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维机织增强材料渗透率的测量与分析

2.5维机织增强材料渗透率的测量与分析

论文摘要

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是一种制造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先进技术,具有成本低、成型速度快、产品质量好、对环境污染小以及能够制造大型复杂结构构件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5维机织结构复合材料是机织结构复合材料又一新的发展方向。随着机织复合材料的深入研究,2.5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获得了飞速发展,引起了材料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渗透率是2.5维增强材料的一个固有属性,它描述了充模过程中2.5维增强材料对树脂流动的阻碍作用,精确描述树脂在2.5维增强材料中的渗透特性,对优化模具设计、充模过程数值模拟、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由于用理论解析的方法获取渗透率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求解结果与实际渗透率相差也较大,而且具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2.5维增强材料的渗透率通常通过实验测量的方法来获得。本文以四种不同体积含量的2.5维玻纤增强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M充模原理,利用单向法和径向法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了其渗透率,并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渗透率的测量过程中。结果表明2.5维玻璃纤维织物的渗透率为各向异性,主渗透率方向平行于织物纬向,并且体积含量对2.5维机织增强材料的影响很大。渗透率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注射压力、流动速度、流体特性、纤维微观结构、纤维体积分数、模具结构等。弄清其中的一些参数对渗透率测量值大小影响的规律,并做到能够设计、控制这些因素,将会对控制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分析充模参数对渗透率测量值大小影响的规律,本文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了纤维体积含量、注射压力、流体粘度和模具宽度对2.5维机织增强材料渗透率影响的主次顺序,并得出渗透率随各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织物的体积分数的增加,渗透率的测量值迅速减少;注射压力对充模渗透率影响也较明显,注射压力越大,充模渗透率越大;粘度对渗透率测量值的影响较小,粘度增大,渗透率测量值有增大趋势,但不明显;模具宽度对渗透率测量值在影响较小。本课题的研究为2.5维机织复合材料RTM工艺成型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 1.1.2 RTM 模塑成型工艺发展概况
  • 1.1.3 机织增强材料渗透率测量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2.5 维机织增强材料的研究
  • 1.2.2 机织增强材料渗透性能的研究
  • 1.2.2.1 理论研究
  • 1.2.2.2 实验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2.5 维机织增强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 2.1 2.5 维机织增强材料的几何结构
  • 2.2 2.5 维机织增强材料的织造
  • 2.3 2.5 维机织复合材料的特点
  • 2.4 2.5 维机织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三章 机织增强材料渗透率测量的理论基础
  • 3.1 RTM 渗流的基本理论
  • 3.1.1 Darcy 定律
  • 3.1.2 树脂流动基本微分方程
  • 3.1.3 RTM 一维流动模型
  • 3.1.4 RTM 二维流动模型
  • 3.2 渗透率的测量方法
  • 3.2.1 单向流动法测量
  • 3.2.2 径向流动法测量
  • 第四章 2.5 维机织增强材料渗透率的测量
  • 4.1 实验材料及装置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装置
  • 4.2 主渗透率方向确定
  • 4.3 单向法测量
  • 4.3.1 理论推导
  • 4.3.2 图像采集与处理
  • 2/t 的求解'>4.3.3 A2/t 的求解
  • f体积含量求解'>4.3.4 纤维 Vf体积含量求解
  • 4.4 渗透率测量结果与讨论
  • 4.4.1 实验结果
  • 4.4.2 结果讨论
  • 4.4.2.1 流体流动过程讨论
  • 4.4.2.2 不同方向的渗透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RTM 充模参数对渗透率测量值影响的分析
  • 5.1 实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2.1 实验结果
  • 5.2.2 结果分析
  • 5.3 充模参数对渗透率测量值影响
  • 5.3.1 体积分数与渗透率测量值的关系
  • 5.3.2 注射压力与渗透率测量值的关系
  • 5.3.3 流体粘度与渗透率测量值的关系
  • 5.3.4 模具的宽度与渗透率测量值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增强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9(04)
    • [2].两巨头增强材料业务合并组成的OCV实业[J]. 玻璃纤维 2008(04)
    • [3].新型混杂增强材料用于风电行业[J]. 玻璃钢 2010(02)
    • [4].螺旋扭状增强材料螺旋效应的理论解析[J]. 建筑材料学报 2008(05)
    • [5].巴斯夫联合大连实德推出节能窗用共挤增强材料[J]. 聚氯乙烯 2014(04)
    • [6].试论混凝土及其增强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 科技信息 2008(26)
    • [7].纬编针织增强材料的结构特性及应用[J]. 针织工业 2016(01)
    • [8].科纺勒公司(Chomarat)展示首架C-Ply增强材料飞机[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14(01)
    • [9].三维编织增强材料的发展[J]. 玻璃钢 2016(03)
    • [10].螺旋扭状增强材料节距对黏结锚固性能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 2011(02)
    • [11].OCV增强材料产品一览[J]. 玻璃纤维 2009(02)
    • [12].三维立体纺织增强材料助力神十一飞天[J]. 纺织科学研究 2017(06)
    • [13].螺旋扭状增强材料螺旋效应的光弹性研究[J]. 力学季刊 2012(01)
    • [14].聚丙烯自增强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J]. 石油化工 2020(05)
    • [15].不同增强材料增强苄基化麦草复合材料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07)
    • [16].国家标准《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的修订[J]. 玻璃纤维 2008(06)
    • [17].三维纺织增强材料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J]. 纺织导报 2018(S1)
    • [18].透水水泥混凝土增强材料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9(07)
    • [19].几种纬编增强材料拉伸性能探讨[J]. 产业用纺织品 2016(06)
    • [20].纬编增强材料拉伸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针织工业 2016(11)
    • [21].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3)
    • [22].聚氨酯防水涂料用胎体增强材料的选用与效果评价[J]. 中国建筑防水 2020(10)
    • [23].大容量挤注成型机及塑料增强材料的发展及前景[J]. 塑料科技 2015(06)
    • [24].浙江星益达增强材料有限公司 做精做强 着眼高端[J]. 非织造布 2012(05)
    • [25].玻纤增强材料的二维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J]. 产业用纺织品 2017(08)
    • [26].国产高性能玄武岩纤维/涤纶长丝复合织物试织[J]. 产业用纺织品 2014(06)
    • [27].将玄武岩纤维加工成多轴经编纺织品[J]. 国际纺织导报 2020(01)
    • [28].曲直形家具构件局部增强技术研究[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0(10)
    • [29].钛纤维制品的应用研究现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12)
    • [30].浅析博采众长的复合材料[J]. 硅谷 2010(03)

    标签:;  ;  ;  ;  

    2.5维机织增强材料渗透率的测量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