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燃料”——不可回收废旧塑料的新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丹[1](2021)在《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数量显着增加,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的明显滞后引发了积弊已久、复杂多变的生态问题,如“垃圾围城”、“固废围城”、“垃圾困村”等。无废城市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固废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当前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山西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十分明显,因此,针对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对于山西省构建无废城市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无废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无废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例,首先分析山西省自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和无废城市发展现状,然后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和发展保障能力四个次级子系统构建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时,先对山西省各地市历年的详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2010年到2019年间无废城市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通过数据分析和GIS绘图分析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无废城市发展空间示意图,研究山西省无废城市的时空演化规律,得出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山西省无废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呈现以太原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辐射性增长方式。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工业危废处置技术和综合利用率、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
刘毅[2](2021)在《废铅酸电池隔板纸、铅膏及冶炼铅渣的回收再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铅酸电池发展到现在技术已逐渐成熟,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会逐渐衰退直至报废,其中含有的铅、锑、硫酸等元素和物质,若不加以回收集中处理,任其流入自然环境则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寻找一种能对废铅酸电池进行高效、绿色、经济的回收利用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据此展开以下研究:(1)研究废铅酸电池隔板纸的回收处理。隔板纸破碎后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洗脱,洗脱前后测量其中的铅含量,研究洗脱温度、洗涤剂加入量、HNO3与Na Cl的配比和隔板纸规格对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隔板纸规格为1~3 cm2,洗脱温度为80℃,按m(隔板纸):m(洗涤剂)=50:7加入洗涤剂TX-10,HNO3与Na Cl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铅脱除率最大,为79.5%。对洗脱后的隔板纸在230℃下进行热处理10 min,研磨成粉末,压片,测得其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为104°,表明疏水性良好,可以作为潜在的塑料建筑模板填料。(2)研究从废铅酸电池冶炼铅渣中酸浸回收铅。元素分析表明铅渣中的铅含量为3.32%,采用HNO3/Na Cl作浸出剂,研究液固比、酸度、AEO-9的加入量、HNO3与Na Cl的配比和浸出温度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温度为80℃,p H为0,每30 g酸浸液中加入0.04~0.06 g AEO-9,液固比为15:2,酸浸液中HNO3与Na 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有最大铅浸出率为88.5%,且余渣中的铅含量低于2%,满足排放标准。对浸出后的铅用Na2C2O4沉淀,煅烧得到红丹和黄丹,完成铅的回收。(3)以脱硫铅膏为原料,加入分散剂合成四碱式硫酸铅(4BS)。脱硫铅膏的主要成分为Pb CO3(45.05%)、Pb O(27.4%)、Pb O2(25.04%),铅元素含量为83.79%。研究硫酸加入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液固比、分散剂种类及加入量对合成四碱式硫酸铅的影响。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当按m(脱硫铅膏):m(PVA)=18:1加入聚乙烯醇(PVA)作分散剂,按n(Pb):n(H2SO4)=5:1加入硫酸,按液固比为3:1加入去离子水,在600℃下煅烧5 h时四碱式硫酸铅含量最高,为97.9%。本研究主要针对废铅酸电池的隔板纸脱铅、冶炼铅渣酸浸回收铅、以脱硫铅膏制备四碱式硫酸铅进行了研究,确定各流程最合适的工艺条件,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琪,瞿金平,石碧,陈宁,聂敏,杨双桥[3](2021)在《我国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深入分析我国废弃塑料的来源、回收利用及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在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塑料污染防治全链条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必须从塑料合成、加工、应用和处理等各环节全方位全链条防治废弃塑料污染,包括塑料制品源头减量,塑料原料及替代产品的开发,塑料制品循环利用的设计,高性能长服役期塑料制品的加工,废弃塑料清洁高效规模化回收利用,终极塑料垃圾的安全处理等;在政府层面,建议加强政府政策引导,落实行政监管;在企业层面,建立有效回收机制,明确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回收责任,为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提供政策及技术建议;在公众层面,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全民参与治理。采用上述提出的我国塑料污染防治全链条解决方案,可以促进我国塑料工业和国民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刘来伍[4](2020)在《具有动态酯键的纤维素基Vitrimer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Vitrimer材料因其内部含有可逆共价网络,在外界因素如热、光等刺激下可发生网络重组,实现拓扑结构的重排,而重排过程不会造成交联密度的改变,与传统热固性塑料相比,表现出可修复、可重塑回收利用等特点,有望解决传统热固性塑料难于回收的问题,因此Vitrimer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纤维素作为廉价易得的生物质资源,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对解决化石资源不足的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含有羧基的纤维素衍生物为主要原料,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为固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纤维素基Vitrimer材料,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压重塑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以含羧基的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主要原料,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为固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含有动态酯键的CAP-DGEBA薄膜。耐溶剂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有良好的耐有机溶剂性能,说明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热重表征发现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较差,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征发现材料没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材料未表现出明显的可重塑性能。以微晶纤维素和丁二酸酐为原料,通过三种方法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含羧基的琥珀酰化纤维素,并以琥珀酰化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为固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含有动态酯键的CESA-DGEBA薄膜,最终制备的薄膜产生了龟裂的现象,这可能与琥珀酰化纤维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不佳有关;材料没有热压重塑性能。最后,以含有羧基的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为主要原料,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为固化剂,添加少量丁二酸酐,制备了含有动态酯键的CAP-SA-DGEBA薄膜。CAP-SA-DGEBA的红外光谱表征显示环氧基峰的消失、丁二酸酐特征峰的消失,新出现了酯羰基峰,说明反应体系中成功进行酯化反应;通过热重分析测试发现,制备的CAP-SA-DGEBA热失重5%的分解温度相较于CAP而言提高了100℃以上;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分析发现,固化样品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现象,且随着固化温度提高和固化时间延长,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增加;耐溶剂性能测试发现材料在溶剂中出现溶胀现象,有较好的耐有机溶剂性能;应力松弛性能测试发现,CAP-SA-DGEBA可发生应力松弛;热膨胀测试发现,CAP-SA-DGEBA存在拓扑结构转变温度,说明了材料中含有β-羟基酯键;动态机械性能测试发现,最终条件下制备的CAP-SA-DGEB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3℃;可通过热压方式对材料进行重新塑形,重塑后材料的机械性能能够得到基本保持,重塑形实验也验证了材料中动态酯键的存在。
祝玲玲[5](2020)在《协同治理推进上海市普陀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还有生活垃圾治理也日趋复杂。因此,为了巩固城市的快速发展成果,有效控制城市生活垃圾,一种新式的垃圾治理方案亟待提出。垃圾治理方案应该基于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因素等方面,致力于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乃至资源化”,使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得以不断推进。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协同治理的发展为生活垃圾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与手段。因此,笔者基于前人所研究的协同治理理念,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与总结,进一步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大数据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垃圾分类处理,早在1992年的上海就已经开始探索,它也是国内先例。但是,就在这漫漫26年间的探索之中,虽有付出,却收效甚微,依旧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将以协同治理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框架构建以便分析,试图通过对协同治理分析框架的运用来进一步剖析上海市生活垃圾分裂处理,旨在能够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良性、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本文的框架大致如下:第一,对国内外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进行汇总、归纳与分析,提炼出Ansell和Gash提出的SFIC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并加以优化,最终得出分析垃圾分类处理的协同治理分析框架。第二,梳理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之上,与协同治理分析框架相联结,对垃圾分类治理过程之中的各个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剖析各个主体在整个治理过程之中的义务与权利,之后,再从“制度设计”、“外部环境”、“协同动因”、“协同结果”、“催化型领导力”等多个角度出发,对这些主体在进行协同治理过程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对国外先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并总结,其中尤以日本与德国为主,发掘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四,结合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改善措施,其中主要涵盖了加强政府引导、凸显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提升企业积极性、提升市民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全面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治理机制。
连善芝[6](2019)在《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新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促使当今世界充斥着快速的物质流动和资源能源消耗。环境生态健康发展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政府和相关企业开始注重生态环保,可持续设计理念逐渐走向设计的发展大舞台。家具产品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器物,对其设计的可持续性程度,严重影响着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扼制行业的进步。现代家具产品可持续设计,既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属性,且要强调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设计,均注重家具产品与经济、环境、社会的良性发展。意在通过闭环式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促使产品能够节约成本、减少资源能源损耗、减小环境的污染。而目前对于可持续设计的方法理论研究,尚缺乏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方法,导致设计层面的不合理,形成大量的资源损耗。笔者基于此,以现代家具产品的可持续设计方法与路径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意在为开发可持续设计理念产品提供具体实用的方法依据和系统性构建可持续设计方法体系框架,为后续对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和树立示范。但由于个人研究精力、文章篇幅、技术条件,以及可持续设计体系存在的复杂性、庞大性、难以定量性,且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局限,导致在改良评估方面未对各个指标全面深度展开,而是在构建整体框架的同时,选择一些关键节点做了深度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成果如下所示:(1)以可持续设计现有文献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设计的本质,探讨了家具可持续设计6R原则和生命周期各阶段可持续设计策略,结合生命周期可持续设计因素间的映射关系,系统性构建出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设计指标体系,即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降低生产能耗、减少余料和废料、降低运输能耗、减少排放、便于回收循环利用、延长生命周期。为设计提供可行的可持续设计指导方针和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评判依据。(2)基于国内家具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可持续设计的各个设计指标方面总结出我国家具行业主要存在的不可持续设计问题和主要体现。(3)分析探讨了可持续设计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可持续设计产品具备的要点思路,为家具产品的可持续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4)运用蓝色天空研究方法,对国际现代家具市场的可持续设计产品进行了调研收集,绘制产品数字卡片,进行聚类分析,并针对典型案例家具产品进行设计特征、设计要素分析,提炼总结出实现各指标的可持续设计方法与路径,并绘制示意图,最终构建了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库,为可持续设计发展提供可行的开发设计手段。(5)以餐椅为例运用可持续设计方法库进行了改良设计实践示范。通过材料计算、森林资源转化、能源消耗计算、排放量分析、艾克曼材料力学强度分析,进行改良前后的准定量或定性评估。主要在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生产能耗、减少余料和废料、降低运输能耗、减少排放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论证了可持续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产品可持续性的高价值效益,和影响力度。使案例产品减少了35%以上的材料使用量和47.31%的余料损耗量,大幅度降低生产能源和节约69.24%的运输能源损耗,以及减少了生产和运输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且构件端面面积的减小仍满足力学强度要求。并结合改良后的美观程度评估问卷调查,验证了可持续改良产品美学价值不失调。(6)基于对中国当代家具行业的资源条件、产业现状、审美喜好背景分析,从政府、企业、设计师三个层面上分别提出几点符合中国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的宏观建议和具体措施,引导可持续设计实践,共筑现代家具产品的可持续化发展。基于以上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家具产品实现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闭环式发展模式提供可行的理论指导,为实现家具行业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提供系统的方法与路径,同时为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应用和评估提供示范。
吕凌霄[7](2019)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研究 ——以嵊州市贵门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生活垃圾总量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组成成分和结构也日益多样、复杂。随着农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以往家庭式处理垃圾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对垃圾处理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并使之得到资源化利用是应当予以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嵊州市贵门乡为例,从垃圾分类处理的关键环节入手,揭示农村生活资源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等;第二部分,回顾梳理了农村不同类别垃圾的特点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历史演变,说明和论证了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贵门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三部分,针对贵门乡的实际情况,提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对策建议。
田进[8](2017)在《面向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回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每年的汽车报废量约为700万辆,与整个欧盟相当,预计到2020年,报废汽车数量将达到1000万辆。在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每年的汽车报废将为我国带来超过千万吨的材料资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材料大多以发动机、变速箱等高附加值零部件的形式存在,而非单纯的原材料。然而,我国汽车产品的报废回收处理环节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报废汽车材料分类不合理;报废汽车拆解工艺不合理;报废汽车拆解破碎残余物难以处理等,这些均严重制约了我国报废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报废汽车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材料效率为目标,通过可持续设计、深度拆解策略、能量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使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不仅满足现行法律法规和经济性的要求,而且能提高环境效益。“减少材料生产和加工的同时提供同样的材料服务”,这是剑桥大学J.Allwood博士对材料效率的原始定义。考虑到企业是材料效率的执行主体,以赢取利润为责任,所以材料效率不仅应考虑环境性,还应将经济性纳入其中。因此,本文对材料效率进行了再定义,即,提高再使用、再利用、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和降低排放强度,在减少材料生产和加工的同时提供相同的材料服务。据此,本文提出了面向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回收处理评价体系,明确了汽车产品回收处理关键技术对提高材料效率的意义,确定了通过可持续设计、深度拆解策略和能量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汽车产品的材料效率。首先,针对报废汽车材料分类不合理的问题,在具体论述可持续设计方法中的绿色模块化设计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上,以报废车用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以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作为材料的相似性指标,采用绿色模块化设计中的DSM-MDL-GGA方法进行模块划分,生成新的聚类模块。聚类后由于同一模块中的材料具有更高的相似性,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可据此对车用材料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克服传统分类只依赖于材料的经济性,而忽略其环境属性所带来的问题。另外,聚类结果显示,针对PVC等特定材料,应根据减类化设计的思想,减少其在汽车产品中的使用比重。在以车用发动机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分析中,以中国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发动机的原型生产、轻量化改进和再制造等三种不同情景下所产生的生命周期能耗及排放,结果表明,在车用发动机“轻量化+再制造”情景下的年平均能耗及排放最低,同时,敏感性分析也指出“钢、铁及其铸件”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对该情景下的环境影响最为敏感,从而证明了轻量化技术通过良好的环境属性,能够提高材料效率。其次,针对报废汽车拆解工艺不合理的问题,为确定合理的拆解深度设定五种不同的拆解策略,通过面向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拆解经济和环境属性评价模型,对五种拆解策略进行了经济性和环境性分析。在经济性分析中,构建了包含成本、售价及利润在内的经济性模型,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从而获得各策略中的利润;在环境性分析中,使用GREET模型计算能量消耗及环境排放。综合评价后,类比得出“环保预处理+五大总成+内外饰件+其它”作为策略优化方案。从而在原有的“手工拆解+机械拆解”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未来发展的报废汽车拆解模式,即“手工拆解+机械化拆解、破碎、分选”,为我国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确定待拆解车辆的最佳拆解深度,避免拆解过程的随意性和破坏性,提高拆解效率和零部件可再使用性,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针对报废汽车拆解破碎残余物难以处理的问题,以塑料保险杠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法对其进行处理,探讨了热裂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特性,并通过热裂解试验验证了保险杠涂层在热裂解过程中的环境危害性。对保险杠粒子的热重分析表明,PP+EPDM塑料的反应活化能为236.91kJ/mol,其最佳热裂解温度为600℃;热裂解后的焦炭质量仅占总质量的3.17%,从而验证了对报废汽车拆解破碎残余物开展热裂解处理,实现95%的回收利用率目标是可行的。这为解决报废汽车拆解破碎残余物的处理问题、提高材料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材料效率、合理处理报废汽车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对于其它机电产品的类似研究也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意义。
苏广义[9](2012)在《PP/PS共混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塑料具有成本低、抗腐蚀能力强,多数不与酸碱反应、质量轻、绝热性和绝缘性好、韧性比较高、耐用以及防水等优点,使得塑料逐渐替代钢铁,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塑料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所以废旧塑料往往很难降解,这就造成了大规模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到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本工作针对这一特点,采用废旧塑料共混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相容剂,争取使废旧塑料的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减少废旧塑料对环境的危害。论文第二章研究了新料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的共混,采用TGA、DSC、 MFR、 SEM等对单体和混合物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同时测定了它们的拉伸、冲击、流变性能和维卡软化点。结果表明,单纯的新料混合之后,相容性比较差,各方面性能较之单纯物料都有所下降。论文第三章中,研究了废旧PP/PS的共混,为了增强性能,加入了一定量的热塑性弹性体SBS。采用FTIR、TGA、DSC、SEM等对单体和混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样测定了它们的拉伸、冲击、流变性能和维卡软化点。结果表明,加入SBS之后废旧PP/PS的相容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各方面的性能相比单纯废旧物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废料的可使用性。论文第四章,我们尝试把新料加入废旧塑料中,分别研究了新料PP/废旧PS,新料PP/废旧PP的共混,并加入一定量SBS之后的性能。同样采用DSC、SEM等对混合物进行了表征与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拉伸、冲击、流变性能和维卡软化点。结果表明,加入SBS使混合物相容性有了提升,在废旧PS/新料PP的共混体系中,当PS质量比例比较小的情况下,对新料PP的性能影响不大,基本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在废旧PP/新料PP的共混中,当新料PP质量达到30%的时候,废旧塑料的性质有了明显的改观,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朱煜[10](2011)在《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循环型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循环型城市是适合我国资源国情的城市模式。为了建设循环型城市、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必须构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综合运用资源循环、循环物流、城市物流和物流系统等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和构建机理等理论问题,研究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策略和构建模式,建立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方案及实施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及成果主要有:(1)提出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概念,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划分为客体、主体、载体三类要素:客体要素包括城市资源循环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资源;主体要素包括城市范围内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城市循环物流活动的组织或个人;载体要素包括承载客体要素并使之完成在主体要素之间运动的各种设施和设备。(2)以实现城市资源循环的最优化为构建目标,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客体、主体、载体的构建顺序,从构建策略、构建模式、构建模型和构建评价等方面开展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研究,从而建立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流程与方法。(3)从客体、主体和载体三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模型体系:系统客体的成本收益模型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为构建模式选择提供定量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主体的委托代理模型针对各主体要素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模型化和博弈分析,能够保障各主体要素的利益均衡;系统载体的网络规划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能够解决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选址和配送问题。(4)以北京市为例,应用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北京市资源循环的总体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源循环相关物流的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领域资源循环的物流特性等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客体、主体、载体三个方面设计了北京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本文中共有图36幅,表38个,参考文献125篇。
二、“塑料燃料”——不可回收废旧塑料的新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料燃料”——不可回收废旧塑料的新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无废城市 |
2.1.2 零废弃(Zero waste)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清洁生产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低碳经济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 |
3.1 自然资源现状 |
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3 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评价 |
4.1 山西省无废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1.4 指标数据来源 |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2.1 熵权法 |
4.2.2 综合评价法 |
4.3 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 |
4.3.1 确定指标权重 |
4.3.2 计算山西省十一市无废城市综合得分 |
4.4 结果分析 |
4.4.1 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3 影响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1 国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1.1 新加坡:全面市场化回收 |
5.1.2 日本: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
5.2 国内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2.1 包头:打造“无废城市”样板 |
5.2.2 深圳:构建绿色供应链制造体系 |
第6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 |
6.1.2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格 |
6.1.3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 |
6.1.4 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 |
6.2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6.2.1 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 |
6.2.2 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 |
6.2.3 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 |
6.2.4 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附录 公众对山西省11地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2)废铅酸电池隔板纸、铅膏及冶炼铅渣的回收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铅酸电池的现状 |
1.3 铅酸电池的构造 |
1.4 铅酸电池的分类 |
1.5 铅酸电池的回收 |
1.5.1 塑料回收 |
1.5.2 铅膏脱硫 |
1.5.3 铅的回收 |
1.5.4 铅酸电池回收处理研究进展 |
1.6 本文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 |
1.6.1 聚丙烯酸酯 |
1.6.2 十二烷基苯磺酸 |
1.6.3 聚乙烯醇 |
1.6.4 聚氧乙烯型 |
1.7 四碱式硫酸铅及其应用 |
1.7.1 四碱式硫酸铅改善铅蓄电池性能机理 |
1.7.2 四碱式硫酸铅发展前景 |
1.7.3 四碱式硫酸铅相关研究进展 |
1.8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废铅酸电池隔板纸洗脱除铅及再利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洗涤剂添加量对铅脱除率的影响 |
2.3.2 n(HNO_3)/n(NaCl)对铅脱除率的影响 |
2.3.3 洗脱温度对铅脱除率的影响 |
2.3.4 隔板纸规格对铅脱除率的影响 |
2.3.5 隔板纸再利用 |
2.4 小结 |
第3章 废铅酸电池冶炼铅渣酸浸回收铅及再利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HNO_3)/n(NaCl)对铅浸出率的影响 |
3.3.2 液固比对铅浸出率的影响 |
3.3.3 浸出温度对铅浸出率的影响 |
3.3.4 酸度对铅浸出率的影响 |
3.3.5 AEO-9 对铅浸出率的影响 |
3.3.6 铅的沉淀分离 |
3.3.7 红丹、黄丹的制备 |
3.4 小结 |
第4章 以脱硫铅膏为原料制备四碱式硫酸铅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酸添加量对4BS合成的影响 |
4.3.2 煅烧温度对4BS合成的影响 |
4.3.3 煅烧时间对4BS合成的影响 |
4.3.4 液固比对4BS合成的影响 |
4.3.5 分散剂对4BS合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生阶段所做工作和取得的结果 |
(3)我国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废弃塑料污染与防治现状分析 |
(一)废弃塑料的污染现状 |
1. 废弃塑料的来源 |
2. 废弃塑料的危害 |
(二)全球废弃塑料污染防治现状 |
(三)我国废弃塑料污染防治现状 |
1. 我国废弃塑料治理现状 |
2. 我国废弃塑料防治的主要原则及法律体系 |
3. 我国废弃塑料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情况 |
4. 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及企业现状 |
(四)废弃塑料回收利用技术 |
1. 物理回收 |
2. 化学回收 |
3. 能量回收 |
三、全方位全链条防治废弃塑料污染 |
(一)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 |
(二)从合成-加工-应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全方位全链条防治废弃塑料污染 |
1. 从合成环节防治废弃塑料污染 |
2. 从加工环节防治废弃塑料污染 |
3. 从应用环节防治废弃塑料污染 |
4. 从废弃物处理环节防治废弃塑料污染 |
四、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引领,加强部门联动 |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标准建设 |
(三)完善废弃塑料回收利用体系 |
(四)加大财政支持,完善优惠政策 |
(五)加强科技支撑,引领塑料污染防治 |
(六)加强宣传引导,全民参与治理 |
五、结语 |
(4)具有动态酯键的纤维素基Vitrimer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塑料污染与回收 |
1.2 Vitrimer材料的研究 |
1.2.1 Vitrimer材料的发展 |
1.2.2 Vitrimer材料的特点 |
1.2.3 Vitrimer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1.3 生物质基Vitimer材料的研究 |
1.3.1 植物油基Vitrimer材料的研究 |
1.3.2 木质素基Vitrimer材料的研究 |
1.3.3 天然橡胶基Vitrimer材料的研究 |
1.3.4 纤维素基Vitrimer材料的研究 |
1.4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
1.4.1 纤维素简介 |
1.4.2 醋酸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简介 |
1.5 本论文设计思想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CAP-DGEBA的制备 |
2.3 CESA-DGEBA的制备 |
2.4 CAP-SA-DGEBA的制备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定 |
2.5.2 凝胶分数的测定 |
2.5.3 热稳定性分析测试 |
2.5.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 |
2.5.5 拉伸性能测试 |
2.5.6 耐有机溶剂性能测试 |
2.5.7 耐酸碱水性能测试 |
2.5.8 应力松弛性能测试 |
2.5.9 热膨胀性能测试 |
2.5.10 动态机械性能测试 |
2.5.11 重塑形性能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引言 |
3.2 CAP-DGEBA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2.1 CAP-DGEBA制备条件优化 |
3.2.2 CAP-DGEBA的耐溶剂性能 |
3.2.3 CAP-DGEBA的热稳定性能 |
3.2.4 CAP-DGEB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
3.3 CESA-DGEBA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3.1 方法一制备CESA的条件优化 |
3.3.2 方法二制备CESA的条件优化 |
3.3.3 方法三制备CESA的条件优化 |
3.3.4 CESA-DGEBA的制备与性质 |
3.4 CAP-SA-DGEBA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4.1 CAP-SA-DGEBA制备条件优化 |
3.4.2 CAP-SA-DGEBA的热稳定性能 |
3.4.3 CAP-SA-DGEBA的玻璃化转变性能 |
3.4.4 CAP-SA-DGEBA的拉伸性能 |
3.4.5 CAP-SA-DGEBA的耐有机溶剂性能 |
3.4.6 CAP-SA-DGEBA的耐酸碱水性能 |
3.4.7 CAP-SA-DGEBA的应力松弛性能 |
3.4.8 CAP-SA-DGEBA的热膨胀性能 |
3.4.9 CAP-SA-DGEBA的动态机械性能 |
3.4.10 CAP-SA-DGEBA的重塑形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协同治理推进上海市普陀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垃圾分类的研究现状 |
二、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
三、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
四、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方向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
二、治理 |
三、协同治理 |
第二节 协同治理理论 |
一、协同治理理论内容 |
二、协同治理针对上海垃圾分类的理论剖析 |
第三节 运用协同治理处理垃圾分类的意义 |
第三章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垃圾分类框架、要素和现状 |
第二节 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困境 |
一、末端处置的基础设施不完备 |
二、终端运输的分类驳运不规范 |
三、生活垃圾易造成二次污染 |
四、垃圾处理不充分 |
五、治理效率不高 |
六、治理主体协同沟通效率太低 |
第三节 问题原因分析 |
一、治理决策不科学 |
二、监管力度不够 |
三、责任划分不明确 |
四、缺少合理的协商机制 |
五、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反馈 |
第四章 国外垃圾分类模式经验 |
第一节 德国垃圾分类模式分析 |
一、德国垃圾分类体系和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
二、德国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机制 |
三、德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弊端 |
四、从德国垃圾处理模式得到的启示 |
第二节 日本垃圾分类模式分析 |
一、日本以居民为主的协同治理机制 |
二、从日本垃圾处理模式中得到的启示 |
第五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改进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建议 |
第一节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
一、加强法制建设,落实政策措施 |
二、建立新型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
三、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四、建立新型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
第二节 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
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二、建立生活垃圾产业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突出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 |
一、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
二、社会组织在垃圾治理中的具体职能 |
第四节 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创新 |
一、发挥居民的行动主体作用 |
二、以便利为主,科学设计分类投放、收运路线 |
三、制度创新以引导居民的分类行为 |
第五节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协同治理的协调机制 |
一、宣传引导,沟通机制和奖惩机制促进分类实效 |
二、各部门联动机制和创新实践探索长效机制 |
三、立足常态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和完善全程体系 |
四、全面均衡发力,协同治理推进垃圾分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资源环境不可持续问题 |
1.1.2 新时代趋势及政策的要求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 |
1.5.1 课题研究思路框架 |
1.5.2 构建可持续设计的设计指标路线 |
1.6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可持续设计相关理论与可持续设计指标构建 |
2.1 可持续设计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 |
2.1.2 可持续设计与本质 |
2.1.3 产品生命周期 |
2.2 可持续设计指标构建 |
2.2.1 可持续设计遵循的原则 |
2.2.2 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可持续设计策略分析 |
2.2.3 可持续设计的指标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家具可持续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在家具材料使用方面 |
3.2 在家具生产能耗方面 |
3.3 余料和废料损耗方面 |
3.4 在家具运输能耗方面 |
3.5 在家具排放方面 |
3.6 在回收循环利用方面 |
3.7 在产品生命周期方面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家具可持续设计方法分析提炼与方法库构建 |
4.1 分析与提炼的方法 |
4.2 影响设计指标的关键因素分析 |
4.3 国际家具可持续设计案例调研 |
4.4 可持续设计案例分析与方法提炼 |
4.4.1 减少材料使用量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
4.4.2 .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
4.4.3 降低生产能耗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
4.4.4 减少余料和废料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
4.4.5 降低运输能耗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
4.4.6 减少排放的家具产品案例分析 |
4.4.7 便于回收循环利用的家具产品案例分析 |
4.4.8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家具产品案例方法分析 |
4.5 可持续设计方法库构建与应用原则 |
4.5.1 可持续设计方法库构建 |
4.5.2 可持续设计方法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改良设计与方法验证 |
5.1 案例选取 |
5.2 案例评估分析 |
5.3 设计改良 |
5.3.1 基本属性分析 |
5.3.2 设计改良实践 |
5.4 改良方案评估分析 |
5.4.1 指标评估分析 |
5.4.2 改良前后美观度评估 |
5.4.3 评估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背景与宏观建议 |
6.1 中国家具设计背景 |
6.1.1 资源条件 |
6.1.2 产业现状 |
6.1.3 审美喜好 |
6.2 中国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发展的宏观建议 |
6.2.1 政府方面 |
6.2.2 企业方面 |
6.2.3 设计师方面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改良前后餐椅的美观度评价消费人群问卷 |
(7)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研究 ——以嵊州市贵门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综述 |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3.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1.3.3 城乡融合理论 |
1.3.4 公共产品理论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 |
1.4.3 实地调研法 |
第二章 农村生活垃圾类别与处理方式的历史演变 |
2.1 农村垃圾类别及其特点 |
2.1.1 农村生活垃圾 |
2.1.2 农业生产型垃圾 |
2.1.3 可回收利用垃圾 |
2.1.4 有毒有害垃圾 |
2.1.5 可腐烂垃圾 |
2.1.6 可燃烧垃圾 |
2.2 农村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演变 |
2.2.1 随意处理阶段:1949——1980 年 |
2.2.2 规范处理阶段:1981——1990 年 |
2.2.3 资源化处理示范阶段:1991——2010 年 |
2.2.4 资源化处理推广阶段:2011——现在 |
2.3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3.1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
2.3.2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
3.1 贵门乡农村基本情况 |
3.2 贵门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3.2.1 贵门乡生活垃圾的总量与组成情况 |
3.2.2 贵门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发展回顾 |
3.2.3 贵门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现状 |
3.3 贵门乡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各项投入不足 |
3.3.2 宣传动员仍需加强 |
3.3.3 运行环节问题较多 |
3.3.4 市场主体参与不足 |
3.3.5 技术支撑后劲乏力 |
第四章 贵门乡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与建议 |
4.1.健全制度体系,制定规范标准 |
4.1.1 加大政府投入,加强资金保障 |
4.1.2 健全资源化处理的管理体系 |
4.2 鼓励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
4.2.1 重视终端处理技术 |
4.2.2 形成智慧型科技处理模式 |
4.2.3 重视塑料制品替代品的开发 |
4.3 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
4.3.1 引入企业化垃圾处理模式 |
4.3.2 探索智能化处理模式 |
4.4 建立分类标准,规范处置行为 |
4.4.1 源头减量,提高分类质量 |
4.4.2 收集减量,提高清运效率 |
4.4.3 计量换码,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 |
4.5 健全宣传动员,形成全面参与 |
4.5.1 深化宣传,实现垃圾分类家喻户晓 |
4.5.2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
4.6 健全制度体系,制定规范标准 |
4.6.1 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垃圾处理过程 |
4.6.2 完善考核,树立导向鲜明的奖惩机制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面向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回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材料效率的研究基础 |
1.2.1.1 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损失 |
1.2.1.2 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
1.2.2 报废汽车处理模式 |
1.2.2.1 发达国家报废汽车处理模式 |
1.2.2.2 我国报废汽车处理模式 |
1.2.3 各国报废汽车法律、法规及政策 |
1.2.4 汽车破碎残余物(ASR)处理技术 |
1.2.4.1 热裂解 |
1.2.4.2 气化 |
1.2.5 可持续设计 |
1.2.5.1 可拆解性设计的关键问题 |
1.2.5.2 可拆解性设计原则 |
1.2.6 目前报废汽车处理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回收处理体系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效率 |
2.2.1 材料效率的原始定义及目标 |
2.2.2 材料效率的数学表达 |
2.2.3 提高材料效率的基本方法 |
2.3 材料效率的再定义 |
2.3.1 汽车产品中的材料效率 |
2.3.2 材料效率的再定义及汽车报废环节中提高材料效率的措施 |
2.4 面向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回收处理评价体系 |
2.4.1 报废汽车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评价指标结构模型 |
2.4.2 经济性指标 |
2.4.3 环境性指标 |
2.5 汽车产品回收处理环节中的材料效率 |
2.5.1 面向材料效率的回收处理关键技术 |
2.5.2 汽车生产企业的回收处理 |
2.5.3 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产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材料效率的汽车产品可持续设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可持续设计方法 |
3.3 绿色模块化设计中的聚类 |
3.3.1 设计结构矩阵(DSM)建模 |
3.3.2 最小描述长度——成组遗传算法(MDL-GGA)求解 |
3.3.3 材料的减类化设计要求 |
3.4 案例分析一——报废汽车材料的绿色模块化分类与减类化要求 |
3.4.1 车用材料 |
3.4.2 报废汽车材料的绿色模块化分类 |
3.4.2.1 报废汽车材料选择 |
3.4.2.2 DSM设置 |
3.4.2.3 MDL-GGA结果 |
3.4.3 面向材料减类化的聚类结果分析 |
3.5 面向轻量化的生命周期评价 |
3.5.1 轻量化设计中的材料替代 |
3.5.2 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3.6 案例分析二——发动机轻量化及再制造的生命周期评价 |
3.6.1 发动机轻量化 |
3.6.2 发动机再制造 |
3.6.3 发动机生命周期清单计算过程 |
3.6.3.1 经济性成本核算 |
3.8.3.2 环境性因子计算 |
3.6.4 发动机环境性指标结果分析 |
3.6.5 敏感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拆解策略优化 |
4.1 引言 |
4.2 传统拆解策略 |
4.3 拆解策略的经济性分析 |
4.3.1 经济性建模 |
4.3.2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4.3.2.1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理论分析 |
4.3.2.2 确定模糊一致矩阵 |
4.3.3 指标权重计算 |
4.3.3.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
4.3.3.2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
4.3.4 利润计算 |
4.4 拆解策略的环境性分析 |
4.4.1 能源消耗 |
4.4.2 环境排放 |
4.5 拆解策略优化 |
4.5.1 拆解策略制定 |
4.5.1.1 拆解对象 |
4.5.1.2 拆解基础数据 |
4.5.2 经济性指标清单 |
4.5.3 经济性结果分析 |
4.5.3.1 劳动力成本与销售对比 |
4.5.3.2 不同策略的利润分析 |
4.5.4 环境性结果分析 |
4.5.4.1 能源消耗结果 |
4.5.4.2 环境排放结果 |
4.6 深度拆解策略评定 |
4.6.1 优化结果 |
4.6.2 深度拆解策略经济性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
4.6.3 未来拆解模式趋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热裂解技术的汽车产品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热裂解的反应机理分析 |
5.2.1 热裂解 |
5.2.2 热裂解的主要工艺类型及产物 |
5.2.3 常规热裂解的主要反应 |
5.2.4 高分子聚合物的常规热裂解反应 |
5.3 热裂解的动力学分析 |
5.3.1 热重分析 |
5.3.2 表观动力学求解方法 |
5.4 保险杠粒子的热裂解动力学分析 |
5.4.1 研究意义 |
5.4.2 保险杠粒子的热重分析 |
5.4.3 保险杠粒子的反应活化能求解 |
5.5 保险杠粒子的热裂解试验 |
5.5.1 试验材料 |
5.5.2 试验方法 |
5.5.2.1 有涂层粒子热裂解试验 |
5.5.2.2 无涂层粒子热裂解试验 |
5.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3.1 涂层去除必要性结果验证 |
5.5.3.2 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结果 |
5.6 保险杠热裂解对提高材料效率的意义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PP/PS共混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废旧塑料的鉴别方法 |
1.3 废旧塑料的处理方法 |
1.3.1 卫生填埋法 |
1.3.2 焚烧处置法 |
1.3.3 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 |
1.3.3.1 物理改性方法 |
1.3.3.2 化学改性 |
1.3.4 化学降解法 |
1.4 废旧塑料的新利用 |
1.4.1 生产共混新料 |
1.4.2 制取泡沫PE |
1.4.3 制土工材料 |
1.4.4 制作编织袋 |
1.4.5 聚烯烃填充母料 |
1.4.6 生产纺织织物 |
1.4.7 生产建筑材料 |
1.4.8 生产涂料 |
1.5 塑料的共混改性 |
1.5.1 共混改性塑料的分类 |
1.5.2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
1.5.2.1 相容性的原理 |
1.5.2.2 改善相容性的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共混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过程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GA分析 |
2.3.2 DSC分析 |
2.3.3 SEM分析 |
2.3.4 力学性能分析 |
2.3.5 热性能分析 |
2.3.6 流变分析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废旧聚丙烯和废旧聚苯乙烯的共混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2.3.1 废旧塑料的预处理 |
3.2.3.2 样品的共混制备过程 |
3.2.4 测试与表征 |
3.2.4.1 拉伸、冲击强度的测定 |
3.2.4.2 维卡软化点的测定 |
3.2.4.3 流变的测定 |
3.2.4.4 红外测定(FT-IR) |
3.2.4.5 热重分析(TGA) |
3.2.4.6 差热分析(DSC) |
3.2.4.7 扫描电镜(SEM)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GA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DSC分析 |
3.3.4 SEM分析 |
3.3.5 力学性能分析 |
3.3.6 热性能分析 |
3.3.7 流变分析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废旧塑料和新塑料的共混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过程 |
4.2.3.1 废旧塑料的预处理 |
4.2.3.2 样品的共混制备过程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SC分析 |
4.3.2 SEM分析 |
4.3.3 力学性能分析 |
4.3.4 热性能分析 |
4.3.5 流变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 |
(10)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建设循环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
1.1.2 我国城市资源循环的现状及问题 |
1.1.3 构建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资源循环理论 |
2.1.1 资源定义与分类 |
2.1.2 资源循环机理 |
2.2 循环物流理论 |
2.2.1 循环物流定义与分类 |
2.2.2 循环物流系统 |
2.2.3 循环物流相关研究 |
2.3 城市物流理论 |
2.3.1 城市物流 |
2.3.2 城市物流体系 |
2.3.3 城市物流规划 |
2.4 物流系统理论 |
2.4.1 物流系统 |
2.4.2 物流系统工程 |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1.1 城市与资源 |
3.1.2 城市资源循环 |
3.1.3 城市循环物流 |
3.1.4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 |
3.2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3.2.1 客体要素与结构 |
3.2.2 主体要素与结构 |
3.2.3 载体要素与结构 |
3.3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功能 |
3.3.1 系统基本功能 |
3.3.2 系统增值功能 |
3.4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机理 |
3.4.1 系统特性分析 |
3.4.2 系统构建目标 |
3.4.3 系统构建流程 |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客体构建研究 |
4.1 系统客体的构建策略 |
4.1.1 客体要素的关联分析 |
4.1.2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构建策略 |
4.2 系统客体的构建模式设计 |
4.2.1 产品循环模式 |
4.2.2 零部件循环模式 |
4.2.3 材料循环模式 |
4.2.4 不同构建模式的比较 |
4.3 系统客体的成本收益模型 |
4.3.1 建模背景 |
4.3.2 建模过程 |
4.3.3 模型算例分析 |
4.4 系统客体的构建评价 |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主体构建研究 |
5.1 系统主体的构建策略 |
5.1.1 主体要素的关联分析 |
5.1.2 基于参与式治理的构建策略 |
5.2 系统主体的构建模式设计 |
5.2.1 总体设计 |
5.2.2 不同商流模式的比较 |
5.2.3 不同物流模式的比较 |
5.3 系统主体的委托代理模型 |
5.3.1 建模背景 |
5.3.2 建模过程 |
5.3.3 模型博弈分析 |
5.4 系统主体的构建评价 |
5.5 本章小结 6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载体构建研究 |
6.1 系统载体的构建策略 |
6.1.1 载体要素的关联分析 |
6.1.2 基于物流共同化的构建策略 |
6.2 系统载体的构建模式设计 |
6.2.1 双向物流载体分离模式 |
6.2.2 双向物流载体整合模式 |
6.2.3 不同构建模式的比较 |
6.3 系统载体的网络规划模型 |
6.3.1 建模背景 |
6.3.2 建模过程 |
6.3.3 模型算例分析 |
6.4 系统载体的构建评价 |
6.5 本章小结 7 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
7.1 北京市资源循环与相关物流的总体分析 |
7.1.1 资源循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7.1.2 物流客体的现状及问题 |
7.1.3 物流主体的现状及问题 |
7.1.4 物流载体的现状及问题 |
7.2 北京市重点领域资源循环的物流特性分析 |
7.2.1 纸循环的物流特性 |
7.2.2 塑料循环的物流特性 |
7.2.3 电子产品循环的物流特性 |
7.2.4 汽车循环的物流特性 |
7.3 北京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7.3.1 设计依据与思路 |
7.3.2 系统客体构建方案 |
7.3.3 系统主体构建方案 |
7.3.4 系统载体构建方案 |
7.4 北京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实施建议 |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塑料燃料”——不可回收废旧塑料的新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杨丹丹.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废铅酸电池隔板纸、铅膏及冶炼铅渣的回收再利用研究[D]. 刘毅.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我国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战略研究[J]. 王琪,瞿金平,石碧,陈宁,聂敏,杨双桥. 中国工程科学, 2021(01)
- [4]具有动态酯键的纤维素基Vitrimer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 刘来伍.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协同治理推进上海市普陀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研究[D]. 祝玲玲.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6]现代家具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D]. 连善芝.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研究 ——以嵊州市贵门乡为例[D]. 吕凌霄.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8]面向材料效率的报废汽车回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田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PP/PS共混改性的研究[D]. 苏广义. 安徽大学, 2012(10)
- [10]城市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 朱煜.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