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开展hUCMSC慢病毒转基因抗肿瘤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方法获得hUCMSC,并对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PKH26和二咪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特征FITC-CD34,CD71,HLA-DR,PE-CD29,CD38,CD44,CD105和HLA-Ⅰ;染色体遗传分析及绘制生长曲线;利用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磷酸甘油、bFGF和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消炎痛诱导第3代hUCMSC分别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并通过碱性磷酸酶(ALP)、Von Kossa和油红O染色进行检测;通过PCR,RT-PCR等方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构建融合基因TNFα-Tumstatin的慢病毒载体,采用磷酸钙转染方法转染293T细胞和hUCMSC,通过PCR,RT-PCR,ELISA,3H-TdR检测融合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观察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hUCMSC在培养了两周后,大多呈纤维状生长,细胞传至第2代时,则为均一的长梭形细胞。在经PKH26和DAPI染色后,可见细胞有一个蓝色的平滑的核,胞浆呈红色,并可维持20天左右。在传代4个月后(约26代),细胞仍然保持了其生物学特性。流式分析显示:CD29,CD44,CD95,CD105,HLA-Ⅰ表达阳性,CD34,CD38,CD71,HLA-DR不表达。染色体核型正常。第3代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G2/M和S期分别为88.86%,5.69%和5.45%。经过体外诱导,ALP、Von Kossa和油红O染色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细胞分别表达了骨形成蛋白-3(BMP-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等基因。hUCMSC还表达了骨髓MSC所表达的BMI-1和nucleostemin基因。成功构建融合基因TNFα-Tumstatin的慢病毒载体,包装293T细胞后可见绿色荧光,转染效率可达50%以上,在转化293T和hUCMSC后,基因组中可检测到融合基因,表明转染成功。慢病毒上清中可以检测到融合蛋白的表达并且对肿瘤细胞U937(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结论HUCMSC具有与骨髓MSC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尤其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分化的多潜能性特点。hUCMSC的慢病毒转基因抗肿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在转基因治疗肿瘤中具有重要的前景,将成为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中一种新的间质干细胞来源。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间质干细胞的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1.1.1 间质干细胞1.1.2 MSC的来源1.1.3 MSC的形态学特征1.1.4 MSC的生物学特性分析1.1.4.1 MSC的数量1.1.4.2 MSC的增殖能力1.1.4.3 MSC的细胞表面标志1.1.4.4 MSC的多向分化潜能1.2 MSC的基因治疗1.2.1 基因治疗的原则1.2.2 目的基因1.2.3 基因载体1.2.4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1.2.5 MSC的基因治疗1.2.6 MSC的基因治疗的展望1.2.6.1 MSC的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问题1.2.6.2 靶细胞生物学特性1.2.6.3 治疗基因的问题1.2.6.4 基因表达的可调控性1.2.6.5 外源基因长期稳定表达的问题第二章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意义2.1 研究目的2.2 研究方法及技术2.3 实验方案的设计2.4 本研究的意义第三章 脐带间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3.1 材料和仪器3.1.1 材料3.1.2 主要仪器3.2 方法3.2.1 人脐带MSC的分离扩增3.2.2 形态学分析3.2.3 MSC表面标志的检测3.2.4 MSC生长曲线的测定3.2.5 MSC周期检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3.2.6 MSC诱导分化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3.2.7 总RNA提取和逆转录3.3 结果3.3.1 人脐带MSC的分离培养和表面标志3.3.2 MSC的生长特性3.3.3 MSC细胞周期与染色体核型检测3.3.4 MSC向成骨及脂肪细胞的分化3.3.5 MSC特异性基因的表达3.4 讨论第四章 融合基因TNF α-Tumstatin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基于脐带间质干细胞的基因治疗4.1 材料和仪器4.1.1 材料4.1.2 主要仪器4.2 方法4.2.1 细胞培养4.2.2 融合基因TNF α-Tumstatin的设计及慢病毒载体的构建4.2.3 融合基因的慢病毒包装4.2.4 慢病毒转化293T和脐带间质干细胞4.2.5 PCR4.2.6 ELISA检测融合蛋白3H-TdR检测293T细胞包装后上清对肿瘤细胞U937的杀伤作用'>4.2.73H-TdR检测293T细胞包装后上清对肿瘤细胞U937的杀伤作用4.3 结果4.3.1 融合基因TNF α-Tumstatin的慢病毒载体构建4.3.2 慢病毒的包装4.3.3 转化的细胞基因组中融合基因的检测4.3.4 ELISA检测融合蛋白4.3.5 293T细胞包装后病毒上清对肿瘤细胞U937的杀伤作用4.4 讨论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获奖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间质干细胞论文; 脐带论文; 分化论文; 基因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