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检测全国19家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TE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方法】收集2004~2005年全国19家医院对头孢他啶耐药的大肠埃希菌98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09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MICs,并检测其ESBL阳性率,PCR扩增blaTEM基因。blaTEM基因阳性菌株进行接合实验,并测定接合子MICs,PCR检测其blaTEM基因。等电聚焦电泳(IEF)检测blaTEM基因阳性的菌株及接合子所携带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检测blaTEM基因阳性菌株的点突变。根据菌株药敏谱、接合实验、IEF和DHPLC检测结果,选取有代表性菌株进行测序。收集检出突变菌株的宿主患者所分离的所有菌株及其所在病房分离的对头孢他啶不敏感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blaTEM基因PCR扩增、Enterobacterial Repetitve Intergenic Consensus sequence PCR(ERIC-PCR)和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型、DHPLC分析以及DNA测序。【结果】对头孢他啶耐药的98株大肠埃希菌和109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和99.1%,而对头孢噻肟最不敏感,敏感率分别仅为8.2%和12.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阳性率分别为84.7%和68.8%,blaTE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67.3%和69.7%,接合成功率分别为63.6%和77.6%。IEF显示在TEM型β-内酰胺酶等电点(pI)分布的pH 5.2~6.5范围内,仅有4株大肠埃希菌及其接合子具有pI=5.4以外的条带。经DHPLC和测序检测,仅1株大肠埃希菌P34表达TEM-12型ESBL,其它均为TEM-1。P34宿主患者D分离的21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8株表达TEM-12,所有菌株均属同一克隆。该患者住院期间所在呼吸科病房分离的11株对头孢他啶不敏感大肠埃希菌均表达TEM-1,与P34均不是同一克隆,但不同患者间存在菌株的水平传播。【结论】TEM型ESBLs已在中国出现,但仍非常罕见,不是导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了产TEM-12型ESBL的大肠埃希菌,该菌株虽未引起流行,但仍应引起重视。必须加强感染控制,防止TEM型ESBLs在中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