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象在现代会所空间中的情景表达

诗词意象在现代会所空间中的情景表达

论文摘要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现实社会的全球化现象在各个领域蔓延,新技术为会所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地域的文化性在会所设计中逐渐走向迷失。会所空间意境的缺失、空间表情的单一化发展,这些物质空间的问题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今的一些社会问题,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全球化进程下发生动摇。中国的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被人们所质疑,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断裂,文化的离析、整合。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全球化进程,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急需重塑自己的价值定位与文化认同。会所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空间类型,而关于它的全面定义与研究的理论并不多见。在当今社会,可以说会所是一种带有历史印记的在新文化语境下产生了新含义的集体交往空间,供人们进行休闲、娱乐、运动、商务等多种活动。会所的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而其空间意境正在消费大潮下的单一化趋势下被弱化。本文主要致力于会所的空间设计在当代新的文化语境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意象因素介入会所的空间设计,希冀起到以文化充实设计的积极效果。通过探索诗词意象的相关理论与会所的空间设计的契合点,本文试图唤醒人们在会所空间的体验中普遍性的传统意识,并在传统文学的广泛群众基础上增强大众的认同感,赋予会所空间更多的事件情节性,增加多元的体验感,构建有说服力的文化空间。本课题试图通过意象理论的分析,寻找切入点,探索以象达意、由意生象的生动空间的建构方式,研析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情景表达手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缘起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现状
  • 0.1.3 概念界定
  • 0.2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0.2.1 研究的意义
  • 0.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0.3.1 案例研究与分析归纳
  • 0.3.2 学科交叉研究
  • 0.4 研究框架与探新
  • 0.4.1 研究框架
  • 0.4.2 本文的探新
  • 第一章 会所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综述
  • 1.1 会所的起源及发展
  • 1.1.1 俱乐部、沙龙
  • 1.1.2 会馆
  • 1.1.3 现代会所
  • 1.2 会所的类型
  • 1.2.1 依据使用性质划分
  • 1.2.2 依据开放程度划分
  • 1.2.3 依据准入方式划分
  • 1.3 会所的特征
  • 1.3.1 复合型的空间形式
  • 1.3.2 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 1.3.3 多元化的功能服务
  • 1.4 会所空间物质设计要素的构成
  • 1.4.1 空间组织
  • 1.4.2 采光照明
  • 1.4.3 材质选择
  • 1.4.4 色彩运用
  • 1.5 当下国内会所空间设计的不足
  • 1.5.1 空间语意的缺失
  • 1.5.2 设计意向的趋同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诗词意象的概念界定及其应用原理分析
  • 2.1 诗词意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意象的起源及发展
  • 2.1.2 常用诗词意象分类
  • 2.2 诗词文化在古典园林中的实践
  • 2.2.1 审美意识
  • 2.2.2 文化精神
  • 2.3 诗词意象的美学意蕴及其符号化应用
  • 2.3.1 意象之美
  • 2.3.2 意象的符号化本质及应用
  • 2.4 诗词意象的空间适应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词意象在会所空间中的转译与物化研究
  • 3.1 会所的基本条件对意象符号应用的限定
  • 3.1.1 会所自身的主题形象
  • 3.1.2 会所原有的建筑空间形态
  • 3.1.3 会所周边的人文特色
  • 3.1.4 会所周边的地理环境
  • 3.2 诗词意象转译到会所空间中的意图
  • 3.2.1 会所空间意境的重塑
  • 3.2.2 会所成员的情感诉求
  • 3.3 从文学语言到会所空间语言的转译原则
  • 3.3.1 功能的适应性原则
  • 3.3.2 情感的易读性原则
  • 3.3.3 文化的渗透性原则
  • 3.4 诗词意象用于会所空间设计的物化方式
  • 3.4.1 物象符号的选取与提炼
  • 3.4.2 物象符号的组合与布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蕴含诗词意象的会所空间情景表达手法
  • 4.1 诗词意象的组合模式对会所空间序列的优化
  • 4.1.1 曲径式的审美意趣
  • 4.1.2 蒙太奇式的剪接
  • 4.2 不同风格的诗词意象群对会所空间情感主题的塑造
  • 4.2.1 磅礴大气
  • 4.2.2 闲适田园
  • 4.2.3 清丽婉约
  • 4.2.4 幽清苍凉
  • 4.3 诗词意象符号在会所空间中的传情手法
  • 4.3.1 直接体现
  • 4.3.2 间接暗示
  • 4.3.3 综合方式
  • 4.4 诗词中色彩意象对会所空间氛围的渲染
  • 4.4.1 含蓄性的色彩构成
  • 4.4.2 张扬性的色彩构成
  • 4.5 会所空间中光影的营造与材质处理
  • 4.5.1 光影的营造
  • 4.5.2 材质的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产品意象评价中的眼动与脑电技术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20(20)
    • [29].秋山意象图[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9)
    • [30].《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

    标签:;  ;  ;  ;  ;  

    诗词意象在现代会所空间中的情景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