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西藏四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研究

基于GIS的西藏四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综合运用了“3S”技术、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传统生态学研究等技术手段,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在充分掌握四江流域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构建了四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信息图谱,并将图谱的图形化思维化方式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进行结合,形成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方法技术体系。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和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生成了四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同时分析了四江流域生态环境主要特征及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四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行之有效的。(2)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中关于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评价单元,对本文得到的四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进行分级评价,得到以下结论: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数排列由大到小依次是墨脱、察隅、林芝、芒康、朗县、米林、八宿、江达、洛隆、波密、工布江达、边坝、昌都、贡觉、左贡、丁青、类乌齐、察雅。从等级分级来看,墨脱、察隅、林芝处于良好等级;察雅处于较差等级;其余县均处于一般水平。结合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生成了生态质量环境综合评价信息图谱。(3)通过对四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结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四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林芝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了良好水平。从面积上看,四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在一般等级以上的区域占全区面积的96%以上,在较差等级以下的区域只占4%左右,说明四江流域生态环境较优越,基本未被破坏,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功能较强。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较好的地区集中于四江流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而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较差的地区集中于四江流域东北部的澜沧江流域中部。(4)本文对协调的判断标准是:协调度小于0.4的,为极不协调;介于0.4和0.6之间的是不协调;介于0.6和0.8之间的是协调;大于0.6的是极协调。植被-气候-水环境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分析表明:四江流域内除了江达、工布江达、贡觉和类乌齐等四个县域是植被子系统与水环境子系统的协调度小于0.6,处于不协调状态,类乌齐的水环境子系统与气候子系统的协调度小于0.4,处于极不协调状态外;其余县域内植被、气候和水环境两两之间的协调度均大于0.6,均处于协调状态。(5)本文对功效贡献的判断标准是:功效系数大于0,则为满意;等于0,则为基本达到要求;小于0的,则为不满意。县域系统对流域系统的协调度分析表明:在墨脱、察隅、林芝、芒康、朗县、米林、八宿、江达等县,县域系统对流域系统的正向发展所做的功效贡献较大,且系数均大于0.75,表现为满意;在其余县则表现为不满意,其所做的功效贡献较小,且系数均小于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基础理论与概念
  • 1.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四江流域概况
  • 1.4.1 自然地理
  • 1.4.2 气候
  • 1.4.3 生物资源
  • 1.4.4 地质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实现方法
  • 2.1 图谱生成的数据处理
  • 2.1.1 遥感数据提取和处理
  • 2.1.2 数字地图制图
  • 2.2 野外考察
  • 2.2.1 野外考察的意义
  • 2.2.2 野外考察线路及工作
  • 2.3 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生成法
  • 2.3.1 制图流程
  • 2.3.2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系列图生成
  • 2.4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生成法
  • 2.4.1 评价信息图谱的特点
  • 2.4.2 构建步骤
  • 2.4.3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生成
  • 第3章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分类体系及指标体系
  • 3.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分类体系
  • 3.1.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分类指标选取
  • 3.1.2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分类体系的构建
  • 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章 基于GIS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生成
  • 4.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生成
  • 4.1.1 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
  • 4.1.2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4.1.3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生成
  • 4.2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的结构分析
  • 4.2.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图谱分析
  • 4.2.2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协调度分析
  • 4.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GIS空间分析建模下的辽宁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 2019(04)
    • [2].基于GIS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初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9(11)
    • [3].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停车场三步优化选址研究[J]. 交通科技 2019(06)
    • [4].GIS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J]. 河北企业 2020(01)
    • [5].基于GIS平台的分布式多拓展型管道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居业 2019(12)
    • [6].利用GIS平台阐释工业遗产——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7)
    • [7].工程测量中GI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9)
    • [8].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J]. 科技资讯 2019(33)
    • [9].GIS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4)
    • [10].移动GIS应用中的通信技术探讨[J]. 科技视界 2019(36)
    • [11].基于“GIS”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与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12)
    • [12].GIS辅助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进展[J]. 测绘学报 2019(12)
    • [13].浅析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8)
    • [14].GIS数据测算对智慧城市的积极意义[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11)
    • [15].地理科学专业GIS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J].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 2019(04)
    • [16].基于GIS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使用评估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01)
    • [17].基于GIS的国土空间数据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1)
    • [18].GIS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优化运用分析[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6)
    • [19].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6)
    • [20].GIS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04)
    • [21].基于缓冲区GIS断层和滑坡相关性分析中缓冲距离大小选取分析[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2].基于GIS的教育精准扶贫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3].基于移动GIS的电力营销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信息系统工程 2019(12)
    • [24].GIS雷电冲击试验放电原因分析[J]. 电工技术 2019(23)
    • [25].基于_(GIS)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构建分析[J]. 电力设备管理 2019(12)
    • [26].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的GIS支持绝缘子故障分析[J]. 吉林电力 2019(06)
    • [27].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的应用分析[J]. 中国动物保健 2019(12)
    • [28].GIS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1)
    • [29].基于GIS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城市空间分布和地理覆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24)
    • [30].基于物联网GIS的城市环卫智能化管理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36)

    标签:;  ;  ;  ;  

    基于GIS的西藏四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图谱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