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血调肝》合集

《调血调肝》合集

一、“调血者求之于肝”集释(论文文献综述)

冉维正[1](2019)在《脑髓病的古文献梳理及滋肾益髓健脑方对肾虚髓亏型脑髓病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脑髓学说是中医学研究脑与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内与脏腑经络身形、外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脑、髓为“奇恒之腑”,在中医学传统的脏腑体系中,并没有脑髓的位置,其功能作用逐渐被脏腑功能所代替。但在西学东渐以来,脑的这种独立性又逐渐受到重视。“脑髓病”已成为各医家常用的一个名词,但各医家对脑髓病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本文一方面通过对脑髓理论相关古文献的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重新定义脑髓病,厘清其内涵;另一方面,脑髓病其病机多属肾虚髓亏,导师陈志刚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治疗脑髓病的经验方:滋肾益髓健脑方。因而基于异病同治理念,欲观察滋肾益髓健脑方对肾虚髓亏型脑髓病的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脑髓相关的古文献研究,对古籍中的脑髓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总结;梳理脑髓学说在古代的发展脉络,分析总结不同时期脑髓理论的发展特点。第二部分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相关问题的论述,全面总结脑髓理论,包括了脑髓的生成、脑髓与经络脏腑的关系、脑髓的功能等方面,并提出了对脑髓病的定义。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基于“异病同治”理念,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的方法,纳入MSA、PD、PDS、SCA患者属肾虚髓亏型者,予以滋肾益髓健脑方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ADL评分、MoCA评分,MSA组的UMSARS、MSA-NMSS评分,PD及PDS组的UPDRS评分,SCA组的ICARS评分。研究结果第一部分中医脑髓理论在《黄帝内经》时期完成初步总结,包括了脑髓的生理、病理、论治等各方面,为后世脑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隋唐时期全面继承《内经》脑髓学说的相关理论;孙思邈提出从肝胆角度论治髓病,并创立了髓虚实方剂;丰富了治疗髓病的方剂及药物,其中包括动物髓脂。宋金元时期,脑髓学说的主要发展包括借助解剖学认识髓,如汪昂提出“脊髓”之名,《圣济总录》详述了骨髓;这一时期也进一步丰富了治疗髓病的方剂。明清时期继续发展了传统中医“脑主神明”的认识,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明末开始受西医学影响,许多医家认识到“脑主记忆”,至王清任形成了完备的中医脑髓学说,探讨了脑髓与人体生长发育、感觉。言语记忆等之间的联系,完善了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证治等内容。第二部分髓由先天肾精所化生,同时也需要后天气血津液的充养。脑、髓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奇恒之府,独立于传统脏腑之外,具有独立性。同时,脑髓又借助经络系统与五脏六腑产生联系,如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督脉、足少阴经别、足阳明经筋等。脑髓生理功能的正常维持,与肝主疏泄、心主血脉、肺主气、肾主骨生髓、脾胃主运化腐熟水谷等功能密切相关。脑髓的功能包括主思维、主感知、主记忆、主运动和言语、主五志。所有可引起患者认知、言语、视听、肢体活动等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存在脑髓受损的机制,可归于脑髓病范畴。第三部分1.一般资料:共纳入患者102例,最终15例脱落,87例患者完成完整信息采集及随访。其中MSA 43例,PD 25例,PDS 12例,SCA 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4岁,中位数60(53,67)岁。男性40例,女性47例。病程1~16年,中位数3(2,5)年。2.治疗前评分情况:全部患者ADL评分24~68分,平均44.21±11.18分;MoCA评分14~29分,中位数24(22,26)分,共有67.82%的患者得分<26分;中医证候积分13~51分,平均30.68±8.14分。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各子项中,其中步态障碍项失分占比100%最高,其次为乏力(94.25%)、神情异常(85.06%)、小便障碍(83.91%)、排便障碍(81.61%),其余各子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分。3.总体疗效分析:全部患者治疗后其中医证候积分总分、主症及次症得分均降低(均p<0.05)。分组分析中,MSA患者的总分及次症得分下降,PD患者的总分、主症及次症得分均下降,PDS患者的总分及主症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A组主症、PDS组次症以及SCA组总分、主症及次症得分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子项进行分析,全部患者的神情、乏力和小便障碍、头晕、失眠、视物模糊、流涎、排便障碍得分下降(均p<0.05);步态障碍得分较前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子项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全部患者ADL评分在治疗后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分组分析中,MSA、PD及SCA组ADL评分呈上升趋势,PDS组ADL评分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患者治疗后MoCA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中,PDS组患者治疗后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PD、SCA组患者治疗后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进一步分组疗效分析:MSA患者,其UMSARS评分(第Ⅰ、Ⅱ、Ⅳ部分)在治疗后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MSARS-Ⅰ+Ⅱ总分(治疗后-治疗前),其最大值26,最小值-14,中位数1(-3,6)低于国外同类研究。UMSARS子项评分分析中,UMSARS-I中的书写功能、行走及UMSARS-Ⅰ中的身体摇晃、步态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功能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子项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MSA患者的MSA-NMSS总分在治疗后下降,MSA-NMSS子项中的排便功能、睡眠症状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子项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D组患者的UPDRS-Ⅱ、UPDRS-Ⅲ得分均较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Y分级较前亦无统计学差异。在UPDRS子项分析中,唾液分泌项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子项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DS组患者的UPDRS-Ⅱ、UPDRS-Ⅲ得分均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UPDRS各子项评分前后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SCA患者的ICARS总分较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子项评分中,语言障碍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子项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髓学说在《黄帝内经》时期初步总结形成,在后世一度发展较为迟滞。后至明末清初受西学影响而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王清任论述“脑髓说”,标志着中医脑髓学说发展完备。受道家思想影响,自古就有“脑主神明”的认识及论述,至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之论开始为更多的医家所重视;后进一步经西学影响,大多数医家倾向于认为“脑主神明”包括了“心主神明”“髓者以脑为主”,广义的脑髓包括了全身之髓,狭义的脑髓则局限脑部之髓。脑髓由先天肾精所化生,同时也需要后天气血津液的充养;脑髓的功能可概括为主思维、主感知、主记忆、主运动和言语、主五志;所有可引起患者认知、言语、视听、肢体活动等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归于脑髓病范畴。滋肾益髓健脑方可改善肾虚髓亏型脑髓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在改善二便、神情、乏力感、头晕、失眠、视物模糊、流涎。且能延缓脑髓病的运动障碍进展速度。

李雪君[2](2017)在《761例瘀热不寐临床资料分析与证治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基于761例瘀热不寐临床资料,从瘀热立论,阐述瘀热的本质、成因与致病特点,进而总结瘀热不寐的证候特征,探讨瘀热导致不寐的病因病机以及病机演变规律,阐释瘀热不寐与其它邪扰不寐的区别,明确治法与处方用药规律,补充完善当代不寐病证体系中缺陷与不足。方法:采集瘀热不寐患者的相关信息,对其一般资料、病史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丁元庆教授治疗瘀热不寐的处方,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探析丁元庆教授治疗瘀热不寐的用药规律。结果:瘀热不寐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脑力劳动者为主。病程绵长,多数患者有明显的诱因如情志刺激、压力过大、思虑过多等。经统计,得到瘀热不寐以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难再寐为主,常常伴随精力不济、烦躁易怒、健忘、忧心思虑等症状,以月经异常包括量少、色暗、夹血块、先期等,口干口苦,绝经,面部痤疮,大便黏腻,口秽,面暗生斑、咽部红肿等为主要辨证依据。舌质暗红或红,尖甚,边齿痕,苔薄黄腻,脉弦细沉滑俱为佐证。结论:瘀热是临床常见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其产生责在气血郁结,具有虚处留邪、易与痰结、伤阴耗气、扰神闭窍、深入经络等特点,致病广泛,变证多端。瘀热不寐发病与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年老体虚以及体质因素密切相关。瘀滞经脉气血,热扰脏腑神机,形神失和,营卫失调为其基本病机。临床变证多端,久病入络、瘀热痰结、瘀热伤阴最为常见。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为要,宁心安神,顾护正气为辅,重视辨证论治,随证立方。

邓茹月[3](2014)在《“加减活络效灵丹”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作为危害人类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日益趋向年轻化。如何积极的对AS进程进行干预,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西医现有的调节血脂代谢药物、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环氧化酶抑制剂、抗氧化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有抗AS的作用,但只有他汀类药物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且由于其有效成分单一,无法对AS及斑块进行综合干预。因此,从宝贵传统医学中寻求治疗AS的方法,并将之运用于临床造福患者成了广大研究者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在抗动脉硬化及稳定斑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目前主要侧重于活血、化痰、解毒、益气等方面,药物方面仍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流。单味中药如赤芍、川芎等,中成药如麝香保心丸、芎芍胶囊等,经过体外和体内的研究均证实具有减轻AS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抑制基质降解等作用。但是以上研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既往研究多侧重干预AS中晚期病变,而鲜见早期干预的报道;2.动物模型(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的家兔、大鼠模型)不甚理想,不能很好地模拟AS,这势必影响研究质量;近年来关于AS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的AS发展过程与人类相似,是目前研究AS病理机制、筛选抗动脉硬化和稳定斑块药物最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之一;3.疗效评价指标过于陈旧,且缺乏严格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因此,本实验基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以活血化瘀方“加减活络效灵丹”,对ApoE-/-小鼠主动脉AS进行早期干预,观察该方对高脂饲养ApoE-/-小鼠AS的斑块面积、血脂代谢及炎症的影响,并采用PCR技术,检测主动脉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B族I型清道夫受体(SR-BI)和小凹蛋白-1(Cav-1)的表达水平,以期初步阐明活血化瘀中药抗AS的深层作用机制。目的探讨以“活血化瘀法”为思路,采用以植物树脂类活血药物为主的“加减活络效灵丹”对ApoE-/-小鼠AS的早期干预,观察计算其对小鼠动脉斑块病理形态、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CRP)水平、TGF-p、SR-BI和Cav-1表达以及血脂代谢的影响,从几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ApOE-/-小鼠42只,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10只)、西药组(16只)、中药组(16只),三组均喂以“高脂饲料”饲料复制AS模型。按体重比折合10倍人用量灌胃给药,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中药组给予加减活络效灵丹(由丹参、三七、乳香、没药组成),模型组则按照体重比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13周后,观察检测各组斑块面积、斑块/管腔面积比值、血清H-CRP水平、主动脉TGF-β、SR-BI、Cav-1表达以及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1.高脂饲喂ApoE-/-小鼠13周后,模型组主动脉粥样硬化并形成斑块:内皮损伤、脂核形成、平滑肌细胞增殖、斑块纤维帽薄、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内膜与中膜界限模糊;偏振光显微镜下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切片,纤维表达多为I、Ⅲ型,镜下可见红黄两色强双折光,增生纤维瘢痕组织及纤维帽处绿色及黄绿色弱双折光可见;血清CHO、TG、HDL-C、LDL-C水平显着上升,证实造模成功。2.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加减活络效灵丹组HE染色镜下斑块面积显着减小,纤维帽增厚,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脂质沉积减少,管壁受损较轻。IPP5.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计算后结果显示:中药加减活络效灵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斑块面积、斑块/管腔面积比值均有显着改变(尸<0.01)。3.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加减活络效灵丹组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I、Ⅲ型纤维表达显着减少,强双折光、弱双折光的表达区域与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4.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加减活络效灵丹组H-CPR显着降低(P=0.0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加减活络效灵丹组PCR检测结果显示:ApoE-/-小鼠主动脉TGF-β表达显着下降(P<0.01),SR-BI表达显着升高(P<0.01),Cav-1表达则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6.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加减活络效灵丹组CHO、TG、LDL-C等血脂指标均值显着下降(P<0.01)。结论1.高脂饲喂ApoE-/-小鼠13周可成功复制AS模型。2.加减活络效灵丹能使ApoE-/-小鼠AS早期的管壁受损减轻、斑块纤维帽增厚,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脂质沉积减少,有很好的抗AS、缩减斑块面积、增强斑块稳定性的作用。3.加减活络效灵丹能降低小鼠血清H-CRP,抑制对主动脉TGF-p表达,促进SR-BI表达。由此推测其早期抗AS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增殖与扩散、保护内皮细胞相关。4.加减活络效灵丹能降低血清CHO、TG、LDL-C水平,调节血脂代谢作用

姜婧[4](2013)在《宋以前“肝藏血”文献的研究与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肝藏血”首见于《素问·调经论》及《灵枢·本神》,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肝藏血,……血舍魂”,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肝之经脉“抵小腹’与“血海”冲脉有密切的联系,纵观肝脏的这些生理功能,都与“藏血”相关。因此,“肝藏血”为后世诊断和治疗与肝藏象相关的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肝的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易动而难静,若肝血得藏,则魂有所舍,筋目亦有所养,血海亦有所充盈。因此,对“肝藏血”理论的研究具有积极地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宋代以前“肝藏血”理论进行梳理,并结合后世医案以及自身跟师门诊经历,探究其理论的临床意义。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梳理,总结出其在当今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肯定了“肝藏血”理论的临床价值。论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宋代以前“肝藏血”理论的溯源及发展。宋代以前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分为两个部分,即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65年,战国-三国)与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公元265年-960年,两晋-五代)。通过对现存相关医学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得出“肝藏血”理论之本义形成于战国至三国时期,发展于两晋至五代时期。此部分的文献研究为后续“肝藏血”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在其理论溯源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其临床应用。其中以“肝藏血”功能失常为中心,分述“肝藏血”失常之病、“肝藏血”失常之治、后世效验医案及自身跟师门诊经验四个部分。“肝藏血”失常之病主要包括不寐多梦、筋目失养、女子月经不利等症;并分析了宋代以前治疗“肝藏血”失常之症的用药特色。后世效验医案是对上述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自身跟师门诊经验则是通过切身经历体会“肝藏血”理论在临床实际中应用。通过上述工作,总结出在“肝藏血”理论指导下的临证辨治规律,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语与讨论。从宋代以前相关文献入手,通过对“肝藏血”理论的分类、汇总,厘清了“肝藏血”理论的源流,即在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65年,战国-三国),肝脏的“藏血”的主要功能,是为五脏神——“魂”的生理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梳理了“肝藏血”理论的发展变化,即在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公元265年-960年,两晋-五代),“肝藏血”功能在《素问·五脏生成论篇第十》“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的基础上,发展为:肝中所藏之血为濡养肝之形体官窍以及主持女子月事的物质基础,完善了“肝藏血”的理论内涵,并给出了针对“肝藏血”失常之证的用药规律及选方治法。并在后世医家效验医案及自身跟师门诊经验中得到了验证。研究中医理论,应澄源溯流,以历史唯物观为出发点,全面分析不同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并从临床实际出发,全面论述中医理论的指导意义,切实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史话跃[5](2011)在《肝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明确了肝系的概念,阐述了肝系的生理功能、病理特性及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及肝系现代研究进展,并对肝系统病位辨证要素特征及肝系基础证进行了规范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选择《中华医典》进行系统检索,同时收集1980-2009年中医类学术期刊、各类中医证候学专着、中医高等院校使用的各版教材,以及近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等现代文献,选择其中涉及到肝系病位辨证要素特征及基础证的古今医案及临床报道共990例,并随机抽取江苏省中医院符合要求的病档资料1011份病案,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肝系病位辨证要素特征症及肝系基础证。另外,本课题还征询了20余位有代表性的中医诊断学资深专家的意见,以力求达到病位特征、证名的规范性及权威性。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尝试与现代实验室检查相联系,以加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临床实践性,最终归纳出肝系基础证,确定每个肝系基础证的主症、次症、舌脉变化,并初步探讨肝系基础证与常见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基础证是指单一病位与单一病性组合而成的证。基础证的研究是研究复合证的基础,一切复合证均是由多个基础证组合而成,即是由多个病位、多个病性组合而成的证。临床上常见的证型多为复合证,所以研究基础证对于准确判断临床上的证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辨证要素排列组合而成的,准确判断病位病性辨证要素,便抓住了当前的病理本质,并可执简驭繁地把握灵活多变、动态的“证”。辨证要素特征研究突出了“从症辨证”的原则,以病位结合病性的内涵贯穿其中,有机组合后可涵盖临床各种错综复杂的证,体现了辨证的系统性和发展性、证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因此,以五脏基础证病位病性特征的获取、识别为研究基础,可以揭示中医辨证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李国臣[6](2011)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研究其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和推动作用。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整理“和谐”文字的起源、字音、字形、字义及文化内涵;发掘、阐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易、儒学、道家、佛家以及墨子、管子、淮南子等其他思想家对“和谐思想”的表述、尊崇和实践应用;研究“和谐思想”在关于形与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方面,在阴阳、气血、营卫、藏象的理论构建方面以及在治法、组方、用药方面,对中医药的全面渗透和深远影响。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情况下,“和谐思想”在中医各流派关系、中西医关系、医患关系等新问题解决方面所起到的思路指导和实践推动作用。结果:1、和、谐两字均出现较早,从不同乐器、音符、音调间的配合与统一,引申为相应、协调、调和、恰到好处。2、《周易》认为阴阳、三才是和谐的。3、孔子、孟子、二程等儒家,老子、庄子等道家,佛教各流派以及墨子、管子等思想家都阐述、尊崇和谐思想,佛道儒三家也是和谐相处的。4、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形与神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5、中医药理论认为人身阴阳、气血、营卫、脏腑是和谐的关系。6、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方剂组成、临床用药中“和谐思想”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7、“和谐思想”是当今正确合理解决中医各流派关系、中西医关系、医患关系的重要指南。结论:“和谐思想”起源较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儒家、道家、佛教及其他各派思想家都对其作出阐释、演绎、并致力于实际应用。“和谐思想”对于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有着全面深入的渗透、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将对中医药的发展、提高继续发挥指导、推动作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王宝华[7](2010)在《《内经》针灸辨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辨证论治,是指导针灸临床的重要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今天的针灸辨证体系,逐渐趋同于现代中医以辨病性为核心的脏腑辨证体系。这与针灸学自身重辨部位的特点不相符合,使得针灸理论与实践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对针灸学术发展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针灸辨证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内经》是针灸学的奠基之作,其中绝大部分病证均采用针灸方法来治疗。深入分析《内经》针灸辨证方法,总结其辨证特点,对今天的针灸辨证方法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基于病证的代表性、辨证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辨证方法的典型性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内经》中头痛、腰痛、心痛、咳、热病、疟、痹证等七病的针灸辨证方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内经》整体的理论框架内探求具体病证的辨证依据。辨证方法解析之前,首先将《内经》中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论述加以整理,分析其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作为辨证的前提和基础。辨证方法阐释之后,又对其与针灸治疗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评述,借以明确辨证结果的实践指导价值。具体而言,《内经》七病证所采用的辨证方法互有异同,其各自特点如下:1头痛,首先根据病机和病势的不同,区别为厥头痛、真头痛二证,其辨证的重点在于对厥头痛的足六经辨证。从其各证型的辨证依据来看,足三阳经之头痛,皆以其循行部位为据;阴经之证,则主要从经脉病候中求其依据。2腰痛,是典型的从经络辨证论述的病证之一。其辨证依据主要来自于经脉的病候,而经脉病候的范围并不局限于《灵枢·经脉》。对于《素问·刺腰痛》中提到的解脉、昌阳脉等诸脉证,因其有自己独立的名称、辨证要点和取治部位,是相对独立“脉”体系,无须过分强调其脉与十二经脉体系的对应关系。3心痛,亦有厥、真之辨,与头痛相似。对于厥心痛诸证,虽然形式上属典型的脏腑辨证,其实则主要来自于对经脉辨证的改编。经脉辨证是此病的主要辨证方法,经脉及脏腑病候是其主要的辨证依据。4咳,是从脏腑角度进行辨证的典型案例。《内经》中分从五脏六腑而论其咳证之状,以脏腑病候作为其主要辨证依据。5热病的辨证在《内经》中论述详细,不但从经脉、脏腑辨证,还论及形体辨证和以诊法为核心的辨证方法等,内容十分丰富。其经脉辨证在形式上十分强调循行的价值,然其所述经脉的循行部位,更接近于简帛书中的某些经脉的特征。热病的脏腑辨证,主要是以五脏的病候,及其相应经脉和表里经脉的循行、病候为依据,二者并重,而以经脉为据者略多。6疟,主要采用了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两种方法,二者并举于同一篇中。经脉辨证中呈现出阳经证以外经病为主,阴经证以内脏病为主的特点,经脉病候仍作为主要的辨证依据。脏腑辨证则以典型的脏腑病候作为依据。7痹证,与其余诸病证的辨证方法区别较大,注重从形体和病症特点的辨证,而不强调经络、脏腑辨证的方法,其辨证依据主要在于形体病候。通过对七病证辨证方法的分析,将《内经》针灸辨证方法的特点总结为:《内经》病证所用的辨证方法以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和形体辨证三者为主。经络辨证多集中在十二经脉辨证方面,以经脉的循行、病候为主要依据。进行脏腑辨证的主要依据是脏腑的生理与病候,其内容散见于《内经》诸篇。就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而言,二者是分别从经脉理论和脏腑理论的视角下,.对病证所作的不同的分类方法。经脉辨证的结果与针灸治疗之间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其特征为重经脉、重部位而轻腧穴。通过脏腑辨证得出相应的脏腑病位后,主要从其相合之经或表里经治疗,且往往明确该经的原穴、荥穴等作为治疗点。形体辨证与治疗的关系则更多体现在针具和刺法的选择上。本论文从《内经》具体病证的辨证方法入手,深入分析其对各种病证的辨证过程,总结各种辨证方法的运用规律,对今天针灸辨证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探索针灸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也都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张林[8](2007)在《张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疼痛的治疗是医学界一直关注但从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对疼痛治疗的关注进一步加强,目前疼痛科正成为新兴的学科。由于疼痛的治疗涉及多个临床学科,而现代医学细致的专业分工,反而限制了对机体的整体诊疗。疼痛的发生与中枢和外周的多模式传感有关,单一的药物常不能达到完全止痛的目的,并可能带来药物不良反应,而中医学的多学科综合的整体优势在疼痛诊疗方面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在疼痛诊疗方面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中医学经典论着,深入对《伤寒杂病论》疼痛辨证治疗方法的研究,在深化疼痛治疗理论、提高临床疗效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研究围绕着《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疼痛的论述、辨证方法、治疗理论和用药思路展开,系统整理和总结了《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疼痛辨治的相关内容.首先归纳了《伤寒杂病论》中涉及到疼痛的所有病证及其出现的部位。论文分别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出现的不同部位的疼痛进行了总结,两书中一共涉及了24个部位的疼痛。将不同部位疼痛在两书中出现的次数总和,按出现次数多少进行排序则如下(前10位):腹、头、全身、心、骨节、胁下、胸、咽、喉、心下、腰。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中的疼痛涉及到了身体的多个位置,其中以腹痛、头痛、心痛、全身痛为记述的重点。但在《伤寒论》中占第6、7位的四肢、头项疼痛在《金匮要略》中未见。《金匮要略》中占据第2位的心痛在《伤寒论》中次数很少,仅位第9位。因此,《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既有共同的重点讨论的疼痛,又各有偏重。仲景强调对疼痛性质及伴有症状的审察与描述,对不同种类疼痛的描述各有不同,颇具特色。论文中逐个分析了《伤寒杂病论》中所出现的疼痛的性质、程度、范围、病程及伴随症状,并且探讨了张仲景对疼痛描述的特色及其意义,特别对“烦疼”、“(?)痛”、“弛痛”等含义不甚明确的疼痛进行了考据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分析,认识到《伤寒杂病论》中疼痛的描述是判断疾病性质、诊断治疗以及推测预后的重要依据。论文第二部分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缓急、新久6个方面入手,分析张仲景辨证疼痛的方法和特点。仲景注意考察脉象、面色与疼痛的关系,重视色、脉、证合参。尤其重视脉诊在疼痛诊治中的作用,常常利用脉象表现不同,来辨别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论文对仲景书中与疼痛有关的浮、沉、迟、数、弦、紧、涩、微、细9种主要脉象做以阐述。详细地论述了每一种脉象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它的兼脉的含义。在这9种脉象中,与疼痛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弦脉和紧脉。第三部分重点探讨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在治法研究中,将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分为内服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分别对其中所含的每一类治法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药物内服是仲景最常用的止痛方法,《伤寒杂病论》也以其有效的方剂见长,主要有7种方法:(1)发汗解表、宣通营卫法;(2)攻下邪结、疏通腑气法:(3)和而解之、运转气机法;(4)温经散寒,通阳利水法;(5)清解热毒,宣散郁火法;(6)补气建中,滋养阴血法;(7)行气消瘀,消散实结法。第三部分的第二小节主要是对仲景治痛用方的研究。首先对仲景治疗疼痛的方剂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将其按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归纳,列出每种疼痛下仲景的治疗用方。《伤寒论》中治疗疼痛的方剂共34首,其中身体关节及肢体疼痛用方13首、腹痛用方10首、咽痛用方5首、心胸痛和心下痛各3首、胁膈疼痛用方2首、少腹痛和腰痛方各1首。《金匮要略》中的疼痛治疗方剂中以治疗腹痛为最常见,有25首之多,其次为治疗身体关节及肢体疼痛用方14首、心胸痛用方13首、头痛方5首、腰痛用方3首,以及咽喉痛方、胁膈疼痛用方、少腹痛用方各2首,除去重复者,共有61首方剂。论文将两书中治疗疼痛的79首方剂,采用以主药命名分类的方法,按照类方的研究思路归为以下10类:①桂枝类方(18首);②附子(乌头)类方(13首);③大黄类方(1l首);④麻黄类方(8首);⑤甘草类方(8首);⑥归芍类方(7首);⑦参姜类方(5首);⑧柴胡类方(5首);⑨栝蒌薤白类方(2首):⑩栀子豉类方(2首)。对每一类处方及其应用规律进行了分析,既述其共性,又言每方之个性,从而明确每首治痛方剂的应用指征。通过对仲景治疗疼痛方法的考察以及治痛方剂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温”、“通”、“补”是仲景最为主要的治痛思路。因此本章第三小节重点分析了仲景最为常用的治痛药物:代表“通”法的桂枝、“温”法的附子以及兼“补”兼“通”的芍药。对重点治痛药物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每味药物的配伍规律、运用特点及后世的应用发挥,同时对每味药有疑问之处进行了辨析。仲景的治痛用药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但有其规律及特点。主要有以下4点:(1)常用解表药通络止痛;(2)常用温阳药散寒止痛;(3)善用苦寒药逐邪定痛;(4)妙用甘味药缓急止痛。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只有知其源,才能明其流,对张仲景的辨治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对仲景辨治疼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回溯性的探讨。论文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则治法方面分析了张仲景对《黄帝内经》治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认为《黄帝内经》确立了疼痛的治法治则规范,而《伤寒杂病论》是其具体应用的典范,而且更加完善,更切于临床实际。《神农本草经》中对药物的认识是现存的本草书籍中最接近于《伤寒杂病论》药物理论的,也是最能解释仲景用药思想的。因此,通过对《本经》治痛药物的归纳,发现了两书中用药的诸多相同之处,从中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仲景的治痛组方思想和用药思路。第五部分是在深入分析张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和特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维,对疼痛及疼痛辨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问题:对“疼”与“痛”的含义和区别进行了鉴别比较;厘清了“疼痛”与“痛证”这两个不同概念的意义;对疼痛的身心性及对机体的警示作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不通”与“不荣”则痛的机理以及“寒”与痛、“虚”与痛的关系;对疼痛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对张仲景治痛药物的用量、有效成分、炮制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本于仲景治痛用药特点,对镇痛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综上所述,仲景辨治疼痛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强调致痛根本,注重辨证论治;⑦因寒致痛为多,多用温性之品;③虚痛治以温补,维护正气为上;④善用有毒方药,长于减毒增效。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对后世医家的疼痛辨治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论中对疼痛病位的记载是后世定痛证病名的理论基础;②论中对疼痛性质与伴随症状的描述,对后世论述疼痛症状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③在对疼痛的辨证上,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缓急、新久入手,注重四诊合参;④提供了多种内外治法及行之有效的治痛方药,现今临床中仍在广泛使用。

王洪喜,丁元庆[9](2006)在《天麻治疗头痛作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天麻随证配伍可用于多种头痛证治,与温散表邪药同用则治风寒头痛,与辛凉疏风药同用则治外感风热头痛,与清热降火药同用则治火热上扰头痛,与补益药同用则治气血不足头痛,与辛热药同用则治阳虚寒凝头痛,与化痰药同用则治痰厥头痛。

王洪喜[10](2005)在《天麻治疗头痛的文献探讨与天麻葛根汤治疗太阳头痛的临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天麻治疗头痛的方药配伍及其证治规律,研究天麻葛根汤治疗太阳头痛的临床作用和机理。方法:选择40例太阳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其中25例予以天麻葛根汤治疗(治疗组),15例予以天舒胶囊(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临床研究,着重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头痛主症及其常见兼证的变化; 并通过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和镇静实验,观察天麻、天舒胶囊、天麻配伍葛根、天麻配伍川芎,对小鼠痛阈值、扭体次数、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的影响。结果:天麻葛根汤能迅速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控制太阳头痛发作。降低头痛NRS评分优于天舒胶囊对照组P<0.05,表明本方有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 对兼证肩背不适疼痛、头晕的疗效明显优于天舒胶囊P<0.05,表明太阳头痛分证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天麻葛根汤解除太阳头痛症状优于天舒胶囊。观察指标(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头痛NRS评分、肩背不适疼痛、头晕),二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表明天舒胶囊治疗太阳头痛也有确凿的疗效,可明显改善头痛主症及兼证,印证了古方主治功效符合临床事实,也证明天麻治疗头痛有较好疗效。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天麻、天麻配伍葛根、天麻配伍川芎都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而天麻配伍葛根、天麻配伍川芎都明显优于天麻、天舒胶囊对照组,表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科学性。结论:(1)天麻葛根汤治疗太阳头痛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气分,祛风止痛擅治外感头痛,调畅气机擅治内伤头痛,补益之功又可用于虚证头痛,激浊生清长于治疗痰厥头痛。天麻治疗头痛,无论寒热虚实之证,男女老少之体,外感内伤之疼,皆可配伍应用。天麻是治疗头痛的重要药物之一。

二、“调血者求之于肝”集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血者求之于肝”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1)脑髓病的古文献梳理及滋肾益髓健脑方对肾虚髓亏型脑髓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中医脑髓学说的近现代研究现状
    1 脑髓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 民国以来中医脑病学的发展概况
    3 名家论述
    4 脑髓学说反应出的中医理论的问题
        4.1 脑髓与五脏
        4.2 脑髓为脏
        4.3 脑神与心神之辨
    5 脑髓的功能
    6 脑髓理论与养生
    7 脑髓学说与相关疾病论治
        7.1 脑髓病内涵的理解
        7.2 脑髓病的辨证
        7.3 脑髓病治疗的研究概况
    8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1 中医对多系统萎缩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1.1 证型分析
        1.2 中药治疗
        1.3 针灸治疗
        1.4 综合治疗
        1.5 中医疗效
    2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2.3 专病专方
        2.4 针灸治疗
    3 中医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4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脑髓相关的古文献研究
    1 秦汉时期
        1.1 《黄帝内经》
        1.2 同时期其他医着论述
        1.3 小结
    2 魏晋隋唐时期
        2.1 《诸病源候论》
        2.2 《千金要方》
        2.3 其他医着
        2.4 小结
    3.宋金元时期
        3.1 滑寿《读素问钞》与《难经本义》
        3.2 《圣济总录》
        3.3 《太平圣惠方》
        3.4 其他医着
        3.5 小结
    4 明清时期
        4.1 更进一步认识到脑髓病的难治性
        4.2 脑为元神之府
        4.3 西方医学对脑髓学说的影响及在中国的传播
        4.4 王清任与中医脑髓说的正式确立
        4.5 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4.6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4.7 小结
    5 总结
第二部分 脑髓学说总论及脑髓病的定义
    1 脑髓的概念
        1.1 脑、髓的概念分类
        1.2 髓的物质属性分类中的“脑髓”
        1.3 文字训诂学中的“脑髓”
    2 脑髓的生成
    3 脑髓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3.1 脑髓与肾
        3.2 脑髓与心
        3.3 脑髓与肝
        3.4 脑髓与肺
        3.5 脑髓与脾胃
    4 脑髓与官窍的关系
        4.1 脑髓与目的关系
        4.2 脑髓与鼻的关系
        4.3 脑髓与耳的关系
    5 脑髓的功能
        5.1 主思维
        5.2 主感知
        5.3 主记忆
        5.4 主运动、言语
        5.5 主五志
    6 脑髓病的定义
    7 脑髓病的病因病机及分类
    8 脑髓病相关疾病举例
第三部分 滋肾益髓健脑方对肾虚髓亏型脑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背景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2.1 MSA诊断标准
        1.2.2.2 PD诊断标准
        1.2.2.3 未明确诊断的PDS
        1.2.2.4 SCA诊断标准
        1.3 纳排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终止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干预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基本信息采集
        3.2 量表测评
        3.3 不良反应记录
    4 统计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基线资料
        5.2 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6 不良反应报告
第四部分 讨论
    1 脑髓学说在古代的发展
    2 脑髓学说概要
    3 脑髓病的定义
    4 年龄与脑髓病发病
    5 脑髓病患者的“神”受损情况及对“脑主神明”的思考
        5.1 脑髓病患者“神”受损的情况
        5.2 “脑主神明”与“心主神明”的争议
        5.3 “脑主神明”包括了“心主神明”,“心主神明”不能被替代
    6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7 异病同治
    8 滋肾益髓法治疗脑髓病
    9 滋肾益髓健脑方对脑髓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9.1 总体疗效分析
        9.2 分组疗效分析
    10 疗效的突破点探讨
    1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761例瘀热不寐临床资料分析与证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探讨
    一、中医研究概述
        (一)不寐的病因病机
        (二)现代医家对邪扰不寐的认识
        (三)中医对瘀热的认识
    二、瘀热不寐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病机
        (三)病机特点
    三、瘀热不寐的治法
        (一)祛瘀清热为要
        (二)宁心安神为辅
        (三)顾护正气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二、数据处理软件及处理过程
        (一)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预处理
        (三)数据转化与录入
        (四)数据挖掘实施
    三、结果及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病史分析
        (三)症状分析
        (四)不良生活习惯分布
        (五)证候分布
        (六)用药规律挖掘
讨论
    一、一般资料分析
        (一)年龄、性别
        (二)职业分布
    二、病史分析
        (一)病程分布
        (二)发病诱因
    三、症状分析
        (一)眠差症状
        (二)眠差伴随症状
        (三)舌脉分布
    四、不良生活习惯分析
    五、证候分布分析
    六、用药规律探讨
        (一)常用药物及药对分析
        (二)辨证论治规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3)“加减活络效灵丹”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文献综述
    综述一: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发病机制及分型的研究进展
        1.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发病机制
        2. 动脉粥样硬化的辩证治疗
        3. 结语
        4. 参考文献
    综述二:活络效灵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 实验研究
        2. 临床研究
        3. 结语
        4. 参考文献
    综述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与血清逆转运蛋白SR-BI、Cav-1
        1.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发病机制
        2. B族I型清道夫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3. 小凹蛋白1动脉粥样硬化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加减活络效灵丹对高脂饲养ApoE~(-/-)小鼠斑块面积、斑块/动脉管腔比值和H-CRP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加减活络效灵丹对高脂饲养ApoE~(-/-)小鼠主动脉TGF-β、SR-BI和Cav-1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加减活络效灵丹对高脂饲养ApoE~(-/-)小鼠血清脂代谢的影响
        材料及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4)宋以前“肝藏血”文献的研究与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肝藏血”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评述
    1 “肝藏生”的生理功能的研究
    2 “肝藏血”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宋以前“肝藏血”理论的源流与发展
    1 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65年,战国~三国)的医学文献
        1·1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籍
        1·2 《黄帝内经》
        1·3《难经》
        1·4 《神农本草经》
        1.5 《伤寒杂病论》(汉·张仲景撰)
        1·6 《华氏中藏经》(汉·华佗撰)
        1·7 《吴普本草》
        1·8 小结
    2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期(公元265年~960年,两晋~五代)的医学文献
        2·1 敦煌卷子中的医学文献
        2·2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撰)
        2·3 《脉经》(晋·王叔和撰)
        2·4 《巢氏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撰)
        2·5 《备急千金要方要方》和《千金翼方》(唐·孙思邈撰)
        2·6 《黄帝内经太素》(隋·杨上善撰)
        2·7 《黄帝内经素问注》(唐·王冰撰)
        2·8 小结
第二部分 “肝藏血”理论的临床研究
    1 肝血不藏之病
        1·1 肝之神无所舍
        1·2 形体官窍失养
        1·3 女子月事失调
    2 肝血不藏之治
        2·1 治法
        2·2 用药特色
    3 效验医案举要
        3·1 肝血不藏之魂无所舍
        3·2 肝血不藏则筋失所养
        3·3 肝血不藏则目失所养
        3·4 肝血不藏与妇人病
    4 跟师经验体会
    5 小结
第三部分 结语与讨论
    1 “肝藏血”理论的含义
        1.1 “肝藏血”理论的本义
        1.2 “肝藏血”理论的发展
    2 “肝藏血”理论的临床应用
        2.1 “肝藏血”失常之病
        2.2 “肝藏血”失常之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肝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肝系的概念
        1.1 肝的概念
        1.2 肝系的概念
    2
        2.2 肝系的生理特性
    3 肝系病证的发病原因
        3.1 肝病病因
        3.2 胆病病因
    4 肝系病证的发病机理
        4.1 肝病的发病机理
        4.2 胆病的发病机理
    5 肝系病位特征及肝系相关疾病
        5.1 中医肝系病位特征
        5.2 中医肝系常见疾病
        5.3 中西医"肝病"概念的异同
    6 肝系现代研究
        6.1 肝主疏泄的现代研究
        6.2 肝藏血的现代研究
        6.3 肝开窍于目的现代研究
        6.4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的现代研究
        6.5 肝主情志谋虑的现代研究
        6.6 肝藏魂的现代研究
第二部分 肝系病位特征的研究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2.1 中医文献研究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2.2 专家意见征询、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肝系病位特征的研究思考
        4.2 肝系病位特征与现代西医检查
        4.3 肝系统与其他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联系
第三部分 肝系基础证的研究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2.1 中医文献研究
        2.2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3 专家意见征询、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肝郁气滞证
        3.2 肝阳上亢证
        3.3 肝火炽盛证
        3.4 胆经热盛证
        3.5 肝血瘀阻证
        3.6 肝阴虚证
        3.7 肝血虚证
        3.8 肝脉寒凝证
        3.9 肝经湿阻证
        3.10 肝气虚证
        3.11 肝阳虚证
        3.12 肝系基础证相关的现代实验室检测指标
    4 讨论
        4.1 肝系病例收集过程中的问题
        4.2 肝系证组合规律分析
        4.3 肝系基础证证型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4.4 肝系证临床病案分析
        4.5 关于肝气虚证与肝阳虚证
        4.6 肝系病位、病性组合规律及复合证
第四部分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和谐思想”
    1 关于和谐的文字考证
        1、1 “和”
        1、2 “谐”
    2 《周易》的“和谐思想”
        2、1 阴阳和谐
        2、2 “尚中”“守中”
        2、3 天、地、人和谐
    3 儒家的“和谐思想”
        3、1 人与万物和谐
        3、2 人与自然和谐
        3、3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和谐
        3、4 孔子“和”的思想
        3、5 孟子的“和谐思想”
    4 道家的“和谐”思想
        4、1 道法自然
        4、2 冲气以为和
        4、3 万物和谐
        4、4 “少私寡欲”
        4、5 “公平”、“和平”
    5 佛教的“和谐思想”
        5、1 众生平等
        5、2 慈悲救苦
        5、3 “缘起”生物
        5、4 教义、宗派、教派的和谐
        5、5 佛、道、儒的和谐相处
中篇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文化的渗透、影响
    1 形与神的和谐
        1、1 形、神的概念
        1、2 形生神
        1、3 神役形
        1、4 神的和谐关系
        1、5 形神和谐的重要意义
    2 人与自然(天)的和谐
        2、1 天人和谐的物质基础
        2、2 自然界影响人
        2、3 人积极地影响自然
        2、4 天人和谐的途径
        2、5 天人和谐的积极意义
    3 人与社会和谐
        3、1 社会影响人
        3、2 人影响社会
        3、3 人和社会和谐途径
        3、4 人与社会和谐的积极意义
    4 阴阳学说的“和谐思想”
        4、1 对立制约是阴阳和谐的前提条件
        4、2 互根互用是阴阳和谐的动力根源
        4、3 交感相错是阴阳和谐的表现形式
        4、4 消长转化是阴阳和谐的动态变化
        4、5 阴阳自和是阴阳和谐的重要特征
        4、5、1 阴阳自和对于临床的指导
        4、5、2 阴阳自和的重要意义
    5 营卫学说的“和谐思想”
        5、1 营卫的物质概念
        5、2 营卫的和谐关系
        5、3 营卫和谐的临床应用
    6 气血学说的“和谐思想”
        6、1 气血和谐的物质基础
        6、2 气血的和谐关系
        6、2、1 “气为血之帅”
        6、2、2 “血为气之母”
        6、3 气血和谐是健康的基本条件
        6、4 气血失和是发病的主要病机
        6、5 气血和谐指导诊断、治则
    7 人体脏腑学说中的“和谐思想”
        7、1 脏腑和谐的物质基础
        7、1、1 心是中枢,总体协调
        7、1、2 经脉流注,络属联系
        7、2 脏腑和谐是健康的保证
        7、2、1 脏和脏的彼此和谐
        7、2、2 脏和腑的彼此和谐
        7、2、3 五脏和奇恒之腑间的和谐
        7、2、4 生命活动中脏腑的整体和谐
    8 中医治法体现的“和谐思想”
        8、1 “和”法提出的背景
        8、1、1 “和”是健康无病
        8、1、2 “不和”是疾病发生
        8、2 治法都是“和”法
        8、3 “和”法临床例举
    9 中药组方配伍体现的“和谐思想”
        9、1 “七情”当中的“和谐思想”
        9、2 寒热相反药物配伍的“和谐思想”
        9、3 其他“药性相反”药物配伍的“和谐思想”
下篇 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当代中医药发展的推进、指导
    1 “和谐思想”对中医学术流派别问题的指导
        1、1 流派问题应用“和谐思想”的历史经验
        1、1、1 流派某些主张矫枉过正
        1、1、2 流派临床治疗并不偏颇
        1、1、3 “和谐思想”下的正确认识
        1、2 以中医和谐观对“火神派”的思考
        1、2、1 “火神派”的医疗贡献
        1、2、2 “火神派”的某些矫枉过正
        1、2、3 正确学习、对待火神派
    2 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西医关系的指导
        2、1 中西医关系的现状
        2、1、1 取消打压中医现象尚存
        2、1、2 中西医结合
        2、1、3 排斥西医
        2、2 “取消中医”的根源
        2、2、1 救亡图存被迫学习
        2、2、2 自卑崇洋全盘西化
        2、2、3 形而上学,唯科学论
        2、3 中西医如何建立和谐关系
        2、3、1 不要企图取消中医
        2、3、2 反对“以西为主”倾向
        2、3、3 中医要自信、自强
        2、3、4 以和谐思想作指导
    3 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医患关系的指导
        3、1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3、2 医患关系失和谐的原因
        3、2、1 客观因素
        3、2、2 主观因素
        3、3 解决医患失和谐的办法
        3、3、1 社会因素的改善
        3、3、2 医患双方正确态度
        3、4和谐思想的重要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7)《内经》针灸辨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现状综述
        1.1 针灸辨证方法研究现状
        1.2 《内经》病证辨证方法研究现状
    2 关于选题
        2.1 选题依据与意义
        2.2 研究范围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上篇《内经》病证辨证选析
    第一节 头痛
        1 病因病机
        2 辨证
        3 基本治法
    第二节 腰痛
        1 病因病机
        2 辨证
        3 治疗
    第三节 心痛
        1 《内经》心痛病的范围
        2 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 辨证
        4 治疗
    第四节 咳
        1 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 辨证
        3 治疗
    第五节 外感热病
        1 病因病机
        2 辨证
        3 治疗
    第六节 疟
        1 病因病机
        2 辨证
        3 治疗
    第七节 痹证
        1 《内经》痹证概说
        2 病因病机
        3 辨证
        4 治疗
        5 小结
下篇 《内经》针灸辨证方法研究
    第一节 各种辨证方法特点与关系
        1 七种病证的辨证方法及其应用
        2 各种辨证方法的特点
        3 不同辨证方法之间关系
    第二节 辨证与治疗
        1 经脉辨证与治疗
        2 脏腑辨证与治疗
        3 形体辨证与治疗
    第三节 对现代针灸临床的价值
        1 病证辨证方法示范
        2 启发针灸辨证思路
        3 昭示针灸辨证的核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张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疼痛的中医研究现状
    1 疼痛的中医学分类
    2 疼痛的病因病机研究
    3 疼痛的诊断学研究
    4 疼痛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
    5 疼痛的中医实验研究
    6 小结
第一部分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疼痛的论述
    1 《伤寒杂病论》中有疼痛表现的病证
    2 《伤寒杂病论》中疼痛的部位
    3 《伤寒杂病论》对疼痛的描述
        3.1 对疼痛性质的描述
        3.2 对疼痛程度的描述
        3.3 对疼痛病程的描述
        3.4 对疼痛范围的描述
        3.5 对疼痛伴随症状的描述
        3.6 《伤寒杂病论》中疼痛描述的意义
第二部分 《伤寒杂病论》中的疼痛辨证方法
    1 仲景对疼痛性质的辨证
        1.1 辨寒热
        1.2 辨虚实
        1.3 辨表里
        1.4 辨气血
        1.5 辨缓急
        1.6 辨新久
    2 仲景对疼痛色、脉的辨证
        2.1 浮脉
        2.2 沉脉
        2.3迟脉
        2.4 数脉
        2.5 弦脉
        2.6 紧脉
        2.7 涩脉
        2.8 微脉
        2.9 细脉
第三部分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
    1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法
        1.1 药物内服法
        1.2 外治方法
    2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方剂
        2.1 仲景治疗疼痛用方的总体分析
        2.2 仲景治疗疼痛用方的类方分析
        2.3 小结
    3 张仲景治疗疼痛的主要药物
        3.1 《伤寒杂病论》治痛药物的一般统计
        3.2 仲景主要治痛药物分析
        3.3 仲景治痛用药的总体特点
第四部分 《伤寒杂病论》辨治疼痛的方法及思想溯源
    1 《黄帝内经》中疼痛辨治理论对张仲景的影响
        1.1 《黄帝内经》中的疼痛
        1.2 疼痛的临床表现
        1.3 疼痛的病因病机
        1.4 疼痛的辨证要点
        1.5 疼痛的治则治法
    2 张仲景对《神农本草经》治痛药物的应用
        2.1 辛味散痛药
        2.2 苦味治痛药
        2.3 甘味缓痛药
第五部分 关于疼痛及疼痛辨治的若干思考
    1 "疼"与"痛"的区别
    2 疼痛与痛证
    3 疼痛的心身性
    4 疼痛对机体的警示作用
    5 疼痛的定量分析
    6 "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的诠释
    7 "寒"与"痛"、"虚"与"痛"关系的探讨
    8 治痛药的用量及配伍
    9 治痛效果与煎煮法、药物炮制、剂型
    10 治痛药与镇痛新药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天麻治疗头痛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外感头痛用天麻可祛风止痛
    1.1 天麻与辛温药、辛热药配伍
    1.2 天麻与辛凉药、寒凉药配伍
2 内伤头痛用天麻取其能补能泻
    2.1 肝阳上亢头痛, 天麻为要药
    2.2 肝郁、肝火、瘀血头痛, 天麻可为佐使药
    2.3 天麻治疗虚证头痛可为臣药或佐使药
    2.4 天麻善化痰浊为痰厥头痛必用之药
3 小结

(10)天麻治疗头痛的文献探讨与天麻葛根汤治疗太阳头痛的临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天麻治疗头痛的理法方药探讨
    一、天麻药性功效探讨
        (一) 天麻性平味甘,有补益之功
        (二) 天麻治疗头痛的作用机理
        (三) 小结
    二、天麻治疗头痛的现代药理诠释
        (一) 镇静、抗惊厥作用
        (二) 镇痛作用
        (三) 抗炎作用
        (四) 调整脑血管功能
    三、天麻古方治疗头痛证治分析
        (一) 外感头痛
        (二) 内伤头痛
        (三) 内伤兼外感头痛(风痰头痛)
        (四) 天麻治疗头痛的药对及其配伍规律探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诊断标准
        (三) 纳入病例标准
        (四) 排除病例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疗效评定标准
        (二) 治疗方法
        (三) 统计方法
        (四) 观察指标与方法
    三、结果及分析
        (一)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二) 治疗结果
    四、天麻葛根汤治疗太阳头痛的讨论
        (一) 太阳头痛病因病机
        (二) 古方启发
        (三) 天麻葛根汤方解
        (四) 天麻葛根汤治疗头痛的可能机理
        (五)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用药
        (二) 实验动物及分组
        (三) 仪器及试剂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一) 热板法
        (二) 醋酸扭体法
        (三) 镇定实验
        (四)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详细摘要

四、“调血者求之于肝”集释(论文参考文献)

  • [1]脑髓病的古文献梳理及滋肾益髓健脑方对肾虚髓亏型脑髓病的疗效研究[D]. 冉维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2]761例瘀热不寐临床资料分析与证治规律探讨[D]. 李雪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3)
  • [3]“加减活络效灵丹”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干预作用[D]. 邓茹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4]宋以前“肝藏血”文献的研究与临床意义[D]. 姜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5]肝系病位特征及基础证的研究[D]. 史话跃.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7)
  • [6]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D]. 李国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
  • [7]《内经》针灸辨证方法研究[D]. 王宝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8]张仲景辨治疼痛的方法及其特点研究[D]. 张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天麻治疗头痛作用机制探讨[J]. 王洪喜,丁元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06(08)
  • [10]天麻治疗头痛的文献探讨与天麻葛根汤治疗太阳头痛的临床实验研究[D]. 王洪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调血调肝》合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