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梦华录:北京人到台湾(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涵[1](2021)在《徐则臣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研究》文中指出
王璇[2](2021)在《旅京台湾作家与迁台“老北京”的北京想象——兼论台湾70年代“北京热”》文中提出旅京台湾作家和迁台"老北京"是台湾70年代书写北京的文学潮流中的两股文学力量。他们虽共同推动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出现,但由于不同的地域身份,其创作动能与指向是不完全一致的。旅京台湾作家对北京形象的塑造带有"异乡"感,移植北京经验成为他们的创作动能;"老北京"则更倾向于感怀旧的时代,展现出更深的历史脉络。北京形象塑造的背后,反映了70年代台湾的社会风貌和作家的身份特质。
陈清华[3](2021)在《屋顶之上和屋顶之下——从《邪不压正》看电影的改编艺术》文中认为1.孤傲孤傲、戏霸、霸气、牛气……这些词都是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紧扣在"姜文"这个名字之前的一些形容词和专用名词。有这么一个细节颇值得玩味。窦文涛曾经在采访中问姜文:"如果拍摄(电影)超了预算怎么办?"这位个性导演的回答,竟然是:"什么是预算?"《邪不压正》作为"民国三部曲"的终章,
王萌[4](2021)在《食中雅趣与生命热力——论汪曾祺饮馔散文的文化趣味》文中研究说明汪曾祺自称是"通俗的抒情诗人",立足于日常生活,为食俗立传,以充满知性和贴近人情的方式描述饮馔之食,其饮馔散文所散发出的文化趣味,即给情绪以活泼的感染,给精神以智性的满足,具体特征是真挚的情感体验、深刻的生活意味及丰富的知性趣味。汪曾祺饮馔散文通过对食材的品味,对饮食象征意义的发掘,完成生活趣味和文化趣味的双重建构。
王炳欣[5](2019)在《文化乡愁视角下的文学北京——以《侠隐》及其改编文本《邪不压正》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武侠"的类型化模式和关于北京的文化乡愁,使得张北海的《侠隐》可以纳入到海外离散华人的"文学北京"的书写传统。从原着《侠隐》到电影《邪不压正》,张北海和姜文面对同一时空的"北京"呈现出的两种风格景观却又标明两者在当代大陆"京味文学"中的不同位置。同时,"北京"这一空间所涵盖的多样性"中国想象",提示读者进一步思考北京承接海内外华人"中国梦"的重要地位。
邱靖雯[6](2019)在《“满族性”和“超满族性”的穆儒丐》文中认为穆儒丐是一位活跃于清末至民国的旗人作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学界的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这位作家逐步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随着研究的深入,穆儒丐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近几年的满族文学视野下的穆儒丐研究中,却呈现出一种过分强调其“满族性”的情况。“满族性”确实是穆儒丐作品鲜明的特点之一,但如果仅从这一特点出发来解读穆儒丐,却会使穆儒丐创作的丰富性被简单化。作为一个生活在时代漩涡中的旗人知识分子,他的作品既反映了特殊历史情境下旗人的生活境况和心理变迁,更反映了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民国社会的众生百态。穆儒丐作品中的“满族性”是满族人民找寻失落的历史的一把钥匙,其作品中的“超满族性”,更能够为反思当时的历史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也是作为“满族作家”的穆儒丐对学界的另一重贡献。针对学界相关研究的情况,本论文一方面重新解读了穆儒丐的代表作《北京》,揭示了其中的“超满族性”内容;另一方面,又对穆儒丐的“论说”类作品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又更进一步地证明了穆儒丐写作的“超满族性”,同时也拓展了穆儒丐研究的体裁空间。本论文认为,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民族特性是应该被重视和尊重的,然而少数民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民族“个性”被过分强调时,客观上容易导致国家层面的“共性”的缺失。
芦坚强[7](2018)在《城市传记的书写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以城市为书写对象的作品成果丰硕,可将其界定为城市传记。追根溯源,《诗经》中的城市书写、汉代京都赋、魏晋志记、宋代《东京梦华录》及后世"梦华体"作品等皆属于城市传记。新近大量涌现的城市传记是这一传统书写的继续,也是对当下全球化、城市化发展状况的回应,是社会变迁的文化表征。城市传记基于地方性文化精神和城市文化认同的书写城市,具有显明的怀旧气质和认同诉求。
李莹[8](2018)在《当代北京城市书写的乡愁诗学》文中提出北京城市书写在当代普遍呈现出乡愁情绪。作家对传统北京景观、风俗、器物、生活方式等地缘因素的关注,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深入,怀旧情绪越发浓烈。作家穿越时间与空间通过回望自己过去的生活记忆来回望承载记忆的北京城市,这种在回望中因失去、逝去、更迭、变迁产生的情绪,具有普遍性,且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站在当下因时移世易而起的迷茫怅惘催发出对过去的留恋感怀。因还乡无望,只得在臆想中构建旧时家园。以思乡怀旧的慨叹愁绪为主要情感基调,融合了北京幽默委婉的语言特征和雅俗兼备的民俗风格,并在文学的回乡旅途中获得慰藉的快感,形成了哀而不伤的诗学品格。本文立足于北京城市书写的具体文本,结合八九十年代以来日常化、个体化的文学话语体系,并结合离散书写中处于异质文化氛围、有着双重身份的作家对故乡北京的特殊情怀,感受和提炼这种“乡愁”在文中细腻、丰富的情绪表达和更深一层的文化内涵,并分析“乡愁”在这种叙事当中产生的诗学品格,以获得带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审美艺术体验。
李忠阳[9](2017)在《“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大量海外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传入中国大陆。这些研究以新颖的理论观点、独特的研究视角,给大陆学界的文学研究带来较大的影响与冲击,形成一阵猛烈的“海外学者冲击波”。在这些海外学者中,王德威既是佼佼者之一,亦颇具典范性与代表性。本文作为对王德威的个案研究,将聚焦于他的“晚清的现代性”、“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及“华语语系文学”三种最富影响力的论述,既对它们统整合观,说明诸种命题的同一性;又分而论之,逐一对话;以期在此过程中揭示王德威的方法与立场。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从总体上揭示王德威的方法与立场,即“小说中国”(Narrating China)。“小说中国”是王德威在文学研究中一再重复的“原型语码”(linguistic/narrative prototype),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学术命题、理论创意及话语框架,皆可视作“小说中国”路径的衍生与延伸。“小说中国”具有多重意涵,包括“由小说看中国”、“虚构中国”、“解构中国”等。历史的对话式想象、文学的差异性自由以及去“中国”中心化,三者分别构成“小说中国”的义理、伦理与地理。第二章,重审王德威的“晚清的现代性”论述。首先,本文试图论证王德威对晚清小说“被压抑的现代性”的定位与描述,总是以“五四”文学作为反向参照和“对话/对立语境”的。因此,他所构造的晚清现代性的诸种面向在本质上是论辩式的。其次,本文将王德威的晚清小说研究、写实主义文学研究与当代小说批评连锁在一起,将三者并置一处观之,探讨其“晚清现代性”论述的生成,并指出王德威在19世纪末晚清小说与20世纪末中国小说之间建立回应关系,是一种寓言式的历史叙述,而非严格的历史分析。他通过把“前革命”文学与“后革命”文学拼贴在一起,讲述了一则“告别革命”的历史寓言。第三章,探讨王德威的“抒情”论述。他的“抒情”论述,可以看作另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都是“小说中国”的一种方案。“抒情”与“史诗”的对话,是王德威重审文学史的方式。通过两者的对话,他所质疑的不仅是“史诗”所代表的“感时忧国”的精神,亦是位于“史诗”这一方,由“启蒙”与“革命”所表述的中国现代性,同时也意在扰乱单向的文学史动线。王德威的“抒情传统”只是一项现代“发明”,其问题意识既来自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也出自杜赞奇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在王德威心中,“抒情”代表文学的伦理,“史诗”代表历史的“怪兽”。第四章,阐述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论述。“小说中国”的最终形态的是众声喧“华”,意即一个去中心的、非等级化、多元对话的华语文学世界。鉴于“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等概念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王德威转而寻求一个开放、对话、包容、多元的理论框架——“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由史书美首创,后被王德威挪为己用,但两人的方法与立场有别。史书美以“后殖民”作为“华语语系”的理论预设与实践立场;而王德威则从“后遗民”视角出发,对“华语语系”进行重构。第五章,将王德威置于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这一脉海外汉学的学术谱系之中,阐述三者对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影响与借鉴意义。近三十年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其内部的辩证发展,而大陆的文学史研究范式亦几经转换。1980年代,夏志清藉《中国现代小说史》首开其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大陆学者“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促进了大陆文学史书写由“革命”向“现代化”的范式转向。1990年代,李欧梵、王德威成为中坚力量,通过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反复叩问,推动文学史研究的“现代性”范式转换,开启反思现代性叙事的先声。第六章,将王德威置于横向比较中来考察。通过对比王德威与张旭东的“五四”论述,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叙述。王德威致力于去“五四”中心化,而张旭东则要重新确立“五四”现代起源的意义。这反映出两者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表现出“离心”的倾向,致力于消解历史的整体性;而张旭东表现出“向心”的倾向,致力于重构历史的整体性,目的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语境中重构中国认同。本文对王德威与张旭东的比较,不只是为了在差异辨识中深化对王德威的认识,更是为了探寻一种超越王德威“小说中国”的理论可能性,此中包含了对文学史整体性的重新想象与研究范式再次蜕变的期待。
陈亚丽[10](2016)在《散文与北京地域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帝都,它在现当代散文中,被众多文人墨客尽情书写。无以计数的散文佳篇,汇聚成古老北京在胡同情缘、民风民俗、名胜古迹、饮食文化和校园幽思五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它们与当今的北京精神又呈现出内在的联系。散文作品中所铸就的北京地域文化图景,再一次证明散文的文化本体性特征,散文是文化最为直接的载体,文化融汇就在散文中。
二、北京梦华录:北京人到台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梦华录:北京人到台湾(论文提纲范文)
(2)旅京台湾作家与迁台“老北京”的北京想象——兼论台湾70年代“北京热”(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异乡人”眼中的北京形象 |
二 “老北京”对北京的追忆 |
三 时间的复古与空间的复现 |
四 结语 |
(3)屋顶之上和屋顶之下——从《邪不压正》看电影的改编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孤傲 |
2. 烹饪 |
3. 熟悉 |
4. 建筑 |
5. 荒诞 |
6. 侠义 |
7. 陆川 |
8. 赤子 |
(5)文化乡愁视角下的文学北京——以《侠隐》及其改编文本《邪不压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侠隐》与“文学北京”传统 |
二、北京怀旧的两种姿态 |
(6)“满族性”和“超满族性”的穆儒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问题、目的、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穆儒丐其人及研究概况 |
第一节 穆儒丐的生平与创作 |
第二节 穆儒丐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穆儒丐之《北京》:在“满族性”之外 |
第一节 《北京》中的“满族性” |
第二节 《北京》中的“超满族性” |
第三章 “论说”:穆儒丐思想的直观体现 |
第一节 穆儒丐在《盛京时报》的“论说”类创作的整体情况 |
第二节 穆儒丐的“论说”类创作的多样性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当代北京城市书写的乡愁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北京城市书写模式 |
第一节 时间/空间叙述模式 |
一、北京书写的空间模式 |
二、北京书写的时间模式 |
第二节 批判/抒情模式 |
一、现代书写中的批判模式 |
二、当代书写中的乡愁抒情 |
第二章 当代北京书写的文化心理 |
第一节 建构现代与留恋传统之间 |
一、城市的现代建设与故园情结——以老舍、萧乾为例 |
二、文化的现代诉求与怀旧抒情——以刘心武、邓友梅、陈建功为例 |
第二节 90年代文化语境中的城市怀旧书写 |
一、城市的同质化与怀旧话语潮流 |
二、北京乡愁书写:作为独特的怀旧话语 |
三、日常话语对历史的重构 |
第三章 离散书写中的北京记忆 |
第一节 异质语境中的本土文化认同——以北岛为例 |
一、一场文化回乡之旅——以《城门开》为个案 |
二、异国诗歌创作的怀乡主题 |
第二节 海峡两岸的双重身份认同——以林海音为例 |
一、难以忘怀的“城南旧事” |
二、双重文化身份的文学展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一章 “小说中国”:王德威的原型语码 |
第一节 作为原型语码的 “小说中国” |
第二节 “小说中国”的多重意义 |
一、何谓 “小说” |
二、何谓 “中国” |
三、由 “中国小说”而 “小说中国” |
四、怎样 “小说中国” |
第三节 “小说中国”的义理、伦理与地理 |
一、历史的对话式想象: “小说中国”的义理 |
二、文学的差异性自由: “小说中国”的伦理 |
三、去 “中国”中心化: “小说中国”的地理 |
第二章 另写现代:王德威的 “晚清现代性”论述 |
第一节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与定位 |
一、 “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提出 |
二、反向定位:晚清小说现代性的四副面孔 |
第二节 “晚清现代性”的生成与寓意 |
一、被压抑的写实方向 |
二、世纪末的展/回望: “告别革命”的预/寓言 |
第三章 有情中国:王德威的 “抒情”论述 |
第一节 “抒情”的提出、源流及释义 |
一、 “抒情”的提出 |
二、 “抒情”的源流:陈世骧、高友工与普实克 |
三、无边的抒情:王德威对 “抒情”的重释 |
第二节 “小说中国”的 “抒情”方案 |
一、 “抒情现代性”:另一种 “被压抑的现代性” |
二、 “抒情”作为重审文学史的界面 |
三、抒情的伦理:抒情与史诗对话视野下的沈从文 |
第三节 想象的 “抒情传统” |
一、 “抒情传统”:一项现代的兴发 |
二、 “抒情”与 “怪兽” |
第四章 众声喧 “华”:王德威的 “华语语系文学”论述 |
第一节 “华语语系文学”的先声 |
一、实践的准备:从《当代小说二十家》谈起 |
二、理论的先声:王德威的 “后遗民”论述 |
第二节 从 “世界华文文学”到 “华语语系文学” |
第三节 后殖民与后遗民:两种 “华语语系” |
一、史书美:后殖民视角下的 “华语语系”理论创建 |
二、王德威:后遗民视角下的 “华语语系”理论重构 |
三、王德威的 “华语语系文学”平台上的鲁迅 |
第五章 海外汉学的一脉谱系——夏志清、李欧梵及王德威与文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向 |
第一节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脉谱系 |
第二节 夏志清、李欧梵及王德威与文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向 |
一、夏志清与文学史的 “现代化”范式转向 |
二、李欧梵与文学史的 “现代性”范式转向 |
三、王德威与文学史的 “现代性”范式转向 |
第三节 另一种声音:唐小兵的 “再解读” |
第六章 “中国故事”的两种 “说”法 ——以王德威与张旭东的 “五四”论述为例 |
第一节 从两篇序言谈起 |
第二节 王德威:架空五四的众声喧哗 |
一、去 “五四”中心化 |
二、反思 “五四”的怪兽性 |
第三节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 “文化自觉”与 “五四”重释 |
一、从汪晖对两种 “五四”论述的不满谈起 |
二、 “文化自觉”的诉求与取向 |
三、 “五四”现代起源意义的再确认 |
四、重建 “五四”的整体性 |
第四节 对话喧嚣与辩证总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散文与北京地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四、北京梦华录:北京人到台湾(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则臣小说创作中的身份认同研究[D]. 李梦涵.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旅京台湾作家与迁台“老北京”的北京想象——兼论台湾70年代“北京热”[J]. 王璇. 中国文化研究, 2021
- [3]屋顶之上和屋顶之下——从《邪不压正》看电影的改编艺术[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1(07)
- [4]食中雅趣与生命热力——论汪曾祺饮馔散文的文化趣味[J]. 王萌. 名作欣赏, 2021(12)
- [5]文化乡愁视角下的文学北京——以《侠隐》及其改编文本《邪不压正》为例[J]. 王炳欣.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04)
- [6]“满族性”和“超满族性”的穆儒丐[D]. 邱靖雯. 暨南大学, 2019(02)
- [7]城市传记的书写实践研究[J]. 芦坚强. 现代传记研究, 2018(02)
- [8]当代北京城市书写的乡愁诗学[D]. 李莹. 青岛大学, 2018(12)
- [9]“小说中国”的方法与立场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D]. 李忠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散文与北京地域文化[J]. 陈亚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