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龙头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东海区龙头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龙头鱼在东海区的渔捞比重逐渐上升,在渔业生产中占据一定的地位。相对于其他经济鱼类过度利用的渔业状况,其资源具有一定的利用潜力。对龙头鱼基础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其生活史,估算种群数量及资源变动,丰富渔业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促进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龙头鱼的数量分布、年龄生长、繁殖习性、摄食等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初步总结和归纳,目的重在为研究中国沿海龙头鱼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合理利用策略提供借鉴。其次,以2006 ~ 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调查的底拖网渔获及环境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龙头鱼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动,以及水深、底温和底盐与龙头鱼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区龙头鱼存在2个群体,一个是分布在东海北部的群体,另一个是分布在浙江中南部近海的东海南部群体。北部群体相对南部群体分布广泛,资源量和平均资源密度大,各个季节的分布区域变化明显,夏季禁渔线以外海域龙头鱼少有分布,秋冬季平均资源密度很高,并具有明显的群体移动现象。南部群体分布范围小,资源量少,群体移动现象不明显,除秋季外,其他季节主要分布区域的四年平均资源密度变化较小。同时,以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海域所获取龙头鱼样品为材料,利用龙头鱼耳石,研究其年龄生长特征,分析其个体及群体生长规律及补充机制。结果表明:龙头鱼雌雄个体间差异显著,龙头鱼较大型的样本较少(大于260mm的个体只有9尾且均为雌鱼),雄鱼最大观测体长为257mm,雌鱼则为291mm,差异较大。另外,雌鱼的体长分布范围较广且所采集到的样本数也多于雄鱼。根据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结果显示,雌雄之间生长情况存在显着差异(p<0.05),雄鱼k值为0.143,极限体长为592.4mm;雌鱼k值为0.121,极限体长可达701.4mm,雄鱼生长较雌鱼快。龙头鱼耳石轮纹并非一日轮,为多日轮,在对龙头鱼耳石轮纹进行判读时发现最多可读至192轮,对应的样本体长为291mm。另外,利用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的取样数据,初步探讨了龙头鱼的性比、产卵方式、繁殖力等特征。结果表明:龙头鱼的产卵类型为连续产卵,卵巢分左右两叶,形状为长条形,左右两边的长短有较小差异,一般右叶比左叶稍微长一些,有些则相反,精巢形状左右两叶对称,呈细长形,随着发育由透明转变为白色。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雌雄个体比例不符合1:1,雌性的性比会随体长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体长约在200mm以下时以雄性为主,体长大于200mm时雌鱼数量多于雄鱼,当体长大于260mm以上时几乎没有发现雄鱼。龙头鱼绝对繁殖力为271514~621230粒/尾,平均值为446372±174858粒/尾。最后,利用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龙头鱼胃含物分析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东海区龙头鱼各季节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生态及其在东、黄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地位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摄食饵料种类有39种,鱼类是其主要饵料类群,所占质量百分比为84.13%,优势饵料种类主要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细条天竺鱼(Apogonichthys lineatus)、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龙头鱼的摄食强度秋季最高,冬季最低;食物组成季节变化明显,春季主要摄食虾类,其他季节则主要以鱼类为食;食物组成及摄食强度在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具显著差异,体长为100mm和250mm处存在食性转换现象,并在体长250mm时表现为由广食性向狭食性转换的特征,摄食选择性增强。龙头鱼营养级为3.80,在东、黄海食物网中处于较高的营养层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意义
  • 2 龙头鱼的分类特征
  • 3 研究内容
  • 3.1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 3.2 东海区龙头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 3.3 东海区龙头鱼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 3.4 东海区龙头鱼摄食生态研究
  • 第一章 龙头鱼渔业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 渔业生物学研究
  • 1.1.1 形态特征
  • 1.1.2 数量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 1.1.3 生长与繁殖
  • 1.1.4 洄游习性
  • 1.1.5 摄食生态
  • 1.2 渔业概况
  • 1.2.1 印度龙头鱼渔业
  • 1.2.2 中国龙头鱼渔业
  • 1.3 结语
  • 第二章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来源
  • 2.1.2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数量分布
  • 2.2.2 群体组成
  • 2.2.2.1 体长与体重组成
  • 2.2.2.2 体长与体重关系
  • 2.2.3 生态分布特征
  • 2.2.3.1 北部区域龙头鱼分布特征
  • 2.2.3.1.1 时空分布特征
  • 2.2.3.1.2 水深分布特征
  • 2.2.3.1.3 底温分布特征
  • 2.2.3.1.4 底盐分布特征
  • 2.2.3.2 南部区域龙头鱼分布特征
  • 2.2.3.2.1 时空分布特征
  • 2.2.3.2.2 水深分布特征
  • 2.2.3.2.3 底温分布特征
  • 2.2.3.2.4 底盐分布特征
  • 2.3 讨论
  • 2.3.1 生态分布特征
  • 2.3.2 北部区域龙头鱼的移动特征
  • 2.3.3 南部区域龙头鱼的移动特点
  • 第三章 东海区龙头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2 年龄鉴定
  • 3.1.3 模型拟合
  • 3.1.3.1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3.1.3.2 耳石生长
  • 3.1.3.3 体长与耳石轮径、耳石重之间的关系
  • 3.1.3.4 生长方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体长频率分布
  • 3.2.2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3.2.3 年龄鉴定
  • 3.2.3.1 耳石的特征
  • 3.2.3.2 轮纹形成周期的推算
  • 3.2.3.3 耳石轮径长、耳石重与体长的关系
  • 3.2.3.4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
  • 3.3 讨论
  • 3.3.1 龙头鱼雌雄个体差异
  • 3.3.2 龙头鱼轮纹形成周期
  • 3.3.3 龙头鱼生长方程
  • 第四章 东海区龙头鱼繁殖生物学研究
  • 4.1 材料方法
  • 4.1.1 样本来源
  • 4.1.2 材料处理和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生殖腺形态
  • 4.2.2 性腺发育阶段划分
  • 4.2.3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4.2.4 性比
  • 4.2.5 繁殖力
  • 4.3 讨论
  • 4.3.1 雌雄个体差异
  • 4.3.2 产卵类型
  • 第五章 东海区龙头鱼摄食生态研究
  • 5.1 材料方法
  • 5.1.1 样品收集
  • 5.1.2 样品处理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摄食强度
  • 5.2.2 食物组成
  • 5.2.3 食物组成的体长变化
  • 5.2.4 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
  • 5.2.5 营养位置
  • 5.3 讨论
  • 5.3.1 龙头鱼的摄食习性
  • 5.3.2 龙头鱼不同发育阶段的摄食变化
  • 5.3.3 龙头鱼摄食的季节变化
  • 5.3.4 龙头鱼的营养生态位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海区渔业资源实现系统管理[J]. 新农村 2015(02)
    • [2].上海水产大学有关领导带队参加东海区渔政局2007年度课题交流会[J]. 中国渔业经济 2008(01)
    • [3].我国东海区渔业生态管理的实践与展望[J]. 中国水产 2011(02)
    • [4].2008年夏秋季东海区北部沙海蜇资源状况分析[J]. 海洋渔业 2009(04)
    • [5].广东海事局开展粤东海区联合巡航严查严管[J]. 珠江水运 2015(21)
    • [6].东海区典型断面营养盐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7].东海区海-气界面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布变化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2)
    • [8].东海区渔政局就帆张网休渔问题征求渔民意见[J]. 现代渔业信息 2011(01)
    • [9].严格许可管理 服务东海渔业——东海区海洋渔业捕捞许可工作研讨会在厦门召开[J]. 中国水产 2014(04)
    • [10].应用体长股分析法估算东海区日本鲭资源量[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1].东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1)
    • [12].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介绍之十八 东海及台湾海峡:赤潮次数增加 优质鱼类减少[J]. 环境与生活 2017(10)
    • [13].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张惠荣——履新职 求实效 创佳绩 推动东海区海洋工作新发展[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02)
    • [14].东海区局接报渔业船舶事故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 中国渔业经济 2009(05)
    • [15].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东海带鱼肠道菌群结构分析[J]. 渔业研究 2018(06)
    • [16].东海区海洋观测预报减灾信息共享技术研究及框架设计[J]. 海洋通报 2016(04)
    • [17].东海区局2011年度生态修复工作部署会议在沪召开[J]. 现代渔业信息 2011(06)
    • [18].东海区海洋行政执法体制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36)
    • [19].东海区风场降尺度模拟影响因子研究[J]. 海洋气象学报 2017(02)
    • [20].东海近岸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群体遗传变异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9(06)
    • [21].X波段雷达测波系统比测方法的研究——基于东海区海洋站比测数据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5(08)
    • [22].东海区鳓鱼的摄食习性[J]. 海洋渔业 2013(02)
    • [23].东海休渔圆满结束 伏休渔船全面开捕[J]. 中国水产 2013(10)
    • [24].贯彻落实“三个六”工作部署 推进东海区海洋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12)
    • [25].东海区渔政局举办渔业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J]. 中国水产 2012(10)
    • [26].海洋荒漠化警钟敲响[J]. 中国水产 2008(11)
    • [27].见证历史——一个平凡人在不平凡的时代[J]. 黑龙江档案 2009(02)
    • [28].东海区大陆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J]. 海洋通报 2018(06)
    • [29].东海区鲳鱼、小黄鱼资源量及其持续渔获量的估算[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30].1981—2011年间东海赤潮发生与厄尔尼诺关系分析[J]. 生态科学 2017(06)

    标签:;  ;  ;  ;  ;  ;  

    东海区龙头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