专利保护的范围之外,其他大部分发明创造均可能满足专利法的“三性”要求,因而具有专利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第二医药用途的可专利性及其判断——由瑞德西韦专利申请引发的思考[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04)
- [2].机器学习及其商业和医学诊断方法的可专利性——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及保护[J]. 专利代理 2019(04)
- [3].议疾病诊疗方法的可专利性判断[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10)
- [4].计算机软件可专利性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11)
- [5].论具体技术与抽象思想结合方式对发明可专利性的影响[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5)
- [6].基因序列的可专利性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7].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浅谈[J]. 电子制作 2013(14)
- [8].论现代生物技术的可专利性主题[J]. 法学 2008(05)
- [9].国内外基因可专利性分析及启示[J]. 法制博览 2018(18)
- [10].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研究[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
- [11].转基因动物的可专利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11)
- [12].方法的可专利性研究——比尔斯基案述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1(02)
- [13].商业模式的可专利性——“专利银行”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案[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09)
- [14].研究工具的可专利性探析——以美国法例为借镜[J]. 法学评论 2014(06)
- [15].从互联网金融创新看我国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J]. 才智 2020(19)
- [16].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从美国看中国[J].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11(01)
- [17].杂质化合物的可专利性问题判断及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 2019(04)
- [18].会展商业模式可专利性条件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31)
- [19].美国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判断标准的新发展[J]. 科技与法律 2017(06)
- [20].扩大上诉委员会就“第G3/08号案”涉及的计算机实施发明的可专利性问题发表意见[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0(06)
- [21].欧专局关于计算机领域的可专利性审查[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7(05)
- [22].诊疗方法的可专利性研究[J]. 科技与法律 2018(03)
- [23].欧洲:关于生物技术可专利性的争论日益激烈——英国法院与欧专局在考量生物技术可专利性问题上显现分歧[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0(04)
- [24].我国中药创新保护的法律路径及专利法适用探讨[J]. 河南科技 2020(03)
- [25].国际简讯[J]. 电子知识产权 2017(07)
- [26].析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J]. 政法论坛 2011(02)
- [27].美国关于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最新判决[J].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09(01)
- [28].交通领域质量评价方法可专利性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22)
- [29].发明构思在可专利性检索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5(05)
- [30].Fintech可专利性初探——兼议《专利法》第2条修改[J]. 法大研究生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