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的孢粉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1](2019)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简史》文中认为从上个世纪20年代桑志华在鄂尔多斯境内萨拉乌苏河流域的考古调查活动开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已经走过近百个年头。当时由于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田野工作仅限于几次考古调查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起专门的考古学研究机构,考古工作开始步入正轨,进行了几次大型的考古调查活动和抢救性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0世纪80年代之前,本区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在试图摸清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面貌特征及分布范围,由于当时的考古活动大多是调查和试掘,对遗存认识不深,因此仅能认识到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与中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诸如“岔河口类型”、“石佛塔类型”等概念。八十年代之后,在苏秉琦先生“区系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内蒙古中南部各小区相继开展发掘和研究工作,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进入2000年后在张忠培先生“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项目的指导下,研究工作转向了更高层次的研究,即聚落考古和区域性考古调查。2017年“考古中国”项目的开展让这一地区的研究工作继续向前迈进,在聚落、社会和文明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现在回顾之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可以总结以往的经验,更可以吸取过往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对未来的工作有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历年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两个方面对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并总结概括其特点,还对内蒙古中南部长久以来存在的考古学文化命名混乱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梳理,指出现在还存在争议的考古学文化名称。全文共分六章。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时间进程为线索,讨论在不同时期这一地区考古学发展的特点以及研究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考古学文化命名混乱的问题。第一章,指出考古学史研究的内容,简述学术界目前对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学史的研究现状,介绍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等情况,并进行分区。第二章,简述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发现活动的基本历程,并分区作总结,概括其不同的发展特点。第三章,梳理本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历程及特点,特别是对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建立的过程,以及在大的学术背景下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工作者做出相应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苏秉琦、张忠培两位先生指导下,这一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四章,对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名称做简单的梳理,指出现在还存在争议的名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近百年史前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并指明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陈晓菲[2](2019)在《长山遗址2016年孢粉分析及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文中指出长山遗址是东辽河中游区域十分重要的遗址,保存状况较好,延续时间长,一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到近现代,且经过了系统的田野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遗物。本文利用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利用2016年在长山遗址采集的孢粉土样,以及系统的浮选采样工作采集的炭化植物颗粒,后经过实验室分析处理,获得了丰富的孢粉信息和炭化植物遗存信息。通过对已采集鉴定出的孢粉和炭化植物遗存进行分析,我们对长山遗址使用期间的气候植被情况、环境演变、农业发展水平、植物利用等方面都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孢粉土样经过在实验室的富集鉴定,除2号、3号样品外,其余样品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孢粉,包括菊科、车前科、蒺藜科、藜科、桑科、松科等多个科属。根据各科属所反映的生境信息,发现长山遗址使用期间的环境变化与整个东北地区十分相似。新石器中晚期气候寒冷干燥,草原植被;青铜时代早期气候偏向温凉湿润,植被也是以草原为主,中期气候好转,偏向温暖湿润,木本植物也有所增加,后期气候趋向恶化转为干冷,植被也随之减少,木本植物减少更加明显;辽金时期气候较为温凉湿润,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近现代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为疏林草原。浮选除部分炭化木屑外,发现了丰富的炭化植物种子。包括农作物种子粟、黍,杂草类种子狗尾草属、马唐属、藜属、蓼属、苋科、莎草科等。炭化植物种子均为草本植物,未发现明显属于木本植物的。经统计分析后发现,粟、黍和狗尾草种子占炭化植物种子的绝大多数,明显多于其他种属。其中狗尾草种子的数量最多,但其与粟、黍数量的比逐渐降低,显示长山遗址一直以来都是以粟黍为主的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虽然逐渐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但整体来看依然是十分粗放的,夹杂有较多的杂草。对除农作物以外的其他植物种子进行分析发现,长山遗址在以粟黍为主的植物性食物之外,还对周边野生的植物资源进行利用,包括采集可食用野菜(如藜、马唐属等),以及利用野生植物作为饲养家畜的饲草,可能也存在对植物进行医药方面的利用,但后者目前仍不能确定。长山遗址进行的对包括孢粉和炭化植物遗存在内的系统植物考古研究为长山遗址进行全面的考古学分析提供了环境方面的相关信息。同时该研究在东辽河中游区域尚属首次,为研究该区域气候环境演变、农业发展、植物利用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刘瑞俊[3](2010)在《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起源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游牧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工业文明以前的人类两大主要文化,都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地创造的人类文化。游牧文化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牧生计方式是游牧文化形成的基础,对游牧生计出现的时间的探索可以为游牧文化的起源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线索。本文主要借鉴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观点,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学资料、民族学资料,借鉴西方社会人类学对游牧社会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多元化的观点出发,以新视角对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进行再阅读,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对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的起源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一些概念如“北方草原地带”、“长城沿线地带”、“畜牧”、“游牧”等加以限定,强调了这些概念在本文中的含义和所指涉范围;概括介绍了中外学者在游牧文化起源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接着主要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与游牧生计的关系、动植物的驯化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资料等方面论述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的形成时间。作者主要观点如下:(1)主张文化生态适应说。生态环境对生计方式的选择起着很重要的限制作用,游牧生计方式和草原生态的资源特性直接相关的,是生存于草原地区的人们在特定的草原生态环境下所创造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适应方式。强调长城沿线地带与北方草原地带是两个不同的生态文化区,以长城沿线地带的气候环境的变化所分析得出的结论只是反映了长城沿线地带的经济生活的变化,并不能等同于草原地带的游牧生计的发生时间。(2)研究游牧生计方式的起源时主张以牛、羊等草食性动物的驯化成功作为畜牧或游牧业出现的前提条件。马在游牧社会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骑马术的出现及其在交通联络、信息沟通和社会管理控制上的运用,提高了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社会间的联系的效率与特征,促进了游牧社会、游牧文化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也体现在骑射技术在军事上的发挥应用使游牧民族得以凭借其卓越的骑射技术驰骋于世界历史舞台上,对整个世界文明发生影响;其重要性不是体现在日常的游牧生产生活活动中。马的驯化成功或者骑乘术的出现,并不是探讨早期游牧生计方式形成的必要条件。(3)在对考古学资料的运用上,强调对草原边缘地区的考古学资料所显示的与畜牧经济、游牧生计有关的迹象以及资料中呈现的草原地带与长城沿线地带的互动的现象去推论草原地带的早期游牧生计方式的形成,而不是把长城沿线地带(农牧交错地带)的考古学材料作为直接证据。(4)有关我国北方草原地带游牧文化起源的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青铜时代起源说”和“农业分离说”。笔者认为这种现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缺乏有关早期游牧人群的文献记录资料;二、游牧生活方式下早期游牧人群的遗存难以形成和留存下来,而在形制及装饰图案方面表现游牧文化或者说草原文化的风格的金属器物能够遗留下来;三、主要依据长城沿线地带的的考古学资料;四、对游牧文化特征的认识;五、认为游牧经济是“依赖性”的或“非自足”的。(5)本文主要创新性结论是:作为游牧生计的生态基础的草原景观在晚更新世以来就已经存在,牛、羊等能够为游牧人群提供基本生活资料的草食性动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驯化成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具备了游牧生计发生的必要条件。根据草原边缘地区长城沿线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资料的分析,特别是对新石器时代晚期长城沿线地带出现的石城址所显示的草原地带与长城沿线地带的人群互动的迹象的分析显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已经存在着以游牧生计为主要经济形态的人群,草原地带的游牧生计方式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形成。
李力[4](2006)在《《内蒙古文物考古》总第5期-35期目录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汪英华[5](2003)在《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的孢粉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一、前言 孢粉分析是研究苔藓、蕨类植物的繁殖细胞孢子和种子的植物繁殖细胞花粉的科学。孢粉颗粒体积小、重量轻、产量大、易于
二、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的孢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的孢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考古学史的研究内容 |
1.2 研究现状 |
1.3 地理面貌及气候 |
1.3.1 岱海盆地 |
1.3.2 南流黄河平原 |
1.3.3 鄂尔多斯高原 |
1.3.4 河套平原 |
第二章 考古活动述略 |
2.1 岱海地区 |
2.1.1 考古调查和试掘活动 |
2.1.2 考古发掘活动 |
2.1.3 小结 |
2.2 南流黄河两岸地区 |
2.2.1 考古调查和试掘活动 |
2.2.2 考古发掘活动 |
2.2.2.1 白泥窑子遗址 |
2.2.2.2 岔河口遗址 |
2.2.2.3 大口遗址 |
2.2.2.4 主动发掘 |
2.2.2.5 抢救性发掘 |
2.2.3 小结 |
2.3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
2.3.1 小结 |
2.4 河套平原地区 |
2.4.1 考古调查和试掘活动 |
2.4.2 考古发掘活动 |
2.4.2.1 大窑遗址 |
2.4.2.2 海生不浪遗址 |
2.4.2.3 阿善遗址与西园遗址 |
2.4.2.4 抢救性发掘 |
2.4.3 小结 |
2.5 总结 |
第三章 研究历程 |
3.1 探索期(20 世纪20 年代-80 年代前期) |
3.1.1 旧石器时代 |
3.1.2 新石器时代 |
3.2 成熟期(20 世纪80 年代前期-2000 年) |
3.2.1 旧石器时代 |
3.2.2 新石器时代 |
3.3 完善期(2000年-现在) |
3.3.1 旧石器时代 |
3.3.2 新石器时代 |
3.4 小结 |
第四章 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问题 |
4.1 造成考古学文化命名混乱的原因 |
4.2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命名研究历程 |
4.2.1 旧石器时代 |
4.2.2 仰韶时代 |
4.2.3 龙山时代 |
4.2.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长山遗址2016年孢粉分析及炭化植物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遗址简介 |
1.3 气候背景 |
1.4 研究回顾 |
1.5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材料 |
2.1 收集材料 |
2.2 文献及方法论材料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孢粉研究方法 |
3.2 炭化植物颗粒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初步鉴定与统计 |
4.1 孢粉鉴定结果 |
4.2 炭化植物颗粒鉴定结果 |
第五章 分析与研究 |
5.1 孢粉分析 |
5.2 炭化植物颗粒分析 |
5.2.1 炭化木屑分析 |
5.2.2 炭化植物种子分析 |
5.3 小结 |
5.3.1 古环境 |
5.3.2 人地关系 |
第六章 讨论 |
附录 |
图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起源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本文相关概念的限定 |
第二节 研究文献回顾 |
一、西方学者对游牧文化的研究概况 |
二、我国北方地区游牧起源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论文章节内容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论文章节内容 |
第一章 对游牧生计方式的理解 |
第一节 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民族游牧方式的探讨 |
一、游牧生活的移动性——逐水草而居 |
二、游牧活动的地域性——各有分地 |
三、游牧活动的季节性或周期性——顺寒暑,以时迁徙 |
第二节 游牧生活的多样性 |
一、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的多样性 |
二、游牧生产中牲畜种类及构成的多样性 |
三、游牧生产活动的多样性 |
第三节 关于游牧经济的"依赖性"或"非自足性" |
第四节 马在游牧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内蒙古草原地区生态环境与游牧生计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
一、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二、草原地区概况 |
第二节 环境考古所反映的内蒙古地区古代生态环境的变迁 |
第三节 草原生态环境与游牧生计 |
第三章 动植物驯化与原始农牧业起源问题 |
第一节 植物的驯化栽培与原始农业的出现 |
一、农作物的栽培驯化时间 |
二、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发展 |
三、有关农业起源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家畜的驯化史 |
一、家养动物的驯化时间 |
二、家养动物的起源问题 |
三、有关动物驯化的生物学条件 |
第三节 动植物的驯化与畜牧、游牧生计 |
一、动物驯化的社会条件 |
二、早期家畜饲养的发展 |
三、家畜饲养与游牧业 |
第四章 从考古学资料探讨草原地区早期游牧生计 |
第一节 游牧文化研究中考古学资料的应用问题 |
一、考古学资料信息本身的有限性 |
二、游牧生活方式所决定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特点 |
三、草原地带古代文化遗存的属性判断问题 |
四、考古学文化遗存与古代民族的对应关系问题 |
第二节 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旧石器、细石器遗存 |
一、旧石器时代遗存 |
二、细石器遗存 |
第三节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
一、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存 |
二、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 |
三、考古学遗存所揭示的内涵 |
第四节 内蒙古地区的早期城址 |
一、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石城址 |
二、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石城址 |
三、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石城址的分析 |
结语 |
一、内蒙古草原地区游牧生计方式出现的时间 |
二、对"青铜时代起源说"以及"农业分离说"的简单辨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的孢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地理位置及环境背景 |
三、采样地点及地层划分 |
四、剖面孢粉组合分析 |
五、分析结果与讨论 |
四、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的孢粉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简史[D]. 陈新. 山西大学, 2019(02)
- [2]长山遗址2016年孢粉分析及炭化植物遗存研究[D]. 陈晓菲. 吉林大学, 2019(10)
- [3]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起源探索[D]. 刘瑞俊.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 [4]《内蒙古文物考古》总第5期-35期目录索引[J]. 李力.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6(02)
- [5]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的孢粉分析[J]. 汪英华.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