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大多采用乳酸钙结晶和硫酸酸解工艺提取乳酸,所得粗乳酸再经过多步碱化、絮凝、酸化、离子交换、活性炭脱色等工序处理得到高纯乳酸。工艺相对成熟,但是劳动强度较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收率低,而且对发酵液中杂质的去除效果不好。如何提高提取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制备高品质的L-乳酸是如今乳酸行业研究的重点,本论文应用新兴的陶瓷膜分离技术对L-乳酸发酵液进行粗提取,代替原有工艺中的碱化与絮凝步骤,并对新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文选用0.01μm孔径的陶瓷膜进行实验室规模的L-乳酸纯化提取,并与常规工艺进行比较,测定每步提取滤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和铁离子浓度的含量,同时测定滤液的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陶瓷膜对氨基酸和蛋白质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对葡萄糖的过滤效果略差于原工艺中的加碱与絮凝两个步骤,对铁离子的去除能力几乎没有,而原工艺中的加碱步骤则可以有效的去除大部分的铁离子。但是经过离子交换后,滤液中的各个指标基本相当,不影响最终的乳酸成品。陶瓷膜工艺完全可以生产出热稳定性合格的L-乳酸。通过对陶瓷膜过滤条件的研究,确定了优化的过滤条件,即:陶瓷膜孔径0.01μm、各批次过滤前膜的初始清水通量为500 L·m-2·h-1(0.1 MPa压力下测定)以上,操作压力0.2 MPa、操作温度70℃以上。上述条件下过滤L-乳酸发酵液稳定膜通量可达250 L·m-2·h-1以上。通过对过滤过程阻力分析,得出L-乳酸发酵液过滤过程膜污染主要发生在过滤初期,污染类型主要为膜孔堵塞,堵孔阻力在总阻力中占70~80%,对膜通量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陶瓷膜清洗较优的清洗步骤为:放空料液,清水洗净,用强碱清洗30min,再用清水冲洗至渗透液呈中性(pH试纸检测),强酸清洗15min,最后用清水再冲洗至渗透液呈中性即可。此时膜通量一般能恢复至700 L·m-2·h-1左右,且清洗效果的重复性较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乳酸的性质1.1.1 乳酸的分子结构1.1.2 乳酸的理化性质1.2 乳酸的应用与供需情况1.2.1 乳酸的应用1.2.2 乳酸的供需情况1.3 乳酸的生产方法1.3.1 发酵法1.3.2 化学合成法1.3.3 酶法1.4 乳酸发酵下游工程的研究现状1.4.1 乳酸提取工艺的研究1.4.2 乳酸精制工艺的研究1.5 无机陶瓷膜简介1.5.1 无机陶瓷膜研究进展1.5.2 无机陶瓷膜的特点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二章 乳酸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2.1 引言2.2 材料与方法2.2.1 实验材料2.2.2 实验方法2.2.3 分析方法2.3 结果与讨论2.3.1 热稳定性测定方法的建立2.3.2 原料乳酸成分分析2.3.3 温度对热稳定性的影响2.3.3 葡萄糖对乳酸热稳定性的影响2.3.4 蛋白质对乳酸热稳定性的影响2.3.5 氨基酸对乳酸热稳定性的影响2.3.6 金属离子对乳酸热稳定性的影响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陶瓷膜工艺制取热稳定性乳酸的可行性研究3.1 引言3.2 材料与方法3.2.1 实验材料3.2.2 工艺流程与实验方法3.2.3 分析方法3.3 结果与讨论3.3.1 提取过程中料液透光度的变化3.3.2 提取过程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3.3.3 提取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3.3.4 提取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3.3.5 提取过程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3.3.6 提取过程中热稳定性的变化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陶瓷膜过滤乳酸发酵液过滤条件的优化4.1 引言4.1.1 陶瓷膜的结构4.1.2 陶瓷膜微滤的基本原理4.2 材料与方法4.2.1 材料与设备4.2.2 分析方法4.3 工艺流程与实验方法4.3.1 陶瓷膜过滤流程与方法4.3.2 陶瓷膜设备的主要参数4.4 结果与讨论4.4.1 膜通量随过滤时间的变化4.4.2 膜孔径对过滤稳定膜通量的影响4.4.3 操作压力对过滤稳定膜通量的影响4.4.4 操作温度对过滤稳定膜通量的影响4.4.5 陶瓷膜初始状态对过滤稳定膜通量的影响4.4.6 膜过滤过程滤液性质的稳定性4.5 本章小结第五章 乳酸发酵液膜过滤过程主要阻力分析及膜的清洗与再生5.1 引言5.2 材料与方法5.2.1 主要试剂5.2.2 膜的清洗方法5.3 过滤过程各部分阻力分析与结果5.3.1 污染机理分析5.3.2 陶瓷膜过滤乳酸发酵液时阻力组成5.4 陶瓷膜的清洗与再生5.4.1 清洗剂的选择5.4.2 清洗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5.4.3 组合清洗步骤的清洗效果比较5.4.4 清洗周期的确定5.4.5 陶瓷膜的保养与保存5.5 本章小结全文结论展望致谢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乳酸论文; 耐热级论文; 提取论文; 陶瓷膜论文; 微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