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情仿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糙率反演,水情数据同化,先验知识
水情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帆[1](2013)在《城市区域水情仿真和数据同化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城市雨洪模型多数用于规划阶段的分析,若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防洪及排水系统日常管理,须建立能够实时反映排水系统真实运行状态和能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水情预报的水情仿真与预报系统。本文从城市区域产汇流特性分析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城市区域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了模型参数反演和数据同化技术,初步搭建了一个城市水情仿真、校正与预报的实时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以矩阵化形式对水文与水动力模型进行耦合的方法,并结合多种措施对提高计算的稳定性、精度和效率进行了研究,包括:1)采用基流法和窄缝设计法进行干湿交替的处理;2)采用迭代计算处理堰闸等非线性内边界;3)赋予节点蓄水面积以加强系数矩阵的主对角占优性;4)采用迭代法结合矩阵标识法进行方程组的求解;5)研究了固定系数矩阵、只改变方程组右端项以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6)提出了考虑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线性化处理后二阶及以上小量的计算方法。(2)针对定床河道糙率的率定,提出了两个结合先验知识的反演模型:糙率空间分布最平滑模型和糙率估值修正最小模型。数值仿真表明:1)当糙率初值选在合理范围内时,模型受初值选取的影响较小;2)当监测信息较少时,模型亦能获得较为合理的结果,并随着监测信息的增加,反演结果趋于真解;3)模型具有较好的抗噪性,通过控制糙率空间分布平滑项或糙率估值修正项的权重,能有效抑制监测信息误差引起的数值扰动。(3)以扩展卡尔曼滤波为基础,构造了多个河道糙率动态修正算法。数值仿真表明:结合糙率修正平滑性且以糙率和水情变量为系统状态变量的扩展卡尔曼滤波,能有效防止糙率的突变和失真。(4)在水位、流量等水情变量的数据同化方面,提出并探索了扩展卡尔曼滤波、集合卡尔曼滤波和广义反演法叁种方法。数值仿真表明:1)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数据同化效果好,可同时对糙率、水位、流量等变量进行校正;2)集合卡尔曼滤波的适用范围广,计算简便;3)广义反演法的计算原理简单,可避免状态修正过大而严重破坏原先的水量平衡关系。(5)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应用较广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型SWMM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搭建了城市水情实时仿真与预报系统的结构框架,完成了核心计算程序的开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6-01)
赵丽华,徐立中[2](2012)在《基于明渠非恒定流仿真模型的灌区水情信息耦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扩展灌区水情实时监测系统的时空覆盖能力,增强系统的检测性能和可靠性,采用基于灌溉渠系运行仿真模型,通过在系统输入变量上迭加"干扰流量"的方法,建立起离散的实时监测数据之间的关联,同时基于对灌区用水模糊特征的分析,估计干扰用水的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必要的信息冗余,进而应用信息融合理论和数值拟合等方法实现灌区水情信息融合。该方法不仅对建立具有跟踪能力的灌区实时仿真系统具有应用价值,而且克服了信息融合技术用于复杂系统的诸多限制,为扩展信息融合理论在系统方程确定的众多民用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熊丽华[3](2004)在《清江水情仿真和水电综合调度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要求数据库系统不仅能够存储属性数据,而且能够支持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效率直接决定了整个地理信息系统的效率,也是决定地理信息系统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人们对它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基于传统的纯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空间数据库系统已难以满足新型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因而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空间数据库存储模式来建立空间数据库系统,使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能够集成于一个数据库系统中。本文首先对清江水情仿真和水电综合调度系统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对目前的几种空间数据库建库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利用中间件——ArcSDE和关系数据库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空间数据库的优势。同时,详细描述了Geodatabase的理论和Geodatabase的一些关键类,以及ArcSDE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在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中,提出将数据分为陆地和河流两类并分别存储的方法,其中河流部分数据采用ArcGIS Hydro水文模型来实现。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建立清江空间数据仓库的设想,对空间数据仓库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相关叙述。通过清江空间数据库的构建和使用,证明利用Geodatabase和ArcSDE建立的空间数据库,有效地使用了ArcSDE的多级空间索引机制,可以快速调入各类图像;实现了客户/服务器模式,降低了网络负荷。因而由这种存储模式来建立空间数据库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对以后的空间数据库的研究和发展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4-01)
刘玉亮,徐学军,袁艳斌,王乘[4](2003)在《“清江流域水情分析与仿真系统”水情数据库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清江流域水情分析与仿真系统"对水情数据库的需求,在选定的数据库平台———ORACLE基础上,进行清江流域水情数据库的设计,通过对ORACLE数据库的优化配置,数据库对象的建立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实现了数据库的高可靠性、高速多用户的安全访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3年10期)
王新光,朱跃龙,张绍勇[5](2001)在《基于水情数据采集装置的软件仿真器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水情数据采集装置的软件仿真器模型,并讨论了其面向对象的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1年11期)
潘俊,吴锦通,祝捷[6](1990)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离散事件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对第二松花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配置和运行状态进行了研究.提供了各种设备运行参数、水情信息发生规律对自动测报系统中信号失效率的影响以及其他重要数据.文中讨论了该水情测报系统的配置结构和仿真模型,并且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评价.对系统提供了更为合理的性能参数.(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水情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扩展灌区水情实时监测系统的时空覆盖能力,增强系统的检测性能和可靠性,采用基于灌溉渠系运行仿真模型,通过在系统输入变量上迭加"干扰流量"的方法,建立起离散的实时监测数据之间的关联,同时基于对灌区用水模糊特征的分析,估计干扰用水的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必要的信息冗余,进而应用信息融合理论和数值拟合等方法实现灌区水情信息融合。该方法不仅对建立具有跟踪能力的灌区实时仿真系统具有应用价值,而且克服了信息融合技术用于复杂系统的诸多限制,为扩展信息融合理论在系统方程确定的众多民用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技术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情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一帆.城市区域水情仿真和数据同化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3
[2].赵丽华,徐立中.基于明渠非恒定流仿真模型的灌区水情信息耦合研究[J].水利学报.2012
[3].熊丽华.清江水情仿真和水电综合调度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4].刘玉亮,徐学军,袁艳斌,王乘.“清江流域水情分析与仿真系统”水情数据库的建立[J].计算机仿真.2003
[5].王新光,朱跃龙,张绍勇.基于水情数据采集装置的软件仿真器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1
[6].潘俊,吴锦通,祝捷.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离散事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