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对HUVECs粘附分子表达及NO分泌的影响

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对HUVECs粘附分子表达及NO分泌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与恒定性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ICAM-1表达及NO分泌的影响,从而探讨波动性高血糖在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中的致病机制。 方法 从人脐静脉中提取并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4组,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葡萄糖(5.5mmol/L、20mmol/L、5.5/20mmol/L每8小时轮换1次)及甘露醇(20mmol/L)的条件培养液,每间隔8小时更换新鲜条件培养液一次,一共作用7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CAM-1、ICAM-1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CAM-1、ICAM-1蛋白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的含量。 结果 (1) 恒定性高浓度葡萄糖(20mmol/L)与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5/20mmol/L)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7天后,两组内皮细胞VCAM-1与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VCAM-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51%(P<0.01)、212%(P<0.001),以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组增高幅度尤为明显,与恒定性高浓度葡萄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内皮细胞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73%(P<0.01)、198%(P<0.01),相对于恒定性高浓度葡萄糖组,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组ICAM-1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 (2) 恒定性高浓度葡萄糖(20mmol/L)与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5.5/20 mmol/L)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7天后,两组内皮细胞VCAM-1与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V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22%(P<0.001)、487%

论文目录

  • 一、主要缩略语及英文索引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论文正文
  • (一) 前言
  • (二)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三) 实验方法
  • (四) 实验结果
  • (五) 讨论
  • (六) 结论
  • (七) 参考文献
  • 五、综述
  • 六、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神经元毒性及分子机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20(09)
    • [2].间断高浓度葡萄糖对雪旺细胞的损伤机制及丹参酚酸B的保护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06)
    • [3].高浓度葡萄糖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3)
    • [4].静脉滴注高浓度葡萄糖致低血糖4例临床分析[J]. 北方药学 2012(03)
    • [5].间断高浓度葡萄糖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机制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1)
    • [6].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周期及迁移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7].高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面CD44表达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10)
    • [8].高糖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7(01)
    • [9].高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囊胚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34)
    • [10].高浓度葡萄糖通过下调自噬增加体外培养雪旺细胞的凋亡[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3(08)
    • [11].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暴露的机制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05)
    • [12].胰岛素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凋亡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08(12)
    • [13].海藻糖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红细胞磷脂酰丝氨酸暴露、渗透脆性增高和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8(06)
    • [14].扇贝裙边糖胺聚糖拮抗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理的研究[J]. 山东医药 2008(11)
    • [15].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6(04)
    • [16].辛伐他汀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心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S1)
    • [17].姜黄素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RF/6A的保护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1)
    • [18].晶状体上皮源生长因子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凋亡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4)
    • [19].高浓度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ghrelin表达的影响[J]. 天津医药 2017(06)
    • [20].高浓度葡萄糖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VEGF、MMP-2表达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3)
    • [21].rhEPO对高浓度葡萄糖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03)
    • [22].茶多酚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18)
    • [23].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26)
    • [24].高浓度葡萄糖应用于高原列车进藏旅客急性轻型高原病460例临床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 2010(09)
    • [25].高浓度葡萄糖和亮氨酸联合作用对人脐带血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11)
    • [26].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0(32)
    • [27].高浓度葡萄糖损伤人腹膜间皮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J]. 交通医学 2008(01)
    • [28].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 2011(01)
    • [29].厄贝沙坦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脂质氧化效应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 [30].葡萄糖溶液缓解急性高原反应的细胞模型探索[J]. 高原科学研究 2019(02)

    标签:;  ;  

    波动性高浓度葡萄糖对HUVECs粘附分子表达及NO分泌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