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采煤工作面用的液压支架是一种复杂的煤矿机械,它能够可靠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的顶板,保证工人安全和各种作业的正常进行。电液控制液压支架是当前先进采煤技术装备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压高水基电磁先导阀是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结构复杂、精密度高,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和美国等少数国家研究和生产制造,属高难技术。我国曾尝试过自行设计、制造这种液压阀,但由于没有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现代数字技术等手段去深入研究液压阀的关键技术问题,只是凭借经验和已有的资料进行设计,致使研制失败。因此,目前我国高压高水基电磁先导阀仍然依靠进口,成为制约我国采煤技术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首先研究高压高水基液压阀的冲蚀磨损与密封泄漏机理等关键技术问题。然后,将该成果应用于液压支架电磁先导阀的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中,使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成功开发高水基电磁先导阀提供理论支持。作者以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分形(FRACTAL)理论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等为依托,采用理论、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液压阀流场仿真模型、泄漏机理模型、动力学仿真模型和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为此类液压阀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高水基液压阀流动过程的壁面磨损行为,严重影响液压阀的使用寿命。作者综合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与冲蚀(EROSION)理论的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高压条件下液压阀的冲蚀磨损机理,建立高水基液压阀流体湍流和冲蚀的数学模型。通过可视化模拟,预测了煤粒对高水基平面阀和球阀不同部位的冲蚀磨损分布,比较准确地确定了冲蚀磨损对关键元件的影响区位和程度。研究阀芯和顶杆间的微动磨损与冲蚀的交互破坏,指出了采用侧顶杆结构可以避免磨损叠加。另外,作者对几种非金属材料的冲蚀磨损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高水基液压阀密封副材料的优选提供了依据。作者使用现代数字技术,开展高水基介质液压阀气蚀(CAVITATION)问题的研究,以解决这个难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问题。通过高水基液压阀流体气蚀的数学模型,研究高水基液压阀低压密封的汽穴形成,找出最易产生气穴与气蚀现象的位置。分析表明,低压区对应气体体积百分比高的气穴区域,侧顶杆结构同样可以减轻液压阀的气蚀磨损。分形(FRACTAL)几何学的建立,为研究复杂无规律的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在考虑端面形貌变化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研究高水基液压阀的微观密封机理的思路。分析了密封副端面粗糙轮廓波谷面积和弹性接触点面积的微观接触机理及相互关系。以缝隙流动的N-S方程为基础,推导出泄漏量与表面粗糙度、分形参数、密封接触比压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泄漏量分形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讨论了分形参数、密封力与泄漏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控制表面形貌参数可以有效降低液压阀泄漏量。另外,作者对泄漏量与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密封比压、密封面宽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具有工程应用指导意义的定量结论。针对电液控制支架的特殊要求,作者设计了先导阀的螺线管结构电磁铁。模拟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其在空间的磁场分布情况,并对电磁铁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保证该电磁铁响应速度快,动作平稳可靠。通过可视化模拟和分析得知,磁通密度最高的地方是衔铁与极靴导套端重叠部分,极靴内径单侧间隙的变化对吸力起决定作用。最后,对电磁铁的吸力特性进行试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的正确性。在研究电磁先导阀的运动特性时,虚拟样机技术有助于做出前瞻性的决策。为了评定先导阀动态特性,作者引入位移响应曲线来衡量其动态性能。通过求解先导阀的动态数学模型,获得反映动态特性的数值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先导阀内部运动元件的接触碰撞及运动拓扑关系,建立先导阀详细的三维实体模型。研究阻尼系数、质量和刚度变化对先导阀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准确地预知其在实际工况下的动态性能。根据预定的系统性能和预期的目标反复修正几何参数,最终达到预期的动态响应性能,为先导阀的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电磁先导阀工作口压力的变化,会引起其内部流场相应变化,而先导阀出口压力又受到液控主阀、立柱等负载的影响。因此,作者从系统角度对先导阀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AMESim的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得到先导阀工作口的不同压力、流量响应曲线,为先导阀流场仿真的初始边界条件的设定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先导阀的流场分布。根据先导阀的压力损失、速度分布等随流量、出口压力和入口位置的变化关系,确定高水基电磁先导阀的最佳合理结构。本文的研究工作涉及多学科理论和现代试验技术,主导思想是在创新体系下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此途径对高压高水基液压阀的理论问题及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压高水基论文; 电磁先导阀论文; 冲蚀磨损论文; 数值模拟论文; 分形维数论文; 泄漏模型论文; 动态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