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介入民事纠纷的救济机制研究

行政行为介入民事纠纷的救济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现代行政权的扩张,行政行为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介入到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中,这导致司法诉讼中出现民事纠纷与行政争议的交叉,甚至在审理当中相互制约程序的进展与实体的处置。对此我国迄今尚无完整而又具体的法律规定与实践运作规则,理论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导性意见。这导致认识和解决诉讼中的民行交叉案件较为困难。于是,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分类讨论的方法,即,将民事纠纷与行政争议的交叉分为若干种类,从而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分类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争议,甚至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如果我们从交叉案件产生的原因角度来看,则可以认为这类民行交叉案件问题实际上是行政行为介入民事纠纷后的司法救济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介入民事纠纷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裁决、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和行政处罚等类型,因此主要参酌上述类型的具体行政行为介入民事纠纷的情况来进行讨论,至于抽象行政行为和行政不作为,囿于文章的篇幅暂没有进行讨论。根据具体行政行为介入民事纠纷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政行为直接介入民事纠纷和行政行为间接介入民事纠纷两种形式。不同形式的交叉案件将导致我们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即应当适用不同的救济途径。在行政行为直接介入民事纠纷的情形下,既要解决具有准司法性质的具体行政行为导致的行政争议,又要解决既有的民事纠纷;在行政行为间接介入民事纠纷的情形下,对在民事纠纷中作为一方当事人抗辩理由的附属行政行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予以不同程度的审查。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任何一种诉讼程序在解决这两种形式的民行交叉案件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也看到其存在合理之处,不能一味地予以否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诉讼资源的功能,整合相关的诉讼程序并使之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救济机制是必须关注的重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对我国民事纠纷与行政争议交叉案件处理方式的追溯和反思
  • 1.1 问题的提出——一则事例引发的思考
  • 1.2 我国现行立法上的困惑
  • 1.3 我国学理上对民行交叉案件的分类处理及其缺陷
  • 第2章 行政行为介入民事纠纷方式的分类
  • 2.1 行政行为直接介入民事纠纷
  • 2.2 行政行为间接介入民事纠纷
  • 2.3 区分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的意义
  • 第3章 行政行为直接介入民事纠纷的救济途径
  • 3.1 学术界几种解决方案的评析
  • 3.2 当事人诉讼模式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模式之比较
  • 3.2.1 当事人诉讼模式
  • 3.2.2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征及其可行性分析
  • 3.2.3 行政裁决是否纳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3.3 行政行为直接介入后的纠纷救济机制选择
  • 第4章 行政行为间接介入民事纠纷的救济途径
  • 4.1 问题的进一步明确
  • 4.1.1 民事附带行政问题的概念
  • 4.1.2 学术界对附带行政问题处理的几种方案及评析
  • 4.1.3 排除两个假定后的附带行政问题的审查
  • 4.2 行政行为间接介入后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法院审查为中心,两个层面的展开
  • 4.2.1 能否审查
  • 4.2.2 如何审查
  • 4.3 审判组织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行政行为的强制力[J].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9(04)
    • [2].行政行为未援引具体法律依据的司法审查[J]. 中国律师 2019(12)
    • [3].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条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4].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19)
    • [5].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分析——以“没有依据”为切入点[J]. 法制与经济 2020(07)
    • [6].论行政行为成立与合法要件价值取向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1)
    • [7].行政行为研究现状之检视——以2012-2017年主要法学期刊论文为对象[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1)
    • [8].行政行为概念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15)
    • [9].论新行政现实下的行政行为与法律关系[J]. 法制博览 2019(22)
    • [10].论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效力[J]. 政治与法律 2019(09)
    • [11].过程性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考量[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2].申请公开行政行为法律依据的处理[J]. 人民司法(案例) 2017(32)
    • [13].论程序行政行为的可诉标准[J]. 行政法学研究 2018(04)
    • [14].后续行政行为能否吸收先行行为[J]. 海峡法学 2018(02)
    • [15].论行政行为的合理边界——以司法主体为研究视角[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 [16].行政行为目的异化的研究[J]. 社科纵横 2017(01)
    • [17].行政行为的竞争合规制度研究[J]. 现代法学 2017(02)
    • [18].论责令性行政行为法律属性的裁判路径[J]. 福建法学 2016(04)
    • [19].浅析广告行政行为的要件构成[J]. 法制博览 2017(05)
    • [20].不完全作为行政行为研究[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2)
    • [21].确认行政行为无效诉讼的期限研究[J]. 行政法学研究 2017(04)
    • [22].公共行政变革与行政行为理论研究[J].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7(01)
    • [23].被诉行政行为的改变与诉讼标的的确定[J]. 行政与法 2017(08)
    • [24].行政诉讼中被告改变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5].不良行政行为的立法规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26].对档案行政行为与档案行政权力的几点思考——与刘东斌先生商榷[J]. 档案管理 2016(02)
    • [27].行政行为形式的理论变迁及制度重构[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8].论全球化语境下行政行为的国际化扩张[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06)
    • [29].无效行政行为不受起诉期限限制之理性思考[J]. 人民司法 2014(21)
    • [30].论无效行政行为及其效力[J]. 法制与经济 2014(18)

    标签:;  ;  ;  ;  

    行政行为介入民事纠纷的救济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