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胰岛细胞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中的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易出现诊断错误。目前关于胰岛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的报道较少,并且关于其发病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尚未完全清楚。Simian Virus40(SV40)属于多瘤病毒属,其早期基因编码产物大T抗原(SV40Tag)具有致癌性。研究表明,通过注射SV40Tag,可建立起胰腺肿瘤,骨肉瘤,膀胱瘤以及肝癌的仓鼠模型。本文利用四环素调控系统中的Tet-on系统与pTRE-SV40Tag重组质粒共同对FVB小鼠进行精胚胎的雄原核显微注射,经PCR和Southern检测获得阳性转基因小鼠。通过饮水添加Dox进行诱导的双阳性小鼠在胰腺和脑中检测到SV40Tag表达,并发现没有Dox诱导的双阳性小鼠胰腺内也有SV40Tag表达。百分之六十的双阳性转基因小鼠在20周后出现四肢无力,消瘦,腹部肿大等现象。通过血糖测试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测试发现上述小鼠出现胰岛素分泌紊乱症状。剖腹观察见有胰腺肿瘤形成。组织病理学,分子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证明该肿瘤为源自胰腺胰岛细胞的胰岛细胞瘤利用real-time PCR方法与免疫共沉淀等方法对该模型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GF通路有明显变化,且SV40Tag与IGF通路中的IRS-1能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综上,本研究成功建立pTet-on/pTRE-SV40Tag转基因小鼠胰岛细胞瘤模型,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将对SV40的致瘤机理以及胰岛细胞瘤的防御,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双阳性转基因小鼠论文; 胰岛细胞瘤论文; 通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