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区妇幼保健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试验组患儿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为(2.8±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0.5)d,试验组患儿的脓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为0%、2.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3%、15.5%,试验组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度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治疗时结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肺炎;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12-02
前言
肺炎主要是由于不同病原体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的肺部出现炎症,全年四季皆可发病,特别是以气温骤变的春、冬季最为常见,且通常发生在急性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后[1]。在临床治疗时除了针对性的给予对症治疗外,其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十分关键的。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对护理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看来,临床护理路径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中,大量实践证明对小儿肺炎治疗时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对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主要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炎患儿临床治疗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儿皆符合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无其他肺部疾病、心脏系统疾病者,患儿及家属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属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0.6~6岁,平均年龄(2.6±0.5)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如对症治疗、健康教育、卫生护理等。试验组患儿则采取以下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1.2.1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建立由护士长为组长,2名责任护士为副组长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合理安排,并定期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的教育培训,患儿入院时及时给予病情评估,结合以往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依据,再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方案。护理路径方案按临床症状进行排列,并安排专门的组员成员进行落实,跟踪护理进度[2]。
1.2.2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内容
1.2.2.1心理障碍护理由于此类病症的患者的年龄均偏小,对于自身所患病症的发病机制、病情以及预后等缺少认知,容易出现恐惧和紧张的情绪,不利于后期的康复。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以亲切与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疾病及用药情况,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部分学龄患儿,可能因疾病的治疗耽误了正常的学习而产生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帮助其调整心态,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
1.2.2.2发热时的护理患儿在治疗期间,其体温等一般都不会稳定,这就需要实时对患儿的体温、心率以及呼吸等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对于体温在37.5~38.5℃的患儿,通常不进行退热处理;体温38.6~39.5℃的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果效果不理想可适当予以解热镇痛治疗。在退热治疗的过程中,应及时将出的汗液擦干以防患儿受凉和虚脱,保持皮肤清洁。
1.2.2.3咳嗽时的护理咳嗽是人体一种保护性条件反射,可促进患儿气管内分泌物的排出和炎症的吸收。因此,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对部分咳嗽无力的患儿可指导其家长对患儿予以自外向内、自下而上拍背,并注意更换体位以便于分泌物的排出;对于严重咳嗽的患儿,可适当给予镇静止咳药物,但不宜过多;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儿,在必要时应给予吸痰、吸氧或雾化吸入治疗。
1.2.2.4出现神经症状时的护理对于抽搐的患儿应垫牙垫以防咬舌,不可强行按压肢体以防引起骨折,必要时及时予以镇静药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以吸氧,同时注意观察瞳孔及呼吸的变化。
1.3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时的高热持续时间、脓胸发生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并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调查问卷由专人发放,患儿家属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不能填写者由发放者逐条阅读解释。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表示,给予χ2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脓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小儿肺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且死亡率高等特点,据统计[3],我国每年因为肺炎而造成死亡的5岁以下患儿约有3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是所有儿科疾病中的首位,为此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临床越来越多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对降低小儿肺炎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针对临床某一类疾病而建立的一套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及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与护理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政局和指南为指导,促进疾病的管理及护理组织的方式,最终起到规范护理行为,减少变异,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4]。
本次研究中,对试验组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后,试验组患儿的高热持续时间、脓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度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由于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时具有随意性,缺少统一的路径指导,而临床护理路径合理的将护理安排贯穿到患者由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形成对护理工作程序的统一规范。护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及每一程序的具体执行时间,增强了自主服务的主动性,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主动向患者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地知道护理过程,改善护患关系。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医护人员的随意性导致的不良护理行为,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减少了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充分体现了治疗护理路径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所带来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治疗时结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秀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5):114-115.
[2]解晋琴,田军霞,司爱军.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3):2859-2860.
[3]李慧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75-76.
[4]初振华.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6(3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