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刚性与匹配效率 ——运用匹配模型对中国和德国东部失业问题的均衡分析

制度刚性与匹配效率 ——运用匹配模型对中国和德国东部失业问题的均衡分析

论文摘要

德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由于采取了激进式改革,从统一之日起,即全面实施了德国西部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德国东部具有最优越的体制转型条件:它有明确的变革目标和完整的制度模式,省去了制度搜寻、设计和选择的成本;同时,还拥有西部强大的财力、人力的支持。然而短暂的统一热情退去之后,经济的衰退和大量的失业成为德国人无法摆脱的梦魇。中国与德国的国情差异很大,但同为转型的经济体。尽管选择的体制改革道路、方式相去甚远,但在体制转换中却遇到了具有共通性的困难和矛盾。体制转轨释放的企业冗员、结构调整产生的被解雇人群都流入失业池,高失业率困扰着这两个经济体。然而,作者在思考这两者共同面对的失业问题时,却发现了它们背后不同的形成机理:一个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受到抑制无法充分吸纳失业,另一个是幼稚、效率低下的劳动力市场造成匹配瓶颈。于是我产生了分析这两种机理背后的原因、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问题以供借鉴的想法。在比较的过程中,第一步先将两国失业释放时间分布不同的面纱拂去,这种时间分布的差异来源于改革路径选择的不同。忽略这种差异之后,两个经济体的失业问题就有了可比性。第二步我们再对看似雷同的两个经济体高失业现象的具体特征拆解分析,挖掘出德国东部和中国高失业的不同形成机理。本论文主要分导论和五个部分。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篇章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一部分介绍匹配模型的产生及研究发展。起源于信息经济学中搜寻理论的匹配模型通过劳动力市场对微观层面的求职者与空缺岗位的匹配来考察均衡的失业、空位、工资决定。近些年来部分国外学者开始使用这一模型来分析转型国家的劳动力匹配情况,国内学者从这一角度对失业进行的研究还不太常见。第二部分讨论了匹配函数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均衡的失业空位决定。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说明了匹配模型和传统的失业理论并不是割裂的,错误匹配这一概念中蕴含着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理论能够说明这一点。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运用匹配模型考察德国东部和中国失业-空位的不同均衡及成因,分析的思路是先共性再个性。第一节,讨论了德国东部和中国作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承受着共性的制度冲击型失业和结构调整性失业。体制上、结构上的突然变革导致了就业匹配流量均衡的变动,在新的均衡下,两个经济体共同地表现出了爆发性的失业。当然,中国因为选择了渐进的改革道路,失业的爆发性比德国东部表现得要温和得多,且在时间分布上也有所不同,但为了简单清晰,在后文的德国东部与中国均衡失业-空位变动的比较分析中,这些不同因素被忽略了。第二节,分别考察了前民主德国和中国的失业在劳动力市场发育、劳动力市场制度刚性等多方面的不同特征。在现象描述之后,作者将各种变量纳入匹配模型中综合考察,得出了在冲击后,两国实现的不同失业和空位均衡。德国东部的均衡变动为空位减少-失业增加,而中国的均衡变动为空位增加-失业增加。第三节,在进行了一些假设简化和剥离由于激进和渐进的不同道路选择导致的高峰失业期的时序差异的基础上,对两个经济体的不同均衡变动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德国东部失业均衡变动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刚性的突然升高,而中国失业均衡变动的原因是初级发育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下。其后本文简单考察了两种不同均衡的长期效应,即:中国的失业具有良性发展的走向,而德国东部的低空位供给率将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使失业问题长期存在。以此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降低制度刚性和提高匹配效率对转型经济体具有深远的意义。第四部分对前部分作出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以得出针对中国转型冲击后失业存量消化的政策方针和措施。这一部分采用中国近十年的数据对匹配函数进行了计量回归,从实证上来说明匹配函数对中国失业释放、就业匹配的解释力。在回归了中国的匹配函数之后,均衡的实证工作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为均衡失业-空位的趋势验证,使用第二章推导的均衡公式,对中国均衡失业-空位变动的理论走向进行估算,并使之与统计数据反映的失业-空位进行比较,说明异同并分析原因。第二部分使用简单的线性模型对影响中国失业-空位的因素进行回归,考察它们对中国失业-空位的影响程度,特别是代表制度刚性和代表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的因素。从而得出三点结论:(1)中国均衡失业-空位在十年来呈现出失业增加的同时空位增加的变动趋势;(2)中国高失业的形成机理是欠发达的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低下,无法成功地对大量的空位和失业人员进行匹配;(3)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性体现在总量和效率的不足上,而不是灵活性的欠缺。第五部分考察德国在解决东部失业问题方面做出的努力、借鉴其经验,在吸取其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这些政策建议可归纳在如下列表中: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系统地整理了匹配模型的发展脉络,尤其是介绍了其在转型国家的运用。2.使用前人方法估算了我国近十年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一比率可以大体反映出我国失业的真实水平。3.使用匹配函数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匹配过程进行了拟合回归,证实了使用匹配函数解决中国问题的可行性。4.创新性地将德国东部作为独立的经济体与中国进行比较分析。并发现了前者空位减少-失业增加与后者空位增加-失业增加的不同均衡变动。并分析了两种不同均衡的形成机理、在理论上预测了它们的长期效应。5.对中国的失业-空位均衡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还对导致这种趋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下是中国失业难以消化的症结所在。当然由于时间不足和本人所学有限,这篇论文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1.在模型假设上,是否可以使用陡峭的VS线和靠近原点的UV线的交点来描述计划经济下的失业-空位情况还值得我们探讨。2.设计出几个变量来描述改革的各方面可能会有遗漏和不足。3.数据收集的困难、较为简单的模型的采用,对一些变量的忽略,都可能导致实证结果与真实情况有所偏离。4.对长期效应的分析仅限于理论推导,应进行更精确的预测,为更有力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6.政策建议部分受篇幅所限,没有能进行展开讨论,因而建议较为笼统。当然,论文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其他的不足和缺陷,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篇章结构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1. 匹配模型的产生发展及其运用
  • 1.1 非均衡与均衡职业搜寻理论
  • 1.1.1 非均衡职业搜寻理论
  • 1.1.2 均衡职业搜寻理论
  • 1.2 国外学者运用匹配模型的研究成果
  • 1.2.1 皮萨里德斯和莫得森:工资水平、失业水平和职位空缺的唯一均衡
  • 1.2.2 霍斯欧斯:社会最优的搜寻均衡条件
  • 1.2.3 布瑞特、怀特与马斯特:同质企业和劳动者的均衡条件
  • 1.3 境外学者运用匹配公式对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
  • 1.4 国内外学者运用匹配模型对转型国家失业问题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 1.4.1 国外学者运用匹配模型研究转型国家的失业问题
  • 1.4.2 国内学者运用匹配模型研究转型国家的失业问题
  • 1.4.3 运用匹配公式对转型国家的实证分析
  • 2. 匹配模型概述
  • 2.1 匹配模型
  • 2.1.1 匹配模型的核心思想
  • 2.1.2 匹配模型的具体内容
  • 2.1.3 匹配模型的基本特征:流量模型
  • 2.2 错误匹配与结构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 2.2.1 何为错误匹配(mismatch)
  • 2.2.2 错误匹配与结构性失业
  • 2.2.3 错误匹配与摩擦性失业
  • 3. 运用匹配模型对中国和德国东部失业问题的均衡分析及比较研究
  • 3.1 德国东部与中国失业均衡的一致变动:失业增加
  • 3.1.1 德国东部与中国的制度性失业
  • 3.1.2 德国东部与中国的结构性失业
  • 3.1.3 德国东部与中国的均衡变动:失业剧增
  • 3.2 德国东部的失业-空位均衡变动:制度刚性的影响
  • 3.2.1 德国东部失业的特征:制度刚性
  • 3.2.2 德国东部失业的匹配均衡:失业增加与空位减少
  • 3.3 中国失业-空位均衡的变动:低匹配效率的劳动力市场
  • 3.3.1 中国失业的特征:低匹配效率的劳动力市场
  • 3.3.2 中国劳动力均衡的决定:失业增加与空位增加
  • 3.4 中国与德国东部失业-空位均衡变动的比较分析
  • 3.4.1 假设前提
  • 3.4.2 制度刚性与匹配效率:不同均衡的实现
  • 3.4.3 不同均衡的长期效应
  • 3.4.4 结论
  • 4. 匹配函数与空位-失业均衡变动在中国的实证
  • 4.1 匹配函数在中国的实证结果
  • 4.1.1 进行实证前的几点说明
  • 4.1.2 统计数据描述及实证结果
  • 4.2 验证匹配模型对中国的均衡分析结果
  • 4.2.1 中国均衡失业-空位的趋势验证
  • 4.2.2 中国均衡失业-空位的因素分析
  • 4.2.3 结论与政策启示
  • 5. 解决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
  • 5.1 解决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指导方针
  • 5.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反失业经验
  • 5.2.1 创造新岗位,调动空位供给的积极性
  • 5.2.2 降低劳动力市场刚性,鼓励竞争、减少干预
  • 5.2.3 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
  • 5.3 健全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对策建议
  • 5.3.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的作用
  • 5.3.2 做好职业信息收集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网
  • 5.3.3 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职业介绍
  • 5.3.4 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
  • 5.3.5 建立完善劳动力就业和失业法律法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劳动力市场”的提出[J]. 党史博览 2019(12)
    • [2].劳动力市场监测机制的国际经验及政策启示[J]. 统计与决策 2019(23)
    • [3].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契合度分析——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 [4].机遇与挑战: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冲击[J]. 现代管理科学 2019(12)
    • [5].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就业:基于非对称信息经济视角[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12)
    • [6].德国“劳动力市场4.0”建设:机遇、挑战和应对[J]. 德国研究 2019(04)
    • [7].基于共享经济视角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研究[J]. 辽宁经济 2020(02)
    • [8].如何应对疫情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挑战[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4)
    • [9].新时期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09)
    • [10].中职教育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回报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20(05)
    • [1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原因、影响与测度:一个文献综述视角[J]. 西部金融 2020(04)
    • [12].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13].后疫情时代聚焦劳动力市场韧性与互惠性[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0(10)
    • [14].劳动力市场改革与发展历程[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9(01)
    • [15].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9(16)
    • [16].初探工资对劳动力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影响[J]. 人力资源 2019(12)
    • [17].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非正规部门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9(32)
    • [18].中国高校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10)
    • [19].一级劳动力市场下大学生就业难分析——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J]. 现代商业 2018(10)
    • [20].上海劳动力市场分层研究[J].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8(05)
    • [21].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现实意义与不足[J]. 北方经贸 2018(11)
    • [22].新都区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现状思考[J]. 四川劳动保障 2017(01)
    • [23].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乡消费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学术月刊 2016(12)
    • [24].教育要更多聆听劳动力市场的声音[J]. 教育经济评论 2017(02)
    • [25].劳动力市场变化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密切相关[J]. 中国民政 2017(09)
    • [26].在线劳动力市场就业效应研究[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4)
    • [27].健康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基于广东省335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管理 2017(07)
    • [28].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一个综述[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9)
    • [29].英国提高劳动生产率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政策建议[J]. 中国财政 2017(16)
    • [30].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市场调整:研究进展及启示[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02)

    标签:;  ;  ;  ;  ;  

    制度刚性与匹配效率 ——运用匹配模型对中国和德国东部失业问题的均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