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虽然没有意识到或者无法说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是指内隐与外显两种学习方式结合时产生相互促进,表现出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单独的内隐或外显学习的协同效应。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截然分离与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不相符合。因此,将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并通过影响因素、年龄差异及个体差异的探讨,更能客观地揭示内隐学习的特征与表征机制。同时,也能进一步明确内隐学习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深化对学习本质的研究。本研究以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初一和高一学生为被试。从材料难度的角度选取规则难度较大的限定状态人工语法和规则难度较低的双条件人工语法;从材料性质的角度又选取了真实材料与人工语法材料。采用强分离的研究范式,将学习方式分为匹配、编辑、匹配—编辑和交替四种,分别相当于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先内隐后外显和内隐外显交替的四种学习形式,考察了内隐学习及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论文共有五个实验研究组成:实验一是探索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产生以及材料难度对内隐学习和协同学习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内隐知识的迁移及表征机制。实验二随机选取小学五、六年级与初一、高一四个年龄阶段的480名被试。从发展的视角考察内隐学习、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年级差异。实验三是经过严格的筛选选出的120名学优生与120名学困生,从个体差异的角度进行内隐学习及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探索。实验四采用整群抽样选取的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一各240人,主要选取了真实材料的英语词法中的双写规则,并和相同规则的人工材料字母串进行比较,探索真实材料的内隐学习、协同学习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实验五采用指导语分离范式,对随机选取的小学四、五、六和初一年级各90名的被试进行有意义真实材料的内隐学习及协同学习的探索,进一步明确意识在内隐学习及协同学习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两种难度的人工语法材料学习中,均出现显著的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成绩均好于单独的内隐或者外显学习,表现出协同学习的优势效应。相同字母集的协同学习成绩均显著高于不同字母集的协同学习成绩,表明内隐学习的规则的可迁移性,但迁移要受到刺激表面特征的影响。(2)小学五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一和高一四个年级的内隐学习成绩和外显学习成绩的差异均不显著。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先内隐后外显和内隐与外显交替)的成绩在初一年级后有显著增长,高一年级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3)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内隐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优生的外显学习、内隐一外显学习和交替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学困生的成绩。就学优生而言,其外显学习、协同学习成绩显著高于内隐学习成绩;而学困生在四种学习方式上成绩差异不显著。表明学优生学习中意识成分的作用较大,学困生的学习中意识成分的作用相对较小。(4)真实材料的协同学习成绩要显著好于单独的内隐或者外显学习。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真实材料的学习成绩都相对好于人工语法字母串的学习成绩。(5)真实材料学习中,内隐学习在小四、小五、小六和初一四个年级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协同学习的形式从低年级向高年级成绩逐渐提高。小学六年级、初一年级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表现出了发展的态势。而人工材料字母串的协同学习在初一年级以前没有表现出年龄差异。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内隐知识的抽象性表征观能够较好地解释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特点与变化,内隐学习到的规则可以进行迁移但受到规则结构和刺激整体特征的双重影响。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一,协同学习在人工语法材料与真实材料中存在着发展性与个体差异。真实材料学习的意识成分贡献较大。内隐学习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更主要的是通过与外显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