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喹啉、吖啶与苯胺衍生物不对称方酸菁染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基于喹啉、吖啶与苯胺衍生物不对称方酸菁染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自方酸菁染料被首次合成以来,到目前已经历了45年的发展,其应用已经拓展到各个领域。由于方酸菁在可见及近红外区有强烈的吸收和发射性质,使其非常适合于与光敏现象相关的应用,因此方酸菁化学在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与光敏现象相关的太阳能电池领域,方酸菁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显示了其在该领域中的良好应用前景。在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的诸多方酸菁中,以不对称方酸菁的报道最多,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公认。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五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不对称方酸菁,应用IR、1H NMR、MS、H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实验以及理论计算等对其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常见的苯胺衍生物对称方酸菁和喹啉衍生物对称方酸菁的吸收峰半峰宽较窄,限制了其对太阳光谱中更宽波长的光的吸收。而不对称方酸菁的半峰宽通常较宽,基于此,将苯胺衍生物和喹啉衍生物引入到不对称方酸菁中,将会改变新染料的吸收性质。将两者结合后,发现新染料的吸收光谱明显变宽,半峰宽为86~96nm,较具有相同取代基的对称型方酸菁有显著增加。新染料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表现为负溶剂化效应,即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染料的吸收光谱发生蓝移。以吖啶衍生物为基础的对称方酸菁半峰宽也较宽,但是将其对称结构的另一半替换为苯胺衍生物时,其吸收光谱变得更宽,半峰宽为135nm,较具有相同取代基的对称方酸菁有显著增加。对新染料的质子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染料的质子化只发生在侧链的氮上,吸收光谱上表现为,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吸收光谱发生蓝移。此外,溶剂的选择对染料质子化行为的研究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在极性疏质子溶剂中的质子化行为比在极性亲质子溶剂中明显。对新染料的光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稳定性有溶剂效应,总体来说,新染料在质子溶剂中的光稳定性较好。通过在CH2Cl2中的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实验,以及理论模拟,对新染料的能级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新染料的能级结构与常见的受体材料相匹配,显示了这类不对称方酸菁在太阳能电池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太阳能电池相关知识简介
  • 1.2 方酸菁染料在有机太阳能池中的研究进展
  • 1.2.1 在 DSSC 中作为敏化剂
  • 1.2.1.1 对称型方酸菁作为敏化剂
  • 1.2.1.2 不对称型方酸菁作为敏化剂
  • 1.2.2 在 BHJ-OSC 及其它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作为电子给体
  • 1.2.3 展望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TFA 滴定实验
  • 2.3 染料的光稳定性
  • 2.4 聚集态实验
  • 2.5 循环伏安实验
  • 2.6 理论计算
  • 2.7 合成与表征
  • 2.7.1 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2.7.1.1 2-甲基-6-甲氧基喹啉(56a)的合成
  • 2.7.1.2 2-甲基喹啉(56b)的合成
  • 2.7.1.3 2-甲基-6-硝基喹啉(56c)的合成
  • 2.7.1.4 碘化 1,2-二甲基-6-甲氧基喹啉(57a)的合成
  • 2.7.1.5 碘化 1,2-二甲基喹啉(57b)的合成
  • 2.7.1.6 碘化 1,2-二甲基-6-硝基喹啉(57c)的合成
  • 2.7.2 吖啶衍生物的合成
  • 2.7.2.1 9-甲基吖啶(59)的合成
  • 2.7.2.2 9-甲基-10-(3-磺丙基)吖啶内盐(60)的合成
  • 2.7.3 3-芳基-4-羟基环丁-3-烯-1,2-二酮的合成
  • 2.7.3.1 方酰氯(62)的合成
  • 2.7.3.2 N,N-二正丁基苯胺(64)的合成
  • 2.7.3.3 3-[4-(二甲基氨基)苯基]-4-羟基环丁-3-烯-1,2-二酮(63)的合成
  • 2.7.3.4 3-[4-(二丁基氨基)苯基]-4-羟基环丁-3-烯-1,2-二酮(65)的合成
  • 5 的合成'>2.7.4 不对称方酸菁 USq15的合成
  • 2.7.4.1 USq1 的合成
  • 2.7.4.2 USq2 的合成
  • 2.7.4.3 USq3 的合成
  • 2.7.4.4 USq4 的合成
  • 2.7.4.5 USq5 的合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
  • 3.1.1 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 3.1.2 3-芳基-4-羟基环丁-3-烯-1,2-二酮的合成
  • 3.1.3 吖啶衍生物的合成
  • 3.1.4 不对称方酸菁的合成
  • 3.2 染料的光谱性质
  • 3.2.1 吸收光谱特征
  • 3.2.2 吸收光谱的溶剂化效应
  • 3.2.3 酸滴定实验
  • 3.2.4 聚集态
  • 3.3 溶解性与稳定性
  • 3.4 循环伏安实验
  • 3.5 理论计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重要化合物的谱图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9年《染料与染色》总目录[J]. 染料与染色 2019(06)
    • [2].液体分散染料的技术进步及应用[J]. 印染 2019(24)
    • [3].N-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分散染料的结构与洗涤性能[J]. 印染助剂 2019(12)
    • [4].染料分离有机纳滤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膜科学与技术 2020(01)
    • [5].液体分散染料在涤纶双绉织物上的微量印花性能[J]. 印染 2020(03)
    • [6].涤纶浸染用高固色率液体分散染料[J]. 印染 2020(04)
    • [7].2019年《染料与染色》征订回执单[J]. 染料与染色 2019(03)
    • [8].分散染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 化工设计通讯 2018(02)
    • [9].五种印染废水及染料诱发鱼类红细胞微核的研究[J]. 江西水产科技 2016(04)
    • [10].2016年《染料与染色》总目录[J]. 染料与染色 2016(06)
    • [11].贝趣[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3(08)
    • [12].水溶液中典型混凝剂与分散染料的直接反应机理[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3)
    • [13].基于菁染料响应G-四链体结构变化的半胱氨酸检测探针[J]. 化学通报 2020(11)
    • [14].新疆天域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00吨染料生产及研发项目[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10)
    • [15].利用分散染料废水的硫酸铵自动连续化制备[J]. 纺织学报 2017(07)
    • [16].分散染料六十年发展概述(二)[J]. 染料与染色 2015(01)
    • [17].分散染料发现六十年回顾(五)[J]. 印染 2015(13)
    • [18].采购成本提高染料价格爆涨[J]. 当代化工 2014(04)
    • [19].抗菌染料研究进展[J]. 染料与染色 2013(03)
    • [20].我国染料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建设[J]. 国际纺织导报 2012(11)
    • [21].浅谈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复配技术(一)[J]. 印染 2010(07)
    • [22].新型分散染料[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0(04)
    • [23].浙江染料国际化路在何方——关于浙江染料国际化的调查与思考[J]. 染料与染色 2010(06)
    • [24].深浓色印花染料[J]. 国外丝绸 2009(01)
    • [25].光盘染料溶解特性研究[J]. 记录媒体技术 2009(06)
    • [26].硫化染料的开发及其应用性能的拓展[J]. 染料与染色 2008(06)
    • [27].专栏:环保型染料[J]. 纺织服装周刊 2008(06)
    • [28].轻化工程专业“染料剖析”课程教学改革[J]. 轻工科技 2020(06)
    • [29].2018年《染料与染色》总目录[J]. 染料与染色 2018(06)
    • [30].昂高公司的大地色系染料荣获2017户外行业大奖[J]. 纺织导报 2017(07)

    标签:;  ;  ;  ;  ;  

    基于喹啉、吖啶与苯胺衍生物不对称方酸菁染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