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南海海面温度(SST)是南海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南海SST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海洋动力过程如何影响SST这一前人关注较少的问题,利用多种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观测,以及船舶观测、卫星遥感合成的资料优势,结合其他历史资料对南海SST及其他有关物理量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冬季南海存在南部冷舌和北部暖脊现象;揭示了冬季南海冷舌、吕宋暖脊的生消过程及形成机制;从海温变化对大气环流反馈作用的角度,对春季菲律宾以西海域的高温暖水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发现冬季南海南部冷舌是冬季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在南海的一个“豁口”,南海冷舌的SST季节变化比同纬度带大;北部吕宋暖脊和黑潮温度锋的SST季节变化比同纬度带小;南海中部深水海盆区的SST在冬季降至全年最低,春季升至全年最高,其中5月出现30℃以上的高温暖水仅局限于菲律宾以西海域。(2)研究发现:冬季南海被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带的轴线分成两部分,南海深水海盆东南部正的风应力旋度驱动一个气旋式环流。在越南南部陆坡上强的向南流作为此气旋式环流的西边界流,流速超过0.5m/s,从北部向南部输运冷水,这种冷平流导致冬季南海冷舌的形成,冷舌偏于流轴的西北方是Ekman平流作用所致。11-2月西边界流及冷舌都很强,冷舌完全发展,此后随东北季风的撤退冷舌逐渐消失。在冬季冷舌形成过程中,地转冷平流和海表失热这两项有利于冷舌的形成和发展,且平流冷却作用大于海洋失热作用,两者相对贡献之比为1﹕0.9。冬季冷舌区与冷舌东侧同纬度海区的SST差异主要由地转冷平流导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海海道初探[J]. 南海学刊 2019(04)
- [2].南海中深层动力格局与演变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 [3].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J]. 珠江水运 2019(23)
- [4].鉴古知今 启智未来——首届南海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南海学刊 2019(04)
- [5].南海研究的经纬脉络(二)[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01)
- [6].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J]. 建筑实践 2019(12)
- [7].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J]. 建筑实践 2019(10)
- [8].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进展、挑战与建议[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9)
- [9].基于语料库的中菲官方南海话语立场表述对比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0].冷战期间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1].南海周边传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2)
- [12].《南海之晨》[J]. 政工学刊 2020(06)
- [13].探秘“南海Ⅰ号”出水铁锅[J]. 文物天地 2020(02)
- [14].“南海Ⅰ号”出水的石质文物[J]. 文物天地 2020(02)
- [15].持续推进保护发掘和展示利用 为“南海Ⅰ号”的重新启航砥砺前行[J]. 文物天地 2020(02)
- [16].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峡两岸南海政策发展演变的回顾与思考[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17].大国博弈与南海局势的发展——2019“南海论坛”综述[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0(03)
- [18].美国南海政策的军事化及其影响[J].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02)
- [19].南海民政“五大工作体系”提升群众获得感[J]. 小康 2020(14)
- [20].专题:南海Ⅰ号[J]. 客家文博 2020(02)
- [21].南海海洋开发与治理发展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2].疫情之下,美国继续在南海兴风作浪[J]. 世界知识 2020(11)
- [23].晚清广东《南海氏族》考述[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4].南海区域海上执法合作可行性探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2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路园区航拍图[J]. 科学新闻 2020(04)
- [26].中美大国竞争与南海话语权建设[J]. 探索与争鸣 2020(07)
- [27].南海与周边海域表层塑料颗粒交换的拉格朗日示踪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5)
- [28].南海形势趋稳向好的大方向会逆转吗[J]. 世界知识 2019(02)
- [29].王南海的作品[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9(05)
- [30].南海:从“跨城通办”到“湾区通办”[J]. 小康 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