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M扩展模型的高校学生移动语言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TAM扩展模型的高校学生移动语言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无线网络应用的扩大以及移动设备拥有量的增长,使用移动设备学习外语逐渐变得极为普遍。尽管国内外的移动语言学习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研究者的角度去调查,很少有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因此,对于大学生移动语言学习的现状以及在外语学习中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对移动语言学习设备接受的问题我们还不清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外语学习中可能会影响大学生接受移动语言学习设备的因素。首先,通过扩展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形成一个移动语言学习设备技术接受模型,模型中新加入了两个因子—感知普遍性和社会影响。其次,通过检测用户内在信念及态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来验证所提出的移动设备技术接受模型;再次,推断模型中的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接受移动语言学习设备以及各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接受移动语言学习设备。本研究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实验数据以验证移动设备技术接受模型。基于方便式样本抽取方法,最终从湖南大学英语B级班中获取235份有效问卷。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心理量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此模型包含测量模型评价和结构模型评价。总的来说,实验结果支持所提出的模型,模型中提出的九个假设有六个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普遍性三个因素对大学生语言学习中接受或使用移动设备的行为意向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其中,使用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这一点也表明,大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是否接受移动设备很大程度上由他们对移动语言学习设备所持的态度决定的。另外,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也有积极显著的影响;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普遍性也有积极显著的影响,但它却对使用态度没有影响;研究结果也显示,在模型中新加入的两个因素中,感知普遍性对行为意向有积极显著的影响;但社会影响却对感知有用性及行为意向都没有影响,这一结果的出现也许与移动设备使用的自愿性而非强制性的情况有关,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独特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及大学生人群的特点。因此,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移动语言学习背景下社会影响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General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rientation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Mobile Learning and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 2.2 MALL Studies Abroad
  • 2.3 MALL Studies at Home
  • 2.4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 2.5 Summary of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3 Research Model and Hypotheses Development
  • 3.1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2 Perceived Ubiquity and Social Influence as Extensions of TAM
  • Chapter 4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Purposes and Hypotheses
  • 4.2 Sample
  • 4.3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 4.3.1 Focus group
  • 4.3.2 Survey
  • 4.4 Instrument
  • 4.5 Pilot study
  • 4.6 Data Analysis Procedures
  • Chapter 5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
  • 5.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ondents
  • 5.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tatus Quo of MALL
  • 5.3 Model Testing
  • 5.3.1 Analysis of Measurement Model
  • 5.3.2 Test for Validity
  • 5.3.3 Reliability of the Items
  • 5.3.4 Re-analysis of Measurement Model
  • 5.3.5 Analysis of Structural Model and Hypothesis Tests
  • 5.4 Summary of the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
  • Chapter 6 Discussion
  • 6.1 Optimistic Environment and Limited Usage
  • 6.2 Factors Supporting TAM
  • 6.3 Factors Denying TAM
  • 6.4 New Findings
  • Conclusion
  • Reference
  • Appendix A Questionnaire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详细中文摘要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C语言学习常见误区探析[J]. 鄂州大学学报 2020(02)
    • [2].C语言编程技巧在C语言学习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12)
    • [3].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语言学习投资均衡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21)
    • [4].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的亲近生活的语言学习[J]. 文学教育(下) 2019(04)
    • [5].国外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综述[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8(03)
    • [6].二语习得中不同类型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之比较[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12)
    • [7].技术增强的语言学习研究领域综述[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01)
    • [8].心理语言距离对第三语言学习倦怠的影响——以云南沧源佤族中学生为例[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06)
    • [9].国内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现状与问题[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0].移动语言学习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8)
    • [11].移动语言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 2014(06)
    • [12].基于校园网的语言学习示范中心建设和科学管理[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3].移动语言学习应用模式综述研究[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09)
    • [14].基于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移动语言学习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05)
    • [15].语言学习的三种途径[J]. 现代中学生(初中版) 2019(09)
    • [16].C语言学习模式研究[J]. 数码世界 2020(07)
    • [17].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J]. 疯狂英语(冲刺版) 2020(09)
    • [18].行走中交流,对话中学习 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暑期语言学习项目为例[J]. 上海教育 2020(26)
    • [19].北师大版英语教材[J]. 基础教育课程 2016(21)
    • [20].例谈语言学习的基本路径[J]. 语文教学通讯 2019(07)
    • [21].读写整合引领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统整语言学习——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带来的启示[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7(Z1)
    • [22].数学符号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7(09)
    • [23].批判性思维:推动语文教学的素养转向[J]. 语文学习 2017(05)
    • [24].架起生活与英语之间的“桥梁”[J]. 教书育人 2017(23)
    • [25].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策略[J]. 黑河教育 2017(09)
    • [26].远离芜杂 回归本原——以《神的一滴》为例谈语文教学的本质[J]. 语文教学之友 2017(08)
    • [27].多样表达 促成语言学习的轮回[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03)
    • [28].移动语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回顾与展望[J]. 教育信息技术 2016(12)
    • [29].小睡有助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J]. 基础教育参考 2017(07)
    • [30].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启示[J]. 内蒙古教育 2008(08)

    标签:;  ;  ;  ;  

    基于TAM扩展模型的高校学生移动语言学习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