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支持

论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支持

论文摘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私营领域,[1]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60%、57%、40%和60%,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引起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上升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如何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要认识到现存的差距。就数量和贡献而言,我国是一个中小企业大国,但并非强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制约和挑战,其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缺乏正规的融资渠道,各方面信息获取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管理理念及手段,难以聘请到高品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市场开拓失灵,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和整体商业环境欠佳等。为此,相应的支持措施建议集中在:(1)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2)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改善信息不对称的障碍;(3)多渠道管理和技术技能的培训和咨询服务;(4)进行制度建设和商业环境的改善,确保市场组织的有效性和有序竞争机制的建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地区差距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及西部地区,提供扶贫、妇女、教育、融资和技术援助等方面的服务。这些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自捐赠国和其它政府的信托基金,大多较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某一领域的工作,近年来逐渐开始重视和探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将其战略重点转向中国,在中国,除了提供传统的投融资服务之外,于2001年在四川成都成立了中国项目开发中心,专注于技术援助项目。在国际金融公司之前,其它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在中国的援助项目相对较为分散和独立,而国际金融公司是通过民营经济促进发展的国际组织,通过其北京总代表处的投融资服务加上中国项目开发中心的技术援助服务,形成了为中国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的完整体系。国际金融公司的服务内容从项目融资、银团贷款、金融行业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风险基金等)、到咨询服务包括民营化、体制改革和项目包装,以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的技术援助服务等。在区域上投融资服务覆盖整个中国,而技术援助则将重点放在四川和西部省份。中国项目开发中心的成立是国际金融公司为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完善服务的里程碑,而技术援助项目则是国际金融公司区别于其它国际金融机构的一大特点,其效果是:从中小企业的角度使得资金的提供和有效利用结合起来,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角度获得了扩大对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激励和可行的技术及方法,从政策制度的角度协助政府和相关机构提出改善商业环境的建议措施。如此完整体系的全面运作也是国际金融公司继其在非洲和其它亚欧发展中国家项目开发中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国开展的成功尝试,这一尝试也将为国际金融公司全球的技术援助网络和服务体系增添精彩的一笔。本论文正是从中国尤其是西部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障碍出发,以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西部尤其是四川省的技术援助为核心,研究国际金融公司与其投融资业务配套的技术援助尝试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中国实现中小企业技术援助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希望在总结中国项目开发中心技术援助项目实践五年来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探讨出通过技术援助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为其它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在中国的技术援助项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论文共分为七章,每章二至四节。第一章是综述,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世界银行关于中小企业技术援助的相关理论综述,论述了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宗旨,并从中小企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及社会、政治和公平性的理由出发论述了世界银行及国际金融公司支持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理论依据,进而主要从政策偏差和市场扭曲阐述了世界银行支持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出发点,并进一步整理了世界银行支持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和侧重点,为后续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援助总结及发展模型建议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阐述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和特点以及国际金融公司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援助实践。第四章在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障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公司的技术援助支持进行了效果分析,总结出了中小企业发展从国际金融公司技术援助中的受益以及现存技术援助项目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到了问题的源头,为后面新的技术援助发展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是第四章的进一步延伸,从国际金融公司的全球经验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深入分析了技术援助这种手段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第六章从实际出发,对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技术援助策略的调整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及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七章是全文的结论和总结,在所有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具操作性的新的技术援助发展模型,即"以供应商为纽带的资源、市场一体化技术援助模型",阐述了如何有效运用国际金融公司的资源和技术援助的手段,直接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创新点:1、主要从中小企业技术援助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是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较少涉及的领域,希望这种开拓性的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提供有益的补充;2、主要从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援助实践进行研究,是从国际组织和捐赠国的独特视角进行的研究,这些国际组织非盈利性的性质和全球网络的资源、经验传播和专业技能,注重的不是项目短期的利益,而是项目真正的效果和中小企业技术援助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3、本研究着重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期间笔者所亲身参与的诸多项目实施的经验及所积累的许多一手资料和数据可以为更多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提供素材;4、本研究立足于对国际金融公司这样的国际机构在中国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探讨,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措施能为更多想帮助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借鉴。5、本论文所涉及的一些实证和调研都是笔者亲身参与的,所得的结论和所总结的经验也都是笔者自身的研究积累和总结,这些反过来又对笔者的实际工作具有指导和提升的作用。6、本研究提出的"以供应商为纽带的资源、市场一体化技术援助模型"是笔者通过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国际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在中国实施中小企业技术援助的可行模式,它的特点在于以所在国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克服了通常非盈利性机构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的弱点,确保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它强调当地供应商的纽带作用,既培养了当地能力,又提升了产品的亲和力和大大降低了成本;在此基础上,该模型最突出的作用是寻求到了一条国际组织能够成功"抽身"的出路,即解决了技术援助项目最困难的"退出机制"问题。本论文在研究和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李天德教授的精心指导,同学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作者所在的国际金融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本论文由于作者本人在理论及经验方面的局限,在相关材料的收集、理论的分析整理、创新模型的考证,特别是在实证计量分析等方面未能作深入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望各位导师批评指正,多多提供建议,我一定继续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及实践经验,不辜负各位导师的殷切教导和母校的培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研究的背景、意义、框架和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为什么研究中小企业
  • 二、为什么研究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援助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 二、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三、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世界银行关于中小企业技术援助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宗旨
  • 第二节 世界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理论依据—中小企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经济意义
  • 一、中小企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
  • 二、社会、政治和公平性的理由
  • 第三节 世界银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援助的出发点—政策偏差和市场扭曲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 一、政策偏差和市场扭曲的理论基础
  • 二、政策偏差和市场扭曲的表现
  • 第四节 世界银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援助的策略及侧重点
  • 一、企业经营环境
  • 二、金融服务
  • 三、商业发展服务
  • 第三章 从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国际金融公司的技术援助实践
  • 第一节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 二、中小企业的地区结构
  • 三、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 四、中小企业的性质结构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的技术援助实践
  • 一、资金支持:投融资咨询服务
  • 二、技术支持:建设本地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三、改善商业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的提升
  • 四、对当地金融机构的支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构
  • 第四章 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分析国际金融公司技术援助的效果
  • 第一节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与制约因素
  • 一、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二、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公司技术援助的特色及效果
  • 一、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从国际金融公司支持中的受益
  • 二、国际金融公司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不足
  • 第五章 技术援助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援助支持
  • 一、国际金融公司扶持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主要经验
  • 二、国际金融公司扶持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主要方法
  • 第二节 技术援助在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整体上的作用
  • 一、技术援助与投融资业务的相辅相成作用
  • 二、技术援助是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三、中小企业借力技术援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第六章 国际金融公司在技术援助策略调整后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技术援助策略的调整
  • 一、长期策略调整的背景
  • 二、策略调整后的四大支柱
  • 第二节 新策略的核心原则和地域侧重点
  • 一、新策略的核心原则
  • 二、新策略的地域侧重点
  • 第三节 新策略的不足之处
  • 一、大框架的调整更趋合理,具体运作流程尚待完善
  • 二、各业务的重复和缺乏关联性将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 三、复杂交叉的项目管理体系将影响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有效性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发展模型建议
  • 一、研究的主要观点及侧重领域
  • 二、研究发现的现行技术援助项目运作的缺陷
  • 三、研究建议的发展模型
  • 四、未来关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世界银行经济评论[J].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 2015(03)
    • [2].世界银行制裁措施及制裁下的合规体系构建[J]. 中国对外贸易 2020(01)
    • [3].世界银行支持非洲建设高等教育卓越中心[J]. 世界教育信息 2020(02)
    • [4].世界银行环境和社会政策发展刍议[J]. 当代经济 2020(04)
    • [5].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5.2%[J]. 中国总会计师 2020(06)
    • [6].从海南自贸港到RCEP,开放和合作是共识[J]. 中国对外贸易 2020(07)
    • [7].重新理解现代社会的贫困[J]. 中国民政 2019(03)
    • [8].世界银行新版采购框架概述[J]. 国际工程与劳务 2019(11)
    • [9].李仰哲会见世界银行能源全球实践局高级局长[J]. 中国能源 2017(03)
    • [10].轻微美德[J]. 现代班组 2016(02)
    • [11].轻微美德[J]. 领导文萃 2016(13)
    • [12].世界银行的作用和局限性[J]. 国际融资 2015(01)
    • [13].世界银行经济评论[J].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 2017(02)
    • [14].轻微美德[J]. 视野 2016(04)
    • [15].世界银行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1%[J]. 中亚信息 2015(04)
    • [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2(Z1)
    • [17].中国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J]. 共产党员 2010(12)
    • [18].世行投票权增加对中国意味着什么?[J]. 时事报告 2010(06)
    • [19].世界银行经济评论[J].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 2017(03)
    • [20].世界银行与日本签署教育倡议改善非洲教育水平[J]. 世界教育信息 2019(22)
    • [21].世界银行“流行病债券”经验与启示[J]. 中国金融 2020(13)
    • [22].世界银行制裁体系研究[J]. 国际工程与劳务 2018(12)
    • [23].世界银行副行长谈实现发展融资最大化[J]. 国际融资 2018(01)
    • [24].中国在世界银行换到“成人桌”[J]. 时代金融 2018(16)
    • [25].世界银行助力甘肃省发展职业教育[J]. 国际融资 2017(05)
    • [26].世界银行发行流行病债券[J]. 世界知识 2017(17)
    • [27].世界银行缓解贫困及援助发展中国家机制和问题的探讨[J]. 当代经济 2016(18)
    • [28].“上学”意味着什么?[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24)
    • [29].世界银行经济评论[J].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 2017(01)
    • [30].世界银行经济评论[J]. 世界银行经济评论 2016(03)

    标签:;  ;  ;  

    论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支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