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料分析论文-刘刚,徐士琦,廉毅

气候资料分析论文-刘刚,徐士琦,廉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阻塞高压,客观识别,资料对比,中国东北

气候资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徐士琦,廉毅[1](2019)在《夏季亚洲阻塞高压识别及其对中国东北气候异常的可能影响:不同再分析资料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阻塞高压(阻高)客观识别方法,利用1979—2016年夏季(6—8月)NCEP-Ⅰ、NCEP-Ⅱ逐日再分析资料和ERA-interim逐6 h再分析资料对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以D类(130°—160°E)阻高为例,讨论其对6月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NCEP-Ⅰ和NCEP-Ⅱ再分析资料对阻高活动天数、发生频次及年代际变化的识别结果差异较小,而ERA-interim与前两种资料的结果差别较大。3种再分析资料下,夏季各类阻高活动天数均与500 hPa高度场存在相应的显着相关区,且形态相近。但前两种资料对于各类阻高的表征结果较为一致,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各类阻高面积和范围的表征偏小。6月D类阻高活动日数与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关系密切,D类阻高活跃年,大气环流以经向型为主,东北地区低层低温、暖平流,高层高温、冷平流的结构指示大气层结不稳定,且东北上空为异常低压环流控制,上升气流较强,有利于6月东北地区出现低温多雨天气。鄂霍次克海地区是6月罗斯贝波的重要来源地之一,而6月D类阻高的形成可能与海-陆温差有关。(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倩茹,范广洲,葛非,程译萱,朱伊[2](2018)在《基于CERA-20C资料青藏高原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气候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1-2010年CERA-20C全球大气边界层高度(Boundary layer height,BLH)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特征,包括日变化的季节变化、年代变化与年际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LH大值区在海拔大于5 000 m地区以及沙漠干旱地区,其中尼玛等地为边界层高度大值区的扩散源地。03:00(世界时,下同)-06:00 BLH增加最剧烈,增幅达948. 67 m·(3h)~(-1); 09:00-12:00降低最剧烈,降幅达760. 02 m·(3h)~(-1)09:00为最大值,晚于非高原地区(06:00),30年平均最大值可达1 982. 764 m,日变化最大值可达2 901. 21 m,昼高夜低。BLH最大值在春季为最大、夏季最小,BLH最小值在夏季最大、秋季最小。高原西坡BLH在春秋季最大,腹地在冬季最大,东坡BLH低,变化幅度小。03:00 BLH逐月变化趋势为单峰变化特征。BLH除夏季年际变化平稳变化以外,春、秋、冬叁季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末与21世纪初均存在较大波动。冬季边界层高度近30年逐渐增加,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大幅持续增加值得重视。春季高原腹地处于积雪融化时期,积雪融化带走地表热量,促使春季地表气温更低,边界层高度春季与地表气温呈负相关,同时夏季相对湿度为波状分布,相对湿度梯度最小值与边界层顶相对应,边界层高度在春季比夏季更高。边界层高度发展最高时,高原边界层内通常为上升运动与下沉运动交替,为边界层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条件。(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6期)

孙晨,刘敏[3](2018)在《再分析资料在叁峡库区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CRU、ERA-Interim和JRA-55这3种再分析资料,根据叁峡库区33个气象站点1991~2016年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时序分析、相关分析、偏差百分比等多种方法对再分析资料在叁峡库区的准确性、适用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选取再分析资料,以趋势分析、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叁峡水库蓄水前后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时间序列还是空间分布,3种再分析资料对于气温的再现均好于降水,但对各季节的气温都有所低估,冬季与站点观测相差最大; ERA-Interim极大高估了叁峡库区的整体降水,同时ERA-Interim和JRA-55对冬季降水有较大低估,偏差百分比在-40%左右;综合来看,CRU再分析资料在叁峡库区的可靠性最高。蓄水后叁峡库区的整体气温变化均由蓄水前的显着上升趋势转变为略微下降,年降水及春季、夏季降水无明显变化,秋季降水则在蓄水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降水在蓄水后有明显下降;蓄水后库尾长江以北的重庆、北碚等地升温幅度要高于邻近地区,蓄水前后降水的空间变化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局地性; EEMD结果表明叁峡库区气温和降水均存在2~3a、5a和7~8a左右的准周期变化,且叁峡库区近年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较为平缓,未来降水可能出现增多趋势。(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9期)

叶梦姝[4](2018)在《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降水产品在天气和气候中的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再分析资料是大气科学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资料基础。大气再分析资料中降水产品,与常规地面站观测资料以及卫星、雷达等融合产品相比,具有空间覆盖全面、时间尺度长、有动力和物理意义等特点,在气候检测和季节预报、气候变率和变化研究、区域气候研究、全球水分循环研究以及平流层研究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范围、时间尺度、降水量级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估。本研究利用2007-2016年中国气象局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中的“中国地面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与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CRA-Interim)、ERA5和JRA-55叁种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中的逐3小时降水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再分析数据集对表征中国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季节降水特征、降水的月-年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的模拟情况,并对比了不同区域、季节和降水量级的定量降水预报评估指标,以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和2014年“华西秋雨”事件为例,分析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CRA-Interim对夏季极端降水和持续性锋面降水的模拟误差特征,得到如下初步结论:(1)从误差的整体情况来看,CRA降水资料和其它两套再分析资料的误差水平整体相当,其中,ERA5和JRA-55整体呈现正偏差,CRA整体呈现负偏差,CRA的误差水平大于其它两套再分析资料,ERA5和JRA-55整体误差水平基本一致,JRA-55略小于ERA5。(2)从误差的空间分布来看,再分析资料在平原地区的适用性要优于山区,在平原地区的空报率和漏报率显着低于复杂地形区域;并且在一些观测站点分布较为稀疏的山区,再分析资料有可能反映了一些观测无法反映的细节。再分析资料在较干旱地区优于降水偏多的地区,但也需要考虑降水资料不连续的特征会导致其降水高值区也即是降水方差的高值区,CRA-Interim评分受到地形的影响更大。(3)从误差的季节分布来看,再分析资料对雨带季节移动的模拟在时间上略有提前,对春季降水的模拟以正偏差为主;CRA-Interim对于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模拟偏弱,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的模拟较好,对于华西秋雨的模拟偏弱。(4)从误差的日变化情况来看,再分析资料所反映的日降水优于夜间降水;CRA-Interim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白天降水量的模拟更好,JRA-55对我国西南地区夜雨的特征模拟的更好。(5)从不同量级降水的误差情况来看,叁套再分析资料对于弱降水模拟的定量指标得分较为一致,能够较好地反映气候态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但是对强降水的误差波动性较大,反映出再分析资料对于天气尺度降水的模拟误差较大;CRA-Interim在强降水中表现相对优于弱降水,在中雨量级的误差与其它两套再分析资料相比相对较大。(6)从误差的天气学分析结果来看,以2012年北京“7.21”强降水为例,再分析资料对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模拟误差较大,尤其是对于中尺度降水的模拟能力较为有限,降水量级偏小,降水落区偏东,雨区移动偏快;以2014年“华西秋雨”事件为例,再分析资料基本能够再现持续性锋面降水的落区范围和阶段性特征,但整体降水量级偏小,对中等强度降水的模拟能力明显好于强降水,部分地区降水发生时间存在一定滞后。总之,本研究对资料研发方更准确地改进和完善其研发成果、对使用方更准确地把握所用资料,更好地实现对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之功效,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9-01)

高金阁,霍沛东,马京津[5](2018)在《基于ADTD探测资料闪电气候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北京地区闪电气候特征,笔者选取2009—2016年该地区ADTD探测资料,对闪电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时间分布、闪电强度、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等。结果表明:该地区2009—2016年间共发生闪电155567次,负闪和正闪分别占90.0%和10.0%,前期和后期相比,总闪频次降幅接近30.0%,但正闪频次增幅高于36.1%。夏季是北京地区闪电的高发季节,占全年闪电数量的82.1%左右,和该地区主汛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该地区负闪电流强度分布比较集中,而正闪电流强度分布相对分散,平均强度为-33.9 k A和63.5 k A,与历史统计结果相比均有所增强。利用IEEE工作组推荐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更能客观反映该地区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高于0.99。(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25期)

王秋香,古丽格娜,刘叶,胡义成,秦榕[6](2018)在《阿克苏长序列气候资料分析及其均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阿克苏市气象站1954—2016年气候资料,分析63 a长序列观测资料发现,城市化对阿克苏市气温上升的贡献占到了3/4,平均气温以0.33℃/10 a的速度上升。1959年和2016年2次迁站,前一次造成了风速和相对湿度不连续,后一次造成了平均风速断点。2016年台站迁徙时新旧站年风向相符率仅有34.69%,两站风向一致性不理想。两次迁站年平均风速均显示出典型的干旱区台站迁徙特征,即新旧站差异较大,1959年迁站古鲁巴克村站年平均风速比空旷的机场小了近1/4;2016年迁站位于城市包围的旧站比位于空地的新站年平均风速小了1/3,因此,在做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时需要对有城市化影响的风速资料进行校正处理方可使用。气温也显示出典型的干旱区台站迁徙的差异特征,即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差值在暖季空旷的地方比城市内高,而冷季相反。另外,2005年由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使相对湿度产生了断点不能连续使用。对资料断点进行订正,订正后的长序列资料分布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8年01期)

慕丹,李跃清[7](2018)在《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近30年九龙低涡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1986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不同生命史九龙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活动规律。结果表明:持续1—2个时次的九龙涡(T_(1-2)JLV)和3—4个时次的九龙涡(T_(3-4)JLV)初生高频中心位于27°—28.5°N,100°—101.5°E,持续5—6个时次的九龙涡(T_(5-6)JLV)初生高频中心位于29°—30.5°N,102°—103.5°E,持续时间大于7个时次的九龙涡(T_(≥7)JLV)初生高频中心位于28°—29.5°N,101.5°—103.5°E,生命史越长越易生成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九龙涡生成频数30年呈增长趋势,但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九龙涡生成频数随月份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1—5月随月份增加,5—12月随月份减少,5月最大,9月最小,3月T_(1-2)JLV生成最多,9月最少,4月T_(3-4)JLV生成最多,12月最少,6月T_(5-6)JLV、T_(≥7)JLV生成最多,1—4月无T_(5-6)JLV生成,12月T_(≥7)JLV生成最少,夏季九龙涡频数虽不是最高,但最易生成长生命史九龙涡,且最易移出源地;生命史低于24 h的九龙涡(T_(1-2)JLV、T_(3-4)JLV)夜发性不突出,生命史超过24 h的九龙涡(T_(5-6)JLV、T_(≥7)JLV)具有显着的夜发性特征;移出源地的九龙涡频数随月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1—6月随月份增加,6—12月随月份减少,6月移出源地的频数最多。T_(≥7)JLV的移动路径以偏东路径为主,6月后有东南路径和东北路径,T_(5-6)JLV移出路径只有偏东路径和东北路径,生命史小于24 h的九龙涡由于靠近统计区边缘地区也有可能移出源地。(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雷,徐宾,师春香,周自江,任国玉[8](2017)在《基于卫星气候资料的1989-2015年南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被动微波卫星海冰密集度气候资料,分析了1989-2015年南北极海冰面积和密集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减少,南极海冰面积增加,变化趋势分别为-0.569×10~6km~2·(10a)~(-1)和0.327×10~6km~2·(10a)~(-1),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着性检验,两极海冰面积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两极总海冰面积出现了下降,变化趋势为-0.242×10~6km~2·(10a)~(-1)。年海冰密集度在北极地区普遍减少,而在南极地区的变化趋势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威德尔海、罗斯海北部海冰密集度增加,趋势超过了10%·(10a)~(-1),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的海冰密集度出现下降。北极各月海冰面积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7-10月海冰面积减少明显,其中9月减少最显着,趋势为-0.955×10~6km~2·(10a)~(-1)。南北极海冰冻结和融化的时间不完全对应,北极融化与冻结时间基本平衡,南极海冰冻结时间明显长于融化时间。南极年内海冰面积的变化幅度大于北极,呈现显着的季节性特征。北极极小海冰面积的变化趋势最显着,达到了-0.636×10~6km~2·(10a)~(-1)。南极极大海冰面积出现的时间后移明显,趋势为0.733候·(10a)~(-1);极小海冰面积出现的时间非常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7年06期)

阮蔚琳,黄震强,陆飞[9](2017)在《环境恶化资料误差对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文详细摘要0引言气象探测环境或大或小,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影响的气象要素种类也有不同。这类气象资料的异常属于资料获取方法问题,并不属于气候变化的范围,但是由于资料定量化订正困难,多数时候不予订正,从而对分析认定气候变化的事实和程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5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徐琼芳,岳阳[10](2017)在《基于建筑日照标准的潜江气候资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的建筑日照标准,利用潜江气象站近46年气候资料,对与建筑标准有关的气温数据、大寒和冬至日日照时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潜江市处于建筑气候区划Ⅲ气候区,按建筑日照标准,大寒日日照不低于3小时,潜江市日照间距系数在1.287到1.424之间。本文对建筑日照的研究分析,为潜江市建筑工程、住宅小区方位间距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气象依据。(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8 观测推动城市气象发展——第六届城市气象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9-27)

气候资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1981-2010年CERA-20C全球大气边界层高度(Boundary layer height,BLH)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特征,包括日变化的季节变化、年代变化与年际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LH大值区在海拔大于5 000 m地区以及沙漠干旱地区,其中尼玛等地为边界层高度大值区的扩散源地。03:00(世界时,下同)-06:00 BLH增加最剧烈,增幅达948. 67 m·(3h)~(-1); 09:00-12:00降低最剧烈,降幅达760. 02 m·(3h)~(-1)09:00为最大值,晚于非高原地区(06:00),30年平均最大值可达1 982. 764 m,日变化最大值可达2 901. 21 m,昼高夜低。BLH最大值在春季为最大、夏季最小,BLH最小值在夏季最大、秋季最小。高原西坡BLH在春秋季最大,腹地在冬季最大,东坡BLH低,变化幅度小。03:00 BLH逐月变化趋势为单峰变化特征。BLH除夏季年际变化平稳变化以外,春、秋、冬叁季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末与21世纪初均存在较大波动。冬季边界层高度近30年逐渐增加,特别是在21世纪初的大幅持续增加值得重视。春季高原腹地处于积雪融化时期,积雪融化带走地表热量,促使春季地表气温更低,边界层高度春季与地表气温呈负相关,同时夏季相对湿度为波状分布,相对湿度梯度最小值与边界层顶相对应,边界层高度在春季比夏季更高。边界层高度发展最高时,高原边界层内通常为上升运动与下沉运动交替,为边界层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资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刚,徐士琦,廉毅.夏季亚洲阻塞高压识别及其对中国东北气候异常的可能影响:不同再分析资料对比[J].气象学报.2019

[2].王倩茹,范广洲,葛非,程译萱,朱伊.基于CERA-20C资料青藏高原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气候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8

[3].孙晨,刘敏.再分析资料在叁峡库区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

[4].叶梦姝.中国大气再分析资料降水产品在天气和气候中的适用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8

[5].高金阁,霍沛东,马京津.基于ADTD探测资料闪电气候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

[6].王秋香,古丽格娜,刘叶,胡义成,秦榕.阿克苏长序列气候资料分析及其均一性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8

[7].慕丹,李跃清.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近30年九龙低涡气候特征[J].气象学报.2018

[8].张雷,徐宾,师春香,周自江,任国玉.基于卫星气候资料的1989-2015年南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17

[9].阮蔚琳,黄震强,陆飞.环境恶化资料误差对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集.2017

[10].徐琼芳,岳阳.基于建筑日照标准的潜江气候资料分析[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观测推动城市气象发展——第六届城市气象论坛论文集.2017

标签:;  ;  ;  ;  

气候资料分析论文-刘刚,徐士琦,廉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