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合酶和11-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醛固酮合酶和11-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SH)病因之一,以醛固酮的非抑制性自主高分泌紊乱为特征,可以引起低肾素、低血钾、钠水潴留和高血压等症候群。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是PA最常见的亚型,约占PA 60%,其次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约占PA 30%。醛固酮(Aldodosterone,ALD)在P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ALD合成的最后关键步骤包括:脱氧皮质酮向皮质酮转化的11-β羟化反应、皮质酮转化为18-羟皮质酮的18-羟化反应和18-羟皮质酮转化为ALD的18-氧化反应。上述三个步骤均由醛固酮合酶(Aldosterone synthase)催化。编码该酶的基因是CYP11B2。在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11-脱氧皮质醇在11-β羟化酶的作用下产生皮质醇,编码11-β羟化酶的基因是CYP11B1。研究发现,CYP11B2和CYP11B1的几个常见的多态性位点(如:-344T/C、intron 2W/C、K173R、2803A/G等)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相关,并影响ALD的合成。近年来,有关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PA相关性研究的报道较少,且多为小样本研究。另外,尚未见到CYP11B1基因多态性与PA相关性研究的报道。方法1.收集118例正常人血液标本,134例APA患者肾上腺皮质腺瘤标本(88个冰冻标本和46个石蜡标本)和45例IHA患者肾上腺标本(31个冰冻标本和14个石蜡标本)。采用DNeasy Blood & Tissue试剂盒(Qiagen公司)提取标本DNA,-20℃保存。2.根据相关文献和公共SNP数据库(http://ncbi.nlm.nih.gov/SNP/和http://www.hapmap.org/)选择CYP11B2和CYP11B1基因中频数≥0.05、且文献报道与高血压病相关的6个位点(rs1799998、rs4539、rs6414、intron 2W/C、rs6410和rs6387)。3.对CYP11B2和CYP11B1基因的6个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其中,intron 2W/C采用2个独立的PCR反应,其余位点均先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MGB-Taqman探针法和测序法。并采用Haploview 4.0分析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在R statistics program 2.7.0程序包中使用SNPassoc1.5-3分析Hardy-Weinberg平衡。4.在R statistics program 2.7.0程序包中使用SNPassoc 1.5-3和Haplo.stats 1.3.8软件分析CYP11B2和CYP11B1基因多态性位点与PA的关系。结果1.基因型鉴定:本研究所选择的6个双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除rs6414外,均获得成功检测。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rs6410和rs6387位点之间的LD最为强烈(D’0.66),LD最弱的是rs4539和intron 2 W/C位点(D’0.06)。2.比较PCR-RFLP法和MGB-Taqman探针法的优缺点:检测rs1799998和rs4539多态性位点时,MGB-Taqman探针法的误差率明显低于PCR-RFLP法(x2=7.39,P=0.007;x2=6.34,P=0.012)。采用MGB-Taqman探针法检测rs1799998和rs4539位点平均所用时间(1h左右)较PCR-RFLP法(6h左右)短,但其费用(15.00元人民币左右)较PCR-RFLP法(rs1799998位点为6.00,rs4539位点为12.00元人民币左右)高。3.CYP11B2和CYP11B1基因型和PA的关系:APA和IHA组中rs6410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1.09×10-5,P=0.015)。与对照组相比,APA组中rs6410位点纯合子AA基因型和杂合子AG基因型比例较高(P=2.19×10-4)。与对照组相比,IHA组中纯合子AA基因型和杂合子AG基因型频数仅在年龄、性别和BMI校正后具有统计学意义(OR=4.06 95%CI 1.31-12.66;OR=2.41,95%CI 1.02-5.72)。本研究中,未发现rs4539、intron 2 W/C和rs1799998单个多态性位点与APA和IHA相关。4.CYP11B2和CYP11B1单体型和APA的关系:与对照组相比,AAAWT单体型频数在APA中显著增高(Empirical P=5.0×10-5)。相反,GGAWT单体型频数在APA中显著降低(Empirical P=1.0×10-4)。以年龄、性别和BMI进行校正后,发现AAAWT单体型与APA的发病风险增高相关(OR=1.44,95%CI 1.19-1.76),而GGAWT单体型则与APA的发病危险性降低相关(OR=0.73,95%CI 0.55-0.97)。5.CYP11B2-CYP11B1单体型与IHA的关系:与对照组相比,IHA组单体型AAAWT频数增高(P=0.002)。以年龄、性别和BMI进行校正后,发现AAAWT,AGGWT和AGAWC单体型与IHA的发病危险性增高相关(OR=1.55,95%CI 1.23-1.96;OR=1.49,95%CI 1.17-1.89;OR=1.40,95%CI 1.04-1.88)。而且,AAAWT在IHA中增高的幅度大于在APA中增高的幅度(OR=1.55比OR=1.44)。结论1.在选择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时,应该根据所选位点、样本量大小和实验室经费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检测方法。MGB-Taqman探针法耗时少,效率高,准确性强。适用于大批量基因多态性检测。PCR-RFLP法适应于样本量小,内切酶价格低的多态性位点检测。2.CYP11B2和CYP11B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显著相关。通过对二者多态性位点的检测,有可能为预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3.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对其开展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两种检测醛固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的对比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醛固酮合酶和11-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醛固酮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醛固酮合酶和11-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摘要
  • Abstract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英文论著
  • 综述 醛固酮合酶和11-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 附录一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二 参加科研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醛固酮与肾素比值可预测非典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心脏代谢紊乱情况[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0(04)
    • [2].原发醛固酮增多症诊治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9)
    • [3].详释醛固酮逃逸[J]. 中国科技术语 2012(06)
    • [4].原发醛固酮增多症亚型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10)
    • [5].不同体位检测肾素和醛固酮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9)
    • [6].醛固酮瘤中醛固酮合成相关酶与相应调节基因表达的变化[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8)
    • [7].21世纪以来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的再认识[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9(08)
    • [8].丹皮酚对醛固酮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成药 2016(03)
    • [9].肾上腺腺瘤型醛固酮增多症56例临床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 2008(05)
    • [10].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醛固酮逃逸的发生情况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14)
    • [11].醛固酮增多症误诊为脑供血不足1例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09(10)
    • [12].两种血浆肾素、醛固酮检测方法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效率的评价[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02)
    • [13].原发性高血压中醛固酮合成酶与肥胖及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11)
    • [14].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07)
    • [15].醛固酮还原酶1C1在胃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0(04)
    • [16].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6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31)
    • [17].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0)
    • [18].缺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醛固酮及其受体的影响[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8(05)
    • [19].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3)
    • [20].直接肾素和醛固酮标本采集的相关知识及健康宣教[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2)
    • [21].醛固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浆醛固酮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J]. 西部医学 2011(03)
    • [22].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1例报道[J]. 西南军医 2009(05)
    • [23].金锁固精丸对醛固酮合成酶的调节作用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16)
    • [24].醛固酮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祖细胞介导的血管内皮修复功能[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6)
    • [25].醛固酮及其受体拮抗剂对缺氧的离体血脑屏障模型作用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8(03)
    • [26].立位醛固酮肾素比值联合立位醛固酮对老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7(05)
    • [27].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肾脏损害[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9(03)
    • [28].醛固酮增多症与高血压临床诊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10)
    • [29].一个高选择性的强效口服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抑制剂的临床研究[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6(12)
    • [30].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足细胞保护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17)

    标签:;  ;  ;  ;  

    醛固酮合酶和11-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