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审部门在施工招投标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阁[1](2021)在《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研究 ——以X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单位治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旨在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促进民生的改善。但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我国医院基础设施在公共医疗服务功能和需求数量上的不足,因此为满足医院“平疫结合”的需要,加大医院“新基建”中融合性基础设施已成为社会公识。医院基建具有一般投入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等显着特点,通过招投标确定优秀的施工方是医院基建项目普遍采用的模式,但医院基建招投标普遍存在串标、围标等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质量”、“速度”和“效益”。因此,追溯基建项目招投标源头,从招投标单位内部加强监管,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把关促进招投标的高效运行,防控基建招投标风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眼于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进行研究,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文献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审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基建项目招投标和招投标内部审计的相关内涵,并以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单位基建项目招投标审计的目标职责、方式流程、审计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及审计结果运用的现状,重点分析基建项目招投标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成因,从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及单位内部审计层面提出在国家审计的业务指导下整合三种审计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及单位内部完善基建招投标全过程跟踪审计体系、加强基建项目审计人才体系和信息化的建设、强调审计整改以促进招投标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拓展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的范围、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帮助单位完善基建项目招投标的管理,旨在为我国基建项目招投标审计的优化、堵塞基建项目招投标的漏洞提供借鉴意义。
张乐玲[2](2021)在《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我国开始大力推行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以来,其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逐渐成为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要投资方式,有效解决了政府有限财力与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政府部门逐渐从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向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可是,PPP在我国的发展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以前,由于PPP领域相关规范的不完善,给了许多地方政府滥用PPP模式的可乘之机,利用PPP项目对外融资,加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为此,2018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一系列规范文件,使得泛化滥用PPP的现象有所遏制,PPP也逐渐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其中,PPP项目绩效审计是功不可没的。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国家提出要审计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资源的使用情况,PPP项目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的项目,当然也不例外。而且绩效审计也是当下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对PPP项目进行绩效审计,既落实了审计全覆盖的政策,也能够有效推动PPP项目的发展。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构建全文的框架,运用现有国内外学者们关于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结合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案例,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究PPP项目绩效审计在具体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完善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建议。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除第一部分引言和第六部分结语外,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对PPP项目的含义、模式及风险,绩效审计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进行介绍,进而引出PPP项目绩效审计的概念,并试着梳理出对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特点、内容以及程序的理解。第三部分以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为例,对PPP项目以及该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发现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过程中有着PPP项目绩效审计重点存在偏差、PPP项目绩效审计资料搜集工作效率较低、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意见后续整改效果不明显四个问题。第四部分则是对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经过深入研究,主要发现存在PPP项目绩效审计环境较差、PPP项目绩效审计受传统绩效审计思路影响较深、PPP项目绩效审计资料获取难度大、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和PPP项目绩效审计后续审计阶段工作不到位五方面原因。第五部分针对ZY市路网工程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发展,从改善PPP项目绩效审计环境、提高PPP项目绩效审计在相关方的重视度、转变审计思路,充分考虑PPP项目的特点、合理利用审计资源以协助绩效审计工作、优化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重视PPP项目绩效审计后续审计阶段工作五方面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马雨[3](2021)在《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燃气管道工程的快速发展需要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基础。燃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活动涉及到的资金巨大、建设过程复杂。要通过内部审计的手段监测项目资金动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投资效果。长期以来,T公司工程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采用的是竣工结算审计模式,属于事后审计范畴。它仅仅能履行审计资金的监控职责,难以满足工程项目全面、综合性审计的要求。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梳理内部审计相关委托代理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和内部审计理论,阐述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理论。其次,以T公司具体的工程项目案例,对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存在内部审计人员队伍薄弱;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内部审计模式不够科学;缺乏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最后,提出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模式是一种较为合理有效的审计优化模式,明确T公司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开展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实施原则、组织结构和职能定位,对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程序的四个阶段进行优化,分别是审计的立项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制定工程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各阶段的具体审计内容和实施程序,同时提出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已成为当前内部审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T公司燃气管道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方法和体系相对老旧。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需要优化其内部审计模式,运用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模式直接联系企业的具体项目,并嵌入项目的具体各个环节,才能够直接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因此,采用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模式对T公司项目实施内部审计将更具优势。
党锐[4](2020)在《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陆上风力发电项目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经济性和竞争力日益提高的清洁能源,正处在从替代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的关键时期,成为电源工程投资建设的重点,也是H集团近年来转型清洁低碳发展最重要的投资布局。陆上风电属典型的资金密集行业,建设期投资巨大,后期运行维护相对简单,所以建设期的管控水平,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如何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经济、有效,实现有效益投资,不仅需要通过加大项目建设管理来实现,发挥审计的监督服务功能更不能忽视。因此,研究如何改进对陆上风电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对企业而言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开展调查问卷方式,搜集了审计外包机构、派驻审计处和项目建设单位等各审计参与方对审计工作的评价,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出了H集团目前对该类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审计的广度、深度和质量还不够,审计的时效性差,审计配合不到位等主要方面,然后从审计内容体系和考评标准的缺失、人员胜任能力的不足、审计流程不够科学合理、审计沟通和服务缺乏五个方面分析了导致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接着,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对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从审计广度和深度、审计流程、审计沟通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包括:运用系统的观点构建以建设流程为主线规范系统的审计内容体系,完善外包质量考评机制,强化胜任能力建设,共同促进审计广度与深度的提升;通过调整审计计划的确定时间和程序、优化外包机构的选聘方式、改进报告和意见的形成机制,进一步优化审计流程,增强审计的时效性;通过增加相应编制和建立沟通机制、实施审计服务,进一步畅通审计沟通。最后,提出了H集团总部层面应为优化方案的推行实施而需建立的相应配套保障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H集团得到应用,为保障陆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实现有价值投资发挥更好的作用,更希望研究结果在服务H集团的同时,对行业其他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一鑫[5](2020)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路径研究 ——以中石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审计机关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主导着全国的审计工作,而在审计全覆盖和高质量审计的要求下使得本就资源有限的国家审计机关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因此,国家审计机关要突破现有的审计模式,从他方寻求协作与共赢。国家审计机关与国企内部审计存在着法定的监督与被监督、指导与被指导、参考并利用内审结果的关系。其次,伴随着国企对内审部门的重视,企业内审流程和体系也愈加规范合理,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得到—定的提升,对企业的治理起到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审计机关与国企内部审计部门存在共同的愿景、基本职责与共同的工作基础,为了充分满足现有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的审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希望,促进审计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审计效率,寻求国家审计与国企内部审计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鉴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首先对国家审计与内审计协同工作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从国家政策的支持、两个审计主体工作本身具有共性和协同成果的效益型几方面来分析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开展协同工作的可行性,提出完善协同工作的路径,并且通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工作的案例,分析了该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工作的不足,提出完善中石化协同工作的建议,最后根据本文构建的协同路径,提出—些保障协同机制的方式方法。期望本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路径对国家审计机关的实务工作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向佳欣[6](2020)在《基于PDCA循环的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水利需求日益增长,国家对水利基建项目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则是掌握基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水务公司经营管理状况、内部风险控制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水利基建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金额巨大、事项繁杂、综合性极强,而传统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仅为项目完工后竣工决算审计,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利于基建项目的管理。因此,应及时调整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的模式,由仅为事后竣工决算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同时进行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达到事前预防、事中解决、事后改进,提高水务公司审计部的内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更好的发挥内审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促进水利基建项目更好的实现营运目标。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以S水务公司为例,运用PDCA循环理论研究了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及其优化问题。本文首先从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出发,简述了内部控制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随后引出PDCA循环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在PDCA循环模式下开展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应设置的关键点。然后对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现状进行简要论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PDCA循环模式进行优化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内部审计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在计划P阶段,主要从内部审计项目的确定、开展审计前期调查、明确内部审计定位进行优化;在实施D阶段,主要从加强内审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化;在检查C阶段,主要从严格落实三级复核制度、妥善保管审计工作底稿和建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优化;在行动A方面,主要从加强后续审计、对内部审计责任进行追究、对内审人员进行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本文通过对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发现其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案,对于其他水利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证明PDCA循环理论不仅有助于健全基建项目内审工作各环节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推动内审范围全覆盖实现内审闭环,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水务公司审计部价值形象。
彭乐辰[7](2019)在《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的铁路施工企业经常出现的低效竞标和低价中标等现象,工程项目的利润率没有以往高,在众多铁路施工企业中A铁路施工企业也只能接受低价中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新项目。最近,企业的经营环境也趋于日益繁复,经营风险也相继增高,伴随着大环境的改变,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增值目标的重要环节。铁路施工企业为了可以形成自己的风险应对模式,这个模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能度过低迷的市场,更能协助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正是风险应对模式需求的出现才衍生出了这一种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方式。这种新型的内审方式就是环绕着风险展开审计作业,对风险点做出一定地识别和评价,从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紧接着再根据以往经验作出风险防范措施。。本文在研究中将以A铁路施工企业为例,同时对本文研究的背景与含义进行阐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在对相关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本文着眼于研究A铁路施工企业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为改善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提出恰当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改善现状。本文的由以下六个部门所组成: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以及选题意义,本部分将分析国内对于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以进行文献综述,进而得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是从理论层面分析和阐述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目标、模式、主要风险、基本方法、基本流程以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A铁路施工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包括介绍A铁路施工企业的基本经营现状、机构设置着重介绍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状况,进而阐述A铁路施工企业在内部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质量低下、风险评估不规范,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企业内部机构独立性不强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第四部分是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第五部分,为了解决第三部分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完善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建议:(1)健全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思路;(2)构建与内部审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4)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如果想要完成内部审计所具备的监督、服务作用,使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最为基础的手段,但是该理论现阶段在国内仍然不够成熟,企业在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A铁路施工企业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尝试并总结经验,才能发挥真正的风险导向的作用。
蒋荣[8](2019)在《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化改革力度的日渐加大和国际合作增多,市场规则愈加公开、透明和开放。同时,企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生产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迫使企业积极参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的竞争。因此,企业必须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来深化改革。内部审计作为建设项目中一项重要的监督和完善内部控制的产物,被认为是组织自身的“免疫系统”,我国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还通过修订相关准则来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高效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能够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而且能够降低项目审计风险,强化内部控制和约束机制,改善企业经营状况,保障项目的平稳运行。由于建设项目存在着生产参与部门众多、组织结构复杂、作业连续性高、资金密集度高等特点,加上内部审计信息不对称、内审机构的重视程度不够、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等多种现实问题导致内审质量普遍不高,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不利于项目持久、健康地发展。因此,建设项目必须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是企业内部审计亟需解决的。本文基于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理论分析,对油田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包括如下内容: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概述国内外关于审计风险理论研究现状,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进行了说明。其次,详细阐述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概念及特点,分析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以及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审计风险评价工作流程等相关理论。再次,在通过对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总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整理和分析出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主要风险因素,结合调查法的结果,对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因素进行了筛选和分析,最终确定了由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的总水平为目标层,审计环境风险、审计策略及方法风险、审计项目风险和内审人员能力风险为准则层以及17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和确定风险等级,其中确定指标权重选用层次分析法。最后本文选择江苏油田分公司负责实施设计施工的昆仑燃气浙江分公司长兴-湖州输气管道工程对其进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4个准则层的内部审计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大小排序,案例项目内部审计风险影响等级排序为:审计项目风险>审计策略及方法风险>内审人员能力风险>审计环境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制度、人员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马婧宇[9](2019)在《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年初审计署下达第11号令,明确要求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职责应由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承担,接受其直接领导。这一外部环境的变革说明国家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N地铁集团作为重点国有企业,地铁行业的代表公司,其内部审计能否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对于社会公众和集团自身而言都很重要。本文通过将地铁集团的特殊性与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相结合,以N地铁集团为例研究特定行业的内审模式。按如下思路进行研究:开头阐述本文的背景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及创新点。接着论述了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内涵、特征和当前行业内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审计方法。案例选择的是N地铁集团的内部审计,介绍时围绕该集团的基本情况以及内部审计的体系、内容与程序,审计程序的介绍以最具有地铁业务特色的票务收入审计为例,具体表现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开展情况。接下来肯定其目前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如实现风险导向审计全覆盖、降低违规行为发生率等,对于其工作中好的部分进行经验总结,如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与权威,树立风险导向意识等。但同时也分析了目前内部审计力量配备薄弱,信息系统审计自主化程度低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增强信息系统自主化能力等改进建议,最终将前文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指导,体现研究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现在关于地铁行业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基本是纯理论性的内容,缺少对一个地铁公司内审模式的全面案例研究。因此尝试组织出更适合地铁集团业务特色的内部审计方式。
任禾[10](2019)在《HT高校教学楼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双一流”建设的逐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改善教学条件高校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快速增长。但同时建设项目具有金额较大、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审计周期长等特点,增加了高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难度,审计风险较高。HT高校的教学楼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重点要求,需要对教学楼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成为国内审计发展的新导向,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审计应用规程,不能有效地指导实务工作。迫切需要风险导向审计实施方案作为标准化审计规程,来指导具体实务工作,解决高校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项目内控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HT高校及教学楼项目简况、教学楼建设项目模式及组织管理、项目内部跟踪审计的要求及难点,通过经验总结法和分析归纳法分析教学楼项目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利用专家调查法完成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并通过风险矩阵体现风险分布,构建教学楼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利用风险评估模型,确定重点审计内容,合理安排审计资源,设计教学楼项目内部跟踪审计方案。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分别设计了高风险点和中等风险点检查的重要风险环节、检查的内容、检查的资料、检查的方法等。为保证审计方案能够顺利实施制定了具体的措施,通过应对项目内控风险完善相关制度、利用合同条款避免法律纠纷、提升审计人员综合专业能力、结算审计结果和施工方充分沟、加强对结算审计外包的监督多方面实施保障措施。按照风险评估模型设计风险导向跟踪审计具体实施方案,对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体系在补充、拓展和完善结构框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形成的HT高校教学楼项目规范标准化审计规程,对解决高校审计工作中的切实问题,保障教学楼建设,助力HT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内审部门在施工招投标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审部门在施工招投标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研究 ——以X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内部审计 |
1.3.2 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医院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的相关内涵 |
2.1.1 基建项目招投标的相关内涵 |
2.1.2 招投标内部审计的相关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
3 X医院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案例简介 |
3.1 X医院简介及内部审计概况 |
3.1.1 X医院及基建招投标概况 |
3.1.2 内部审计概况 |
3.2 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现状 |
3.2.1 招投标审计的目标职责 |
3.2.2 招投标审计的方式和流程 |
3.2.3 招投标审计的依据和主要内容 |
3.2.4 招投标审计结果运用 |
4 X医院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成因 |
4.1 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4.1.1 招投标审计获取资料不完整 |
4.1.2 全过程跟踪审计落实不力 |
4.1.3 工程招投标审计内容不全面 |
4.1.4 招投标典型性问题屡审屡犯 |
4.2 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问题成因 |
4.2.1 内部审计独立权威性受限 |
4.2.2 招投标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不完善 |
4.2.3 招投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
4.2.4 审计整改机制不完善 |
5 X医院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优化对策 |
5.1 整合审计资源形成招投标监督合力 |
5.1.1 加强对基建招投标审计体系的协同机制 |
5.1.2 整合招投标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
5.2 完善单位基建项目招投标跟踪审计体系 |
5.2.1 完善单位内部招投标审计制度 |
5.2.2 加强风险评估以优化审计流程及内容 |
5.3 加强基建审计人才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
5.3.1 加强内部审计人才体系建设 |
5.3.2 推进基建项目招投标审计信息化建设 |
5.4 完善审计整改以促进审计结果运用 |
5.4.1 加强领导对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视 |
5.4.2 建立审计整改闭环的长效机制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PPP项目绩效审计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PPP项目绩效审计内容的研究 |
1.2.3 关于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PPP项目绩效审计理论概述 |
2.1 PPP项目相关概念 |
2.1.1 PPP项目的含义 |
2.1.2 PPP项目的运营模式 |
2.1.3 PPP项目的风险 |
2.2 绩效审计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2.2.1 绩效审计的内涵 |
2.2.2 绩效审计的构成要素 |
2.3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概念 |
2.3.1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定义 |
2.3.2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特点 |
2.3.3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 |
2.3.4 PPP项目绩效审计的程序 |
2.4 PPP项目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
2.4.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3 帕累托最优理论 |
3 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现状及问题 |
3.1 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介绍 |
3.1.1 路网工程项目基本信息 |
3.1.2 路网工程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
3.1.3 路网工程项目建设进展 |
3.2 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概况 |
3.2.1 项目绩效审计目标 |
3.2.2 项目绩效审计组织架构 |
3.2.3 项目绩效审计数据收集方法 |
3.3 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内容 |
3.3.1 项目资金来源及其使用情况审计 |
3.3.2 项目建设成本审计 |
3.3.3 项目工程质量审计 |
3.3.4 项目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情况审计 |
3.4 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及整改情况 |
3.4.1 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情况 |
3.4.2 项目绩效审计整改情况 |
3.5 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3.5.1 PPP项目绩效审计重点存在偏差 |
3.5.2 PPP项目绩效审计资料搜集工作效率较低 |
3.5.3 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
3.5.4 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意见后续整改效果不明显 |
4 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
4.1 PPP项目绩效审计环境较差 |
4.1.1 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指引不完善 |
4.1.2 项目公司内部绩效自评工作流于形式 |
4.1.3 绩效审计工作受项目公司重视程度低 |
4.2 PPP项目绩效审计受传统绩效审计思路影响较深 |
4.2.1 缺少项目准备及采购阶段审计工作 |
4.2.2 审计过程中对PPP项目风险的关注度不够 |
4.3 PPP项目绩效审计资料获取难度较大 |
4.3.1 地下施工路段工程建设进度难以判断 |
4.3.2 项目成本涉及多方领域,核算较复杂 |
4.4 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存在缺陷 |
4.4.1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结构单一 |
4.4.2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 |
4.5 PPP项目绩效审计后续审计阶段工作不到位 |
4.5.1 审计整改过程中监督缺位 |
4.5.2 审计结果信息披露不完全 |
4.5.3 审计结果问责机制未落实 |
5 完善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的建议 |
5.1 改善PPP项目绩效审计环境 |
5.1.1 健全PPP领域相关法律法规 |
5.1.2 进一步细化操作指引中的相关规定 |
5.1.3 加强项目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设 |
5.2 提高PPP项目绩效审计在相关方的重视度 |
5.2.1 将绩效审计结果与项目实施机构考评挂钩 |
5.2.2 将审计整改结果作为政府“按效付费”的依据 |
5.3 转变审计思路,充分考虑PPP项目的特点 |
5.3.1 合理规划PPP项目前期审计工作 |
5.3.2 基于PPP项目风险分析制定审计计划 |
5.3.3 增加对PPP项目隐性债务风险的关注 |
5.4 合理利用审计资源以协助绩效审计工作 |
5.4.1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调取审计信息 |
5.4.2 积极采纳项目行业专家的意见 |
5.4.3 借助政府部门力量推进绩效审计工作 |
5.5 优化PPP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5.5.1 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构建指标体系 |
5.5.2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配各评价指标权重 |
5.6 重视PPP项目绩效审计后续审计阶段工作 |
5.6.1 加大审计整改工作监管力度 |
5.6.2 加大审计结果信息公告力度 |
5.6.3 加大审计结果问责执行力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3)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免疫系统”理论 |
2.1.3 内部审计理论 |
2.2 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工程项目概念 |
2.2.2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 |
2.2.3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
2.3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
2.3.1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定义 |
2.3.2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作用 |
2.3.3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模式 |
2.4 跟踪审计相关理论 |
2.4.1 跟踪审计定义 |
2.4.2 跟踪审计特点 |
2.4.3 跟踪审计目标 |
第三章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T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1.1 T公司简介 |
3.1.2 T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
3.1.3 T公司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
3.1.4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审减情况 |
3.2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
3.2.1 内部审计人员配置 |
3.2.2 内部审计工作安排及具体模式 |
3.2.3 工程项目各阶段审计情况 |
3.2.4 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状况 |
3.3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内部审计人员队伍薄弱 |
3.3.2 审计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
3.3.3 内部审计模式不够科学 |
3.3.4 缺乏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 |
第四章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方案设计 |
4.1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必要性 |
4.1.1 传统事后审计的缺陷 |
4.1.2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优势 |
4.1.3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作用 |
4.2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可行性及实施原则 |
4.2.1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可行性 |
4.2.2 T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实施原则 |
4.3 T公司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组织结构及职能定位 |
4.3.1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的组织结构 |
4.3.2 内部审计组成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
4.3.3 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相关部门职责 |
4.4 T公司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程序 |
4.4.1 审计立项阶段 |
4.4.2 审计准备阶段 |
4.4.3 审计实施阶段 |
4.4.4 审计完成阶段 |
4.5 T公司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跟踪审计预期效果 |
第五章 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保障措施 |
5.1 强化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
5.1.1 广泛吸纳优秀内部审计人才 |
5.1.2 综合考虑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能力 |
5.1.3 引入社会审计人员 |
5.1.4 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 |
5.2 着力提升T公司内部审计能力 |
5.2.1 开发适用于燃气工程的内部审计软件 |
5.2.2 健全T公司数据资源共享平台 |
5.2.3 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复核 |
5.3 改进内部审计模式 |
5.3.1 转变内部审计观念 |
5.3.2 改变内部审计模式 |
5.3.3 加强审计工作全过程监督 |
5.4 构建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机制 |
5.4.1 加强T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监督 |
5.4.2 建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
5.4.3 建立内部审计绩效奖惩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内部审计 |
2.1.1 内部审计的内涵 |
2.1.2 内部审计分类 |
2.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 |
2.2.1 定义 |
2.2.2 审计模式和内容 |
2.2.3 审计方法 |
2.2.4 审计流程 |
2.3 内部审计外包 |
第三章 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H集团基本情况 |
3.1.1 H集团概况 |
3.1.2 H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3.1.3 H集团财务资产状况 |
3.2 H集团陆上风电项目发展现状 |
3.3 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现状 |
3.3.1 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情况 |
3.3.2 内部审计开展方式 |
3.3.3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3.3.4 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
3.4 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
3.4.1 审计内容较为狭窄 |
3.4.2 审计深度和质量不高 |
3.4.3 审计开展时效性不强 |
3.4.4 审计配合不到位 |
3.5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5.1 缺乏系统规范的审计内容体系 |
3.5.2 对外包机构的考评机制不健全不科学 |
3.5.3 审计胜任能力不足 |
3.5.4 审计流程不够科学合理 |
3.5.5 审计沟通和服务缺乏 |
第四章 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优化方案 |
4.1 优化方案的整体思路 |
4.2 审计广度与深度的优化 |
4.2.1 建立系统规范的审计内容体系 |
4.2.2 完善外包质量考评机制 |
4.2.3 强化审计胜任能力建设 |
4.3 审计流程的优化 |
4.3.1 调整审计计划的确定时间及程序 |
4.3.2 优化外包机构的选聘方式 |
4.3.3 改进审计报告和意见的形成机制 |
4.4 审计沟通的优化 |
4.4.1 恢复二级公司审计管理职能 |
4.4.2 建立横向沟通协调机制 |
4.4.3 实施审计服务 |
第五章 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优化方案实施保障 |
5.1 人力资源保障 |
5.2 信息化保障 |
5.3 经费保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审计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路径研究 ——以中石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祛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相关理论 |
2.2.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的含义 |
2.2.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的目标 |
2.3 国有企业内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理论基础 |
2.3.1 协同论 |
2.3.2 系统论 |
2.3.3 PAC论 |
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基础理论分析 |
3.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现状 |
3.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可行性分析 |
3.2.1 国家政策支持 |
3.2.2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具有共性 |
3.2.3 国家审计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具有效益型 |
3.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思路 |
3.3.1 建立协同审计人才库 |
3.3.2 建立审计沟通机制 |
3.3.3 建立审计技术互补机制 |
3.3.4 建立审计成果运用协同机制 |
4 中石化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案例分析 |
4.1 中石化背景介绍 |
4.1.1 中石化公司简介 |
4.1.2 中石化内部审计工作情况 |
4.1.3 中石化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工作情况 |
4.2 中石化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工作的不足 |
4.2.1 配合国家审计项目的内部审计人员较少 |
4.2.2 协同工作方式低效 |
4.2.3 审计机关尚未统筹指导内部审计年度计划和工作重点 |
4.2.4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率低 |
4.3 中石化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工作的完善 |
4.3.1 建立协同工作小组 |
4.3.2 改善并创新协同方式 |
4.3.3 加强对内部审计计划安排和审计重点的指导 |
4.3.4 加强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 |
4.4 中石化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工作的效果分析 |
4.4.1 基于宏观层面的效果 |
4.4.2 基于微观层面的效果 |
5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保障措施 |
5.1 强化与国资委的协作 |
5.2 健全内部审计资料备案机制 |
5.3 建立协同利益机制 |
5.4 建立协同顶目管理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PDCA循环的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内部审计 |
1.3.2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 |
1.3.3 PDCA循环内部审计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理论 |
2.2 受托责任理论 |
2.3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
2.4 PDCA循环理论 |
3 PDCA循环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适用性分析 |
3.1 PDCA循环与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的内在联系 |
3.2 PDCA循环在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中的作用机制 |
4 S水务公司及其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现状 |
4.1 S水务公司概况 |
4.2 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概况 |
4.3 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现状 |
4.3.1 S水务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人员情况 |
4.3.2 确定基建项目审计模式和目标 |
4.3.3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实施情况 |
5 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剖析 |
5.1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决策、计划阶段问题剖析 |
5.1.1 审计立项流于形式 |
5.1.2 基建项目内审职责与管理职责存在交叉导致内审定位模糊 |
5.2 内部审计现场实施、审计报告阶段问题剖析 |
5.2.1 内审人员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基建项目内审需求 |
5.2.2 内部审计手段滞后 |
5.2.3 施工阶段审计不严格 |
5.3 审计质量检查阶段问题剖析 |
5.3.1 三级复核不到位 |
5.3.2 未妥善保管审计工作底稿 |
5.3.3 没有系统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标准 |
5.4 审计成果跟踪阶段问题剖析 |
5.4.1 审计整改效果不佳,内审结果利用率低 |
5.4.2 内部审计人员责任追究不到位 |
6 基于PDCA循环的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优化方案 |
6.1 优化思路与基本原则 |
6.1.1 优化思路 |
6.1.2 基本原则 |
6.2 计划(plan)阶段内部审计优化措施 |
6.2.1 科学地确立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项目 |
6.2.2 明确内部审计定位 |
6.3 实施(do)阶段内部审计优化措施 |
6.3.1 优化审计队伍建设 |
6.3.2 改进内部审计技术手段,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
6.3.3 明确施工阶段各环节审计工作 |
6.4 检查(check)阶段内部审计优化措施 |
6.4.1 严格落实三级复核制度 |
6.4.2 妥善保管审计工作底稿 |
6.4.3 基于平衡计分卡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 |
6.5 处理(action)阶段内部审计优化措施 |
6.5.1 强化后续审计,推动审计闭环的实现 |
6.5.2 根据审计结果建立内审人员考核机制 |
6.6 内部审计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6.1 思想保障 |
6.6.2 制度保障 |
6.6.3 人才保障 |
6.6.4 数据保障 |
6.6.5 技术保障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 |
1.2.2 关于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
2.1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
2.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 |
2.1.2 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
2.1.3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特点 |
2.1.4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 |
2.1.5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模式 |
2.1.6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2.2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 |
2.2.1 风险评估程序 |
2.2.2 分析性程序 |
2.2.3 控制测试 |
2.2.4 实质性程序 |
2.3 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流程 |
2.3.1 审计准备阶段 |
2.3.2 审计实施阶段 |
2.3.3 审计报告阶段 |
2.3.4 后续审计阶段 |
2.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4.1 系统理论 |
2.4.2 受托责任理论 |
2.4.3 风险管理理论 |
2.4.4 战略管理理论 |
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简介 |
3.1 A铁路施工企业的概况 |
3.1.1 A铁路施工企业的简介 |
3.1.2 A铁路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 |
3.1.3 A铁路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 |
3.2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的基本思路 |
3.2.1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 |
3.2.2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模式 |
3.2.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的确定 |
3.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 |
3.3.1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准备阶段 |
3.3.2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阶段 |
3.3.3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报告阶段 |
3.3.4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后续阶段 |
3.4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质量低下 |
3.4.2 风险评估不规范,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
3.4.3 企业内部机构独立性不强 |
3.4.4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4 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过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不健全 |
4.1.1 内部审计职能局限于监督检查,未完成企业增值的目标 |
4.1.2 内部审计模式受到传统审计的局限 |
4.1.3 审计重点放在工程造价,忽略项目其他环节 |
4.2 缺少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
4.2.1 对项目交验后的风险监控不到位 |
4.2.2 对各项资金风险缺乏预警机制 |
4.2.3 未能全面识别各种风险 |
4.3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严重缺失 |
4.3.1 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不科学 |
4.3.2 内部审计人员机构设置存在缺陷 |
4.3.3 内部审计机构层次较低,审计机构权威性缺乏体现 |
4.4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建设落伍 |
4.4.1 审计人员评估和识别风险的能力不足 |
4.4.2 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不强、素质参差不齐 |
4.4.3 后续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
5 完善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的建议 |
5.1 健全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开展思路 |
5.1.1 重新定位审计职能,明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重点 |
5.1.2 落实审计整改,促进多种审计模式相结合 |
5.1.3 完善审计范围,构建健全的审计规章制度 |
5.2 构建与内部审计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 |
5.2.1 建立风险监控的动态机制 |
5.2.2 重视合同索赔条款,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
5.2.3 完善项目中各环节的风险识别评估程序,确立涵盖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风险评估体系 |
5.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 |
5.3.1 科学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
5.3.2 加强内部控制评价,促进铁与路施工企业高效规范营运 |
5.3.3 赋予审计机构高层级,增强内部审计权威性 |
5.4 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
5.4.1 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
5.4.2 完善选聘和考评制度 |
5.4.3 加强后续教育和培训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2 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概念、特征及作用 |
2.1.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涵义 |
2.1.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特征 |
2.1.3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作用 |
2.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基本理论 |
2.2.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类型 |
2.2.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程序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2.2.4 审计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概述 |
2.3.1 内部审计风险评价相关概念 |
2.3.2 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目标 |
2.3.3 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流程 |
2.4 研究方法 |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
2.4.3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2.4.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3.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影响因素总体分析 |
3.1.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特殊性 |
3.1.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存在风险 |
3.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因素选取来源及分析 |
3.2.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因素选取来源 |
3.2.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影响因素选取分析 |
3.3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因素的筛选 |
3.3.1 问卷的编制 |
3.3.2 问卷发放与实施 |
3.3.3 结果分析 |
3.4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4.1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4.2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指标定义 |
3.4.3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案例分析 |
4.1 项目基本情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项目概况 |
4.1.3 案例项目实施组织——江苏油田的组织结构 |
4.1.4 江苏油田内部审计组织 |
4.1.5 项目方案及主要工程量 |
4.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2 项目内部审计分析 |
4.2.1 总投资分析 |
4.2.2 项目审计分析基本内容 |
4.2.3 成本费用计算及分析 |
4.3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3.1 确定评价对象因素集 |
4.3.2 模糊综合评价集的设定 |
4.3.3 计算各级指标权重 |
4.3.4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矩阵 |
4.3.5 内部审计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6 结果分析 |
4.4 内审风险多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1 风险管理重要性排序分析 |
4.4.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风险结果 |
4.5 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不足之处和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地铁集团内部审计概述 |
2.1 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内涵 |
2.2 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特征 |
2.2.1 审计内容体现社会责任 |
2.2.2 体现地铁集团业务特色 |
2.2.3 审计工作以风险为导向 |
2.2.4 工作方式实现信息化 |
2.3 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内容 |
2.3.1 经营审计 |
2.3.2 工程审计 |
2.4 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方法 |
3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 |
3.1 N地铁集团概况 |
3.1.1 N地铁集团简介 |
3.1.2 N地铁集团组织体系 |
3.2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体系 |
3.2.1 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与人员安排 |
3.2.2 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与职责权限 |
3.2.3 内部审计的操作流程 |
3.2.4 内部审计中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的应用 |
3.3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内容 |
3.3.1 经营审计 |
3.3.2 工程审计 |
3.4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程序 |
3.4.1 审计准备阶段 |
3.4.2 审计实施阶段 |
3.4.3 审计报告阶段 |
3.4.4 后续审计阶段 |
4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成效和启示 |
4.1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成效 |
4.1.1 实现风险导向审计全覆盖 |
4.1.2 降低违规行为发生率,减少损失 |
4.1.3 完成档案资料数据化存储 |
4.1.4 后续审计保障审计建议整改落实 |
4.2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启示 |
4.2.1 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与权威 |
4.2.2 树立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理念 |
4.2.3 打造全覆盖的内部审计模式 |
4.2.4 应用前沿的内部审计新技术 |
5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
5.1 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问题 |
5.1.1 内部审计力量配备薄弱 |
5.1.2 信息系统审计自主化程度低 |
5.2 对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的改进建议 |
5.2.1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
5.2.2 增强信息系统审计自主化能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HT高校教学楼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 |
1.4.2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 |
1.4.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 |
1.4.4 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程序 |
第2章 HT高校教学楼项目建设情况及审计要求分析 |
2.1 HT高校及教学楼项目简况 |
2.1.1 HT高校简况 |
2.1.2 教学楼项目简况 |
2.2 教学楼项目建设模式及其组织管理 |
2.2.1 项目建设模式 |
2.2.2 组织管理模式 |
2.3 教学楼项目内部审计要求 |
2.3.1 审计管理目标 |
2.3.2 审计范围 |
2.3.3 审计方式 |
2.3.4 审计风险接受程度 |
2.3.5 审计内容 |
2.3.6 审计资源 |
2.3.7 审计底稿 |
2.4 完成该教学楼项目内部审计的难点 |
2.4.1 风险点准确判别 |
2.4.2 审计介入时点把握 |
2.4.3 审计人员配备不足 |
2.4.4 结算审计外包监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T高校教学楼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方案设计 |
3.1 审计原则 |
3.1.1 一般性原则 |
3.1.2 项目特有原则 |
3.2 审计方法的选择 |
3.2.1 教学楼项目运用的审计方法 |
3.2.2 根据审计对象特点选用不同审计方法 |
3.2.3 利用信息技术更新审计的手段和方法 |
3.3 审计程序制订 |
3.3.1 审计的计划阶段 |
3.3.2 审计的实施阶段 |
3.3.3 审计的报告阶段 |
3.4 审计项目风险评价 |
3.4.1 审计项目的风险分析 |
3.4.2 审计项目的风险识别 |
3.4.3 审计项目的风险评估 |
3.5 审计内容梳理 |
3.5.1 立项决策阶段审计内容 |
3.5.2 勘察设计阶段审计的内容 |
3.5.3 建设准备阶段审计的内容 |
3.5.4 工程施工阶段审计的内容 |
3.5.5 竣工验收阶段审计的内容 |
3.6 审计资源的配置 |
3.6.1 审计时间的安排 |
3.6.2 审计人员的分配 |
3.6.3 审计方式的选择 |
3.6.4 审计经费的准备 |
3.7 审计计划书的编制 |
3.7.1 审计方案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
3.7.2 审计工作方案编制 |
3.7.3 审计实施方案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审计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内控制度健全及管理人员培训 |
4.1.1 健全项目内控制度 |
4.1.2 项目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
4.2 利用合同条款避免法律纠纷 |
4.3 提升审计人员综合专业能力 |
4.4 结算审计结果和施工方充分沟通 |
4.5 加强对结算审计外包的监督 |
4.5.1 制定符合项目要求的招标参数 |
4.5.2 监督外审要不影响其独立性 |
4.5.3 设置障碍规避外审人员舞弊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内审部门在施工招投标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建项目招投标内部审计研究 ——以X医院为例[D]. 张文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 [2]ZY市路网工程PPP项目绩效审计问题探讨[D]. 张乐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T公司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D]. 马雨.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H集团陆上风电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优化研究[D]. 党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协同运行路径研究 ——以中石化为例[D]. 王一鑫.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6]基于PDCA循环的S水务公司基建项目内部审计研究[D]. 向佳欣.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7]A铁路施工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探讨[D]. 彭乐辰.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8]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评价研究[D]. 蒋荣. 扬州大学, 2019(06)
- [9]N地铁集团内部审计案例研究[D]. 马婧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10]HT高校教学楼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方案研究[D]. 任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