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例边缘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分析

102例边缘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分析

江油市骨科医院四川绵阳621715

【摘要】目的:分析边缘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诊断指标,并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2例边缘性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指标,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和研究组(60例,采用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轻中度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痛、眼红、眼部有异物感和流泪等不适症状,重度患者除常规的不适症状外,角膜还出现水肿和浸润现象。102例患者中共有47例(46.1%)患者检查出风湿三项异常,其中16例(15.7%)患者为血沉阳性,39例(38.2)患者为类风湿因子阳性。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59.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三项可为边缘性角膜溃疡疾病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临床可依据患者发病情况和诊断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将能有效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边缘性角膜溃疡;血清学指标;诊疗

边缘性角膜溃疡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边缘溃疡性角膜炎,其是由来自结膜血管的抗体与萄球菌细胞膜抗原或其外毒素结合而引发的近角膜缘处角膜基质的新月形溃疡性病变,疾病易导致患者出现眼痛、眼红、流泪、畏光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角膜坏死、损伤患者视力和引发患者出现其他眼部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为此,对该疾病需做到尽早确诊和及时治疗[1]。本文主要分析了我院102例边缘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选择出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另外,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部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2例边缘性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眼科全面检查,符合边缘性角膜溃疡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分布:23-69岁,平均年龄为(40.6±3.2)岁,所有患者来院后行风湿三项检查,显示其角膜边缘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排除角膜表面存在脓性分泌物和糖皮质激素禁忌症者,且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在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清学指标和诊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的治疗方法为: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是引导患者在早中晚和睡前等四个时段采用氟米龙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滋贺工厂,国药准字J20130061)点入患眼,点眼后,患者需闭眼10-15min,连续治疗1个月。全身药物治疗是采用免疫抑制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如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1次/d,另外,为对制剂激素副作用进行预防,还需给予患者补充适量的钙、钾。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方法同单纯的药物治疗组一样,在此基础上增加手术治疗方案,术前需全面检查患者全身,并对其角膜水肿程度、病灶位置和范围进行确定,然后在手术操作前对眼球采用2%碘酒进行常规消毒,并麻醉患者的结膜和角膜囊表面,然后再采用开睑器开睑,并将角膜周围坏死组织清除干净,最后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结膜囊清洗干净。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方案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疾病的疗效,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角膜溃疡愈合,眼部无不适症状,且视力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角膜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和视力恢复显著,但未达到正常值;无效:患者角膜溃疡无显著变化,眼部仍存在较多不适感,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轻中度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痛、眼红、眼部有异物感和流泪等不适症状,重度患者除常规的不适症状外,角膜还出现水肿和浸润现象。102例患者中共有47例(46.1%)患者检查出风湿三项异常,其中16例(15.7%)患者为血沉阳性,39例(38.2)患者为类风湿因子阳性。

2.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59.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边缘性角膜溃疡是中老年人群多发眼部疾病,而该疾病溃疡期难以和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感染性角膜溃疡及泡性卡他性溃疡进行区分,但是该疾病对于局部治疗的反应十分迅速,若缺乏针对性的全身治疗,将可能会导致患者视力急剧恶化或引发其出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威胁,为此,临床在诊断前需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免疫性疾病和胶原血管病[3]。对于边缘性角膜溃疡的诊断,可通过对患眼角膜刮片送检涂片,然后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进行确诊,另外,为明确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中是否存在全身性血管炎,还需对患者行实验室风湿三项和免疫五项检查。

为了缓解患者的眼部症状,可根据其疾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本研究组中对42例中轻度患者采用了单纯的药物治疗,对60例重度患者采用了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59.5%,这与张立峰[4]等人报道的药物联合手术有效率100%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率58.3%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择单纯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及时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将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避免患者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崔国栋,刘春艳,张丽伟,等.局部应用氟米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边缘性角膜溃疡[J].临床眼科杂志,2011,19(02):127-129.

[2]马雅丽.一例边缘溃疡性角膜炎的诊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5):136-137.

[3]王斌,李长兵.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94-2395.

[4]张立峰,蔡水奇.边缘性角膜溃疡发病情况、血清学指标及治疗方法选择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58-61.

标签:;  ;  ;  

102例边缘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