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城市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地域。随着社会进步和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的空间扩散能力,城市空间扩散的效应和城市与周边区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加快了城市向外的拓展,促进了城乡间的快速融合。在城市发展中,形成了一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似城非城”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即城乡融合区。由于城乡融合区位于中心城区与外围典型农业区之间,具有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特征,是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带。这种空间形态是城乡两大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形态,它的形成是城市和乡村两种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这一区城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鉴于目前国内外对城乡融合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城乡融合区诸多问题如城乡融合区的概念、理论框架、结构功能、空间演进机理及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调控手段等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城市地域系统演化发展的角度,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过程研究和静态比较研究相结合、计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和综合集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融合区发展理论和城乡融合区空间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城乡融合区的理论构架,城乡融合区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结构功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进行了过程耦合分析,探索了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提出了长春市城乡融合区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目标以及调控重点。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在理论研究上,重点构建城乡融合区的理论构架。本文认为对于城乡融合区的研究,应该从其概念内涵入手,研究其结构功能及地域类型。因此,本文首先提出城乡融合区是在城市化特定体制背景和内在机制作用下,与中心城区共同组成城市地域系统的特殊经济地域单元,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地域系统演化发展实体空间,其体制的形成及其变革是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时空的推进,并且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的要素递变、结构演替与功能转换的空间响应过程。它既不同于单纯的中心城区,又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区域,而是既有城区风貌,又有乡村特点的一种经济地理空间,是城乡建设中复杂、最富变化的地区。其次,提出了城乡融合区的五大基本特征:一是在经济上,建立了比较现代的产业制度,产业划分不再带有人为的城市或乡村的地域特性。二是在城乡物质双向交流中,表现出更加广泛、深入的市场经济活动。三是城乡融合区带有强烈的人文反差性。四是在城乡融合区的社会就业机制中,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五是城乡融合区的空间位置不稳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再次,深入研究了城乡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都市城乡融合区空间演进及内在关联性测度——基于武汉市夜间灯光数据[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1)
- [2].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J]. 中国农村科技 2019(12)
- [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及其在新时代的应用与创新[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0(02)
- [4].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路径[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 [5].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理路研究[J]. 知识经济 2020(15)
- [6].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J]. 城市规划通讯 2020(10)
- [7].城乡融合发展应以科教融合为突破口[J]. 国家治理 2020(21)
- [8].甘肃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04)
- [9].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研究综述[J]. 小城镇建设 2020(06)
- [10].城乡融合赋能“新”发展[J]. 中国发展观察 2020(Z6)
- [11].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探析[J]. 理论导刊 2020(08)
- [12].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助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J]. 农村工作通讯 2020(14)
- [13].乡村文化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14].城乡融合发展的文化新动能研究[J]. 乡村科技 2019(01)
- [15].从单纯城镇化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然之路[J]. 领导决策信息 2019(05)
- [16].专家把脉城乡融合[J]. 中国商界 2019(06)
- [17].社会资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基于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视角[J]. 公共财政研究 2019(03)
- [18].利用“城乡融合”新途径实现乡村振兴[J]. 农村工作通讯 2017(23)
- [19].城乡融合的美国模式及其启示[J]. 国家治理 2018(14)
- [20].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J]. 时代金融 2018(21)
- [21].以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目标、难点与路径分析[J]. 乡村科技 2018(19)
- [22].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历史地位[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地位[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24].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对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启示[J]. 济宁学院学报 2017(03)
- [25].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6].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J]. 农村工作通讯 2017(21)
- [27].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与途径[J]. 中国乡村发现 2019(01)
- [28].产业链条上的城乡融合[J]. 今日重庆 2020(01)
- [29].江苏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J]. 农家致富 2020(11)
- [30].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与现状[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