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变化论文-王晓,马慧,张卫卫

病理学变化论文-王晓,马慧,张卫卫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理学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小RNA-355,恶性程度

病理学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马慧,张卫卫[1](2019)在《PHC患者血清mir-355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与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微小RNA-355(mir-355)的表达变化及与肿瘤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90例PHC患者(PHC组)、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对照组)、9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叁组的血清mir-355水平,并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水平、病灶数目、病灶直径、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mir-355水平差异。结果PHC组、对照组的血清中mir-355水平显着低于健康组(P<0.05),PHC组的血清中mir-355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病灶多发、病灶直径≥5cm、发生脉管侵犯、低分化、TNM分期(Ⅲ期+Ⅳ期)的PHC患者血清mir-355水平低于病灶单发、病灶直径<5cm、未发生脉管侵犯、高中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的PHC患者(P<0.05);不同AFP水平PHC患者的血清mir-35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血清mir-355的表达水平下调,并且与PHC的病灶数量、大小、是否发生脉管侵犯及分化、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实验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祥萍,江程,刘晓东,刘李[2](2019)在《疾病状态下醛脱氢酶1A1活性与表达变化及其生理病理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醛脱氢酶1A1是人体19种醛脱氢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P450氧化酶,参与维生素A类物质代谢的第2步:将视黄醛氧化成视黄酸,避免视黄醛的细胞毒性,因此也被称为视黄醛脱氢酶1。同时,视黄醛经过醛脱氢酶1A1催化代谢的产物视黄酸也是体内重要的活性物质,通过调节维甲类受体、维甲酸受体等核受体发挥多重生理作用。醛脱氢酶1A1的表达和活性在病理状态下会发生改变,参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精神类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肿瘤如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进程。因此,醛脱氢酶1A1可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靶标之一。对醛脱氢酶1A1在疾病中的变化和作用机制,其结构和催化机制,以及相关抑制剂的研发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施伟庆,李诺,任雪丹,卞倩,吕中明[3](2019)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亚慢性经口染毒致SD大鼠毒性病理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亚慢性经口染毒对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和病理改变,确定主要毒性靶器官。材料和方法设5、50、500、2500 mg·kg~(-1)剂量组,同时设对照组和DEHP染毒恢复组(2500 mg·kg~(-1)),共6组大鼠,每组20只,雌雄各半。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0天经口毒性试验,将各剂量组样品按设定剂量拌入饲料连续经口饲喂SD大鼠90天,观察大鼠毒性反应;恢复组动物停止给予DEHP后继续观察30天,观察毒性反应持续性、可逆性和迟发效应。染毒结束和恢复期结束后解剖动物,取肝、脾、肾、胃、小肠、甲状腺、脑、睾丸、附睾、卵巢等脏器,称取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体比,并进行大体观察和毒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计算大鼠的脏/体比,DEHP染毒剂量为500 mg·kg~(-1)时,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肝脏、肾脏、附睾/体比值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染毒剂量增加到2500 mg·kg~(-1)时,大鼠肝脏、肾脏、脾脏、脑、睾丸、附睾的脏/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较大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DEHP染毒5 mg·kg~(-1)、50 mg·kg~(-1)时,未观察到明显的病理改变;当染毒剂量达500mg/kg时,发现部分(5/10)大鼠睾丸萎缩、各级生精细胞减少或消失,附睾管腔内精子减少或消失等病理改变;当染毒剂量达2500 mg·kg~(-1)时,整组(10/10)大鼠睾丸与附睾病变程度加重,表现为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消失,附睾管腔内精子消失。恢复组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大鼠睾丸和附睾病变未恢复。结论 DEPH经口染毒90天,可致SD大鼠睾丸、附睾脏器系数显着降低,可致睾丸萎缩、各级生精细胞减少或消失,附睾管腔内精子减少或消失等病理损伤,停止染毒后恢复4周,上述病变不可逆。睾丸和附睾是DEHP毒性作用主要靶器官。(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顾晗,胡增垒,施丽薇,石磊,胡顺林[4](2019)在《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诱导鸡脾脏细胞外基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系统比较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CM)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CM特异性染色,包括Masson叁色法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对基因Ⅶ型NDV JS5/05株与基因Ⅳ型NDV Herts/33株感染的鸡脾脏进行了ECM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了ECM关键组分Ⅰ型胶原蛋白在感染鸡脾脏中的分布。结果显示:与Ⅳ型Herts/33株相比,Ⅶ型JS5/05株能引起以脾脏广泛坏死为特征的更严重的病理变化;ECM特异性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Herts/33相比,JS5/05显着降低脾脏ECM蛋白丰度,严重破坏胶原纤维的走向、排列与网络结构。结果表明:鸡脾脏ECM的严重降解是基因Ⅶ型NDV感染过程中特征性的病理事件,且ECM的病理变化在促进Ⅶ型NDV诱导免疫病理损伤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17期)

陈涛,杜维[5](201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水平变化及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 (Bax)及凋亡抑制因子Bcl-2 (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保存的NSCLC组织110例(NSCLC组),同时选取肺良性病变组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SP90α、Bax和Bcl-2表达。结果 NSCLC组HSP90α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4%和5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73%,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III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4%和91.11%,明显高于I~II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肿瘤直径>3 cm患者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44%,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患者(P <0.05);中低分化患者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43%,明显低于高分化患者(P <0.05);NSCLC组织HSP90α和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26, P <0.05),Bax与HSP90α和Bcl-2表达呈负相关(rs=-0.609和-0.594, P <0.05)。结论 NSCLC组织HSP90α和Bcl-2呈高表达,而Bax呈低表达,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大小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陈强[6](2019)在《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及其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肉鸡传染性腺胃炎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型传染病,通常是20~80日龄的肉鸡易发,蛋鸡发病相对较少。病鸡主要特征是体型消瘦、生长发育不良、整齐度差,腺胃呈乳白色的球状肿大,腺胃黏膜出现溃疡、发生脱落,以及肌胃糜烂。尽管病鸡死亡率较低,但病程持续时间长,淘汰率升高,因此只要鸡场出现发病,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组织学变化以及防控措施,为广大养鸡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邓永琦,罗会,郭晴晴,吕爱平,何小鹃[7](2019)在《探索进展型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组织病理学和小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进展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观察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不同部位在病变不同阶段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方法以C57BL/6为实验小鼠,建立EAE模型,于不同发病时期对CNS各部位进行切片;髓鞘染色(luxol fast blue,LFB)检测髓鞘脱失、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检测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腰髓段中iNOS,TNF-α,Arg-1以及IL-4的mRNA水平。结果 LFB和HE染色结果显示EAE小鼠CNS各部位均于发病点出现髓鞘脱失和炎细胞浸润,且随疾病进展逐渐加重。IHC结果显示,M1型小胶质细胞浸润随疾病进展不断增加;M2型浸润先增加后减少。Real-Time PCR结果显示,iNOS,TNF-α的mRNA水平随疾病进展逐渐增加;Arg-1,IL-4的mRNA的表达水平为先增加后降低。结论在进展型EAE小鼠的病理变化中,CNS各部位髓鞘脱失程度和炎细胞浸润随疾病进展变得更加严重,且以腰髓段的病理变化最为严重。随着疾病进展,M1型小胶质细胞数量逐渐增加,M2型的浸润先增加后减少。(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9年07期)

赵宁,贾涛,张午临,宋雪冰,刘卓[8](2019)在《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建立后大鼠食管病理学变化及对大鼠食管下括约肌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3 d组、模型2周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模型3 d组、模型2周组使用半幽门缝扎和贲门部分肌层切开术制作大鼠反流性食管炎模型,术后分别连续喂养3 d和2周处死,观察食管壁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测食管下括约肌中VIP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大鼠食管下段黏膜偶见少量炎细胞浸润,食管肌间神经丛神经节内神经元数目多于胶质细胞。模型3 d组和模型2周组大鼠食管下段黏膜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黏膜层内浸润最明显,黏膜下神经丛中的神经细胞数显着减少,并伴有空泡变性;食管肌间神经元显着退行性变,神经胶质细胞内可见空泡变性及线粒体水肿;模型3 d组及模型2周组大鼠食管黏膜光镜下的病理分级及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3 d组和模型2周组的VIP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模型3 d组与模型2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的食管组织呈明显炎症表现,并可造成食管下括约肌内VIP表达减少。(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孟繁思,韩刚,王晓菲,王全军[9](2019)在《注射用药物G Beagle犬重复给药4周毒性试验临床病理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注射用药物G临床上用于治疗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本研究目的是评价Beagle犬静脉滴注重复给予受试物4周后所产生的临床检验指标的改变,为一般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为药物上市后再评价提供参考信息。方法:Beagle犬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溶剂对照组和20 mg/kg、75 mg/kg、280 mg/kg和420 mg/kg剂量组。各组每日静脉滴注相应剂量的药物或溶剂,连续给予28天。末次给药后和4周恢复期采血,检测一般血液学、凝血、血液生化、免疫学和尿液指标,观察毒性反应以及恢复情况。结果:(1)一般血液学和凝血指标:雄性动物20、75、280和420 mg/kg组RBC、HGB、HCT显着降低或有降低趋势;280、420 mg/kg组PT、Fbg显着升高;420 mg/kg组MO%显着升高,MCH显着降低,恢复期恢复正常。雌性动物20、75、280和420 mg/kg组Fbg呈剂量依赖性显着升高;75、280和420 mg/kg组EO%显着降低或有降低趋势,恢复期恢复正常。(2)血液生化和免疫学指标:雄性动物75、280和420 mg/kg组C4显着升高或有升高趋势;420 mg/kg组AST、IgA显着升高,ALB、Na~+显着降低,恢复期恢复正常。雌性动物20、75、280和420 mg/kg组C4显着升高,280和420 mg/kg组Glo、IgM显着升高或有升高趋势,A/G显着降低;420 mg/kg组ALT、AST、TG显着升高,TCHOL显着降低,恢复期恢复正常。(3)尿液指标:各组动物尿液指标未见与药物有关的显着变化。结论:Beagle犬静脉滴注注射用药物G 20 mg/kg可引起雄性动物类贫血样改变,雌性动物凝血功能亢进和补体功能异常;75 mg/kg可引起雄性动物补体功能异常;280 mg/kg可引起雄性动物凝血功能异常,雌性动物体液免疫功能和蛋白代谢异常;420 mg/kg可引起雄性动物体液免疫功能和蛋白代谢异常,引起雌性动物肝损伤及脂类代谢异常。上述变化恢复期均可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2019年)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第一届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5-17)

宋玉锡,白云龙,吴海洋,范子玲,夏成[10](2019)在《同期发情处理的乏情奶牛血液病理学变化及其妊检阴性的风险预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乏情奶牛同期发情处理前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对其输精后28 d妊检阴性(-)的风险预警意义,本试验在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选择了产后实施同期发情的奶牛共48头,根据试验奶牛产后40 d内是否发情分为发情组(E)23头和乏情组(A)25头,并对同期发情前试验牛进行血浆生化指标分析和输精后28 d妊检。结果显示:与发情奶牛相比,乏情奶牛血浆中孕酮(P_4)含量显着升高;雌二醇(E_2)、葡萄糖(Glu)、硒(Se)、牛组胺(HI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牛组胺(HIS)含量显着降低。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了应用叁针法前当奶牛血浆HIS含量> 26.12μg/L,输精后28 d妊检为阴性(-)的风险增大;应用五针前当奶牛血浆中E_2含量<46.45 pmol/L时,输精后28 d妊检为阴性(-)的风险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病理学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醛脱氢酶1A1是人体19种醛脱氢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P450氧化酶,参与维生素A类物质代谢的第2步:将视黄醛氧化成视黄酸,避免视黄醛的细胞毒性,因此也被称为视黄醛脱氢酶1。同时,视黄醛经过醛脱氢酶1A1催化代谢的产物视黄酸也是体内重要的活性物质,通过调节维甲类受体、维甲酸受体等核受体发挥多重生理作用。醛脱氢酶1A1的表达和活性在病理状态下会发生改变,参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精神类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肿瘤如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进程。因此,醛脱氢酶1A1可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靶标之一。对醛脱氢酶1A1在疾病中的变化和作用机制,其结构和催化机制,以及相关抑制剂的研发进展进行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理学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马慧,张卫卫.PHC患者血清mir-355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与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

[2].张祥萍,江程,刘晓东,刘李.疾病状态下醛脱氢酶1A1活性与表达变化及其生理病理学意义[J].药学进展.2019

[3].施伟庆,李诺,任雪丹,卞倩,吕中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亚慢性经口染毒致SD大鼠毒性病理学变化[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4].顾晗,胡增垒,施丽薇,石磊,胡顺林.基因Ⅶ型和Ⅳ型新城疫病毒诱导鸡脾脏细胞外基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比较[J].中国家禽.2019

[5].陈涛,杜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凋亡促进因子Bax、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水平变化及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工程.2019

[6].陈强.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及其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19

[7].邓永琦,罗会,郭晴晴,吕爱平,何小鹃.探索进展型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组织病理学和小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

[8].赵宁,贾涛,张午临,宋雪冰,刘卓.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9].孟繁思,韩刚,王晓菲,王全军.注射用药物GBeagle犬重复给药4周毒性试验临床病理学变化[C].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学术大会(2019年)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第一届高峰论坛论文集.2019

[10].宋玉锡,白云龙,吴海洋,范子玲,夏成.同期发情处理的乏情奶牛血液病理学变化及其妊检阴性的风险预警[J].中国兽医学报.2019

标签:;  ;  ;  

病理学变化论文-王晓,马慧,张卫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