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本科生开设毛细管电泳实验的探索和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谈弋[1](2021)在《药学类学生实验教学新方法探索》文中提出实验教学是药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生物、药学和医学等多学科和方向的内容,目前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一般都在各分支学科的实验室里进行,且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独立和片段性,同时由于实验周期、安全性、实验条件、实验场地等现实条件限制,不能开设展示药物生产整个流程的实验,从而造成药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探索实验教学新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意义重大。采用虚实结合、能实不虚等教学方法并用于实践,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
吕金鹏,周舒文,丁淑敏[2](2021)在《《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提出努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设计了《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并从课程选题、指导模式、考核方式、运行保障机制及与科创竞赛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实践表明,《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已经成为我们培养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抓手,对于其他专业创新型实验的改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朱孝霖,李亮,任筱芳,蔡志强[3](2021)在《生化实践平台仪器管理模式探索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化实践平台是创新人才能力要素培养的重要载体。实践平台的水平则是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实践平台中的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是实践平台的基础和核心所在。该文从平台仪器设备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日常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以及创新型实验开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以保障平台的有序运行,推进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更好的为科研和地方服务。
冉瑞雪,彭超,赵文楠,周雯,王雪,王涎桦[4](2021)在《药学专业本科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文中指出仪器分析在药学研发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实验教学现状,决定了教师必须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切实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白乌云[5](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赵龙山,赵旻,熊志立,王富畅[6](2021)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色谱分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色谱分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迫在眉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色谱分析理论教学为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通过增加线上学习的比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改变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等多种方式,实现对课程改革的探索。
李航,叶金铎,廖振宇[7](2021)在《关于微课平台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文中认为《仪器分析》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得到现代分析化学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操作技术等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也是应用性较强的重要的实验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使学生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仪器分析实验方案,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和设备安全合理的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综合运用现代仪器分析信息资源,对复杂食品、化工、环境、生化、材料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检测。本文结合仪器分析的课程特点,给出了将微课作为《仪器分析》教学辅助手段的必要性、意义及实施方法,利用微课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唐安娜,王京[8](2021)在《英文课程“药物分析中的分离技术”教学有感》文中提出英文课程"药物分析中的分离技术"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为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在授课过程中,将南开大学有效教学团队引入的有效教学O-AMAS模型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践行了"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教学理念。
李春,丁洪晶,张玉辉,丁立军,张晓涛[9](2021)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混合氨基酸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混合氨基酸是应用化学实验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综合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离子交换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操作,对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学生分组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方法下再生的树脂分别重复利用3次的分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方法预处理和再生重复利用的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比于传统方法,混合氨基酸(Asp、Arg)的分离效果均得以优化,其对2种氨基酸的洗脱都较为集中,拖尾也较短,节省了实验时间和洗脱液用量,实验教学效果显着提高。
赵红昆,王修光,刘正宇,丁波,杨恩翠[10](2020)在《“以人为本”的化学综合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构建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实验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在遵循学院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化学综合实验室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加强实验室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学队伍的建设,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贵重仪器操作上岗培训制度,加强综合化学实验室育人环境建设,加强化学综合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等构建化学综合实验室的管理机制。
二、面向本科生开设毛细管电泳实验的探索和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本科生开设毛细管电泳实验的探索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药学类学生实验教学新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质量标准建设 |
1. 优化课程体系。 |
2. 加强实验课程建设。 |
3.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课程组制度。 |
4. 加强核心主干课程教材建设。 |
5. 在教师中倡导“以科研反哺教学,培育创新 |
6. 加强新媒体新方法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
二、实习、实训基地及实践教学新模式建设 |
1. 建立“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研究探 |
2.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
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
4. 积极选派学生参加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以大 |
5. 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
三、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
四、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1.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2. 加强质量监控,注重过程管理。 |
3. 不断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课程,申请学校修购计划,改善实验室条件。 |
五、解决的教学问题和取得的效果 |
六、实验教学创新点 |
1. 培养体系创新。 |
2. 培养模式创新。 |
3. 管理机制创新。 |
4. 情景模拟教学。 |
5. 项目式教学。 |
(2)《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选题 |
2 《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指导模式 |
3 《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 |
4 《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运行保障机制 |
5 《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与科创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
(3)生化实践平台仪器管理模式探索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完善管理机制,平台开放共享 |
1.1 通用设备集中管理,梯度开放 |
1.2 大型设备专人管理,全面开放 |
2 加强设备维护、维修及报废管理 |
2.1 正确维护 |
2.2 及时维修 |
2.3 规范设备报废 |
3 鼓励学生使用平台设备,开展创新性实验 |
4 结 语 |
(4)药学专业本科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丰富教学内容 |
1.1 更新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 |
1.2 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 |
2 多元教学手段助推能力培养 |
2.1 引入多媒体、虚拟仿真等网络化教学 |
2.2 引入渗透式教学法和岗位胜任力教学理念 |
3 鼓励科研培训融合反哺教学 |
(5)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羊草概述 |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
1.2.1 羊草繁殖策略 |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7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概况 |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
2.4 讨论 |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地概况 |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地概况 |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
4.4 讨论 |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地概况 |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
6.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色谱分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色谱分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
2 应用混合式教学法对色谱分析理论教学的必要性 |
3 应用混合式教学法对色谱分析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 |
3.1 建立线上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3.2 强化对理论教学的把控,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
3.3 增加线上学习的比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3.4 加强对常用技术媒介的学习,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
3.5 改革理论课程的考核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考核体系 |
4 理论教学改革目标 |
5 结语 |
(7)关于微课平台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仪器分析课程特点 |
二、微课的特点 |
三、微课课程内容及培养学生能力 |
四、仪器分析实验课操作评定 |
五、结语 |
(8)英文课程“药物分析中的分离技术”教学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目标(Objectives) |
2 激活(Activation) |
2.1 联系疫情,开启课程第一讲 |
2.2 通过课程思政[8],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担当 |
2.3 结合疫情进展,突出课程内容特色 |
3 多元学习(Multi-learning) |
3.1 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 |
3.1.1 线上授课模式 |
3.1.2 线下+线上混合式课堂授课模式 |
4 有效测评(Assessment) |
5 简要总结(Summary) |
6 结语 |
(9)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混合氨基酸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
1.1 主要仪器与药品 |
1.2 所用试剂及其配制 |
1.2.1 pH4.20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大量使用): |
1.2.2 氨基酸混合液配制: |
1.2.3 茚三酮显色液: |
1.2.4 ~0.1 mol·L-1 NaOH配制(大量使用): |
2 实验方法 |
2.1 钠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的2种处理方法 |
2.1.1 传统方法预处理 |
2.1.2 改进方法预处理 |
2.2 装柱 |
2.3 平衡 |
2.4 加样 |
2.5 收集与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4 树脂的再生与重复利用性 |
4.1 传统方法下的树脂再生与再利用 |
4.2 改进方法下的树脂再生与再利用 |
4.3 树脂再生后的重复利用性能 |
5 结语 |
(10)“以人为本”的化学综合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构建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综合实验室使用和管理的特点 |
1.1 实验项目多元化 |
1.2 贵重精密仪器应用于教学 |
1.3 探究型实验的未知性 |
2 化学综合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构建 |
2.1 加强实验室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学队伍的建设 |
2.2 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
2.3 完善贵重仪器操作上岗培训制度 |
2.4 加强综合化学实验室育人环境建设 |
2.4.1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实验室硬件平台 |
2.4.2 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 |
2.5 加强化学综合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
2.6 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
2.6.1 加强实验安全培训教育 |
2.6.2 加大实验安全有效宣传 |
3 结语 |
四、面向本科生开设毛细管电泳实验的探索和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药学类学生实验教学新方法探索[J]. 谈弋. 教育教学论坛, 2021(51)
- [2]《现代药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 吕金鹏,周舒文,丁淑敏. 广州化工, 2021(21)
- [3]生化实践平台仪器管理模式探索和实践[J]. 朱孝霖,李亮,任筱芳,蔡志强. 广州化工, 2021(21)
- [4]药学专业本科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J]. 冉瑞雪,彭超,赵文楠,周雯,王雪,王涎桦. 药学教育, 2021(04)
- [5]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6]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色谱分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赵龙山,赵旻,熊志立,王富畅. 山东化工, 2021(09)
- [7]关于微课平台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李航,叶金铎,廖振宇. 科技风, 2021(11)
- [8]英文课程“药物分析中的分离技术”教学有感[J]. 唐安娜,王京. 大学化学, 2021(09)
- [9]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混合氨基酸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对比研究[J]. 李春,丁洪晶,张玉辉,丁立军,张晓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10]“以人为本”的化学综合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 赵红昆,王修光,刘正宇,丁波,杨恩翠. 实验室科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