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直肠癌68例临床治疗分析

老年结直肠癌68例临床治疗分析

一、老年大肠癌68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锦玲[1](2021)在《大肠癌TNM分期与中医体质、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大肠癌TNM分期、中医体质、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为大肠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于普外科就诊后临床诊断大肠癌的患者,在术前收集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体质判定等相关量表,术后收集患者病理资料,经过病理确诊后,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数据分析,结合SPSS 26.0软件及EXCEL表格的运用,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大肠癌TNM分期、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的联系。结果:1.共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例131例,平均发病年龄67.39±11.96岁,男女比例1.91:1。本研究样本的平均年龄为67.39±11.96岁。主要年龄段为(60-74)岁,其中老年前期组占49.62%,老年组占26.72%。2.本病例人群分布以老年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3.病理TNM分期分布情况:大肠癌患者TNM分期构成比分布是不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TNMⅢ期多见。0期患者的占比3.1%,Ⅰ期、Ⅱ期、Ⅲ期的占比各为18.3%,29.0%,43.5%。0期集中在青中年及老年前期,Ⅰ期集中在老年前期,Ⅱ期在老年前期及老年及长寿老年人居多。4.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证型分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肠癌患者中,脾虚气滞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为常见证型,且虚实夹杂证较多。其中脾虚气滞证占34.35%,湿热蕴结证为34.35%,肝肾阴虚证为13.74%。5.中医证型在不同TNM分期中存在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的病理TNM分期的分布有差异;脾虚气滞证与肝肾阴虚证的病理TNM分期的分布有差异。Ⅰ期以脾虚气滞证为主,Ⅱ期以湿热内蕴证为主,Ⅲ期以脾虚气滞证为主。即大肠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均以虚实夹杂证为主。6.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得出(P<0.01)。根据统计结果提示:在大肠癌观察对象中常见体质为: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本研究多为兼夹体质。非气虚质、非阳虚质、非淤血质、非痰湿质的兼夹体质随着病程的迁延发展对人体的负相关性越强。非气虚质为最主要的负相关因素,阴虚质对整体的相关性影响最大,但由于样本例数及兼夹体质的复杂性,未能取得有意义的结果。7.湿热质为本研究主要体质类型,其次为气虚质。Ⅰ期气虚质为主,Ⅱ期湿热质为主,Ⅲ期气虚质为主,Ⅳ期痰湿质、湿热质为主。8.脾虚气滞证与中医体质具有关系,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均影响脾虚气滞证的产生。9.湿热内蕴证与中医体质具有关系,阴虚质是湿热内蕴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大肠癌患者以老年人多见,高发年龄段为69岁。男性多于女性。2.大肠癌TNM分期以Ⅱ、Ⅲ期为多,其中以Ⅲ期为主。3.在大肠癌患者中,脾虚气滞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为常见证型,且虚实夹杂证较多。4.中医证型与TNM分期中存在相关性:Ⅰ期以脾虚气滞证为主,Ⅱ期以湿热内蕴证为主,III期以脾虚气滞证为主。5.大肠癌TNM分期与体质具有相关性:Ⅰ期气虚质为主,Ⅱ期湿热质为主,III期V气虚质为主,Ⅳ期痰湿质、湿热质为主。6.大肠癌中医证型与体质具有相关性:脾虚气滞证与中医体质具有关系,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均影响脾虚气滞证的产生;湿热内蕴证与中医体质具有关系,阴虚质与湿热内蕴关系密切。

王一同[2](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王丽[3](2021)在《真实世界里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预后因素,为中晚期大肠癌的维持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调取2017年10月~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经过大肠癌根治性手术、有明确病理诊断的、且化疗后采用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的33例中晚期(ⅡB期-ⅢC期)大肠癌患者。观察患者的功能状态评分(KPS)、DFS、OS及毒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中位数、生存曲线图,采用Log-rank检验对影响患者DFS、OS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再进一步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总结出影响DFS、OS的独立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33例临床资料,有4名患者死亡,29名患者存活至今。1.KPS:33例患者中,KPS改善的有16例,KPS稳定的有9例,KPS无效的有8例。维持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总体稳定率(改善+稳定)为75.8%。2.DFS:纳入研究的大肠癌患者的平均DFS是28.536±4.431月。33例患者中,DFS大于1年的有22例(66.7%),大于2年的有11例(33.3%),大于3年的有5例(15.2%),大于5年的有3例(9.1%)。3.OS:纳入研究的大肠癌患者的平均OS是46.106±4.582月。33例患者中,OS超过1年的有33例(100%),OS超过2年的有30例(90.1%),OS超过3年的有13例(39.4%),OS超过5年的有3例(9.1%)。4.预后因素:本研究从多因素探讨,结果提示:入科KPS评分、体重是否增加均是影响DFS的因素。经过COX回归分析得出,体重(P=0.004,Exp(B)=0.430)、入科KPS评分(P=0.002,Exp(B)=0.22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DFS的独立因素,且均成正相关(B值均大于0);而入科KPS评分(P=0.027,Exp(B)=0.922)。入科KPS评分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5.不良反应:33例患者对替加氟的耐受良好,1例见轻-中度的皮肤反应(瘙痒);1例患者见轻度的恶心,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1.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的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疾病的无病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小。2.此维持治疗方案对中晚期大肠癌患者安全、有效且易于接受,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孙栋[4](2020)在《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化疗改善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探究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对结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具体评价分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免疫球蛋白变化、生活质量及加味葛根芩连汤对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莱州市中医院肿瘤内科病房收治的结肠癌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给予补液、护胃、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m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连续观察4个治疗周期,每周期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及CD4+/CD8+、NK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IgA、血清免疫球蛋白IgM、血清免疫球蛋白IgG、血清肿瘤标志物CEA、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及化疗毒副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分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分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gA、IgG、IgM无明显差异(P>0.05),分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A均无显着变化(P>0.05),而IgG均显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的IgM显着升高,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分组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9.74%VS 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KPS评分改善者9例,稳定者27例,恶化者3例,对照组KPS评分改善者6例,稳定者20例,恶化者12例,观察组KPS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无明显差异(P>0.05),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9-9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CEA、CA19-9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7.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对比显示,分组治疗后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泻发生率为2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ALT/AST升高、肌酐升高、周围神经损伤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加味葛根芩连汤可以改善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2.加味葛根芩连汤能提高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毒副作用。3.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mFOLFOX6方案化疗可以提高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术后患者的化疗疗效。

孔维炜[5](2020)在《中医药联合化疗对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影响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化疗对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大肠癌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医药联合化疗的161例Ⅳ期大肠癌患者病历资料和单纯化疗的221例Ⅳ期大肠癌患者病历资料,并随访生存期。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期分析。用Log-rank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及单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共收集382例患者资料,其中死亡354例,失访28例,删失率为7.3%。2.中医药联合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28.3个月,95%可信区间(27.0-29.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95%可信区间(27.7-30.2)个月。单纯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22.0个月,95%可信区间(21.1-22.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95%可信区间(21.0-2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各个阶段、肿瘤各个部位、高、中、不详分化程度、腺癌、肝转移有无、肺转移有无、转移部位数多少、化疗次数多少这些方面,中医药联合化疗组都能延长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低分化、非腺癌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得出中医治疗、年龄分组、分化程度、病理性质、肝转移、转移部位数、化疗次数、中医治疗累计时间这些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部位、中医治疗开始时间、肺转移、性别这些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分析:有中医治疗(P<0.01)、年龄大(P=0.025)、化疗次数多(P<0.01)、无肝转移(P=0.008)是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的保护性因素。分化程度低(P<0.01)、非腺癌(P<0.01)、转移部位数多(P<0.01)是危险性因素。结论:1.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以延长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2.单因素分析提示中医治疗、年龄分组、分化程度、病理性质、肝转移、转移部位数、化疗次数、中医治疗累计时间这些因素可以影响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而肿瘤部位、中医治疗开始时间、肺转移、性别这些因素无影响。3.多因素分析提示有中医治疗、年龄大、无肝转移、化疗次数多是生存期的保护性因素。非腺癌、分化程度低、转移部位数多是危险性因素。

张士林[6](2020)在《口服中药结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口服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与比较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化疗后患者肿瘤客观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CRC提高认知。方法在国内外多种医学数据库如中国医学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Cochrane、美国临床试验中心以“中医药,中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草药,中药,中成药”、“结直肠肿瘤、结直肠癌,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结肠肿瘤,直肠肿瘤,直肠瘤,肛门肿瘤,肛门癌”为主题词与自由词,检索2010-2019年发表实验类型为“随机实验、RCT、随机、随机对照”的相关文献;其后,根据预先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确定入选文献;再通过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进行重复文献剔除并予以人工复核;并对剩余文献进行阅读题目来排除综述、系统性评价、动物实验等明显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对保留下来的文献再仔细阅读摘要,进一步下载并且阅读全文,以排除非RCT或研究方法不吻合及结局指标不一致的文献。对要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首先参考Cochrane手册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再收集并整理文献中相应的结局指标资料,经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Revman5.3或STATA15.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统计分析;对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再进行敏感性检验,并通过软件计算合并效应量和发表性偏倚分析。最后对合并效应量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做一定的探讨。结果1.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客观疗效进行分析,经过异质性检验,I2=0%<50%,且Q检验的P=0.972>0.1提示本次研究选择的文献之间没有异质性,可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从46个研究汇总的OR值为1.915,95%的置信区间为1.678-2.186,具有统计学意义。Z=9.64,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CRC的疗效是优于单纯化疗的。并且基于Begg偏倚检验,P=0.985>0.05,表示本次研究选择的46篇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2.对于KPS评分,经过异质性检验,I2=0%<50%,且Q检验的P=0.763>0.1,提示本次研究选择的文献之间没有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进行meta分析。28个研究汇总的OR值为3.325,95%置信区间为2.769-3.992,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12.88,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KPS的提高是优于单纯西医化疗的疗效。3.免疫指标及肿瘤标记物CEA、CA199等数据异质性太大,无法比对分析。4.血液及消化道毒性反应经异质性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后,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改善毒副反应有一定效果。结论中药口服联合化疗在CRC中的疗效优于单用化疗。但纳入研究的相关文献均为低质量,导致结果论证说服力受到一定限制。需大样本、双盲、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验证或补充。

杨惠宇[7](2021)在《温针灸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便秘及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评价和总结温针灸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便秘及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为温针灸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便秘及不良情绪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择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到甘肃省肿瘤医院或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就诊的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大肠癌术后化疗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温针灸)、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四项指标(便秘症状、中医证候、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进行评分,观察各项指标变化。研究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1)便秘症状评分和整体疗效(1)便秘症状评分:治疗1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P<0.05。(2)整体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疗效(93.75%)优于对照组(75%),P<0.05。结果表明,治疗1周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的便秘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评分和整体疗效(1)中医证候评分:治疗1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P<0.05。(2)整体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疗效(90.63%)优于对照组(62.5%),P<0.05。结果表明,治疗1周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均有改善,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次要疗效指标:(1)焦虑量表评分和整体疗效(1)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结束1个月后,P<0.05。(2)整体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整体疗效,P<0.05。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都得到了改善,治疗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抑郁量表评分和整体疗效(1)抑郁量表评分:治疗结束1个月后,P<0.05。(2)整体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整体疗效,P<0.05。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抑郁症状都得到了改善,治疗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安全性评价:对照组出现1例死亡、1例更换联系方式者;治疗组出现1例晕针者,1例不按时治疗者,已剔除。研究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导致的便秘症状和中医证候(肝郁脾虚)均有一定的疗效,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不仅能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引起便秘症状、中医证候且能改善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状态。

任陶毅[8](2019)在《中药联合化疗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验证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化疗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术后Ⅲ期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作用;探讨初诊中医证型及中药开始服用时间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以便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具体的参考帮助。方法:通过回顾性同期队列研究,将475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组,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筛选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计算中位无病生存期,Life-table法估算1、2、3、5年无病生存率,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卡方检验,比较初诊不同中医证型及不同开始服中药时间之间复发转移率的差异。结果:(1)入组病例共计475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38人,西医组237人,在全组Ⅲ期患者中,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口服中药(P<0.001)、病理分期(P<0.001)2个因素与患者DFS相关。而性别、发病年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化疗开始时间5个因素与患者DFS未有显着相关性;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中药(P<0.001)及病理分期(P<0.001)2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DFS的独立因素;其中中药对应的HR为0.590(95.0%CI:0.441-0.790,P<0.001),提示中药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DF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Ⅲc组患者中,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口服中药(P=0.007)是Ⅲc期患者DFS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发病年龄、原发部位、分化程度4个因素与Ⅲc期患者DFS未有显着相关性;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中药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c期患者DFS的独立因素(P=0.009),其对应的HR为0.564(95.0%CI:0.368-0.865),提示中药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c期患者DF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2)全组Ⅲ期患者中,西医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为38.13个月,中西医结合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尚未出现,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组的无病生存期(DFS)延长(P<0.001)。计算两组的1、2、3、5年无病生存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为:87%、75%、66%、58%;西医组分别为76%、60%、53%、44%。Ⅲc组患者中,西医组的中位DFS为14.37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中位DFS为29.9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说明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化疗可延长Ⅲc患者的DFS。其1、2、3、5年无病生存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为74%、59%、48%、45%;西医组分别为65%、38%、30%、20%。(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初诊五种证型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脾肾双亏证32.9%,肝肾阴虚证24.7%,湿热蕴结证17.8%,脾气不足证16.4%,瘀毒内阻证8.2%,经卡方检验,P<0.001,说明初诊不同证型间的复发转移率不同,因受时间、病例资料完整性等因素限制,本研究未对五种证型间进行两两比较,可推测脾肾双亏证的复发转移率高于湿热蕴结证、瘀毒内阻证、脾气不足证、肝肾阴虚证,具体差异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4)按中药开始服用的时间,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为术后≤6月组和术后>6月组,经卡方检验,二组中的复发转移率≤6月组为50.7%,>6月组为49.3%,P=0.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该因素分组的划分时间点及因随访时间限制出现较多的截尾数据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随访研究。结论:1.中药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DF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2.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化疗可延长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1、2、3、5年无病生存率;3.中药联合西医常规化疗可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Ⅲc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1、2、3、5年无病生存率;4.初诊不同证型间的复发转移率不同,可推测脾肾双亏证的复发转移率高于湿热蕴结证、瘀毒内阻证、脾气不足证、肝肾阴虚证。

何文婷,张彤,杨宇飞,张洪亮[9](2018)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证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并总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9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纳入采用辨证论治指导下的中药联合或不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进行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及临床观察。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对中位生存时间、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进行Meta分析,并对纳入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文献84篇,涉及患者8147例。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均为03分。Meta分析显示,对比单纯化疗患者,中医药联合化疗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 35倍,疾病控制率增加110%,客观缓解率增加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患者证型频次分布前5位的分别是脾肾阳虚(1487)、脾虚湿盛(1360)、痰瘀毒聚(639)、气血亏虚(437)、肝郁气滞(301)。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可使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虚为本,多兼有痰、湿、热、瘀、毒等标实。

张丹[10](2018)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居我国各系统肿瘤发病之首。其中,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肠癌合计占恶性肿瘤前十位死亡总数的构成比达40.75%。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已在临床危急重症领域广泛应用,具有作用迅速、生物应用度高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注射剂在治疗肿瘤类疾病方面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辅助放化疗治疗的同时发挥着抗癌减毒的重要作用。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功能多元等情况,且现尚缺乏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之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或相关研究。故而,常出现医务工作者无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出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品种。鉴于此,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综合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临床价值。正基于此,本研究以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胰腺癌为切入点,应用网状Meta分析等方法,全面开展中药注射剂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横向综合评价,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中药注射剂在治疗不同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胰腺癌)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对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收集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基于贝叶斯理论,运用WinBUGS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运用Stata软件对分析所得结果进行可视化,绘制网状关系图、曲线下面积概率排序图、漏斗图及聚类分析图等,预测治疗措施疗效及安全性的排序,以甄别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的优势品种。2.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研究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整合与统计分析,包括对中药注射剂的成份、功效、主治和对已发表的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系统评价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共检索到231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5种中药注射剂,81个RCTs,共597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049例,对照组2929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临床疗效方面,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康艾、香菇多糖注射液与仅用FOLFOX相比,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生存质量方面,FOLFOX化疗方案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人参多糖、香菇多糖、消癌平、参麦注射液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在不良反应方面,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香菇多糖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斑蝥维生素B6、参麦、参芪扶正、得力生、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胎盘多肽、香菇多糖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康艾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共检索到231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3种中药注射剂,26个RCTs,共215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XELOX化疗方案上联用中药注射剂不能显着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XELOX化疗方案上联用参芪扶正、华蟾素、康艾、鸦胆子油乳、艾迪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XELOX化疗方案联用复方苦参、香菇多糖、消癌平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ELOX化疗方案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参芪扶正、康艾、香菇多糖,可以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药注射剂治疗食管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液联合放疗(RT)方案治疗食管癌,共检索到697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2种中药注射剂,55个RCTs,共411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艾迪+RT、斑蝥酸钠维生素B6+RT、复方苦参+RT、华蟾素+RT、黄芪多糖+RT、康艾+RT、榄香烯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质量方面,艾迪+RT、复方苦参+RT、黄芪多糖+RT、康艾+RT、香菇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减少方面,艾迪+RT、参芪扶正+RT、复方苦参+RT、康艾+RT、香菇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缓解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在放射性食管炎方面,艾迪+RT、复方苦参+RT、黄芪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减少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中药注射液联合化疗(CT)治疗食管癌,共检索到697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8种中药注射剂,共计29个RCTs,共1967例患者,均为已发表的中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复方苦参+CT、华蟾素+CT与仅用化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质量方面,艾迪+CT、参芪扶正+CT、复方苦参+CT、参附+CT与仅用化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减少方面,艾迪+CT、参附+CT、参芪扶正+CT、复方苦参+RT、消癌平+CT与仅用化疗相比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缓解食管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3)中药注射剂治疗肝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栓塞(TACE)化疗治疗肝癌,共检索到2041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3种中药注射剂,105个RCTs,共7683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生存率方面,在TACE基础上联用鸦胆子油乳、华蟾素、艾迪与单纯使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康莱特、参麦、华蟾素、艾迪与单纯使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TACE基础上联用复方苦参、鸦胆子油乳、艾迪、康莱特、康艾、华蟾素、黄芪多糖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复方苦参、鸦胆子油乳、消癌平、康莱特、参麦、参芪扶正、康艾、得力生、华蟾素、黄芪多糖较仅用TACE而言,可以显着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在不良反应方面,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鸦胆子油乳、康莱特、参麦、康艾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降低肝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复方苦参、参麦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降低肝癌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药注射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共检索到820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2种中药注射剂,60个RCTs,共484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方面,得力生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优于仅用FOLFOX化疗方案;在生存质量改善方面,得力生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均优于仅用FOLFOX化疗方案。(5)中药注射剂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辅助化疗治疗胰腺癌,共检索到278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9种中药注射剂,22个RCTs,共132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75例,对照组65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在生存质量改善方面的疗效均优于仅用化疗。在降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方面,艾迪联合化疗优于仅用化疗。而在化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注射剂不能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研究结论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或放疗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化疗或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就中药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而言,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改善生存质量方面,黄芪多糖联合FOLFOX化疗、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在缓解不良反应方面,黄芪多糖联合FOLFOX化疗、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FOLFOX化疗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此外,在中药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在治疗胃癌方面,鸦胆子油乳与复方苦参较其他中药注射剂就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改善生存质量指标上更具优势,香菇多糖就缓解不良反应指标方面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②在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方面,华蟾素、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在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放疗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同样的,在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研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化疗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而且,复方苦参联合化疗在缓解白细胞减少与胃肠道反应方面也占优势。③在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中,相比其他中药注射液的聚类分析结果,鸦胆子油乳、华蟾素联合TACE在生存率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康莱特、黄芪多糖联合TACE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参麦联合TACE在不良反应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④相比其他中药注射液的聚类分析结果,消癌平注射液辅助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在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⑤在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研究中,复方苦参、康艾、康莱特注射液联用化疗可以显着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二、老年大肠癌68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大肠癌68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肠癌TNM分期与中医体质、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案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病例来源
        2.2 大肠癌西医诊断标准
        2.3 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4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
        2.5 病例筛选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信息采集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分布及年龄分组情况
        1.2 性别分布情况
        1.3 各年龄组性别的构成比的比较
    2 病理TNM分期分布规律
    3 中医证型的分析
    4 大肠癌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
    5 中医体质与病理TNM分期的关系
    6 大肠癌观察对象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
讨论与分析
    1 大肠癌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
    2 不同年龄分组性别的构成比的比较
    3 大肠癌病理分期的研究
    4 大肠癌中医证型分析
    5 大肠癌患者辨证的虚实构成比比较
    6 大肠癌中医证型与病理TNM分期的关系
    7 大肠癌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
    8 大肠癌中医体质与病理TNM分期的关系
    9 大肠癌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10 大肠癌的临床观察研究的探讨
    11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结直肠癌TNM分期标准
    附录B
    附录C 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附录D 中医体质量表各尺度的计分方法
    附录E 知情同意书
文献综述 大肠癌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真实世界里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案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观察指标
        1.7 指标评价标准
        1.8 生存随访
        1.9 统计学方法
    2 病例搜集结果
    3 结局指标结果
        3.1 生存质量
        3.2 DFS
        3.3 OS
        3.3.1 性别对OS的影响
        3.3.2 年龄对OS的影响
        3.3.3 分期对OS的影响
        3.3.4 肿瘤解剖部位对OS的影响
        3.3.5 肿瘤组织学分级对OS的影响
        3.3.6 入科KPS评分对OS的影响
        3.3.7 体重是否增加对OS的影响
        3.4 毒副反应
第二部分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观察指标分析
        1.2 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2 中医药参与恶性肿瘤维持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2.1 延长生存期
        2.2 提高生活质量
        2.3 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
        2.4 减少并发症
        2.5 稳定瘤体
        2.6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3 维持治疗分析
        3.1 维持治疗的原理及定义
        3.2 维持治疗存在的争议
    4 方义分析
        4.1 病因病机
        4.2 立方依据
    5 局限性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四部分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文献综述 大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化疗改善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6 治疗方法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
        2.2 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功能对比
        2.3 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对比
        2.4 中医症候对比
        2.5 治疗前后KPS评分对比
        2.6 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对比
        2.7 治疗安全性对比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结肠癌治疗的研究
        1.1 手术治疗
        1.2 化学药物治疗
    2 中医对老年中晚期结肠癌的认识
    3 加味葛根芩连汤的组方分析及相关研究
        3.1 方药组成
        3.2 方药配伍意义
    4 加味葛根芩连汤可提高结肠癌术后患者化疗疗效
    5 加味葛根芩连汤可改善结肠癌术后患者CD3+、CD4+、GD4+/CD8+、NK细胞水平
    6 加味葛根芩连汤可改善结肠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7 加味葛根芩连汤可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医药联合化疗对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影响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简介

(6)口服中药结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文献检索
    2.纳入排除标准
    3.结局指标
    4.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5.质量评价
    6.统计学方法
文献资料情况
    1.文献检索结果
    2.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Meta分析的结果
    1.肿瘤近期疗效
    2.卡氏体力评分
    3.免疫功能
    4.肿瘤标记物
    5.血液毒性反应
    6.胃肠道反应
    7.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各数据库检索策略
致谢

(7)温针灸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便秘及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的估算
        2.2 分组
        2.3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性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价方法
        3.3 安全性评价
    4 伦理审查
    5 统计学处理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病例的入选及试验完成情况
        6.2 一般情况比较
        6.3 临床观察结果
        6.4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西医对CRC化疗后便秘认识
        1.1 研究进展
        1.2 治疗方面
    2 中医对CRC化疗后便秘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便秘中医治疗现状
    3 温针灸改善CRC术后化疗便秘
        3.1 腧穴的选择
        3.2 温针灸的机理
    4 结果分析
        4.1 病例一般情况分析
        4.2 便秘症状评分与整体疗效
        4.3 中医证候评分与整体疗效
        4.4 焦虑量表评分与整体疗效
        4.5 抑郁量表评分与整体疗效
结语
    1 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附录2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3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版)
    附录4 布里斯托粪便量表
    附录5 便秘症状评分表
    附录6 中医证侯积分表
    附录7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
    附录8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
    附录9 伦理审查表
文献综述 温针灸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中药联合化疗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分组方法
2.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案
        2.1.1 西医治疗
        2.1.2 中医药治疗
    2.2 评价指标
    2.3 资料收集及分析
        2.3.1 资料收集及随访
        2.3.2 数据管理
        2.3.3 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
    3.1 Ⅲ期结直肠癌全组
        3.1.1 一般资料
        3.1.2 单因素分析
        3.1.3 多因素分析
        3.1.4 全组无病生存期和1,2,3,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
    3.2 Ⅲc期亚组
        3.2.1 一般资料
        3.2.2 单因素分析
        3.2.3 多因素分析
        3.2.4 Ⅲc组无病生存期和1、2、3、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
    3.3 中医组
        3.3.1 中医证型与Ⅲ期患者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3.3.2 开始服中药时间与Ⅲ期患者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4.分析与讨论
    4.1 流行病学特点
    4.2 发病年龄对结直肠癌术后Ⅲ期患者DFS的影响
        4.2.1 年龄与临床表现、分期
        4.2.2 年龄与好发部位
        4.2.3 年龄与病理类型
    4.3 发病部位对结直肠癌术后Ⅲ期患者DFS的影响
    4.4 病理分期对结直肠癌术后Ⅲ期患者DFS的影响
    4.5 病理分化程度对结直肠癌术后Ⅲ期患者DFS的影响
    4.6 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Ⅲ期患者DFS的影响
        4.6.1 化疗开始时间
        4.6.2 化疗方案
        4.6.3 化疗时程
    4.7 中医药对Ⅲ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影响
        4.7.1 中医古籍对结直肠癌的认识
        4.7.2 现代医家对结直肠癌的研究
        4.7.3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4.7.4 初诊中医证型与复发转移的影响
        4.7.4.1 大肠癌辨证分型的现状
        4.7.4.2 辨证分型与大肠癌预后的临床研究
    4.8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中医辨证标准
附录三 大肠癌病人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件:CRF表

(9)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证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剔除标准
    1.4 资料提取和规范
    1.5 文献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随机临床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2.2 生存获益评价
        2.2.1 中位生存时间
        2.2.2 疾病控制率
        2.2.3 客观缓解率
        2.2.4 发表偏倚
    2.3 中医证型分析
        2.3.1 中医辨证标准
        2.3.2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 讨论

(10)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认识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治疗肿瘤类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下所示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网状Meta分析
    一、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一) 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 中药注射剂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中药注射剂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一) 中药注射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 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中药注射剂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肠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五、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老年大肠癌68例临床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肠癌TNM分期与中医体质、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周锦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真实世界里健脾解毒通络方联合替加氟维持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D]. 王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化疗改善湿热蕴结型结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D]. 孙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中医药联合化疗对Ⅳ期大肠癌患者生存影响的回顾性研究[D]. 孔维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口服中药结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D]. 张士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温针灸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便秘及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D]. 杨惠宇.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中药联合化疗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的临床研究[D]. 任陶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证型分析[J]. 何文婷,张彤,杨宇飞,张洪亮. 中医杂志, 2018(22)
  • [10]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D]. 张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老年结直肠癌68例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