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现代医院建筑高级研讨班在广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浦恩菱[1](2020)在《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笔者在南方英文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2019年7月至9月),主要负责中文稿件、采访录音及视频的编译工作,共完成稿件64篇。本报告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编译实习经历,对南方英文网平台、编译人员职责、编译产出过程以及质量控制做出介绍。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下探讨南方英文网的汉英新闻编译,总结出编译原文本的特点,包括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和新词的使用、标题中对政府官员的突出、引语、主动语态以及小标题的运用等。结合原文本特点,以具体实例分析编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并有针对性地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提出相应的翻译技巧。具体而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可通过增译、省译、意译、仿译、转换等翻译技巧,解决中国特色政治话语、新词、标题、直接与间接引语以及主动句等的翻译问题。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方面,可使用直译与意译处理文化对等和文化差异。而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方面,可通过增译、省译和转换来分别解决信息缺失、信息冗余及信息可视化的问题。基于本次实习经历,笔者希望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掌握新闻编译技巧,为将来快速融入相关行业做准备。同时也希望本报告能为其他新闻编译以及相关专业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王秀强[2](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邢丽凤[3](2016)在《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八-二〇一〇)》文中研究指明二〇〇八年一月四日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揭晓,周晓枫、戴来、谢有顺、温亚军、石舒清、郑小琼、张者七位青年作家获奖。八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文艺报》联合主办的"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对如何运用文艺作品塑造怎样的国家形象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戴勇[4](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马丹[5](2014)在《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文中指出《装饰》杂志是我国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设计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8年2月,曾于1961年停刊,1980年复刊至今。《装饰》的历程与中国设计发展同步,是中国设计从传统手工文化向现代、后现代设计转型过程的直接反映。本论文第一章从手工业经济布局、经济中心的迁移、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历史、行会制度以及百工身份的概述出发,对中国传统手工文化作全面的简单性陈述。建国初期为配合经济发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催生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以及《装饰》杂志的创刊。第二章对《装饰》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归纳,主要阐述了《装饰》的办刊宗旨、创刊号内容以及停刊与复刊的发展过程。本文的主体部分为三、四、五章,以时间为顺序致力于对《装饰》中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型进行历史性的考量。根据西方对设计史研究的三条线索,转型包括设计的思想转型、形式转型与材料三方面转型。当然,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这种转型又呈现出中国特有的本土化特征。第三章是对1958—1961年间《装饰》所刊登文章内容的提升,这期间的《装饰》中已呈现有反装饰、提倡理性精神的现代设计思想痕迹。在强调意识形态的时代,这些痕迹只能淹没在政治氛围的包围之中,并未迸发出设计革命的力量。第四章、第五章集中阐释的是1980—2001年20年间《装饰》中现代设计观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从这一阶段的《装饰》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通过对材料、形式、功能的探索,设计逐渐摆脱政治束缚,面向市场与大众消费,进入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快速发展时期。以上世纪90年代至2001年第100期《装饰》所刊载的内容为依据,第五章所呈现的是中国设计蓬勃发展的10年。在吸纳西方成果之外,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对于商业美术之道、对于设计教育的规范化途径以及新兴工艺美术门类的介绍表现出一种认识上的成熟。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生态设计观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中国设计快速与世界并轨。第六章主要是从消费文化背景下,阐述《装饰》与当代中国设计的关联。以中外同时期设计比较的方式确立《装饰》在中国设计历史中的价值与贡献,中国设计的最终发展要依靠自身的文化自觉。结论中本论文的论点是通过对《装饰》历程的研究,中国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是从反装饰的思想、简约化的形式、现代工业材料的引入三个方面展开。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之前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之后是工业化、消费文化在设计活动中的反映。同时,反传统并未消除传统,工艺美术在转型过程中依然是与时俱进、求新发展,形成了手工与机器生产协调并进、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李润霞,薛媛元[6](2014)在《2011年新诗纪事》文中认为说明:1.《2011年新诗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刊载该信息的刊物上原有的评语。记录均依照当时的用字用语和作者的署名,除一些作者的笔名后面用括号注出该作者的常用名外,不做任何改动。作品发表和出版时间,均以所刊载的报刊标明的出刊时间和所着书籍的版权页记录为准。
叶浩军[7](2014)在《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文件,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甚至是唯一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的经济社会急剧变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规划实践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因为改革开放而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使得从国家经济制度到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制度,都发生了急剧和巨大的变化。这一因价值观转变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实践变化,在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价值体系被重新思考和构建。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践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和形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价值观体系和构成及其转变过程更加复杂,城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将城市视为效率的机器而偏离了建设城市基本价值观的现象,迫使人们对由自己的经济活动而制造出来的城市进行全面的思考。其中也包括规划师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法。然而,尽管规划师和规划制度都因为专业教育而建立起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建立起多种理想的规划蓝图和目标,不过种种研究却已经表明,城市规划制度,只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实践,也只是城市建设实践中的一部分,现实中规划师也只是所有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群体而已,因此,规划师职业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往往因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并且受其他多种价值观及其变化影响而有所改变。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由于价值观转变,我们国家颁布了城市规划法,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在这个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广州成为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了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政府规章以及后来的城市规划地方法规,广州率先编制了全国第一个战略规划,地铁的开通使广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所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中,广州不仅是最早实践的大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了许多具有超前探索性意义的贡献,相应地,在城市规划领域上也开展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既有主动适应并促进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成功,也有被动受制于快速发展经济思潮下的失败,因而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文试图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认识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检讨的基础上,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为线索,从对制度性的原因入手,通过规划立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实施等四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广州不同阶段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形态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划分出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的动力要素和内在原因,揭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城市发展的现实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探索和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机制和作用、内容以及与其他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出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和政府、市场及社会之间所产生关系的必然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内容为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进行综述,并结合价值的视角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历史阶段广州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978-1988年之间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时期城市规划的实践,重点讨论了一元价值观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基于改革开放的实验性实践案例,讨论了广州城市规划从立法、规划编制和机构改革、规划实施等各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规划制度试图对城市建设影响的关系,归纳出规划制度变革启动期的特征。第三章研究了1989-1997年在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多元价值存在的承认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的早期,由于市场力对效率的追求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相对于高速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滞后和偏离,尽管地方城市在规划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划内容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但在客观上还是形成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带来了城市规划实践的种种问题。第四章研究了1998-2010年广州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新的理性思考下,重新强调了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和影响的决定性地位,城市规划制度上也进行了梳理并强化了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讨论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规划制度变革的新探索及战略规划编制,城市政府依据战略规划和基础产业政策有序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讨论了国家一系列新的城市规划制度设计下,广州逐步引入城市规划与社会对话的机制,开展了针对面向社会和公众参与的科学规划、依法规划和阳光规划探索,并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第五章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指出目前中国仍然是一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多元价值观社会现实共存、政策和法律管治共存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一个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提出了在此格局下城市规划制度中依然没有解决的对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存在问题和需继续研究的方向。论文的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是方法上以价值观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广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规划实践和国家价值观转变的关系。研究城市规划多会关注其自身应有的价值观,同时也会关注其在城市发展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过程中某个方面的实际情形及结果,但是基于价值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系统研究一个具体城市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方法上的尝试和创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楚和客观地判断城市规划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内容上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是目前研究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已经很多,涉及城市规划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既有成果多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的某个方面研究和讨论居多,将城市规划系统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和讨论并判断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尚没有。本文依据城市规划实践涉及的要素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关系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评价体系,并提出“价值性工具”和“工具价值性”概念,是一种内容上的新尝试。内容上第二个创新点是以一个城市为案例,纵向剖析研究其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依据其价值观表达的特点进行了基本的断代,归纳出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特征,是另一个内容上新的尝试。
邢丽凤[8](2013)在《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一-二〇〇四)》文中提出二〇〇一年一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迈进光辉灿烂的新世纪——人民日报元旦献辞》,迎接新世纪,倡议"以新的奋斗、新的创造、新的成就迈进新的世纪,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六日作家西戎因病在太原逝世,终年七十九岁。西戎原名席诚正,与马烽合作所着的《吕梁英雄传》是解放区第一部长篇小说,曾长期担任《火花》和《汾水》文学杂志的主编。十五日至二月十五日图书文化网站www.book321.com与台海出版社联手举办"孤篇自荐"网上竞猜活动,从五十名候选的当代作家
蔡萌[9](2011)在《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1976年以来的中国的社会、文化、艺术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这场历史巨变中,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始终扮演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演进,摄影在深度参与中不断塑造与建构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回顾过去的一个多世纪,摄影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传统视觉经验的改造。但是,由于我们一直对摄影所起到的作用视而不见,从而构成了美术史研究的盲点。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不仅已经融入到中国当代文化叙事的总体语境当中,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新品种”。从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摄影家和摄影作品,已经引起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收藏家、批评家、策展人的高度关注。今天,随着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进一步普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大型的艺术博览会或者是双(三)年展中没有摄影作品的存在。当然,我们也可以断言,未来,缺少摄影研究视角的当代艺术史将会是一部有问题的艺术史。本文主要是对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进行再解读,其中,以“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和发生在近几年的“摄影复古运动”表现得最为活跃,也最具学术价值。从摄影与社会现实、摄影与艺术两个角度上展开观察,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特殊时空背景下,通过叙述和概括出摄影如何作广泛介入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如何参与到中国当代文化叙事和社会建构的整体语境当中;中国人如何通过摄影重建与现实和自我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反思“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这两场运动的成就得失,进一步指出“摄影复古运动”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人对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所发展出的独特认识过程,建构出一种作为美术学研究对象的摄影的理论框架与写作模式,进而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摄影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正文一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关注的重点放在1976—1989年,着重分析摄影如何从一种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到底层的民间叙事;第二部分将目光转移到上世纪90年代,力求对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这两场文化运动的始末做深入的描述与评析;第三部分主要对新世纪以来的头十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对中国当代摄影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整理与思考。最后为结语。
范文南[10](2010)在《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文中研究说明《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详细介绍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油画从依附、借鉴、自我封闭到努力探索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史实案例论述了中国油画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本书邀请了数位留苏学生的优秀代表,以撰写回忆录的方式弥补文献资料所遗漏的细节,对史料采用了归纳整理和科学的比较分析法以及图像例举的方式,系统论证了苏联美术教育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和中国油画自身的发展道路。
二、全国现代医院建筑高级研讨班在广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现代医院建筑高级研讨班在广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1.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
1.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editing |
1.1.2 Overview of Newsgd.com |
1.1.3 Responsibilities of a transeditor at Newsgd.com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3 Outline of the report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
2.1.1 Parallel texts |
2.1.2 Information collection |
2.1.3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study |
2.2 Transediting process |
2.2.1 Routine of transediting at Newsgd.com |
2.2.2 Tools used in the transediting |
2.3 Post-transediting management |
2.3.1 Quality control |
2.3.2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
2.3.3 Glossary collection |
3.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TRANSLATOLOGY |
3.1 Overview of eco-translatology |
3.2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
3.3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
3.4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translatology and news transediting |
4.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of C-E news transediting |
4.2 Adaptive selections in linguistic dimension |
4.2.1 Lexical level |
4.2.2 Syntactic level |
4.2.3 Discourse level |
4.3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ultural dimension |
4.4 Adaptive selections in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
5.CONCLUSION |
5.1 Summary |
5.2 Reflections |
5.2.1 On news transediting and eco-translatalogy |
5.2.2 On transediting job as a transeditor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5.3.1 Limitations |
5.3.2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 |
Appendix A Glossary sheet |
Appendix B Practice materials |
(2)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3)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八-二〇一〇)(论文提纲范文)
二〇〇八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〇九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一〇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4)《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5)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刊《装饰》杂志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历史沿革概述 |
第二节 建国初期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与《装饰》的诞生 |
第二章 从“手艺”的思想到“设计学科”理论:《装饰》的创刊与历程 |
第一节 《万象》理想与《工艺美术通讯录》精神的融合:创刊过程 |
第二节 抛砖引玉,思想争鸣的导线:创刊号的内容 |
第三节 为当代人民生活服务:《装饰》的办刊宗旨 |
第四节 “大跃进”的困止与“改革开放”的新发:《装饰》的停刊与复刊 |
第三章 《装饰》与传统工艺美术展示(1958—1961 年) |
第一节 中国版的“装饰与罪恶”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反映 |
第三节 理性精神的萌起与构建 |
第四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继往开来” |
第四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萌起与大发展(1980—1990 年) |
第一节 现代设计的萌起(1980—1985 年) |
第二节 现代设计的发展(1986—1990 年) |
第五章 《装饰》与现代设计的成长期(1991—2001 年) |
第一节 孽缘与天缘: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共生 |
第二节 设计的视野:从“东方之窗”到“世界之门” |
第三节 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性演进:新工艺美术门类的产生 |
第四节 商业美术之道——求变、求新、求实、求美 |
第五节 设计教育:科学、系统、规范 |
第六节 “生态文明”的叩门——“自然中心主义”设计观的形成 |
第七节 计算机的引入:信息时代设计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
第六章 《装饰》与中国设计的历史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文化转型与新消费观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下的审美文化变迁 |
第三节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现代设计 |
第四节 从中外设计比较看《装饰》的价值 |
第五节 中国设计中的文化自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价值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思考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一元价值体系下公平优先的城市规划实践(1978-1988) |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广州城市规划历程(1949-1977) |
2.2 改革开放与价值观转变的启动 |
2.3 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 |
2.4 城市规划的立法 |
2.5 第14 版总规和街区规划编制 |
2.6 从规划局成立到区规划土地管理处成立 |
2.7 土地有偿使用和统一开发的实践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效率主导的城市规划实践(1989-1997) |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的转折点 |
3.2 城市规划法颁布和广州城市规划条例的编制实施 |
3.3 总规深化调整(1990 年至 2010 年)(第 15 方案) |
3.4 规划管理权的下放 |
3.5 珠江新城的形态演变 |
3.6 东南部地区规划与开发 |
3.7 市场经济初期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 |
3.8 解困房——解居住之困而没有解城市之困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注重公平的城市规划实践(1998-2010) |
4.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
4.2 直面公平的城乡规划法规颁布与实施 |
4.3 战略规划和总规第 16、17 方案 |
4.4 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4.5 规划的法制化——控规全覆盖 |
4.6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
4.7 村庄规划的实践 |
4.8 机构设置从效率优先向保障公平转变 |
4.9 逐步向多元价值公平转变的城市规划实践 |
4.10 新的开发区战略——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下的东进与南拓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计划与市场并存,一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体系并存 |
5.2 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
5.3 城市规划制度受制于政府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
5.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有效城市规划机制的前提 |
5.5 论文创新点 |
5.6 尚需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8)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一-二〇〇四)(论文提纲范文)
二〇〇一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〇二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〇三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二〇〇四年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9)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从意识形态反拨到视觉主体建构:"新时期"摄影(1976—1989) |
第一节 "新时期"摄影的开端 |
一 青年摄影新浪潮的滥觞 |
二 革命现实主义摄影的终结与画意摄影的兴起 |
第二节 新潮摄影:自我重建与自由表达 |
一 青年摄影新浪潮的兴起 |
二 思想解放思潮激荡 |
第三节 新纪实摄影:底层叙事与社会观察 |
一 社会现实与纪实摄影 |
二 问题意识与群体观看 |
第二章 纪实与观念:摄影的双重演进(1990—2000) |
第一节 作为社会实践的纪实摄影:社会变革的摄影见证 |
一 西方冲击:新观念与新视角 |
二 本土策略:态度与立场选择 |
三 模式拓展:主题与典型要素 |
第二节 作为当代艺术的观念摄影:新摄影美学风格的建构 |
一 "观念"之争:"观念摄影"的命名 |
二 摄影的缺失:"观念摄影"的表现主题 |
第三章 生态建构与主体建构: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2001—2010) |
第一节 传统重建与认同的危机 |
一 视觉经验的改造与再造:以庄学本到蓝志贵的西藏摄影话语转换为例 |
二 记忆的追溯:在重拾红色记忆中建构本土摄影传统 |
三 认同的危机:反思作为生态基础的摄影教育 |
第二节 行进中的节点: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摄影 |
摄影的复古:重建与照片的关系 |
二 溢出的边界:摄影的摄影 |
三 深度的日常:摄影"新势力" |
四 纪实与观念的融合:"景观摄影" |
结语 建构与重构 |
附录1 中国当代摄影年表(1976—2010) |
附录2 1986年芜湖会议部分发言录音整理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美术教育交流的转变 |
第一节 中苏美术教育关系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国际的政治格局的演变对新中国美术教育交流的影响 |
第二章 1949—1976年,中苏美术教育交流概述 |
第一节 中苏油画教育交流的兴起阶段(1951—1954) |
第二节 中苏油画教育交流的繁荣阶段(1954—1962) |
第三节 中苏油画教育交流的萎缩阶段(1962—1966) |
第四节 中苏油画教育交流的停滞阶段(1966—1976) |
第三章 关于留苏学生群体研究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留苏教育的概况 |
第二节 我国留学生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留苏学生的基本特点 |
第四节 留苏美术教育对我国油画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四章 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的研究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油画教育专家来华政策的演变 |
第二节 苏联油画教育专家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 |
第三节 来华苏联油画教育专家对我国的影响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苏联美术教育体制对我国美术高等院校的影响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术高校院系调整工作概况 |
第二节 从院系调整的结果看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对20世纪50年代高等美术院校院系调整的评价 |
第六章 苏联油画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第一节 苏联美术教育理论的全面导入 |
第二节 苏联美术教育理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对苏联美术教育模式思考 |
第一节 在"独立自主"的旗帜下 |
第二节 在油画教学和创作中对苏联美术教育模式的述评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对苏联美术教育交流停滞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对外美术教育交流工作的停滞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对外美术教育交流缓慢恢复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苏油画教育交流工作停滞的理论评价 |
结语 (1949—1976)中苏油画教育交流的整体总结 |
20 世纪中国美术纪年(1949—1976)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全国现代医院建筑高级研讨班在广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方英文网汉英新闻编译实习报告[D]. 浦恩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2]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3]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八-二〇一〇)[J]. 邢丽凤. 东吴学术, 2016(06)
- [4]《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5]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 ——《装饰》杂志研究(1958-2001)[D]. 马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6]2011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 [7]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 叶浩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8]新世纪文学编年纪事(二〇〇一-二〇〇四)[J]. 邢丽凤. 东吴学术, 2013(04)
- [9]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 蔡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02)
- [10]依附·探索苏联美术对中国油画教育的影响(1949-1976)[D]. 范文南. 上海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