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另类书写 ——1980年以来中国电影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历史的另类书写 ——1980年以来中国电影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论文摘要

本文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为视角对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电影进行了解读,旨在探讨影片文本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社会存在之间的流通往来。在行文过程中,本文以概述和个案分析相结合,以点带面,试图对这一时段的电影有较为全面、深刻的剖析。 文章由引言、论文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在扼要阐述新历史主义的有关理论之后,追踪了相关的研究动态,指明了文章的意义及可能。论文主体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从三个方面对影片的形态展开了论述,它以中国影坛独有的代群划分为轴,结合相关影片对此一时段出现的第四、五、六三代创作呈现出来的形态作了相应的归类:第四代,历史的诗意化;第五代,历史的寓言化;第六代,历史的个体化。下篇则从成因和价值取向两个方面对这三类形态的影片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在论述影片形态成因时,文章将影片文本还原到了它们产生时的历史语境,在“谈判和交易的隐秘处”窥探到了历史之手是如何将影片塑形成现在这种形态的。影片价值取向这一节则从具体影片文本出发透视了三类形态影片或激进或保守或交织着激进与保守的倾向。结语部分在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的比照中,指出了这一时段中国大陆电影对历史的书写是一种另类书写。 1980年以来的中国大陆电影纵横交错地布满了各种权力、利益之线,借助新历史主义理论,在各种话语的往来振摆中,我们或许可以透过经过选择性保存和涂抹的影片文本踪迹触摸到另一类历史。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上篇 影片形态呈现
  • 第一节 历史的诗意化
  • 一、为历史披上一层诗意的面纱
  • 二、为历史留下一段心灵化石
  • 三、为质朴的愚昧献上一首挽歌
  • 第二节 历史的寓言化
  • 一、历史的民间叙述
  • 二、历史偶然性的放大
  • 三、历史的空间化呈现
  • 第三节 历史的个体化
  • 一、对边缘历史的关注
  • 二、历史记忆的个体化书写
  • 下篇 影片形态的成因及其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影片形态的成因
  • 一、“谈判”和“交易”
  • 二、“协商”和“交换”
  • 三、“颠覆”与“包容”
  • 第二节 影片的价值取向
  • 一、第四代: 价值取向上的保守主义倾向
  • 二、第五代: 交织着激进主义的保守主义倾向
  • 三、第六代: 由激进走向保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历史的另类书写 ——1980年以来中国电影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