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东汉史学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总结这一时期史学活动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史学走向与政治环境的关系,史学观念与政治思想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化东汉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首先,东汉政治制度影响下的史学活动,具体表现为兼职修史的连续化、注记制度的规范化、国史修纂的官方化。东汉建立后,统治者出于强化思想控制以维护统治的需要,加强了对史学的干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兰台令史、东观修史官员、秘书监等兼职修史官员,充分体现了兼职修史的连续化。而东汉注记制度的规范化表现为注记不仅记皇帝,而且记皇后。国史修纂的官方化,在官方干预班固修纂《汉书》、政府连续组织修纂《东观汉记》、荀悦奉汉献帝诏命修纂《汉纪》体现出来,清晰地呈现出由控制到垄断的趋势。东汉时期的史学活动越来越多的遵从于官方的意志,呈现出与前代迥异的面貌。其次,东汉政治环境影响下的史学走向,具体表现为汉朝功业的宣扬、风俗教化的注重、经史地位的突出。东汉皇权的加强、风教的宣扬、经学的独尊,使得这一时期史书编纂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官方的意志。班固的《汉书》、荀悦的《汉纪》和始于明帝而终于献帝的《东观汉记》十分注重宣扬汉朝功业,应劭的《风俗通义》、赵晔的《吴越春秋》、袁康的《越绝书》和班昭补注的《列女传》特别关注风俗教化问题,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则着意突出了经学和史学的地位。最后,东汉政治思想影响下的史学观念,具体表现为皇朝正统观念的形成、君权神授观念的定型、历史盛衰观念的提升。东汉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肯定“五德终始说”,宣扬“汉为尧后”;倡导谶纬之学,鼓吹君权神授;同时注重总结历朝历代兴衰成败以资借鉴。在上述政治思想影响下,东汉时期的史学观念主动向政治思想靠拢,皇朝正统观念的形成、君权神授观念的定型和历史盛衰观念的提升都是这一时期史学观念的新特点。