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大人先生”形象溯源及其文学意义

阮籍“大人先生”形象溯源及其文学意义

论文摘要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塑造了一位睥睨万物、独立世表、不受世俗礼法束缚、豁达任性与天地为一的“大人先生”,这是魏晋易代之际,阮籍有感于名教堕落和士人独立人格的丧失,而倾情塑造的具有绝对自由精神境界的人格形象,代表了阮籍等竹林隐士及当时正直士人对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追求,是魏晋隐逸之风和竹林精神的产物。本文尝试从文化原型的角度追根溯源,结合政治背景、时代文化,对道家“大人”在形象和内涵上的演变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以期真实再现阮籍“大人先生”形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学意义。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回顾前人对阮籍《大人先生传》及相关“大人”主题的研究,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缘起、意义及价值。第二部分,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介绍阮籍“大人先生”形象的文化原型和现实原型。其根本原型即《庄子》的理想人格“至人”及其“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另一文化原型是司马相如《大人赋》之“大人”。阮籍“大人先生”的现实原型是隐居于苏门山不知姓名的隐士,本文将从“苏门长啸,孙登善琴”的角度考辨阮籍在苏门山所见隐士并不是孙登。第二章:以《大人先生传》中的文学性“远游”描写为突破点,对《大人先生传》进行文本解读,阐释其主旨即庄子的“逍遥游”精神境界,并将《远游》、《大人赋》和《大人先生传》等作品中的主人公“远游”模式进行比照,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继承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阐释阮籍“大人先生”与魏晋隐逸之风、竹林精神的关系。第三章:论述“大人先生”形象的文学意义。首先,从文学形象的角度对“大人先生”的文学意义加以论述,这是阮籍针对丑恶现实和虚伪的礼法之士而塑造的以批判现实为目的人格形象;其次,他是魏晋风度个性化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塑像,对后世士阶层的精神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大人先生”形象的塑造推动了隐逸文化的发展,成为隐逸文学中一个经典化的文学形象。第三部分(结语):总结评价“大人先生”作为道家最高理想人格形象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大人先生”形象溯源
  • 第一节 儒家之“大人”
  • 第二节 庄子之“大人”——“至人”
  • 第三节 司马相如之“大人”
  • 第四节 “大人先生”的现实原型
  • 小结
  • 第二章 “大人先生”形象解析
  • 第一节 《大人先生传》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大人先生传》的远游模式及其对《远游》、《大人赋》的继承
  • 第三节 “大人先生”形象与隐逸之风、竹林精神之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大人先生”形象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对现实的批判
  • 第二节 魏晋风度的个性化抒写及其影响
  • 第三节 “大人先生”的经典化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大人先生传》和《咏怀诗》看阮籍对君子形象的认识[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4(05)
    • [2].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诗歌解读[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03)
    • [3].与自然齐光 逍遥而抱一——从《大人先生传》看阮籍心灵历程[J]. 菏泽学院学报 2019(06)
    • [4].《大人先生传》:阮籍一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5].从《大人先生传》看阮籍的思想变化[J]. 丝绸之路 2013(02)
    • [6].从“不”的使用浅析形象塑造的相似性——比较分析《五柳先生传》和《大人先生传》首段[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5(09)
    • [7].《大人先生传》:阮籍矛盾、苦闷一生的写照[J]. 浙江社会科学 2009(08)
    • [8].从《大人先生传》看阮籍赋文的特点[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7)
    • [9].独与群[J]. 思维与智慧 2019(23)
    • [10].从《大人先生传》看阮籍的心灵之路[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11].疏狂不羁,谨言慎行[J]. 初中生 2020(Z1)
    • [12].阮籍思想的变迁[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 [13].魏晋玄学对阮籍文学创作风格影响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3)
    • [14].解析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精神苦闷[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20)
    • [15].超脱的“大人先生”与超而无可脱的阮籍——从《大人先生传》看阮籍的人生悲剧[J]. 名作欣赏 2019(33)
    • [16].阮籍与小乘佛学[J]. 临沂大学学报 2011(02)
    • [17].尺宅寸心[J]. 思维与智慧 2020(13)
    • [18].“大人先生”形象浅谈[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10(01)
    • [19].“哭邻家亡女”的生命美学意识[J]. 安顺学院学报 2016(04)
    • [20].阮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绥化学院学报 2008(02)
    • [21].读陶诗笔记两则[J]. 青岛文学 2018(12)
    • [22].福建《诗》[J]. 诗歌月刊 2008(04)
    • [23].论“拟传记体”散文在唐宋时期的历史演变[J]. 青年文学家 2016(29)
    • [24].综述阮籍的美学思想及其研究概况[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5)

    标签:;  ;  ;  ;  ;  

    阮籍“大人先生”形象溯源及其文学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