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技术对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研究

处理技术对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胡萝卜为原料,对提高胡萝卜汁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了原料的预处理、酶解破壁、微波处理以及加热条件的筛选,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各自的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胡萝卜汁中的α-胡萝卜素提取率达90.34%、β-胡萝卜素提取率达92.87%、叶黄素提取率达89.36%。为生产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胡萝卜汁提供理论研究及数据支持。1.去皮方法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复合磷酸盐去皮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去皮方法相比,复合磷酸盐去皮效果最好,去皮率达100%,且胡萝卜色泽良好,果肉无腐蚀。2.热烫的研究通过比较确定热烫的适宜工艺参数为:0.2%柠檬酸+0.3%Vc的汁液中90℃下热烫5min。α-胡萝卜素提取率为88.73%,β-胡萝卜素提取率为90.27%,叶黄素提取率为95.53%。3.酶法处理的研究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提高胡萝卜汁中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适宜酶解条件是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0min,pH为4.5,酶用量2%;果胶酶的适宜酶解条件是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20min,pH为4.5,酶用量1.5%。并在同一缓冲体系中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进行处理,先经果胶酶处理后再经纤维素酶处理效果最好。α-胡萝卜素提取率为95.62%,β-胡萝卜素提取率为94.38%,叶黄素提取率为93.32%。4.微波处理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微波处理的适宜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微波辐射功率为640W,提取时间20s,4次提取,α-胡萝卜素提取率为79.45%,β-胡萝卜素提取率为80.27%,叶黄素提取率为78.94%。5.加热的研究通过比较,确定了适宜加热条件为微波加热2min。αβ-胡萝卜素保存率为92.34%,β-胡萝卜素保存率为91.42%,叶黄素保存率为90.39%。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胡萝卜产业发展概况
  • 1.1 胡萝卜的地理分布及生产情况
  • 1.2 胡萝卜的营养价值
  • 2 类胡萝卜素的性质及用途
  • 2.1 β-胡萝卜素的性质及其用途
  • 2.1.1 β-胡萝卜素的性质
  • 2.1.2 β-胡萝卜素的用途
  • 2.2 叶黄素的性质及其用途
  • 2.2.1 叶黄素的性质
  • 2.2.2 叶黄素的生理功效
  • 2.3 国内外胡萝卜汁生产技术研究现状
  • 3 酶制剂在果疏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
  • 3.1 酶与酶制剂
  • 3.2 果胶酶的作用研究
  • 3.3 果蔬汁加工中酶处理技术的应用
  • 3.4 酶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前景
  • 4 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 4.1 溶剂浸提法
  • 4.2 微波提取法
  • 4.3 超声波提取法
  • 4.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1 研究的目的
  • 5.2 研究的意义
  • 6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正文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的测定
  • 2.4.2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2.4.3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2.4.4 胡萝卜品种及采收期的选择
  • 2.4.5 胡萝卜去皮方法比较
  • 2.4.6 胡萝卜热烫方法比较
  • 2.4.7 胡萝卜浆果胶酶处理方法研究
  • 2.4.8 胡萝卜浆纤维素酶处理方法研究
  • 2.4.9 复合酶处理提取试验
  • 2.4.10 细胞壁结构观察
  • 2.4.11 胡萝卜浆微波处理方法研究
  • 2.4.12 酶处理与微波处理方法的系统比较
  • 2.4.13 加热处理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吸收光谱图
  • 3.2 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标样的检测
  • 3.3 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标准曲线
  • 3.4 胡萝卜品种及采收期的选择
  • 3.4.1 不同品种及不同采收期胡萝卜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 3.4.2 不同品种和采收期的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含量
  • 3.5 不同去皮方法对胡萝卜去皮效果的影响
  • 3.5.1 不同去皮方法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和去皮效果的影响
  • 3.5.2 复合磷酸盐去皮的正交试验
  • 3.6 不同热烫方法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 3.7 果胶酶处理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 3.7.1 果胶酶处理单因素试验
  • 3.7.2 果胶酶处理正交试验
  • 3.8 纤维素酶处理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 3.8.1 纤维素酶处理单因素试验
  • 3.8.2 纤维素酶处理正交试验
  • 3.9 复合酶处理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 3.10 扫描电镜分析细胞结构
  • 3.11 微波处理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 3.11.1 微波处理单因素试验
  • 3.11.2 微波处理正交试验
  • 3.12 酶处理和微波处理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提取率影响的比较
  • 3.13 加热处理对α、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保存率的影响
  • 第3章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烤烟中的类胡萝卜素[J]. 化工时刊 2019(12)
    • [2].微生物源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 2020(01)
    • [3].海带中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条件[J]. 食品工业 2020(01)
    • [4].柑橘类胡萝卜素累积机制、分析方法及其加工稳定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5)
    • [5].‘皮球桃’及其突变体类胡萝卜素积累及相关关键基因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3)
    • [6].类胡萝卜素应用的研究进展[J]. 畜牧与兽医 2020(04)
    • [7].微藻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09)
    • [8].柑橘叶片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02)
    • [9].认识类胡萝卜素[J]. 新农村 2019(05)
    • [10].4株海洋红球菌产类胡萝卜素分析及其全基因组测序[J]. 海洋学研究 2016(04)
    • [11].云南抚仙湖产类胡萝卜素酵母菌的资源调查[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2)
    • [12].萱藻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分析与鉴定[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2)
    • [13].库特氏杆菌β-类胡萝卜素降解酶的酶学性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04)
    • [14].类胡萝卜素降解方式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7(11)
    • [15].皂化对枸杞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17(06)
    • [16].胡萝卜粉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7(07)
    • [17].枸杞酒发酵主要代谢产物对类胡萝卜素降解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7(14)
    • [18].玉米须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J]. 核农学报 2017(10)
    • [19].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分析[J]. 信息化建设 2015(12)
    • [20].利用微藻提取类胡萝卜素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3)
    • [21].甘薯中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1)
    • [22].沙棘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01)
    • [23].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6(02)
    • [24].几种常见的类胡萝卜素提取技术[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19)
    • [25].动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1)
    • [26].枸杞及制品中类胡萝卜素与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9)
    • [27].类胡萝卜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15(09)
    • [28].类胡萝卜素代谢及功能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 2014(12)
    • [29].柑橘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05)
    • [30].浅析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24)

    标签:;  ;  ;  ;  

    处理技术对胡萝卜汁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