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所得税效应论文-熊冬洋

利息所得税效应论文-熊冬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息所得税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存款利息所得税,储蓄利息,消费,利率

利息所得税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熊冬洋[1](2007)在《降低储蓄利息所得税税率的积极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第12条规定:从2007年8月15日起,储蓄利息所得税的税率由20%调低为5%。这一重大举措,无论对我国税种的开征贯彻税收公平原则,还是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体现党和国家关心、重视民生问题,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07年11期)

刘雷[2](2007)在《中国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息所得税从1950年建国初期至今有关其废立之争可谓一波叁折,而自1999年11月正式开征以来其给居民的经济行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更非“八年之痒”能够形容。如何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如何对利息所得税进行一番功过事非的评价,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本文除去引言部分以外共分为叁章,约3万6千字。在引言部分交代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简要评述、研究范围、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以及不足,旨在为下文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一章:利息所得税的理论分析。该章讨论了利息、利息的来源以及利息所得税等相关名词的概念,比较了欧文·费雪、庞巴维克、凯恩斯等西方经济学家及马克思有关利息和利息来源的论述,并最终选取了马克思有关利息的定义作为本文的主要观点。在这一章节将现行的利息所得税与西汉时代的“贳(赊)贷税”和当今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利息所得税制度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与身俱来就应该具有组织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两大功能,并据此将利息所得税效应分为财政收入效应和经济调节效应两个组成部分。这为后文有关利息所得税效应的论述乃至模型的建立做好了铺垫。该章同时利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在借助生命周期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等经典理论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剖析的过程中,笔者得出了模棱两可的结果:无论是利息所得税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还是对失业率的影响均取决于利息所得税所形成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力量强弱的较量,据此本文提出有必要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定量的研究。第二章:中国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实证考察。本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节本文主要运用了统计和计量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引入虚拟变量的方式对利息所得税的经济调节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针对利息所得税对储蓄和失业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利息所得税——储蓄总量模型和利息所得税——失业率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检验。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本文较好的吸取了前人的相关成果,特别是在利息所得税——失业率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本文主要借用了菲利普斯方程的相关理论,在综合考虑滞后一期的通货膨胀率、自然失业率、利息所得税因素以及利息所得税与自然失业率所形成的交互式影响的情况下较为成功的建立了计量模型,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相关经济现象。第叁章:我国利息所得税制度的选择。在这一章节,本文首先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学者针对我国利息所得税现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对前述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机抉择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在短期来看利息所得税具有良税的性质,而从长期来看利息所得税有着较为显着的负面性。因此,笔者提出了利息所得税改革分“两步走”的解决方案,即短期要对现有利息所得税制度进行优化和改革最大限度的发挥利息所得税的优势,而就长期而言则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取消利息所得税,让其淡出税制的舞台。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一:本文较为科学的给出了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定义以及分类方法。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效应指的就是由于利息所得税的开征给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入、社会经济状况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或作用。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利息所得税效应包含组织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两方面的内容,并且据此将利息所得税效应分成财政收入效应和经济调节效应。通过层层论述,本文揭示了利息所得税效应中财政收入效应和经济调节效应的本末关系,并认为相对财政收入效应而言,利息所得税的经济调节效应是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调节效应的优劣与否是考察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关键依据。之二:本文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利息所得税自开征以来,其废立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专门研究利息所得税的专家学者而为数叵多。然而众多研究利息所得税的文献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或是以定性研究为主,或是依据经验判断,或是简单的运用统计对比借以说明利息所得税问题。相对这些文献而言,本文大量运用了计量的方法,对利息所得税的具体效应进行了较为客观、精确的界定和分析,而这种分析必将是对现行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之叁:本文针对利息所得税问题提出了相机抉择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的采用或废或立的单一态度。对利息所得税制度的改革采用相抉择的解决方案,是由利息所得税自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就当期而言利息所得税有着自身的优越性,值得进行保留和改造,然而由于从长期来看它不可能永远是一种良税,因而将来有必要取消。本文所提出的这种解决方案比较深刻的揭示了利息所得税的实质,同时也为其解决路径提供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7-04-01)

王建喜,王晓轩[3](2006)在《Fisher修正效应中的利息所得税与名义利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Fisher修正方程中预期通货膨胀、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相互关系。在维持实际利率不变的通货膨胀中,征收利息所得税会造成名义利率升高。同时,预期通货膨胀的波动也会借助于利息所得税加剧名义利率的波动。一些利息所得税调整与利息费用扣除的方法可以减轻利息所得税的这些影响,但是这些调整会影响其他经济变量。(本文来源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周永革,张廷军[4](2003)在《从税收效应分析利息所得税作用的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产生的收入效应会导致低收入人群减少现期消费,多储蓄,产生的替代效应会导致高收入人群多消费少储蓄。在我国目前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的情况下,收入效应一般会大于替代效应,从而有违开征利息所得税的初衷。(本文来源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朱庆民,王奉炜[5](2003)在《从税收效应分析利息所得税作用的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储蓄利息征收所得税是税收替代效应的具体运用 ;个人对现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偏好是决定个人储蓄的主要因素 ;现期消费与将来消费的差异要求储户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从而为税收的调控 (替代效应 )提供了运作空间 ;由于收入效应的存在 ,利息所得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便打了折扣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减少储蓄、刺激消费、扩大投资作用的发挥 ;增强利息所得税的作用 ,应该从增强替代效应和弱化收入效应两个方面考虑。(本文来源于《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郑敏[6](2000)在《浅论我国恢复开征利息所得税的需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疲软、消费不旺的背景下,我国恢复开征了利息所得税。这项政策从总体上看包含着多种经济目的,但从需求上来说,它对刺激我国的消费是否具有强力,却需从理论上和我国的现状两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利息所得税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息所得税从1950年建国初期至今有关其废立之争可谓一波叁折,而自1999年11月正式开征以来其给居民的经济行为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更非“八年之痒”能够形容。如何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如何对利息所得税进行一番功过事非的评价,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本文除去引言部分以外共分为叁章,约3万6千字。在引言部分交代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目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简要评述、研究范围、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以及不足,旨在为下文的写作打下基础。第一章:利息所得税的理论分析。该章讨论了利息、利息的来源以及利息所得税等相关名词的概念,比较了欧文·费雪、庞巴维克、凯恩斯等西方经济学家及马克思有关利息和利息来源的论述,并最终选取了马克思有关利息的定义作为本文的主要观点。在这一章节将现行的利息所得税与西汉时代的“贳(赊)贷税”和当今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利息所得税制度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与身俱来就应该具有组织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两大功能,并据此将利息所得税效应分为财政收入效应和经济调节效应两个组成部分。这为后文有关利息所得税效应的论述乃至模型的建立做好了铺垫。该章同时利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在借助生命周期理论、相对收入理论等经典理论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剖析的过程中,笔者得出了模棱两可的结果:无论是利息所得税对居民储蓄的影响还是对失业率的影响均取决于利息所得税所形成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力量强弱的较量,据此本文提出有必要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定量的研究。第二章:中国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实证考察。本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节本文主要运用了统计和计量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引入虚拟变量的方式对利息所得税的经济调节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针对利息所得税对储蓄和失业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利息所得税——储蓄总量模型和利息所得税——失业率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检验。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本文较好的吸取了前人的相关成果,特别是在利息所得税——失业率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本文主要借用了菲利普斯方程的相关理论,在综合考虑滞后一期的通货膨胀率、自然失业率、利息所得税因素以及利息所得税与自然失业率所形成的交互式影响的情况下较为成功的建立了计量模型,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相关经济现象。第叁章:我国利息所得税制度的选择。在这一章节,本文首先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学者针对我国利息所得税现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对前述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机抉择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在短期来看利息所得税具有良税的性质,而从长期来看利息所得税有着较为显着的负面性。因此,笔者提出了利息所得税改革分“两步走”的解决方案,即短期要对现有利息所得税制度进行优化和改革最大限度的发挥利息所得税的优势,而就长期而言则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取消利息所得税,让其淡出税制的舞台。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之一:本文较为科学的给出了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定义以及分类方法。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效应指的就是由于利息所得税的开征给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入、社会经济状况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或作用。本文还进一步指出,利息所得税效应包含组织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两方面的内容,并且据此将利息所得税效应分成财政收入效应和经济调节效应。通过层层论述,本文揭示了利息所得税效应中财政收入效应和经济调节效应的本末关系,并认为相对财政收入效应而言,利息所得税的经济调节效应是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调节效应的优劣与否是考察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关键依据。之二:本文对利息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利息所得税自开征以来,其废立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专门研究利息所得税的专家学者而为数叵多。然而众多研究利息所得税的文献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或是以定性研究为主,或是依据经验判断,或是简单的运用统计对比借以说明利息所得税问题。相对这些文献而言,本文大量运用了计量的方法,对利息所得税的具体效应进行了较为客观、精确的界定和分析,而这种分析必将是对现行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之叁:本文针对利息所得税问题提出了相机抉择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利息所得税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的采用或废或立的单一态度。对利息所得税制度的改革采用相抉择的解决方案,是由利息所得税自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就当期而言利息所得税有着自身的优越性,值得进行保留和改造,然而由于从长期来看它不可能永远是一种良税,因而将来有必要取消。本文所提出的这种解决方案比较深刻的揭示了利息所得税的实质,同时也为其解决路径提供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息所得税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熊冬洋.降低储蓄利息所得税税率的积极效应[J].中外企业家.2007

[2].刘雷.中国利息所得税效应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王建喜,王晓轩.Fisher修正效应中的利息所得税与名义利率[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

[4].周永革,张廷军.从税收效应分析利息所得税作用的局限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5].朱庆民,王奉炜.从税收效应分析利息所得税作用的局限性[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6].郑敏.浅论我国恢复开征利息所得税的需求效应[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0

标签:;  ;  ;  ;  

利息所得税效应论文-熊冬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