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总结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源流,明确其构建形成的背景、条件和模式。明确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工作的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要点,分析其总体研究和分支研究的主要方法学框架。方法:在文献研究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梳理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源流,分析其构建形成的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基本条件、构建模式。对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指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主要研究思路,探讨总体研究工作要点和研究路向;围绕总体研究要点,就文献研究、中药性状-药性相关性研究、中药成分-药性相关性研究、中药功效-药性相关性研究、数据分析挖掘研究等分支研究领域的主要目标、研究要点、研究要求、研究路向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①认为中药四性理论构建模式存在如下特点:首先,个药定性是基于证-功效-药性基础上的分类归纳模式;其次,自体理论形成是基于无序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总体认知模式;第三,归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过程属逻辑贯穿与同一化改造模式。②开展现代研究应坚持如下思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并贯穿始终的研究思路;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开放式、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研究思路;注重开展中药基础物质成分体内代谢组学研究的思路;既注重单一成分药效作用,又注重多种成分群体效应的研究思路。③总体研究要点应包括:中药四性理论体系内涵研究;样品中药四性属性界定研究;性状-药性相关性研究;成分-药性相关性研究;功效-药性相关性研究等。④文献研究要点应包括: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源流与构建模式;研究中药四性属性;中药四性传统判别要素;述评中药四性理论现代应用与研究工作等。⑤性状-药性相关性研究要点应包括:品种;用药部位;生态环境与道地性;采收时节;性状特征等。⑥物质-药性相关性研究要点应包括:初生物质成分、次生物质成分、无机物质成分与寒热药性间可能存在的相关规律性等。⑦功效-药性相关性研究要点应包括:基于证候模型的寒热中药功效-药性相关性研究;基于证候模型的寒热物质组分群与寒热中药作用相关性研究;基于正常模型的寒热中药作用特征及其规律性研究;基于寒体、热体模型的寒热中药作用特征及其规律性研究;基于不同模型的寒热中药作用机制对比研究等。结论:①中药四性理论构建模式属群体性构建模式而不是个体性构建模式,属同质性构建模式而不是异质性构建模式,属关联性构建模式而不是排他性构建模式。②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应坚持两大基本原则:遵循四性认知规律开展研究工作;基于现代科学水平阐释理论内涵。③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有理论方面的,有研究思路方面的,还有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其中,理论难点最为突出。④研究方法“西化”是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的客观需要。⑤研究中药四性理论,应点面结合,纵横结合,总体把握,分层推进,从不同层面对药性内涵进行全面阐释。充分借助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手段,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生药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紧密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多层次、多因素、多靶点、动态性开展研究工作。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深化方法论研究,构架严谨的方法学体系,在整理和挖掘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充分吸收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多学科共融,搭建技术平台,使其研究技术和方法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切实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议发生学方法在中药四性理论研究中的作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06)
- [2].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09)
- [3].中药四性研究的新进展[J]. 中医药信息 2010(01)
- [4].中药四性理论形成发展源流述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1)
- [5].中药四性与物质成分相关性的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杂志 2009(11)
- [6].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回顾与展望[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2)
- [7].中药四性理论构建模式及其对现代研究的启示[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4)
- [8].中药四性能量代谢方法研究概述[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07)
- [9].国内中药四性研究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7)
- [10].中药四性与机体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08)
- [11].中药四性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07)
- [12].中药四性研究现状与设想[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08)
- [13].浅谈中药四性量化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6)
- [14].中药四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四川中医 2010(04)
- [15].中药四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24)
- [16].中药四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及其论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3)
- [17].中药四性理论的渊源及沿革[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1)
- [18].中药四性的Fisher判别分析[J]. 中医杂志 2010(09)
- [19].中药四性现代研究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06)
- [20].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探讨中药四性[J]. 中草药 2018(19)
- [21].中药四性与初生物质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6)
- [22].基于中药四性理论探析抗恶性肿瘤药物的精准运用[J]. 中医药学报 2020(06)
- [23].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9)
- [24].近代以来中药四性理论的嬗变与分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03)
- [25].黄连与吴茱萸及其不同配伍的化学成分、药理及药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09)
- [26].蛋白质与中药四性相关性研究的几点思考[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3)
- [27].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10)
- [28].中药微量元素与其药理的关系研究[J]. 首都医药 2009(22)
- [29].基于细胞凋亡表达的生晒参、红参和西洋参四性研究展望[J]. 中草药 2008(06)
- [30].紫杉醇药性[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