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植原体病害是世界性植物病害,全球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桑黄化型萎缩病是桑树上的重大病害,常导致大片桑树毁灭,严重制约了蚕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植原体难以培养,对于植原体的研究进展缓慢,关于植原体诱导植物发病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自从植原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后,基因组学的研究重心便从揭示植原体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从整体水平上对植原体的生物过程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基因组注解的验证性研究,而蛋白质组学研究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对于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桑树萎缩病病原响应蛋白的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植原体蛋白质组学及桑树萎缩病病原响应蛋白的研究,以期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桑树萎缩病的发生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Shotgun策略对植原体表达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结合SDS-PAGE电泳与毛细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准确地鉴定了242种植原体蛋白质,其中包括参与氨基酸合成、细胞膜、中间代谢、细胞过程、能量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的代谢、核苷及核苷酸代谢、复制、转录、翻译、运输和结合蛋白和其它功能的相关蛋白质。除了上述已知功能的蛋白外,还鉴定了76种假定蛋白或保守的假定蛋白。所鉴定的蛋白质总量占预测的植原体蛋白质组的35%。如此大通量地对植原体蛋白质组进行鉴定国内外还未见报道,该研究不仅为植原体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植原体蛋白质数据库,为更好地理解植原体的生物过程的功能和机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结合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策略研究了桑树受植原体侵染后叶片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利用ImageMasterTM 2D Platinum软件分析,共检测到500多个叶片可溶性蛋白,发现有37个蛋白点差异表达,其中18个被下调,19个被上调。质谱分析共鉴定出18个蛋白点,代表了15种不同的蛋白。被鉴定的蛋白包括Rubisco大亚基、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Rubisco活化酶、防御相关蛋白、蛋白酪氨酸磷酸化酶、NUDIX/mutT类水解酶家族蛋白、成熟酶K、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1、20S蛋白酶体亚基、放氧复合体的33 kDa前体蛋白、苹果酸脱氢酶、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Gm-ck32857、F-box蛋白、未知蛋白。这些蛋白涉及到光合作用、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信号传导及调控、防御应答、转录等多个生理过程。本研究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桑树萎缩病的发生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是卡尔文循环过程中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得到桑树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MSBPase (GenBank登录号:DQ995346)。MSBPase全长为1 527 bp,该序列含有一个1 179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393个氨基酸,蛋白质理论分子量约为42.6 kDa,等电点为5.85,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中已分离的SBPase有很高的同源性。对MSBPase编码的蛋白质(命名为MSBPase)进行结构预测分析表明,该蛋白富含无规卷曲(Coil),高达64.29%,其次是α-螺旋(Helix),为22.19 %,而β-折叠(Strand)只有13.52 %。将MSBPase编码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并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中,经过IPTG诱导,MSBPase融合蛋白在BL21菌株中成功表达。将得到的MSBPase编码区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了MSBPase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BP。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BP,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拟南芥,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若干再生植株。经Northern和Western杂交分析,证明MSBPase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已成功得到表达。MSBPase在拟南芥中超表达可以提高拟南芥叶片的SBPase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叶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植物生长旺盛,干物质积累增加,开花提前。本研究为桑树基因工程提供了有效的候选基因,为深入研究SBPase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化酶(RCA)广泛存在于光合生物中,它是一种由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具有调节Rubisco活性的功能。本研究根据RCA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兼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RCA的基因功能区的中间片段,利用RACE技术获得RCA的基因cDNA的3’端片段。对获得的基因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进行BLAST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报道的其它植物来源的RCA有较高的同源性。RCA的部分编码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中。经过IPTG诱导,RCA的部分编码区在BL21菌株中成功表达。将得到的RCA基因片段反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RCA基因反义表达载体pBI121-RCA。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光合作用的机理以及阐明RCA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一章 文献综述1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研究进展1.1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症研究1.2 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研究1.2.1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发现1.2.2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特性1.2.3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分离、保存1.2.4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检测1.2.5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分类1.3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发病机理的研究1.4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传染途径与流行规律研究1.4.1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传染途径1.4.2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因素1.5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防治技术研究1.5.1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药物防治技术1.5.2 桑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1.5.3 无病良种桑苗培育技术1.5.4 治虫防病技术1.5.5 桑树肥水管理和采伐技术1.5.6 其它防治技术1.6 问题与展望2 植物逆境胁迫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2.1 蛋白质组差异的产生原因及其表现形式2.2 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2.2.1 双向电泳2.2.2 用于蛋白质定量和比较研究的质谱相关技术2.2.3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技术2.2.4 HPLC 及CE 技术2.2.5 SELDI 蛋白质芯片技术2.2.6 生物信息学分析2.3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进展2.3.1 干旱胁迫2.3.2 盐渍胁迫2.3.3 低温胁迫2.3.4 机械损伤2.3.5 营养胁迫2.3.6 缺氧和其他非生物胁迫2.4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生物胁迫研究中的进展2.4.1 植物与共生微生物的关系2.4.2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关系2.5 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展望3 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研究进展3.1 SBPase 的生物化学研究3.2 SBPase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3.3 SBPase 的结构研究3.4 SBPase 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3.5 SBPase 的基因工程研究3.6 问题与展望4 Rubisco 活化酶研究进展4.1 Rubisco 活化酶的分子特性4.2 Rubisco 活化酶对Rubisco 的活化机制4.3 环境因素对Rubisco 活化酶的影响4.3.1 温度2'>4.3.2 CO24.3.3 光4.3.4 其它4.4 植物生长发育时期、品种和组织间Rubisco 活化酶的活性和表达差异4.5 Rubisco 活化酶的基因工程4.6 问题与展望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二章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植原体蛋白质组 Shotgun 策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植物材料1.1.2 其它材料1.2 方法1.2.1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株透射电镜检测1.2.2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植原体的PCR 检测及进化树分析1.2.2.1 桑树叶片DNA 的提取1.2.2.2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植原体的PCR 检测1.2.2.3 目的片段的回收1.2.2.4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1.2.2.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1.2.2.6 大肠杆菌细胞的转化1.2.2.7 阳性克隆质粒的鉴定1.2.2.8 序列测定1.2.2.9 序列比对分析、进化树绘制1.2.3 植原体的提取与纯化1.2.4 植原体纯化物的电子显微镜检测1.2.5 植原体蛋白质的提取1.2.6 植原体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1.2.7 植原体蛋白质组的Shotgun 分析1.2.7.1 胶内酶解1.2.7.2 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1.2.7.3 质谱检测及蛋白鉴定2 结果与分析2.1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症2.2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PCR 检测及其进化树分析2.3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电子显微镜检测2.4 纯化的植原体的电镜检测2.5 植原体蛋白质组的SDS-PAGE 分析2.6 植原体蛋白质组的Shotgun 分析3 小结4 讨论4.1 植原体的能量代谢4.2 植原体的毒力因子4.3 植原体假定蛋白第三章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响应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植物材料1.2 方法1.2.1 叶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1.2.2 桑树叶片蛋白质的提取1.2.3 蛋白质的纯化1.2.4 蛋白质的定量1.2.5 桑树叶片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1.2.6 桑树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1.2.6.1 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1.2.6.2 IPG 胶条的平衡1.2.6.3 灌胶1.2.6.4 第二向SDS 电泳1.2.6.5 染色、脱色1.2.7 图象的扫描和分析1.2.8 差异点的胶内酶解1.2.9 MALDI-TOF-MS 质谱分析与数据检索1.2.10 MALDI-TOF/ TOF-MS 质谱分析与数据检索1.2.11 质谱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分类分析1.2.1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1.2.13 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1.2.14 叶片羧化效率的测定1.2.15 荧光参数测定1.2.16 Rubisco 活性的测定1.2.17 SBPase 活性的测定1.2.18 桑树叶片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测定2 结果与分析2.1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2.2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2.2.1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2.2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2.2.3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叶片羧化效率的影响2.2.4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2.2.5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叶片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2.2.6 植原体侵染对桑树叶片SBPase 和Rubisco 活性的影响2.3 桑树叶片的蛋白质单向电泳分析2.4 桑树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2.5 差异表达蛋白点的质谱鉴定3 小结4 讨论4.1 植原体侵染促进叶绿体蛋白的降解4.2 病原响应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4.3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病机制第四章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响应蛋白—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植物材料1.1.2 PCR 引物1.1.3 载体1.1.4 其它材料1.2 方法1.2.1 MSBPase 的克隆1.2.1.1 总RNA 的提取1.2.1.2 cDNA 的合成1.2.1.3 MSBPase 中间片段的克隆1.2.1.4 MSBPase 的3'RACE1.2.1.5 cDNA 同聚物加尾反应1.2.1.6 MSBPase 的5'RACE1.2.1.7 MSBPase cDNA 编码区全长序列的获得1.2.1.8 目的片段的回收1.2.1.9 目的片段与克隆载体的连接1.2.1.10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1.2.1.11 大肠杆菌细胞的转化1.2.1.12 质粒DNA 的提取1.2.1.13 阳性克隆质粒的鉴定1.2.1.14 序列测定1.2.2 MSBPase 序列分析1.2.3 MSBPase 所编码的蛋白质特性分析1.2.4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1.2.5 MSBPase 融合蛋白诱导表达与SDS-PAGE 电泳分析1.2.6 MSBPase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1.2.7 农杆菌GV3101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1.2.8 拟南芥的无土栽培、转化1.2.8.1 拟南芥的无土栽培1.2.8.2 拟南芥转化方法1.2.9 转基因植株的PCR 鉴定1.2.10 Northern 杂交分析1.2.10.1 总RNA 的提取1.2.10.2 甲醛变性凝胶电泳1.2.10.3 转膜1.2.10.4 预杂交1.2.10.5 探针的制备1.2.10.6 杂交1.2.10.7 洗膜1.2.10.8 放射自显影1.2.11 Western 杂交分析1.2.11.1 抗体的制备1.2.11.2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试管微量沉淀法)1.2.11.3 Western 杂交1.2.12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1.2.12.1 植株干重的测定1.2.12.2 转基因植株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2 结果与分析2.1 MSBPase 的体外扩增与克隆2.2 MSBPase 的序列分析2.3 MSBPase 所编码的蛋白质特性分析2.3.1 MSBPase 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分析2.3.2 MSBPase 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保守区和功能结构域分析2.3.3 疏水性分析2.3.4 跨膜区分析2.3.5 前导肽和定位分析2.4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2.5 pET30a-SBP 融合蛋白的诱导和抗体制备2.6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2.7 桑树MSBPase 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及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2.7.1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 鉴定2.7.2 转基因植株的Northern 杂交2.7.3 转基因植株的Western 杂交2.8 转MSBPase 基因拟南芥植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2.8.1 转MSBPase 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表型分析2.8.2 转MSBPase 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其他特性分析3 小结4 讨论4.1 SBPase 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2 SBPase 的进化分析第五章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响应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化酶cDNA 片段的克隆、原核表达与植物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2 RNA 的提取及cDNA 的合成1.3 RCA 中间片段的克隆1.4 RCA 3'端的克隆1.5 扩增产物的克隆与序列测定1.6 序列分析1.7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1.8 RCA 片段所编码的蛋白原核诱导表达与SDS-PAGE 电泳分析1.9 RCA 植物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2 结果与分析2.1 RCA 片段的体外扩增与克隆2.2 RCA 的序列分析2.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2.4 RCA 片段编码蛋白的原核诱导表达及抗体制备2.5 RCA 植物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3 小结4 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 [1].桑树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基因的遗传转化及生物学功能分析[J]. 蚕业科学 2013(03)
- [2].桑树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林业科学 2008(03)
- [3].粘质沙雷氏菌中果糖-1,6-/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两个双功能酶的研究[J]. 生物技术 2018(05)
- [4].卡尔文循环中的碳代谢研究进展[J]. 北京农业 2013(33)
- [5].井冈霉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2)
- [6].狼爪瓦松粗提物抑菌效果研究[J]. 黑龙江医药 2013(02)
- [7].景天庚酮糖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 2009(07)
- [8].超表达杨树SBPase基因促进拟南芥光合作用及营养生长[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3)
- [9].枯萎病菌胁迫下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04)
- [10].烟草叶片接种野火病菌后蛋白质表达差异[J]. 植物保护 2012(06)
- [11].芳香族氨基酸添加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的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03)
- [12].瓦松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 2008(03)
- [13].费菜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0(03)
标签:桑树论文; 植原体论文; 黄化型萎缩病论文; 蛋白质组学论文; 景天庚酮糖论文; 二磷酸酶论文;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化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