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行政奖励并不新鲜,且古已有之。奖励耕种、南门立柱等历史现象多为国人熟知。在从秩序行政向福利行政、服务行政转变的新时期,大量的行政奖励实践不断涌现。这一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面对丰富的行政奖励实践,各式各样的行政奖励纠纷也随之产生。相比较申诉、信访、复议等救济手段,行政诉讼对解决行政奖励争议具有终局性、中立性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但是我国行政奖励还存在事前法律控制不到位,事后法律救济不完善等问题。给予因行政奖励相对人以救济,特别是对合法权益受行政奖励行为损害的相对人以救济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只有完善行政奖励的行政诉讼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行政奖励救济制度,也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新型行政管理方式的作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宏观的介绍了行政奖励行为产生的背景。第一部分对行政奖励诉讼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面对众说纷纭的行政奖励行为,本章节讨论的重点是行政奖励行为定义及其法律性质,进一步揭示即便是授益性行为同样会出现行政相对人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尤其是在兑现信赖利益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和法治行政等公法价值的视域下,救济因行政奖励失范受到权益侵害十分必要。在比较信访、申诉和行政复议等救济途径后,行政诉讼解决纠纷的终极性、中立性等优势得以体现,成为法律完善的重点对象。第二部分在考察行政奖励实践运行的典型案例后,总结行政奖励不作为、滥用自由裁量权、行政奖励诺尔不践、违反行政奖励程序等典型问题并对行政奖励诉讼面临的困境作出重点评述,围绕行政奖励依据的司法审查、举证责任分配、公益诉讼、国家赔偿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部分对域外救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英美法系的司法审查模式与大陆法系的诉讼救济模式中公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期待利益保护、判决种类设置等事项进行着重阐述得出相应启示。第四部分对于如何完善行政奖励诉讼提出具体建议。一方面要健全行政奖励诉讼的实体依据和程序依据;另一方面对行政奖励诉讼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引入行政奖励公益诉讼,合理分配行政奖励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进行国家赔偿,完善行政奖励判决形式等。正文开始之前,笔者希望作如下说明:第一,笔者研究行政奖励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管制行政行为的思考。羁束性行政行为和赋权性行政行为一直纷繁亮相,中国的权力规范模式呈现着“控权与赋权”并行不悖、平行发展的双行模式。服务型政府的政治理念纵然已经提出,但是因为土地纠纷带来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因此冲淡和弱化。尽管本文立意行政奖励诉讼,但并非对现今秩序行政中的问题视而不见。目的在于呼唤以及强化行政相对人的权力利保护应该有更为畅通的渠道和公正的处理,可以说,在规范权力运行的道路上,立意是一致的。第二,内部行政奖励行为也是行政奖励的一个分支,但是本文并没有着墨过多。因为行政行为更多的是讨论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问题,行政法必然以外部行政行为做为重点调整对象,考虑到论文的布局谋篇和论述方便,内部行政奖励没有成为讨论的重点,尽管其可诉性也多为学界认可。第三,行政诉讼作为解决行政法律关系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虽不具有唯一性但应当维护最起码的通畅、公平价值。面对众多可替代、可选择的纠纷解决模式,诉讼是纠纷双方维护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是维护法律神圣、司法尊严的最后机会。选择此研究课题并不代表笔者排斥行政奖励纠纷其他的解决方式。中国行政诉讼面临的是并不舒适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归纳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诉讼特点,但是无论如何修辞都应该把持诉讼最起码的制度价值,还诉讼以本来面目、还行政奖励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以应有功效。第四,本文为照顾行文的统一连贯列举学者观点时直呼姓名确实不妥,但是因难以准确把握各位学者的职称、级别,也颇感无奈,特此说明一并表达对每位学者的仰慕和尊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认知理论在行政诉讼中的应用——以证据证明标准为例[J]. 学术界 2019(12)
- [2].论我国引入预防性行政诉讼的具体类型选择[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3].“信息不存在”行政诉讼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兼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6条[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4].行政诉讼司法建议制度探析[J]. 社会科学家 2020(03)
- [5].四起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的教训[J]. 派出所工作 2020(07)
- [6].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反思与完善[J]. 法制博览 2020(25)
- [7].改革开放四十年行政诉讼的成就与展望[J]. 中外法学 2018(05)
- [8].优化行政诉讼机制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J]. 群众 2018(22)
- [9].行政诉讼走过三十年[J].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2)
- [10].贤成大厦案:中国行政诉讼的活化石[J].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2)
- [11].论预防性行政诉讼的制度空间[J]. 荆楚学刊 2019(01)
- [12].当前公安行政诉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探讨[J]. 法制博览 2019(15)
- [13].反信息公开行政诉讼问题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4].论建构我国行政诉讼的一般证明标准[J]. 政治与法律 2019(12)
- [15].论行政诉讼范围的理解与把握[J]. 法制博览 2017(34)
- [16].行政诉讼中的问题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15)
- [17].论行政诉讼规律[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5)
- [18].行政诉讼电子送达问题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7(04)
- [19].预防性行政诉讼容许性问题初探[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1)
- [20].浅析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J]. 法制博览 2017(19)
- [21].税务行政诉讼形势的变化及应对[J]. 税收征纳 2017(07)
- [22].政策因素与行政诉讼的关系[J]. 法制博览 2017(24)
- [23].余杭盐业行政诉讼案件引发的思考[J]. 中国盐业 2017(08)
- [24].档案行政诉讼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 档案学研究 2016(01)
- [25].检察监督在整备行政诉讼环境中的价值与路径[J]. 净月学刊 2016(02)
- [26].应重视行政诉讼异地管辖中的经验与不足[J]. 人民法治 2016(01)
- [27].民事行政诉讼违法行为调查机制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12)
- [28].从公共性行政诉讼到行政公益诉讼——从2006年典型公共性行政诉讼案谈起[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9].小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审理期限[J]. 法制与社会 2014(35)
- [30].行政诉讼中应有限适用调解[J]. 人民检察 2014(20)
标签:行政奖励论文; 救济方式论文; 行政奖励诉讼实例论文; 域外模式比较论文; 完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