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动态研究

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动态研究

论文题目: 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动态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 叶爱香

导师: 吕光旦

关键词: 委婉语,社会语言学,动态,文化,语境

文献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众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关注。他们主要从修辞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静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这些研究都忽略了重要一点,对语言的研究绝不能离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文化语境。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婉语进行动态的研究。 婉语是一个语言学概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要对婉语有一个更科学的认识,必须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各方面综合考虑并把婉语视为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学现象。通过对婉语重新定义并简要介绍了婉语的特征、分类和社会功能,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中的文化理论和语境理论对婉语进行了详细分析。 文化包含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的各种行为息息相关,包括人的言语行为。语言反映文化,而婉语则是各种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语,阐明了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使用委婉语方面有共性也有特性。言语语境理论解释了一些婉语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才有委婉意义,而且婉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和一些非言语因素的制约。 文章进一步对婉语作了动态分析。受时间、空间和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婉语存在许多变异形式。由于使用者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不同,婉语的使用各不相同。在不同的领域中,也有不同形式的婉语,而且在现代社会中,风格性婉语有被滥用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婉语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应分别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进行研究。

论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

Abstract in English

Abstract in Chinese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Definition of euphemism

1.2 Aim of the thesis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Studies on Euphemism: A General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The rhetorical tradition

2.3 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

2.4 The linguistic approach

2.4.1 Phonetic means

2.4.2 Semantic means

2.4.3 Grammatical means

2.4.4 Pragmatic means

2.5 Limitations of the studies

Chapter Three A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to Euphemism

3.1 Introduction

3.1.1 Features of euphemism

3.1.2 Classification of euphemism

3.1.3 Social functions of euphemism

3.2 Euphemism and culture

3.2.1 Language and culture

3.2.2 Euphemism between cultures

3.2.3 The similarities of euphemism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2.4 The differences of euphemism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2.4.1 English euphemism and religion

3.2.4.2 Chinese euphemism and class

3.2.4.3 Euphemism and social value

3.2.5 Euphemism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3 Euphemism and context

3.3.1 Language and context

3.3.2 Euphemism and linguistic context

3.3.3 Euphemism and situational context

Chapter Four A Dynamic Analysis of Euphemism

4.1 Euphemism varies according to its users

4.1.1 Gender as a variable

4.1.2 Age as a variable

4.1.3 Social status as a variable

4.2 Euphemism varies according to its uses

4.2.1 Euphemism and politics

4.2.2 Euphemism and media

4.2.3 Euphemism and education

4.2.4 Abuse of euphemism

4.3 Diachronic analysis of euphemism

4.3.1 Language change

4.3.2 Euphemism change

4.4 Synchronic analysis of euphemism

4.4.1 In terms of scope of use

4.4.2 In terms of frequency

4.4.3 In terms of form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发布时间: 2006-12-30

参考文献

  • [1].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贺阿莉.西南师范大学2002
  • [2].从认知角度对英汉怀孕生育委婉语的对比研究[D]. 崔维婷.大连海事大学2018
  • [3].汉英“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及教学建议[D]. 王丝语.吉林大学2018
  • [4].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研究[D]. 魏婷.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
  •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研究[D]. 张华.浙江大学2018
  • [6].《发展汉语高级口语》(第二版)中委婉语研究与教学对策[D]. 白钰.辽宁师范大学2018
  • [7].英汉外交委婉语跨文化对比分析[D]. 赵田田.上海师范大学2018
  • [8].论《书信里的故事》中的委婉语及其汉译[D]. 文博.新疆师范大学2017
  • [9].俄汉委婉语对比分析与教学[D]. 宋秋灵(Sukhoveeva Natalia).上海师范大学2017
  • [10].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委婉语习得研究[D]. 杨阳.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学研究[D]. 胡晓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  ;  

委婉语的社会语言学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