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合成与表征

磁性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合成与表征

论文摘要

磁性聚合物微球具有特殊的磁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球形聚电解质刷(Spherical Polyelectrolyte Brush简称SPB)是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通过核表面接枝不同聚合物链使其具有某些物化性质,如pH敏感性,温敏性等。本文首次将球形聚电解质刷与磁性纳米粒子进行复合,探索了磁性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多种合成方法、独特性质和潜在应用。对SPB进行磁功能化主要有两种途径:(1)利用聚合物刷对反离子的富集作用,以SPB作为纳米反应器原位合成小粒径磁性纳米粒子,可解决纳米粒子由于高表面能易团聚不稳定的问题,也为磁性纳米粒子的后续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载体;(2)将磁性纳米粒子包覆在核中,再接枝聚合物链,使其对外加磁场具有响应性特征。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以聚苯乙烯(PS)为核,聚丙烯酸(PAA)刷为壳层的SPB,成功以SPB为纳米反应器,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形态及粒径不同的磁性纳米粒子,磁性复合微球(Magnetic Spherical Polyelectrolyte Brush简称MSPB)仍保持SPB原有的性质。MSPB的成功合成为小粒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由于其具有的特殊磁性质,未来可用在催化,核磁共振成像等领域,也可作为验证理论和分子模拟结果的理想模型。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将超顺磁性的Fe304磁性纳米粒子包覆于球形聚电解质刷核内,然后在核表面接枝PAA刷。磁核球型聚电解质刷(Spherical Polyelectrolyte Brush containing Magnetic Core简称SPBM)结合磁性纳米粒子的超顺磁性以及聚电解质刷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可用作新型磁性记忆材料,处理水中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或用于纳米医学领域进行药物控释。全文通过不同方法合成和表征了这两种磁性复合微球(MSPB和SPBM),主要工作及相应结论如下:1.以细乳液聚合法合成PS核,聚合反应末期加入光引发剂,紫外灯照射引发丙烯酸单体(AA)乳液聚合,在核表面化学接枝PAA链,最终得到粒径约100nm且单分散的SPB。磁性粒子的制备以SPB为纳米反应器,采用共沉淀法,得到负载于SPB上粒径为1-3nm的磁性粒子。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的磁性球形聚电解质刷(MSPB)仍保持良好的水相稳定性,磁性粒子与羧基通过二齿螯合作用稳定于SPB内。MSPB保持了SPB对环境的pH值和离子强度响应特征。由于受到SPB的限制,在外加磁场消除后,磁性粒子仍保持一定的取向,MSPB表现为由超顺磁性向铁磁性转变的集体磁效应(collective behavior)2.SPB纳米反应器原位合成磁性粒了的形态,大小及结晶度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SPB的限制作用,乳液酸碱度及离子交换程度。实验中通过改变纳米反应器形态(使聚电解质刷交联形成核壳微凝胶);采用不同的反应路线(正向共沉淀和反向共沉淀)来讨论各因素对磁性粒子的成核和生长的影响。3.通过细乳液与光乳液联合法合成的SPBM磁核复合微球水力学直径(DH)约为150nm,磁含量可以通过调整磁性粒子与单体配比进行控制,目前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最高磁含量为55wt.%。研究发现,在合成磁性核时,磁含量越高,单体转化率越低。油酸表面修饰的磁性粒子尽管与苯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但与聚苯乙烯相容性不佳,导致磁性粒子与聚苯乙烯两相分离(核内磁性粒子出现偏析现象),影响后续光引发剂包覆,导致光反应效率低,聚电解质刷接枝密度低。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与苯乙烯共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磁性粒子在核内的分布,降低磁性粒子对于聚合的不利影响。4. SPBM具有超顺磁性,SPBM磁响应速率可通过磁含量和乳液pH值调控。磁含量越高,饱和磁化强度越大,宏观上磁响应速率越快;当乳液环境为酸性时,由于聚电解质链呈收缩状态,颗粒间静电斥力减小,乳液稳定性下降而使磁场回收更加容易。本文首次将磁性能引入球形聚电解质刷,创新点如下:(1)将SPB作为纳米反应器原位合成5nm以下粒径均匀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表现出特殊的磁学性能。(2)通过调整加料顺序和SPB的形态,调节磁性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及含量,为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3)将磁性粒子引入SPB核内,使合成的复合粒子保持SPB性质的同时对外加磁场可快速响应,为SPB的回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其磁性质也拓宽了SPB的应用范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刷
  • 1.1.1 平板聚电解质刷
  • 1.1.2 球形聚电解质刷
  • 1.1.3 杂化聚电解质刷
  • 1.2 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应用
  • 1.2.1 以球形聚电解质刷为载体合成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及其催化应用
  • 1.2.2 球形聚电解质刷固载蛋白质
  • 1.3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1.3.1 共沉淀法
  • 1.3.2 水热法
  • 1.4 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 1.4.1 种子乳液聚合
  • 1.4.2 细乳液聚合
  • 1.4.3 无皂乳液聚合
  • 1.4.4 反向乳液聚合
  • 1.4.5 杂化乳液聚合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以球形聚电解质刷为纳米反应器合成磁性纳米粒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细乳液聚合制备球形聚电解质刷内核
  • 2.2.3 Schotten-Baumann反应制备光引发剂HMEM
  • 2.2.4 制备表面包覆有光引发剂的球形聚电解质刷内核
  • 2.2.5 光乳液聚合制备球形聚电解质刷
  • 2.2.6 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粒子
  • 2.2.7 样品的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的球形聚电解质刷(MSPB)的粒径分布和形态
  • 2.3.2 合成路线对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的球形聚电解质刷(MSPB)的形态及磁性纳米粒子分布的影响
  • 3+和Fe2+溶液加入量对生成复合粒子形态的影响'>2.3.3 Fe3+和Fe2+溶液加入量对生成复合粒子形态的影响
  • 2.3.4 磁性纳米粒子与球形聚电解质刷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5 磁性纳米粒子的存在对球形聚电解质刷性质的影响
  • 2.3.6 多次循环法提高磁性纳米粒子磁含量
  • 2.3.7 强电解质刷(PSS-SPB)为纳米反应器合成磁性纳米粒子
  • 2.3.8 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的球形聚电解质刷复合粒子(MSPB)的磁响应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以核壳式微凝胶为纳米反应器合成磁性纳米粒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细乳液聚合和光乳液聚合联合法合成核壳式微凝胶
  • 3.2.3 以核壳式微凝胶为纳米反应器合成磁性纳米粒子
  • 3.2.4 样品的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负载磁性纳米粒子的核壳式微凝胶粒子(MCM)形态表征
  • 3.3.2 不同合成路线对磁性复合微凝胶形态的影响
  • 3.3.3 不同交联度对磁性复合微凝胶粒径(MCM)的影响
  • 3.3.4 磁性核壳式微凝胶的磁学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磁性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共沉淀法合成油酸表面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
  • 4.2.3 磁性核的制备
  • 4.2.4 光乳液聚合法制备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
  • 4.2.5 样品的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
  • 4.3.2 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形态
  • 4.3.3 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晶体结构
  • 4.3.4 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磁的含量表征
  • 4.3.5 磁含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4.3.6 磁含量对聚电解质刷接枝的影响
  • 4.3.7 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磁学性质
  • 4.3.8 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可控磁响应性质
  • 4.3.9 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探索
  • 4.3.1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磁核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合成和性质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专利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磁性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合成与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