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排气门的渗氮工艺

浅谈排气门的渗氮工艺

一、浅谈排气阀的氮化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宙,董建新[1](2016)在《汽车发动机用气门材料的选择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概述了气门在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作用,叙述了气门的服役工况以及对气门材料性能的要求,接着详细阐述了气门上常用的材料种类以及气门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然后对气门的整个制备流程进行了叙述,最后简述了气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问题。

明悦[2](2013)在《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氮化及耐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蚀性强等综合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中。但它的硬度较低,只有HV260左右,而且耐磨性能差,在一些场合很难满足使用要求,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人们一直在寻求各种方法,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能。其中氮化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摩擦学性能最广泛使用的表面技术之一。近20年来,等离子体氮化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不锈钢表面硬化开创了重要的技术途径,等离子体氮化已成为不锈钢表面强化方法较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氮化后氮化层中CrN的形成等原因导致固溶体中贫铬,降低了腐蚀性能。本文采用ICP低温等离子体氮化方法,获得了没有铬析出的渗氮层γ。,使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提高,同时耐蚀性没有恶化。结合目前人们往往只注重成膜质量与放电宏观参数之间的关系,如气体压强、放电电压、电流、放电频率等,而忽略等离子体的微观参量,如离子密度、离子温度、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等。本文主要从离子流密度角度,说明其对氮化的影响。主要研究了离子束流密度对偏压、工作压力、硬度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确定最佳氮化工艺,以达到不锈钢表面改性目的。实验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OES方法进行物相结构分析和光谱监测,同时运用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对试样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氮化方法得到氮化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2流量:10sccm;射频功率:80W;工作压力:10Pa;偏压:-500V;工作时间:2h。该工艺制备下的氮化层表面颗粒细小均匀,硬度达850HVo.025左右,耐磨性提高。随着离子束流密度增大,氮化效果越好,其中N2*和N2+在氮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张进[3](2010)在《铁离子对45#钢盐浴氮化疏松层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曲轴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在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力、惯性力及其力矩的共同作用下工作,以承受弯曲和扭转交变载荷。通过盐浴氮化后的曲轴具有优良的抗磨损性能和抗疲劳强度,并改善了曲轴的耐腐蚀性。本文以潍柴动力WD615曲轴盐浴氮化为例分析了盐浴氮化产生疏松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氮化温度、氮化时间、盐浴的CNO-浓度和铁离子含量等各种因素入手进行了实验,得出结论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氮化温度、氮化时间、盐浴的CNO-浓度三个因素相对稳定,而盐浴中的铁离子是影响氮化疏松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铁离子的含量对氮化疏松层的影响,提出了氮化疏松层深度小于1/2要控制盐浴中铁离子含量的上限值。另外,实验结果表明曲轴氮化前的表面质量、经常彻底捞渣和不定期高温校正盐浴是控制氮化疏松层的有效方法。此外,本文利用显微硬度计结合声发射仪的方法对渗氮层脆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渗氮脆性较气体渗氮大。

刘晓蕾[4](2007)在《气阀钢离子氮化催渗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和金相分析方法及有关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4Cr14Ni14W2Mo气阀钢经不同预处理及离子氮化前后其表面的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4Cr14Ni14W2Mo钢经预先磷化和高温氧化处理后试样的表面形成了一层颗粒大小相当的氧化(磷化)膜。与原始试样相比较,预先磷化处理试样的硬度和耐蚀性能变化不大;但预先氧化处理后试样的硬度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先微增而后下降;而耐蚀性均下降,并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是先降低而后稍有增加。在450℃时,试样的硬度和耐蚀性能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氮化处理显着提高原始试样的硬度。与原始试样氮化后的结果比较,经预先磷化处理的试样氮化后,其硬度变化不大;预先氧化处理的试样氮化后,其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硬度是先升高而后降低,在450℃时硬度达到最高值。而钛气氛下离子氮化后,试样的硬度提高得最为明显。氮化处理明显降低原始试样的耐蚀性能。但与原始试样氮化后的耐蚀性能相比较,所有经预先处理的试样氮化后,其耐蚀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预先磷化处理的耐蚀性能提高的幅度不大;预先经450℃氧化处理的耐蚀性能增加的幅度较为明显;而钛气氛中氮化的试样的耐蚀性能提高得最为显着,与原始试样的耐蚀性能相近。

陈湘君[5](2005)在《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修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修船作为一种国际性业务,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运业必不可少的技术后勤保障系统。世界上海运业和造船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重要的港口,都十分重视修船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把它们作为支柱产业。 国外已经在四十年前进行了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修理研究,具有很成熟的工艺技术。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专业化修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改进和提高,至今为止,修理技术水平已基本和国外持平。随着修船生产技术的发展,零部件的专业化修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国外的主要港口和修船中心均设有技术精湛的专业修理厂。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是从活塞、气缸盖、气缸套、排气阀、曲轴5类关键零部件来研究分析柴油机专业化修理技术。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概述了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功能,特别指出活塞、气缸盖、气缸套、排气阀和曲轴在修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针对钢活塞和环槽顶部烧蚀严重的问题提出以新材料替代疲劳金属环槽镀铬的翻新工艺方法以及活塞环采用离子软氮化技术进行表面处理方法,令活塞环的硬度得到较大的提高。第三章根据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气缸盖作为气缸体燃烧的主要固定件,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承受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地交替作用,通常在气缸盖的燃烧面启动阀等位置出现裂纹的情况,以MAN KSZ机型气缸盖为例分析金属扣合工艺修理法,并以SULZER RL/RT机型缸盖为例研究割盘翻新法(CALOTTE法)。第四章通过对船用柴油机缸套磨损量的预测进行研究,提出了灰色预测方法,对灰色预测方法的建模原理、模型精度的检验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第五章针对排气阀等离子喷焊过程中出现的气孔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对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经生产检验,效果达到预定目的。第六章分析大型曲轴产生裂纹的原因及修理方法,分析大型曲轴修复和强化的技术难点、工艺方案、修后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镀铁修复方法。

柯跃前,邓光华[6](2004)在《基于空心阴极效应的均匀离子渗氮》文中提出通过对模具顶杆与排气阀两类零件在离子渗氮中设置合适的辅助阴极,渗氮后作渗层深度、显微硬度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与直径比例很大且富含Cr和Ni的模具顶杆与双金属排气阀的均匀渗氮问题由于利用设置合适的阴极产生的空心阴极效应(HCE)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讨论了因HCE引起的等离子体振荡对离子渗氮过程及其硬化作用的影响.①

侯占忠,索桂芝[7](2000)在《浅谈排气阀的氮化工艺》文中研究说明 1 排气阀及其技术条件 排气阀是内燃机车的关键件,长期工作在高温条件下,受到高温热气流的冲刷、磨损与腐蚀,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因此要求它具有足够的硬度和高温强度,较好的抗氧化性与耐蚀性,而经过辉光离子氯化后的排气阀能满足这种性能要求。 排气阀材质为 4Cr14Ni14W2Mo; 技术要求为阀杆杆段(φ12.96×136mm)氮化硬度 600~800HV;渗层深度为δ>0.025mm。

李国卿,程裕鉴,刘美,吴光英[8](1993)在《程序自动控制真空氮化设备与工艺》文中研究表明气体氮化发展由来已久,因处理时间长,消耗气源而逐渐被离子氮化方法所代替。离子氮化工艺简单、省时省能,但对于有狭缝的工件经常发生超温甚至局部熔化而损坏。铝挤压模和压铸模一般在试模后进行氮化处理,因粘有少量难以清洗的铝在升温过程中蒸发产生弧光而无法进行正常离子氮化处理。1986年,我们共同设计制造程序自动控制真空氮化设备和研究真空脉冲氮化工艺。几年来应用实践证明,设备装炉量大、工艺周期短、氮化质量稳定,是一种新型的氮化设备和实用的氮化工艺。

沈瑞龙[9](1991)在《载重汽车进排气门离子软氮化》文中指出本文论述了对EQ─140载重汽车进排气门进行以NH3+C3H6或H2+N3+C3H6为介质的离子软氮化实验。通过金相检验、显微硬度测定及变形测量,找出较佳可行工艺。经过装车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与镀铬零件作了对比,使用性能相当。

黄纪淮[10](1990)在《环模气体周期氮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环模是饲料粉碎机的关键零件,原采用45钢碱浴分级淬火,硬度要求HR46~52,此工艺的缺点是硬度不均匀,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时工人劳动条件差。为了创省优产品,环模新采用38CrMoAlA与35CrMo合金钢,调质后进行周期氮化处理,这样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现将环模气体周期氮化工艺介绍如下:

二、浅谈排气阀的氮化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排气阀的氮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发动机用气门材料的选择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气门服役工况及对性能的要求
    (1)工作温度高
    (2)承受较大的冲击性交变载荷与工作应力
    (3)燃气、废气的腐蚀
    (4)润滑状况恶劣
2 气门材料的选择
    2.1 排气门材料
    2.2 进气门材料
    2.3 气门锥面强化材料
        (1)在车用汽油机上的应用
        (2)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
        (3)在机车、船舰用高速柴油机上的应用
3 气门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国内气门材料研究进展
    3.2 国外气门材料研究进展
4 气门的制备流程
    (1)毛坯的成形工艺
    (2)剪切拼接毛坯技术的应用
    (3)热处理
    (4)产品检测
    (5)装机运行
5 气门的失效
6 结语

(2)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氮化及耐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不锈钢概述
        1.2.1 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及应用
        1.2.2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等离子体氮化技术
        1.3.1 等离子体定义
        1.3.2 等离子氮化原理
        1.3.3 等离子氮化特点
    1.4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技术
        1.4.1 低温等离子氮化原理与装置
        1.4.2 国内外低温等离子体氮化技术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2章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2.1 ICP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系统
        2.1.1 真空抽气系统
        2.1.2 ICP表面改性反应室
        2.1.3 检测组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氮化实验
        2.2.3 摩擦实验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X射线衍射仪(XRD)
        2.3.2 毫安电流表
        2.3.3 EPP2000型光谱仪
        2.3.4 金相显微镜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
        2.3.6 显微硬度计
        2.3.7 摩擦磨损试验机
第3章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工艺参数与离子流密度关系
    3.1 引言
    3.2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最优工艺参数的确定
        3.2.1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中样片效果的研究
        3.2.2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中工作压力的初定
        3.2.3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中最优偏压的确定
        3.2.4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中工作时间的确定
        3.2.5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中工作压力的验证
        3.2.6 小结
    3.3 不同工艺参数与离子流密度的关系
        3.3.1 离子流密度
        3.3.2 负偏压与离子流密度的关系
        3.3.3 硬度与离子流密度的关系
        3.3.4 负偏压与硬度的关系
        3.3.5 工作压力与离子流密度的关系
        3.3.6 工作时间与离子流密度的关系
    3.4 OES监测N等离子体状态
        3.4.1 负偏压对等离子体特征谱线强度的影响
        3.4.2 工作压力对等离子体特征谱线强度的影响
        3.4.3 最优工艺参数下等离子体特征谱线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温等离子体氮化耐磨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工艺参数对氮化层摩擦系数的影响
        4.2.1 负偏压对氮化层摩擦系数的影响
        4.2.2 工作压力对氮化层摩擦系数的影响
    4.3 工艺参数对氮化层磨损形貌的影响
        4.3.1 负偏压对氮化层磨损形貌的影响
        4.3.2 工作压力对氮化层磨损形貌的影响
    4.4 离子流密度对氮化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4.4.1 离子流密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4.4.2 离子流密度对磨痕宽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铁离子对45#钢盐浴氮化疏松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液体氮化技术的历史及发展
        1.2.1 液体氮化技术的历史
        1.2.2 液体氮化技术的发展
    1.3 氮化的基本原理
    1.4 国内外常见软氮化工艺及其特点
        1.4.1 气体软氮化工艺
        1.4.2 液体软氮化工艺
        1.4.3 软氮化工艺的特点
    1.5 论文目标的确定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曲轴的软氮化设备及工艺
    2.1 气体软氮化生产线
    2.2 液体软氮化生产线
    2.3 液体软氮化的主要缺陷
第3章 易控工艺参数对疏松层的影响试验
    3.1 液体氮化生产线主要工艺参数及其控制
    3.2 氮化时间对疏松层的影响
        3.2.1 氮化时间的选择
        3.2.2 实验方案
        3.2.3 实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氮化温度对疏松层的影响
        3.3.1 氮化温度的选择
        3.3.2 实验方案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氰酸根浓度对疏松层的影响
        3.4.1 氰酸根浓度的选择
        3.4.2 实验方案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4章 铁离子对疏松层的影响
    4.1 铁离子对疏松层的影响
        4.1.1 铁离子的影响
        4.1.2 实验方案
        4.1.3 结果分析
    4.2 铁离子浓度与其他主要工艺参数的交互作用
        4.2.1 试验设计概述及基本原理
        4.2.2 试验设计所用软件及其应用
        4.2.3 试验设计
        4.2.4 数据分析
第5章 液体氮化与气体氮化的脆性比较
    5.1 声发射试验
    5.2 试验方案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实验结果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气阀钢离子氮化催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气阀的服役条件
    1.2 气阀的材料和工艺选择
    1.3 离子氮化技术原理
    1.4 离子氮化的催渗方法
    1.5 本论文的目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前准备
        2.2.2 试样预处理
        2.2.3 离子氮化
        2.2.4 金相观察
        2.2.5 硬度及氮化层深度的测量
        2.2.6 表面形貌及表面成分分析
        2.2.7 耐蚀性的测定
        2.2.8 X-射线物相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工艺预处理后气阀钢的表面形貌与性能
    3.1 预处理后的表面形貌
    3.2 预处理后的硬度
    3.3 预处理后的耐腐蚀性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化处理后气阀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4.1 氮化后试样表面的化学成分
    4.2 氮化后试样表面的组织结构
        4.2.1 氮化后试样表面的金相检验
        4.2.2 氮化后氮化层深度
        4.2.3 X射线衍射检测
    4.3 氮化后试样表面的硬度
    4.4 氮化后试样的耐腐蚀性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修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状况
    3.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一章 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及其修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船用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构成、功能及其作用概述
    1.2 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专业化修理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1.3 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修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大功率船用钢活塞翻新和活塞环的表面离子较氮化处理技术研究
    2.1 钢活塞翻新工艺研究
    2.2 活塞环的表面离子软氮化处理研究
第三章 大功率船用气缸盖裂纹的检修以及割盘法工艺技术研究
    3.1 SULZER RT/RL, MAN KSZ机型大功率缸盖易产生裂纹的位置和原因
    3.2 MAN KSZ气缸盖裂纹修理工艺
    3.3 SULZER RT, SULZER RL机型气缸盖的割盘翻新法
第四章 船用柴油机气缸套运行状态灰色预测模型及修理方法研究
    4.1 影响柴油机缸套过度磨损的因素
    4.2 船用柴油机缸套磨损量预测研究
    4.3 用复合铸造法修复大型船用柴油机缸套
第五章 船用柴油机排气阀材料分析及翻新工艺技术研究
    5.1 排气阀材料分析
    5.2 排气阀杆的翻新技术改进
第六章 船用柴油机曲轴裂纹分析及修复方法研究
    6.1 曲轴产生裂纹的原因
    6.2 曲轴裂纹磁粉测试结果分析
    6.3 大功率柴油机曲轴的修复和强化技术研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空心阴极效应的均匀离子渗氮(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四、浅谈排气阀的氮化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发动机用气门材料的选择及研究进展[J]. 王宇宙,董建新. 材料导报, 2016(13)
  • [2]304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等离子体氮化及耐磨性能研究[D]. 明悦. 东北大学, 2013(03)
  • [3]铁离子对45#钢盐浴氮化疏松层的影响[D]. 张进. 山东大学, 2010(02)
  • [4]气阀钢离子氮化催渗方法的研究[D]. 刘晓蕾.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5)
  • [5]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修理技术研究[D]. 陈湘君. 上海海事大学, 2005(04)
  • [6]基于空心阴极效应的均匀离子渗氮[J]. 柯跃前,邓光华.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 [7]浅谈排气阀的氮化工艺[J]. 侯占忠,索桂芝.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0(01)
  • [8]程序自动控制真空氮化设备与工艺[J]. 李国卿,程裕鉴,刘美,吴光英. 工业加热, 1993(02)
  • [9]载重汽车进排气门离子软氮化[J]. 沈瑞龙. 内燃机配件, 1991(02)
  • [10]环模气体周期氮化[J]. 黄纪淮. 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0(04)

标签:;  ;  ;  ;  ;  

浅谈排气门的渗氮工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