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文化研究 ——以宝鸡县天王镇社火为个案

社火文化研究 ——以宝鸡县天王镇社火为个案

论文摘要

“社火”是中国农村社会在农历春节或庙会期间,农民以村、社为单位自发组织起来的,兼有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意义的大型文艺游演活动。这一古老的民间风俗,是伴随着数千年来中华农耕文明的兴盛而发展成熟的。中国西北部的社火文化积淀极为丰厚,是我们研究中国社火文化必须重点关注的区域。本文分为上下篇。上篇采用人类学田野考察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的社火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调查,特别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特别深厚的陕西周原地区的典型村落——宝鸡县天王镇诸村的社火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调查。调查内容涉到及当地民众浓烈的社火参与热情,当地社火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组织管理、策划谋略、专职艺人、表演内容、程序、时间和路线,以及社火的的化妆、脸谱、服装、道具、音乐、财务制度等诸多方面。下篇则借鉴了美术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社火脸谱、社火的综合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其中将社火脸谱作为重点进行研究,以突出美术学的研究特色。本文期望通过对典型地区典型社火个案的研究,以作为认识中国社火文化的一个切片。在社火的诸多文化要素中,社火脸谱是美术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也是本文的研究重心之一。本文探讨了社火脸谱的历史源流、图式结构和色彩的象征寓意等方面。社火脸谱是中国脸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头可以追朔到原始先民的狩猎伪装及巫术化妆,其发展历程大概是:随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展,原始假面的宗教崇拜与审美意义逐渐分离,审美功能日益凸现,于是在汉代、唐代和宋代形成了各种歌舞假面,并在元代、明代以后形成了戏曲脸谱。因此,较晚形成的以娱乐为宗旨的中国戏曲脸谱其实与古老的宗教祭祀假面一脉相承。随着明清时期中国戏曲发展成熟,并成为包含民间文化在内的强大文化系统,社火也被纳入戏曲文化范畴,成为一种存在于民间的“类戏曲”形式;在这种背景下,日渐成熟的的戏曲脸谱(以秦腔脸谱为代表)随着社火中戏曲故事和角色的需要而被移植于社火表演形式,并形成了更适合社火游演形式的社火脸谱。因此,社火脸谱具有一种“类戏曲脸谱”的性质。考察发现也证明,清代社火脸谱与早期秦腔脸谱在风格、题材上即具有相似性。在戏曲脸谱与社火脸谱的不同发展历程中,戏曲脸谱由于受上层社会审美趣味和舞台表演方式的影响,逐渐向简约、整洁的风格演变;而生存在民间土壤里的社火脸谱,由于受民间社会审美趣味和露天游演方式的影响,保留了相对原始的风格因素和浓郁的民间性质,具有艳丽、花哨、繁琐的特征。社火脸谱与秦腔脸谱现今的风格差异,其实是二者发展演化“时间差”的反映。社火脸谱在其发展演变中,吸收了其它民间美术形式的营养,而具有自身独特的造型、敷色体系和审美追求,与中国主流美术及世界其它美术形态相对照,显示出鲜明的民间性和地域性。从美术学本体意义上来说,它的研究价值在于其丰富的图式结构和色彩象征寓意。其图式通过不同的“脸型”、“眼窍”及其组合方式来塑造角色的各种性格和身份;同时通过夸张额头的纹饰和图案,形成标志性图符来强调这种性格和身份。其色彩通过红、黑、青、蓝、绿、黄、白、金、银的不同象征寓意来表现角色的忠奸善恶,这种象征寓意的产生与中国传统的“五色”观有着莫大关系。社火还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是我们了解农村风俗、文化、艺术、社会的“活化石”,十分珍贵。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社火的文化沉积结构”与“社火的社会文化功能”两大部分。社火中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并非散乱排列,而是具有一定的构成关系。现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民间社火形态,是它在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诸文化因素的综合体。本文参照考古学的“地层学”方法,对构成现今社火形态的诸文化因素按其形成与融入社火的时序进行解析梳理,则一种文化“地层”关系即可清晰地呈现出来。这种层位关系为:底层——社、傩文化层;中间层——前戏曲文化层;上层——戏曲文化层,它们构成了社火的“文化沉积结构”。由于社火所蕴含文化因素的多样性,它也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社会文化功能,其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娱乐狂欢功能,这使社火成为农村社会盛大的文化娱乐风俗形式;二、精神崇拜功能,这是原初对社神的崇拜和假面驱傩的巫术性前宗教形式的孑遗;三、社会组织功能,这是社火的基本组织单位——里社从原始聚落、祭祀组织演进为基层社会行政管理机构的孑遗。上述诸项涉及了有关社火文化的形式与内容等多重因素,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保护社火文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上·考察篇
  • 1 绪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有关研究状况
  • 1.2 研究方法
  • 注释
  • 2 社火考察
  • 2.1 考察计划及实施
  • 2.1.1 考察的思路
  • 2.1.2 考察的步骤
  • 2.2 宝鸡县及天王镇的历史、地理背景
  • 2.3 天王镇社火考察
  • 2.3.1 天王村、曹家沟村、胥家村、党家堡村简介
  • 2.3.2 天王镇社火的历史与现状
  • 2.3.3 游演内容和程序
  • 2.3.4 组织管理
  • 2.3.5 “谋故事”
  • 2.3.6 化妆
  • 2.3.7 脸谱
  • 2.3.8 财务管理
  • 2.3.9 “箱子”
  • 2.3.10 高芯
  • 2.3.11 锣鼓
  • 2.3.12 社火艺人与“交子”
  • 注释
  • 附录:
  • 1 采访人员名单
  • 2 社火脸谱形象考释
  • 3 社火装扮故事
  • ① 宝鸡县天王村2004年正月十五社火装扮内容
  • ② 宝鸡县胥家村2005年正月十一日社火装扮内容
  • ③ 宝鸡县党家堡村历年社火故事内容
  • ④ 长安县冯村社火剧目100桌
  • 附图:
  • 1 同治谱
  • 2 光绪谱
  • 3 王世全谱
  • 4 曹蛮儿祖父谱
  • 5 唐子魁谱
  • 6 马曲村谱
  • 7 胡百川谱
  • 8 杨锁谱
  • 9 王世全收藏谱
  • 10 贾浩全谱
  • 11 王彩傲谱
  • 12 曹蛮儿谱
  • 13 唐喜全谱
  • 14 陇县河沟寨谱
  • 15 李继友收藏谱
  • 16 武天荣谱
  • 下·研究篇(一)
  • 社火脸谱研究
  • 1 社火脸谱朔源
  • 1.1 假面的产生和发展
  • 1.2 戏曲脸谱的产生和发展
  • 1.3 社火脸谱的产生和发展
  • 2 社火脸谱的形象
  • 2.1 神话故事类
  • 2.2 演义小说类
  • 2.3 戏曲类
  • 3 社火脸谱的图式结构
  • 3.1 脸型
  • 3.2 “眼窍”
  • 3.3 眉
  • 3.4 “鼻花
  • 3.5 嘴
  • 3.6 脸颊
  • 3.7 额
  • 3.8 图符标志
  • 4 社火脸谱的色彩
  • 4.1 色彩的象征性
  • 4.2 色彩的象征性涵义
  • 5 社火脸谱各形式要素的配合
  • 5.1 脸型与眼窍的配合
  • 5.2 色彩与眼窍的配合
  • 5.3 眼与眉的配合
  • 5.4 脸谱与服饰的配合
  • 6 社火脸谱的风格演变
  • 6.1 局部纹饰比较
  • 6.1.1 眉的比较
  • 6.1.2 鼻的比较
  • 6.1.3 脸颊的比较
  • 6.2 整体比较
  • 7 社火脸谱与戏曲脸谱的比较
  • 7.1 社火脸谱与戏曲脸谱的同异关系及其由来
  • 7.2 社火脸谱与戏曲脸谱的同与异
  • 7.2.1 图式结构的同与异
  • 7.2.2 纹饰与色彩的同与异
  • 8 社火脸谱的符号与程式特征及其文化根源
  • 8.1 符号与程式的“花”化
  • 8.2 符号与程式的文化根源
  • 注释
  • 下·研究篇(二)
  • 1 社火的文化沉积结构
  • 1.1 社火正义
  • 1.1.1 几种社火的别称
  • 1.1.2 社火正义
  • 1.2 社火的文化沉积结构
  • 1.2.1 底层——社、傩文化层
  • 1.2.2 中间层——前戏曲文化层
  • 1.2.3 上层——戏曲文化层
  • 注释
  • 2 社火的社会文化功能
  • 2.1 娱乐功能
  • 2.2 宗教功能
  • 2.3 基层社会组织功能
  • 2.3.1 中国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
  • 2.3.2 血缘宗族势力与乡绅势力的结合
  • 2.3.3 民权、帮权与皇权、绅权、族权的制衡
  • 2.3.4 社火的民权性质
  • 注释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社火文化研究 ——以宝鸡县天王镇社火为个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