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小学”文献考略

宋代“小学”文献考略

论文摘要

宋代是我国小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小学成绩突出,价值卓著,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音义学等均有相当的创获,不仅集前代小学成就之大成,还在宋代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出了自己的新特色,更开启了众多新门类,如金石文字学、古音学等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清代小学的兴盛奠定了重要基础,有些方面的影响甚至还波及至现当代。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宋代小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更好的了解宋代小学及其在中国小学发展史中的特色和地位。学界向来将汉学与宋学对举,宋代小学作为宋学的工具和基础部分,和宋学的发展与繁荣密切相关,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宋学,也必须对宋代小学进行探讨。关于这一课题,前代学者已经作了不少研究和总结,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起来看还远远不够,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欠缺。要充分挖掘宋代小学的价值,还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地全面研究。本论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宋代原始小学文献入手,对宋代小学进行全面系统地深入探讨,力求弥补前人在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同时将其置入传统小学与现代语言学结合的视角中进行关照,期望能使传统的小学文献研究从理论上得到深化。本论文共分五章,主体内容是对现存小学文献进行考述。从第二章开始,虽然每章中节次多寡、文字详略各有不同,但大体都包含如下内容:每一章节都先根据各公私书目列出文献书目总表,概述其所在类别的文献概况,然后以重要现存文献为线索和纲目进行论述,一般涉及作者及其成书概况、体例及其内容特色、学术价值及其影响和流传版本等几个因素。这样点面结合、总分结合、详略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种体例,全面立体地展现我国宋代小学文献的基本状况。宋代小学作为宋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宋代小学作为中国小学史流变中的重要一环,也必然受小学发展的传承性和阶段性等因素的制约。本文第一章即从宋代社会背景这一共时层面和中国小学史这一历时层面进行分析,为更清晰地了解宋代小学概貌提供了一份较为可靠的背景资料。第二章论考宋代文字学,宋代文字学的重要特征是金石文字学的开创和“六书”学的兴起。因“六书”学是“说文”学发展的高级阶段,金石文字学是古文字学的一部分,故本章在总述宋代文字学文献的基础上,将现存主要文字学文献分为“说文”学、字样学、古文字学等主要类别,分别论述了其沿袭、变革和创新。音韵学的繁荣是宋代小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宋代今音学、等韵学都较为发达,古音学体系则自此开始建立。对此,前人关注颇多,研究也相对成熟,本文第三章即主要总结概括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其成就和不足,同时吸纳前沿的研究成果,力求较完整的展现宋代音韵学的成就。音义类文献是小学文献的一个重要分支,前代学者对此一直鲜有重视,本文第四章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门类单独列出,并按照宋代音义文献的实际,分为经书音义、史书音义、子集书音义和佛典音义等几个部分。在爬梳原始文本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宋代音义类文献的内容特色及其价值影响等等。第五章研究宋代训诂学的发展及其成就。在本章节中,共分为雅学、传注派训诂学和宋人笔记中的训诂学三个部分,比较全面地展现宋代训诂学的概况。因为笔记中所涉及到的训诂学思想和理论较为分散,所以在这一节中我们按照宋代训诂实际和现代语言学门类,将宋人几部重要笔记按照右文说、语法修辞学、方言俗语等方面进行文献分类采摭,并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评价。总结来看,本文的突破和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本文首次从古典文献学的角度,对宋代传统小学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重要小学文献的作者、成书、价值和版本等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述,在写作时注意了前沿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大都将音义作为音韵学或者训诂学的分支来对待,本文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主要从宋代小学实际和语言学门类设置等角度,将音义类文献作为一个独立门类重点提了出来。这样处理,不仅在学科类目的设置上更加科学,而且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音义学大有裨益,有利于我们更清晰的掌握音义学的学术传承脉络。3在研究方法上,注意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既全面而概括的考察宋代小学文献,又将重点小学文献进行详细考述,还尽量做到历时、共时研究兼顾,争取在“史”的宏观视角中对宋代小学进行断代的细致研究。4在文献版本的介绍上,因为小学是传统学科,以往学者大多只关注传统版本。本文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同时在广泛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在图书馆工作的优势,注意凸显了实用性版本的收入,还特别补充了最新版本,比较方便初学者参考使用。5对于部分宋代小学文献的价值、地位和影响等,前人往往论述不多,本文在尽量立足文本挖掘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前人尤其是清人的研究成果,并将其放置于现代学术视角中进行关照,以求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从而彰显了宋代小学在中国小学史中的地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宋代小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下的宋代小学
  • 一、文人政治影响下优秀学者群体
  • 二、经济重心南移下的创新学风
  • 三、教育兴盛、印刷业进步条件下的文化普及和文化下移
  • 四、宋代学术对宋代小学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小学史流变中的宋代小学
  • 一、我国文字学流变中的宋代文字学
  • 二、我国音韵学流变中的宋代音韵学
  • 三、我国音义类文献概况与宋代音义书
  • 四、我国训诂学流变中的宋代训诂学
  • 第二章 宋代文字学文献考略
  • 第一节 宋代文字学文献概况
  • 第二节 宋代古文字学
  • 一、《汗简》和《古文四声韵》
  • 二、洪适《隶释》
  • 三、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 四、吕大临《考古图释文》
  • 第三节 宋代"说文学"
  • 一、徐铉等《校订说文解字》
  • 二、王洙等《类篇》
  • 三、王安石《字说》
  • 四、辽僧行均《龙龛手镜》
  • 五、郑樵《通志·六书略》
  • 第四节 宋代字样学
  • 一、郭忠恕《佩觽》
  • 二、张有《复古编》
  • 三、李从周《字通》
  • 第三章 宋代音韵学文献考略
  • 第一节 宋代音韵文献概况
  • 第二节 宋代今音学
  • 一、陈彭年等《广韵》
  • 二、丁度等《集韵》
  • 三、《韵略》及其增注本
  • 四、韩道昭《五音集韵》
  • 第三节 宋代古音学
  • 一、吴械《韵补》
  • 二、程迥《古韵通式》和郑庠《诗古音辨》
  • 三、朱熹《诗集传》
  • 第四节 宋代等韵学
  • 一、《韵镜》和《七音略》
  • 二、《四声等子》与《切韵指掌图》
  • 第四章 宋代音义类文献考略
  • 第一节 宋代音义类文献概况
  • 第二节 宋代经书音义
  • 一、孙奭《孟子音义》
  • 二、陈鄂《开宝新定尚书释文》
  • 三、孙奕《九经直音》
  • 四、贾昌朝《群经音辨》
  • 五、吕祖谦《古易音训》
  • 第三节 宋代史书音义
  • 一、孙奭《律音义》
  • 二、董衝《唐书释音》
  • 三、史炤《资治通鉴释文》
  • 四、宋庠《国语补音》
  • 第四节 宋代子、集书音义
  • 一、贾善翔《南华真经直音》
  • 二、祝充《音注韩文公文集》
  • 第五节 宋代佛典音义
  • 一、希麟《续一切经音义》
  • 二、释处观《绍兴重雕大藏音》
  • 第五章 宋代训诂学文献考略
  • 第一节 训诂学概念和宋代训诂学文献概况
  • 一、训诂学概念的历史变迁
  • 二、宋代训诂学文献概况
  • 第二节 宋代雅学
  • 一、邢昺《尔雅义疏》
  • 二、陆佃《埤雅》
  • 三、罗愿《尔雅翼》
  • 四、郑樵《尔雅注》
  • 五、宋代雅学文献要目
  • 第三节 宋代传注派训诂学
  • 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二、洪兴祖《楚辞补注》
  • 第四节 宋人笔记中的训诂学摭拾
  • 一、宋代词源学—"右文说"及其训诂学意义
  • 二、语法修辞之陈骙《文则》
  • 三、方言俗语管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训诂学对纸质古籍整理的重要意义——评《古籍整理概论》[J]. 中国造纸 2020(05)
    • [2].三部训诂学教材的比较[J]. 学理论 2019(06)
    • [3].例谈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文学教育(下) 2019(07)
    • [4].训诂学与现代字词教学[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9)
    • [5].训诂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普洱学院学报 2018(03)
    • [6].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福州举行[J]. 汉字文化 2016(06)
    • [7].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福州举行[J]. 语言研究 2017(01)
    • [8].现代训诂学关于“训诂原则”的讨论——兼论郑玄笺注中体现出的现代训诂原则[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9].训诂学视角下《教要序论》的中西方修辞实践考[J]. 当代修辞学 2017(05)
    • [10].中国训诂学研究会[J]. 嘉应学院学报 2017(09)
    • [11].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12].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J]. 汉字文化 2014(06)
    • [13].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J]. 中国语文 2013(02)
    • [14].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J]. 语言研究 2015(02)
    • [15].用文字学和训诂学指导文言实词学习[J]. 现代教学 2019(Z1)
    • [16].定型与开源:训诂学的时代发展论析[J]. 中国训诂学报 2018(00)
    • [17].读《训诂学》的体会[J]. 文教资料 2010(20)
    • [18].训诂学视角的文本解读与边界——文本解读的视角与边界(一)[J]. 中学语文 2018(07)
    • [19].试论训诂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课外语文 2018(09)
    • [20].训诂学定义新释[J]. 北方文学 2018(32)
    • [21].浅论训诂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学) 2018(10)
    • [22].训诂学与文化考证[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26)
    • [23].《训诂学简论》读后[J]. 青年文学家 2009(19)
    • [24].训诂学与经学、文化(一)[J]. 文史知识 2009(11)
    • [25].训诂学刍议[J]. 青年文学家 2009(23)
    • [26].训诂学与经学、文化(四)[J]. 文史知识 2010(03)
    • [27].训诂学的文化功用[J]. 语文新圃 2010(06)
    • [28].训诂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文教资料 2017(20)
    • [29].中学语文教学应多点“训诂学”[J]. 基础教育研究 2012(15)
    • [30].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J]. 汉语学报 2013(01)

    标签:;  ;  ;  ;  ;  

    宋代“小学”文献考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